老師不在,這些學生都像老虎下山後的猴子們,有的都蹦上了課桌。
也不知道是哪位同學喊了一聲,“老師來了!”。
老師在學校就是權威,聽到老師來了,大家都紛紛安靜下來,整個教室就像沉寂了多年的廟宇一樣,安靜的掉一根針都能聽見聲音。
一摞摞課本都放在第一排的課桌上,然後老師開始點名。
點到名的都上前來,然後班主任從每一摞上的拿一本交到同學手裏。
課本還沒發完,就從教室外進來一個位帶著棕色鏡框的眼睛,頭發稀疏的五十歲左右的中老年人。
看到這位老者,邱為聲老師連忙丟下手裏的書本,向來人問候。
“鄒教授,您怎麽來了?”
“聽說,咱們京都高考狀元來我們曆史係了?真是難得難得啊!”
像周安這種好成績的學生,一般不會選曆史係專業的。
要知道現在國家高考製度恢複,恢複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就是為了挽救了國家的教育。
現在這個年代,高考對於學生來說,意味著前途和好工作,雖然和現在高考的觀念無異,但包分配工作的大學體係,才是現在人們憧憬高考的唯一願景。
而考進大學最吃香的專業就是“數理化”了,不是有一句話嗎,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數理化後麵就是哲學係,其次就是曆史係,再其次就是中文係了。
這幾門是最火熱的專業,當然,專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別看這個時候某個專業很火,說不定沒幾年它就不熱乎了。
像到了八九十年代文史哲的熱朝就退卻了,反而對外經貿等專業卻走紅了。
有人說了,人們在專業選擇上完成了從理想主義到實用主義的轉變。
其實,這與當時國家實行一係列的外貿體製改革、外匯體製改革和啟動入世談判的時代大背景密不可分。
而周安沒有選擇熱度最高的數理化,這讓這位鄒恆教授有點奇怪,所以他親自過來看一看,是什麽的年輕俊傑這麽喜歡我們的曆史係。
“周安同學,過來一下。”班主任叫了一聲周安。
正在翻新課本的周安,聽見老師喊自己,連忙應聲迴答。
“到!”
“你過來一下。”
周安不知道讓自己去幹什麽,但班主任讓自己去了,那就過去一下吧。
等周安走到老師麵前,班主任才說道。
“這就是周安,小夥子有模有樣的。周安,這是我們曆史係的鄒恆鄒副教授,鄒副教授會給你們講商周的曆史,他還是商周考古學的專家。”
考古?專家?
這不是自己想要找的人嗎?
周安沒想到,自己入學第一天就能碰到有關古董文物的人。
他進曆史係最終目的就是古董文物鑒定,而學曆史是鑒定的基本知識。
一位大能就在眼前,周安那是激動不已,連忙伸出雙手,跟鄒教授握起手來。
“鄒老您好,能見到您那是三生有幸啊!”
周安此舉一出,下麵同學都驚愕了。
靠!這個周安這麽牛逼,碰到教授一點不畏懼,還主動和教授握手,做派一點都不像學生,反而更像一個社交老手。
鄒教授有點意外,這個學生有點意思。
鄒教授也很隨和的伸出右手,在和鄒教授握手的時候,周安明顯感覺到,鄒教授的手並不像其他老師一樣細嫩,反而有點粗糙,想來是經常去考古的原因吧。
要說鄒恆教授吧,47年考入京都大學法律係,兩年後才轉到史學係,畢業後他又攻讀考古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然後獲得博士學位。
之後被分配到蘭州大學,一年後又調迴京都大學,擔任曆史係的助教、講師,如今已是副教授了。
不但如此,他還是商周教研室的主任。
“你數學和英語都那麽好,為什麽不去這兩個係,卻偏偏來曆史係,能告訴我為什麽嘛?”
像周安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會進數學係,像他英語還這麽好,進商務也是非常好的,以後做一個翻譯,也是非常吃香的工作。
對鄒教授的問題,周安可不敢說,我就是為收藏古玩賺錢才來曆史係的。
於是大言不慚的說道,“鄒老,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
我們國家是有悠久曆史的民族,也是國人為之自豪的地方。
但是真正懂曆史的人卻不多,而我就想做一個懂得曆史的人。
因為懂曆史的人,他看待問題的眼光和別人不一樣的。
當一個人能夠縱觀曆史長河,常常能看到問題的大局。胸中有種思接千載,視通萬裏的感覺。
而且學習曆史能夠讓我們總結出豐富厚重的經驗教訓,從而給我們自身以訓誡和啟發。
不但如此,它還能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當然也會增強我們每一個國人的自信,這是當下迫切非常需要的。”
此時國家還落後國外很多很多,如何能迎頭趕上,這是每一個華夏人目前需要做的。
而在做這些事的前提,他必須有朝氣,有自信,這樣才能百折不饒的在一次次失敗中重新開始。
周安的這番言論,讓鄒恆始料不及,他沒想到一個十八歲的青年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們恢複了十年之久的高考為的是什麽?
