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迴家,周安都不敢騎車了,就怕把手裏的筆筒給打碎了。
要是平時,不要說一隻手騎車了,就是不用手扶龍頭,周安都能騎老遠的路去。
可是現在手裏的筆筒有可能是古董,他可不敢大意,要知道他現在可是喝了幾兩酒的人,雙手扶都不走直線了,一隻手怎麽可能扶得穩龍頭。
“春明,春明!快幫哥們看看,這是不是老物件。”周安進了院子就嚷嚷。
聽見周安的叫聲,韓春明一下從臥室衝出來。
看到周安一手扶著自行車,一手提著東西,在院子裏一步三晃的,看著都讓人心慌,就怕他隨時都有可能一頭栽倒在地上。
“周安,你是不是喝多了,來把自行車給我,你趕緊迴屋睡覺吧。”
“什麽就…就喝多了,你…你看哥們在迴家的路上收了一個什麽玩意?”
也不知道是不是酒勁上來了,剛才說話不打哆嗦的周安,現在嘴巴竟然像打結了一樣,說話已經有點磕巴了。
“哎吆!這可是好玩意啊。”
看到周安伸到自己麵前的青花瓷筆筒,韓春明趕緊一把接住,就怕周安把這玩意摔碎了。
韓春明把筆筒左右上下仔細看了看,然後對周安說道。
“可以啊周安,你小子運氣怎麽就這麽好啊?上次就給你撿了一對纏枝蓮梅瓶,今天又收了一個青花瓷筆筒。我韓春怎麽一次都沒碰到這樣的好事啊?!周安你這哪收的?”
韓春明對周安的運氣那是真的羨慕,真不知道這小子是走了什麽狗屎運了,怎麽總是能碰到好物件。
“嘿,我不是跟你說我去舅舅家嗎,這不是剛吃完晚飯就迴來了。你還別說,今兒還真巧了,哥們迴家就不走茶兒胡同,今兒偏偏心血來潮打那繞了個彎。嗨!竟然我碰見好東西了,春明,你說這邪門不邪門?!”
要說還真邪門,周安從舅舅家迴來再怎麽走也不會走茶兒胡同,這不是繞了遠路了嗎。
可周安就是喝點酒,心血來潮,想在大柵欄逛一圈兒,就逛出這一樁好事來,這讓韓春明羨慕嫉妒恨的啊。
“周安,你這物件我看八成是老物件,可是你這底款有什麽說頭,那得問問我師父去,要不,我們現在就去請老爺子給鑒賞鑒賞?”
周安聽要去關大爺那裏,顯得十分高興,可是想起之前老爺子對他的態度,隨即又心涼了半截,又有點不想去了。
可是周安要是不敢去,那以後怎麽和別人打交道啊,再說了,他還有很多古玩的知識向關老爺子請教呢,現在都慫了,那還怎麽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麵啊。
管不了那麽多了,周安一咬牙,下定決心,好歹哥們也是做了兩輩子的人,其他本事不行,這臉皮總得比別人多一層吧,怕個啥啊!
說走就走,周安把自行車就往一家門口一放,也沒鎖家裏去,就跟春明去了關老爺子那裏去了,也不怕自行車被別人偷走了。
剛才周安迴來的時候天還有點亮,就這麽一會兒,天就黑了下來,走路都看不清地麵了。
“師父,您在家嗎?”
韓春明這話就是一個廢話,關老爺子家的燈都點亮了,能不在家嗎?!
