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反問周遠,說嫁給他,問他要不要?


    周遠哈哈一笑說:“我想要,可是要不起呀,我隻是一個農民,娶一個農村的姑娘還行,娶個白天鵝,她飛那麽高,我吃不到嘴裏呀。”


    說完哈哈大笑,李曉霞也跟著哈哈大笑。


    不過明顯是生氣的笑,還沒笑上一會兒就哼了一聲說:“狡辯,強詞奪理,不想娶就算了,姐姐我還不想嫁嘞。”


    說完,氣哼哼的掛斷了電話。


    這邊周遠卻對著電話,歎了口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


    就算長得漂亮如花,身為高貴的廠長,每天上班有專車接送,她依然有煩惱的時候。


    而自己一介農民,憑著重生的身份和帶著倉庫,現在混到一個大企業的老板,應該感到很慶幸。


    同時應該更加的努力,不進則退,要想勇立潮頭,就得奮勇前進。


    感歎完,周遠又開始了工作,身為一家建築工程集團公司的老板,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應酬更是不少。


    忙完一陣,剛想躺在大班椅上休息一會兒,劉一鳴敲門進來報告。


    看到劉一鳴進來,周遠趕緊讓他做,親自跟他倒了一杯茶,然後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


    “老二,辛苦了,等忙完這兩天,咱們兄弟幾個聚一聚,好久沒聚在一起喝酒了,真懷念當初住工棚的日子呀!”


    “謝謝老大。”劉一鳴眨巴了一下眼睛說也跟著感歎了一句:“我也很懷念當初住工棚的日子。


    大家雖然窮,穿的都很爛,天天睡通鋪,但工作之餘,弟兄們打打鬧鬧,開懷大笑,日子過的很純真。


    現在雖然條件好了,但肩上的擔子重了,一刻也不敢馬虎呀!”


    “對呀,我們這一代人注定要負重前行,那你才有動力嘛,兄弟來找我,有什麽事情說吧。”


    大家是兄弟,在劉一鳴麵前走遠,一點兒沒有老板的架子,表現出很隨和,沒事兄弟幾個經常開開開玩笑,說點兒帶顏色的段子,增加感情,同時活躍氣氛,調節生活中的壓力。


    “老大,我們這個商業樓盤,基礎已經全部起來了,開始弄負一層,就是你說的車庫。


    我有點兒不明白,現在整個都沒人有幾輛車,沒事咱們弄個車庫幹嘛?”


    對於劉一鳴提出來的問題,周遠哈哈大笑。


    1992年的時候,確實用不著什麽車庫,但他是21世紀的20年代重生迴去的,也就是30年以後。


    那時候滿大街都是車,說嚴重點兒,在大城市找個停車位比找個媳婦兒差不多一樣的困難。


    劉一鳴不是重生者,他當然不清楚,自己經曆過就要未雨綢繆,建商品樓盤就要走在前麵,等以後車越來越多,業主們就會發現,某公司設計的樓盤具有前瞻性,能跟得上時代,不被時代所淘汰。


    之後也是一塊不錯的招牌,一個名片,需要好好的利用。


    想到這裏,他笑哈哈的對劉一鳴說:“反正見過負一層也花不了多少錢,隨著生活的提高,以後車會越來越多的,放心,會有利用上的那一天。”


    “老大,你說這個生活真的會越來越好嗎?改革開放會越來越深入嗎?”


    因為當時外麵有很多議論,至於經濟怎麽發展?政策怎麽走?還不確定,所以大家都在猜測,也有些擔心。


    尤其一些比較有錢的老板,他們擔心以後政策變了,自己成為過街的老鼠。


    對劉一鳴的擔心,周遠又是哈哈一笑,毫無顧忌地拍著他的肩膀繼續說:“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改革開放肯定會越來越深入。


    我們的明天大有可為,你不要有顧慮,放手的幹吧,我都不怕,你怕什麽?”


    周遠幾句話打消了劉一鳴的疑慮,然後工作上的事情不聊了,開始聊私人的事情。


    周遠問劉一鳴,馬上就26歲了,怎麽不找個女朋友?難道你一天到晚真有那麽忙嗎?


    劉一鳴站起來送跟周遠一個白眼說:“說我,你還不是一樣,不過你有一個像床暖被的,每天飽漢不知餓漢饑。”


    說完衝隔壁的辦公室笑了笑。


    因為李月兒就在那邊辦公室,都是兄弟夥,大家自然知道,這幾年李月兒除了是公司的財務和公關主管,還擔負著幫老板暖被的任務。


    但奇怪的是,都幾年過去了,暖來暖去的,也沒有把肚子暖大。


    說到暖床的事情,周遠又是哈哈大笑,但笑著笑著,卻笑不出來了。


    最後歎了一口氣說:“兄弟你不知道,這是欠的情債,雖說她嘴上說是為了還債,才天天跟我暖被的。


    但我能感覺出這丫頭已經死心踏地的愛上我了,問題的關鍵是這麽多年了,她始終都沒懷上孩子,我們也從來沒采取過什麽措施。


    你說,是她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如果不是劉一鳴說起之前,周遠還從來沒有怎麽思考過這個問題。


    不過現在說起來,他突然覺得這件事情確實應該重視一下,劉一鳴也說,你們兩個應該去檢查一下。


    到醫院檢查一下,不就明白了唄。


    周遠又歎了口氣,畢竟兩個人又沒結婚,怎麽查?把人家叫去查不合適吧,最多自己悄悄去查一查。


    這一天,周遠和劉一鳴倆人聊了好久,最後劉一鳴出去工作了,周遠放下資料也準備出去,他每天都要開車到現場去了解施工進展,現場的工程安排。


    現場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實際情況,也跟技術人員們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和措施。


    幹了那麽多年的工程建築,除了實際操作,他本身就是施工員級別,所以對工程方麵了解非常的全麵,是他做包工頭最大的優勢。


    因為工程越來越大,他的倉庫裏麵的東西早就沒有了,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倉庫跟他斷了聯係,已經不再升級,所以現在他也不指望什麽倉庫,所有的材料都是購買。


    反正現在那麽大的工程,而且公司已經擴展到這種地步,自己的實力去帶動著員工們賺錢。


    所以他已經不指望靠著什麽倉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倉庫到八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山花並收藏帶著倉庫到八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