不就是讓民族站起來嗎,不就是讓華夏人挺起胸來麵對國際上所以的列強嗎。
但挺起胸膛做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
現在國家需要大量的人才,各行各業的人才,科技的、機械的等等等等,就連農業也十分需要人才。
而像周安這樣的學生能想到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啊。
鄒教授聽到周安這言論,不由自主的給他鼓起掌來。
“好,好,好啊!周安同學你願不願意讓我做你的導師啊。”
鄒教授連說三個好字,不但如此,還自己主動要當周安的導師。
下麵學生都驚呆了,還有這麽操作的嗎?
還有老師主動要當學生的導師的?還問他願不願意?我怎麽沒這種好命啊?
“願意,願意!”
周安怎麽能不願意呢,這是打著燈籠也求不來的事。
看來自己進大學算是進對了,周安沒有想到所有的事發展的這麽順利,而且是高質量提前完成了。
以後有什麽問題就可以直接找自己的導師了,古董也可以啊。
大學生選導師是慎之又慎的事,他要考慮到導師的學術問題還要考慮導師的人品。
而這兩點,鄒教授正好符合周安的要求。
學術就不用談了,鄒教授可是商周教研室的主任,還是考古專家,當他一個半吊子都不如的人那是促促有餘。
而人品就不用說,能謙虛的主動當自己導師的人,他人品能差的了嗎。
“好,好,下課你就去我教研室一趟,我那裏有些資料,對你學習曆史有很大的幫助。”
“好的,鄒老。”
鄒恆為了不影響班主任的正常工作,也沒有在教室多耽擱,和周安說完,就對班主任點點頭離開了。
剩下一眾學生呆坐在教室裏,班主任也一臉懵逼。
這是在幹什麽?竟然大庭廣眾之下給周安開小灶啊。
同學們在心裏暗暗咒罵周安走了狗屎運,可是眼睛裏卻是紅彤彤的羨慕。
“好了,下麵我們繼續發課本,請郭方上來拿課本……”
也不知道是哪位同學喊了一聲,“老師來了!”。
老師在學校就是權威,聽到老師來了,大家都紛紛安靜下來,整個教室就像沉寂了多年的廟宇一樣,安靜的掉一根針都能聽見聲音。
一摞摞課本都放在第一排的課桌上,然後老師開始點名。
點到名的都上前來,然後班主任從每一摞上的拿一本交到同學手裏。
課本還沒發完,就從教室外進來一個位帶著棕色鏡框的眼睛,頭發稀疏的五十歲左右的中老年人。
看到這位老者,邱為聲老師連忙丟下手裏的書本,向來人問候。
“鄒教授,您怎麽來了?”
“聽說,咱們京都高考狀元來我們曆史係了?真是難得難得啊!”
像周安這種好成績的學生,一般不會選曆史係專業的。
要知道現在國家高考製度恢複,恢複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就是為了挽救了國家的教育。
現在這個年代,高考對於學生來說,意味著前途和好工作,雖然和現在高考的觀念無異,但包分配工作的大學體係,才是現在人們憧憬高考的唯一願景。
而考進大學最吃香的專業就是“數理化”了,不是有一句話嗎,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數理化後麵就是哲學係,其次就是曆史係,再其次就是中文係了。
這幾門是最火熱的專業,當然,專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別看這個時候某個專業很火,說不定沒幾年它就不熱乎了。
像到了八九十年代文史哲的熱朝就退卻了,反而對外經貿等專業卻走紅了。
有人說了,人們在專業選擇上完成了從理想主義到實用主義的轉變。
其實,這與當時國家實行一係列的外貿體製改革、外匯體製改革和啟動入世談判的時代大背景密不可分。
而周安沒有選擇熱度最高的數理化,這讓這位鄒恆教授有點奇怪,所以他親自過來看一看,是什麽的年輕俊傑這麽喜歡我們的曆史係。
“周安同學,過來一下。”班主任叫了一聲周安。
正在翻新課本的周安,聽見老師喊自己,連忙應聲迴答。
“到!”
“你過來一下。”
周安不知道讓自己去幹什麽,但班主任讓自己去了,那就過去一下吧。
等周安走到老師麵前,班主任才說道。
“這就是周安,小夥子有模有樣的。周安,這是我們曆史係的鄒恆鄒副教授,鄒副教授會給你們講商周的曆史,他還是商周考古學的專家。”
考古?專家?