“孫賊,有話進來講,有屁就在外邊放,年紀輕輕的少整那些神神叨叨的。”
屋裏傳來關老爺子的聲音,韓春明這個徒弟,可是沒少挨罵,但周安看得出來,這更多的是關老爺子對春明的關愛。
不過,春明也是,不挨師父好像還不舒服,現在被罵了,哈著腰,樂嗬嗬屁顛顛的推門進去了。
“師父,我這哥們今兒撿了件老物件,我看著挺老的,可這底款哥們實在看不懂,還請師父您幫忙瞜瞜。”
韓春明開門見山跟關老爺子說明自己來幹什麽的,自己手裏的東西是誰的。
雖然關大爺不是太看好周安,但周安也幹出什麽不好的事來,所以他對周安還沒到那種反感的地步。
關大爺抬起眼皮,看了一下周安,周安也微微躬身點頭。
掃了一眼周安後,關大爺隨口說道“隨便坐吧。”
關大爺也是清朝稅官後人,基本禮節禮貌還是有的,客人上門總不能一直讓別人站著吧。
韓春明把手裏的筆筒往關大爺身邊,床榻上的小桌子上一放,然後也不多話,就靜等師父鑒賞。
“青花瓷筆筒!”
關大爺打一眼就瞧出這個物件的器型用途。
筆筒在關老爺子手裏滴溜一圈,就已經對這個青花瓷筆筒有了一個鑒定。
“看這個筆筒的做工手法,這應該是康熙早期的官窯瓷器,是個真玩意。”
康熙一朝青花瓷作,呈色蒼翠,氣韻雄渾,題材廣泛,精品輩出,其中就有以書寫長篇古文一類,而且為當朝所特有。
例如《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歸去來辭》、《蘭亭序》、《出師表》等等古文詞作,都曾錄在各類器型的瓷器上。
而周安這個青花瓷筆筒呈直筒狀,胎體堅細潔白,釉汁滋潤晶瑩,器底呈玉璧形,並內挖淺圈足,其處理方法比常見康熙筆筒更為考究。
筆筒外壁以青花通景楷書《桃花源記》詩文,字體清新秀逸,行距疏密得當。
此外,在詩文之後還有一個樹葉的標記,這讓周安和韓春明不明所以。
“師父,您看這朱紅色的樹葉是什麽意思?還有些鈐印什麽內容?”
此時的韓春明雖然比周安更懂得古玩,但還沒到很高的層次,所以有些東西,他也在摸索當中。
“孫賊,我怎麽攤上你這麽個玩意徒弟,冥頑不靈。”
說完,關老爺子喝了一口茶,然後繼續說道。
“聽好了孫賊,康熙二十年前,青花瓷基本上都不書官窯款,因為康熙不尚尊號,所以各家齋堂就用了自己的名款和各種花押圖記代替。
像這種‘蕉葉’就是一家齋堂的特有標記,到了康熙二十年後才開始題有官窯款。但代表康熙青花最高水平的琢器還是很少書寫“官窯款”的,所以你看到這種‘文章山鬥’底款,博古、蕉葉等款識標記,隻要是真品的,碰到這樣的東西你隻管收,必是官窯無疑。”
話說康熙青花瓷是中國青花史上的最高峰。雍、乾兩朝的青花不逮康熙官窯。
但是要說青花一類,康熙又不及明中期的青花瓷濃美。
雖然如此,康熙時期的青花也有它獨到之處,亦可以說獨步於本朝了。
“世界之瓷,以華夏為最;華夏之瓷,以康雍為最。”關老爺子點出了現在存世瓷器的大勢所趨。
這也說明了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
“師父,那這個鈐印是什麽?”
“這枚尾鈐四字,雙行篆書印章款的內容是“熙朝傳古”,它和筆筒底心青花書寫的“文章山鬥”均為康熙青花器常見落款,而且大多用於精致文房用具之上。”
“那就是說我淘的這叫物件是真東西了?”
關老爺子說了這麽多,周安怎麽能不明白,但是他還是要問一句,以讓自己的心安定點。
“此筆筒造型清逸端莊,胎釉質量俱佳,青花發色精絕,詩文書寫筆意流暢,字體間架得當,格調高雅脫俗,是一件難得康熙文房精品之作。孫賊,你走大運了,這是康熙年間的青花瓷真品。”
周安的運氣,連關大爺也不得不佩服,忍不住的吐槽了周安一下。
要是平時,不要說一隻手騎車了,就是不用手扶龍頭,周安都能騎老遠的路去。
可是現在手裏的筆筒有可能是古董,他可不敢大意,要知道他現在可是喝了幾兩酒的人,雙手扶都不走直線了,一隻手怎麽可能扶得穩龍頭。
“春明,春明!快幫哥們看看,這是不是老物件。”周安進了院子就嚷嚷。
聽見周安的叫聲,韓春明一下從臥室衝出來。
看到周安一手扶著自行車,一手提著東西,在院子裏一步三晃的,看著都讓人心慌,就怕他隨時都有可能一頭栽倒在地上。
“周安,你是不是喝多了,來把自行車給我,你趕緊迴屋睡覺吧。”
“什麽就…就喝多了,你…你看哥們在迴家的路上收了一個什麽玩意?”
也不知道是不是酒勁上來了,剛才說話不打哆嗦的周安,現在嘴巴竟然像打結了一樣,說話已經有點磕巴了。
“哎吆!這可是好玩意啊。”
看到周安伸到自己麵前的青花瓷筆筒,韓春明趕緊一把接住,就怕周安把這玩意摔碎了。
韓春明把筆筒左右上下仔細看了看,然後對周安說道。
“可以啊周安,你小子運氣怎麽就這麽好啊?上次就給你撿了一對纏枝蓮梅瓶,今天又收了一個青花瓷筆筒。我韓春怎麽一次都沒碰到這樣的好事啊?!周安你這哪收的?”
韓春明對周安的運氣那是真的羨慕,真不知道這小子是走了什麽狗屎運了,怎麽總是能碰到好物件。
“嘿,我不是跟你說我去舅舅家嗎,這不是剛吃完晚飯就迴來了。你還別說,今兒還真巧了,哥們迴家就不走茶兒胡同,今兒偏偏心血來潮打那繞了個彎。嗨!竟然我碰見好東西了,春明,你說這邪門不邪門?!”
要說還真邪門,周安從舅舅家迴來再怎麽走也不會走茶兒胡同,這不是繞了遠路了嗎。
可周安就是喝點酒,心血來潮,想在大柵欄逛一圈兒,就逛出這一樁好事來,這讓韓春明羨慕嫉妒恨的啊。
“周安,你這物件我看八成是老物件,可是你這底款有什麽說頭,那得問問我師父去,要不,我們現在就去請老爺子給鑒賞鑒賞?”
周安聽要去關大爺那裏,顯得十分高興,可是想起之前老爺子對他的態度,隨即又心涼了半截,又有點不想去了。
可是周安要是不敢去,那以後怎麽和別人打交道啊,再說了,他還有很多古玩的知識向關老爺子請教呢,現在都慫了,那還怎麽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麵啊。
管不了那麽多了,周安一咬牙,下定決心,好歹哥們也是做了兩輩子的人,其他本事不行,這臉皮總得比別人多一層吧,怕個啥啊!
說走就走,周安把自行車就往一家門口一放,也沒鎖家裏去,就跟春明去了關老爺子那裏去了,也不怕自行車被別人偷走了。
剛才周安迴來的時候天還有點亮,就這麽一會兒,天就黑了下來,走路都看不清地麵了。
“師父,您在家嗎?”
韓春明這話就是一個廢話,關老爺子家的燈都點亮了,能不在家嗎?!