這不是自己想要找的人嗎?
周安沒想到,自己入學第一天就能碰到有關古董文物的人。
他進曆史係最終目的就是古董文物鑒定,而學曆史是鑒定的基本知識。
一位大能就在眼前,周安那是激動不已,連忙伸出雙手,跟鄒教授握起手來。
“鄒老您好,能見到您那是三生有幸啊!”
周安此舉一出,下麵同學都驚愕了。
靠!這個周安這麽牛逼,碰到教授一點不畏懼,還主動和教授握手,做派一點都不像學生,反而更像一個社交老手。
鄒教授有點意外,這個學生有點意思。
鄒教授也很隨和的伸出右手,在和鄒教授握手的時候,周安明顯感覺到,鄒教授的手並不像其他老師一樣細嫩,反而有點粗糙,想來是經常去考古的原因吧。
要說鄒恆教授吧,47年考入京都大學法律係,兩年後才轉到史學係,畢業後他又攻讀考古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然後獲得博士學位。
之後被分配到蘭州大學,一年後又調迴京都大學,擔任曆史係的助教、講師,如今已是副教授了。
不但如此,他還是商周教研室的主任。
“你數學和英語都那麽好,為什麽不去這兩個係,卻偏偏來曆史係,能告訴我為什麽嘛?”
像周安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會進數學係,像他英語還這麽好,進商務也是非常好的,以後做一個翻譯,也是非常吃香的工作。
對鄒教授的問題,周安可不敢說,我就是為收藏古玩賺錢才來曆史係的。
於是大言不慚的說道,“鄒老,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
我們國家是有悠久曆史的民族,也是國人為之自豪的地方。
但是真正懂曆史的人卻不多,而我就想做一個懂得曆史的人。
因為懂曆史的人,他看待問題的眼光和別人不一樣的。
當一個人能夠縱觀曆史長河,常常能看到問題的大局。胸中有種思接千載,視通萬裏的感覺。
而且學習曆史能夠讓我們總結出豐富厚重的經驗教訓,從而給我們自身以訓誡和啟發。
不但如此,它還能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當然也會增強我們每一個國人的自信,這是當下迫切非常需要的。”
此時國家還落後國外很多很多,如何能迎頭趕上,這是每一個華夏人目前需要做的。
而在做這些事的前提,他必須有朝氣,有自信,這樣才能百折不饒的在一次次失敗中重新開始。
周安的這番言論,讓鄒恆始料不及,他沒想到一個十八歲的青年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他們恢複了十年之久的高考為的是什麽?
不就是讓民族站起來嗎,不就是讓華夏人挺起胸來麵對國際上所以的列強嗎。
但挺起胸膛做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
現在國家需要大量的人才,各行各業的人才,科技的、機械的等等等等,就連農業也十分需要人才。
而像周安這樣的學生能想到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啊。
鄒教授聽到周安這言論,不由自主的給他鼓起掌來。
“好,好,好啊!周安同學你願不願意讓我做你的導師啊。”
鄒教授連說三個好字,不但如此,還自己主動要當周安的導師。
下麵學生都驚呆了,還有這麽操作的嗎?
還有老師主動要當學生的導師的?還問他願不願意?我怎麽沒這種好命啊?
“願意,願意!”
周安怎麽能不願意呢,這是打著燈籠也求不來的事。
看來自己進大學算是進對了,周安沒有想到所有的事發展的這麽順利,而且是高質量提前完成了。
以後有什麽問題就可以直接找自己的導師了,古董也可以啊。
大學生選導師是慎之又慎的事,他要考慮到導師的學術問題還要考慮導師的人品。
而這兩點,鄒教授正好符合周安的要求。
學術就不用談了,鄒教授可是商周教研室的主任,還是考古專家,當他一個半吊子都不如的人那是促促有餘。
而人品就不用說,能謙虛的主動當自己導師的人,他人品能差的了嗎。
“好,好,下課你就去我教研室一趟,我那裏有些資料,對你學習曆史有很大的幫助。”
“好的,鄒老。”
鄒恆為了不影響班主任的正常工作,也沒有在教室多耽擱,和周安說完,就對班主任點點頭離開了。
剩下一眾學生呆坐在教室裏,班主任也一臉懵逼。
這是在幹什麽?竟然大庭廣眾之下給周安開小灶啊。
同學們在心裏暗暗咒罵周安走了狗屎運,可是眼睛裏卻是紅彤彤的羨慕。
“好了,下麵我們繼續發課本,請郭方上來拿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