“孫賊,有話進來講,有屁就在外邊放,年紀輕輕的少整那些神神叨叨的。”
屋裏傳來關老爺子的聲音,韓春明這個徒弟,可是沒少挨罵,但周安看得出來,這更多的是關老爺子對春明的關愛。
不過,春明也是,不挨師父好像還不舒服,現在被罵了,哈著腰,樂嗬嗬屁顛顛的推門進去了。
“師父,我這哥們今兒撿了件老物件,我看著挺老的,可這底款哥們實在看不懂,還請師父您幫忙瞜瞜。”
韓春明開門見山跟關老爺子說明自己來幹什麽的,自己手裏的東西是誰的。
雖然關大爺不是太看好周安,但周安也幹出什麽不好的事來,所以他對周安還沒到那種反感的地步。
關大爺抬起眼皮,看了一下周安,周安也微微躬身點頭。
掃了一眼周安後,關大爺隨口說道“隨便坐吧。”
關大爺也是清朝稅官後人,基本禮節禮貌還是有的,客人上門總不能一直讓別人站著吧。
韓春明把手裏的筆筒往關大爺身邊,床榻上的小桌子上一放,然後也不多話,就靜等師父鑒賞。
“青花瓷筆筒!”
關大爺打一眼就瞧出這個物件的器型用途。
筆筒在關老爺子手裏滴溜一圈,就已經對這個青花瓷筆筒有了一個鑒定。
“看這個筆筒的做工手法,這應該是康熙早期的官窯瓷器,是個真玩意。”
康熙一朝青花瓷作,呈色蒼翠,氣韻雄渾,題材廣泛,精品輩出,其中就有以書寫長篇古文一類,而且為當朝所特有。
例如《赤壁賦》、《聖主得賢臣頌》、《歸去來辭》、《蘭亭序》、《出師表》等等古文詞作,都曾錄在各類器型的瓷器上。
而周安這個青花瓷筆筒呈直筒狀,胎體堅細潔白,釉汁滋潤晶瑩,器底呈玉璧形,並內挖淺圈足,其處理方法比常見康熙筆筒更為考究。
筆筒外壁以青花通景楷書《桃花源記》詩文,字體清新秀逸,行距疏密得當。
此外,在詩文之後還有一個樹葉的標記,這讓周安和韓春明不明所以。
“師父,您看這朱紅色的樹葉是什麽意思?還有些鈐印什麽內容?”
此時的韓春明雖然比周安更懂得古玩,但還沒到很高的層次,所以有些東西,他也在摸索當中。
“孫賊,我怎麽攤上你這麽個玩意徒弟,冥頑不靈。”
說完,關老爺子喝了一口茶,然後繼續說道。
“聽好了孫賊,康熙二十年前,青花瓷基本上都不書官窯款,因為康熙不尚尊號,所以各家齋堂就用了自己的名款和各種花押圖記代替。
像這種‘蕉葉’就是一家齋堂的特有標記,到了康熙二十年後才開始題有官窯款。但代表康熙青花最高水平的琢器還是很少書寫“官窯款”的,所以你看到這種‘文章山鬥’底款,博古、蕉葉等款識標記,隻要是真品的,碰到這樣的東西你隻管收,必是官窯無疑。”
話說康熙青花瓷是中國青花史上的最高峰。雍、乾兩朝的青花不逮康熙官窯。
但是要說青花一類,康熙又不及明中期的青花瓷濃美。
雖然如此,康熙時期的青花也有它獨到之處,亦可以說獨步於本朝了。
“世界之瓷,以華夏為最;華夏之瓷,以康雍為最。”關老爺子點出了現在存世瓷器的大勢所趨。
這也說明了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
“師父,那這個鈐印是什麽?”
“這枚尾鈐四字,雙行篆書印章款的內容是“熙朝傳古”,它和筆筒底心青花書寫的“文章山鬥”均為康熙青花器常見落款,而且大多用於精致文房用具之上。”
“那就是說我淘的這叫物件是真東西了?”
關老爺子說了這麽多,周安怎麽能不明白,但是他還是要問一句,以讓自己的心安定點。
“此筆筒造型清逸端莊,胎釉質量俱佳,青花發色精絕,詩文書寫筆意流暢,字體間架得當,格調高雅脫俗,是一件難得康熙文房精品之作。孫賊,你走大運了,這是康熙年間的青花瓷真品。”
周安的運氣,連關大爺也不得不佩服,忍不住的吐槽了周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