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溫潤如玉的女人,20歲的周遠有的是激情。
而包工頭的女兒劉曉芳卻是個老司機。
外麵起風了,下雨了。
屋裏的人卻全然不知。
很快又雨過天晴,一輪圓月懸掛天空,銀色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月光下的遠方迷迷蒙蒙,天空繁星點點,分外美麗。
85年的時候空氣中還沒什麽汙染,所以晴朗的夜晚天空非常潔淨,就像水洗過的一樣,清晰,純淨。
星星們是那麽的耀眼,不停的在向人們眨著眼睛。
月亮是那麽的好看,明亮,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嫦娥在上麵跳舞。
如水的月光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紗,顯得既神秘又迷人。
熱鬧了一天的城市,現在卻特別靜謐,展示出她靜態美的一麵。
不知什麽時候,一切終於風平浪靜,劉曉芳穿好衣服迴去了。
周遠關上房門,返迴身躺在床上,很快進入夢鄉。
第二天天氣不錯,工地上的工人們幹的熱火朝天。
這是一個河流改道工程,另外修建一棟學校的教學樓,教學樓的樓層五層高,是當地一所比較知名的高中學校。
周遠看守易燃易爆的物品,白天還得幹活兒,包工頭每個月多給他20塊錢。
算是額外的收入。
周遠幹的是泥瓦匠,跟班頭學的,班頭是本村人,姓張,叫張大年。
那時候,除了包工頭,隻有班頭才有資格帶徒弟。
張大年一個人就帶了五個徒弟,周遠排行老三,前麵有大師兄,二師兄,後麵還有兩個師弟。
由於是高中畢業,有一定的文化,加上聰明勤快,周遠學起來比師兄師弟們都要快。
才兩年時間,他已經可以獨立的做磚,糊牆等操作。
但還有很多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東西還沒有學到。
現在重生了,為了盡快的學到技術,出人頭地。
休息的時候,周遠跟自己一起幹活的幾位師傅遞上煙,用火柴幫他們點上,然後笑嘻嘻的說。
“幾位師傅,以後你們多帶我點兒好不好?我好想學技術。”
“你小子那麽聰明,還用得著帶嗎?看幾眼就會了。”
其中一位姓鍾的師傅將手裏的煙放進嘴裏重重的熏了一口,吐出一串煙圈笑道。
“對呀,小周這家夥是我見過的學徒之中最聰明勤快,也是長得最帥的人。
你小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旁邊一位姓李的師傅也嘟囔起來。
每天大家都在一起幹活兒,誰勤快誰聰明一目了然。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同樣是學徒,同樣是幹一樣的活兒,有的人進步的快,有的人進步的慢。
進步快樂當然受人喜歡。
不過,重生前由於拒絕了包工頭女兒的好事,周遠很快就受到包工頭的排擠,不讓他繼續學手藝,讓他每天去抬沙灰。
85年的工地不像現在,全部用特吊或者是提升架。
那時候的建築工地,除了一些很高的高層。
平常小工地上,沙灰,水泥,包括磚頭等等建築材料都是用人工扛,一層一層的扛到樓上去。
搬磚是真正意義上的搬磚,每天汗如雨下,累得腰酸背痛,一天將近十個小時下來,連走路都直不起腰。
正因為這樣,周遠才在工地上待不下去。
而現在好了,重生讓他有了再一次選擇的機會。
這迴他選擇對了。
這不,周遠正在和幾個師傅們交談,包工頭劉大勇竟然專門來找他。
遠遠的就向他招手叫道:“周遠過來,過來。”
包工頭就是工地上的土皇帝,看到這家夥叫自己,周遠趕緊站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屁顛屁顛的跑過去,笑嘻嘻的問道:
“老板,你叫我?”
“對。”劉大勇眯著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周遠半天,最後很隨和的說:
“看你小子最近表現不錯,連我那寶貝女兒都誇你小子聰明,說你小子是個可造之才,讓我多多提拔你,栽培你。
所以我想來想去,決定送你小子去讀施工員班?這是一種建築工程類的短期培訓,專門學習施工方麵的知識。
結業後可以考取施工員資格證,如果拿到了施工員資格證,你小子就可以吃施工員這碗飯了。
你願意去嗎?”
“我當然願意去了,謝謝老板,太謝謝老板了。”
聽說包工頭要送自己去讀施工員培訓班,周遠簡直是喜不自勝啦。
趕緊向老板道謝。
劉大勇卻擺擺手,有些牙疼似的說:“看在我女兒幫你說好話的份上,學費我可以給你免了,但學習期間沒有工資,最多跟你報銷夥食和路費。
你有意見嗎?”
“沒有,沒有,謝謝老板。”
有學習的機會和報銷夥食路費就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周遠哪敢還有別的要求啊。
所以再一次向老板致謝。
能學習專業知識多好啊,這可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呀。
高考失利,沒有考上大學,讓他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隻能迴農村種地,日複一日的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天可憐見,他重生了,而且還有學習的機會,簡直不要太好哇!
周遠當然知道對於一個農村孩子來說,讀書意味著什麽?
80年代就已經開始顯現出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了。
當時大學畢業的人都包分配工作,有穩定的單位,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旱澇保收,還有假期,比待在農村不知好了多少倍。
隻有在農村幹活兒,才知道農民的艱辛。
尤其是西南地區這種高山深穀的地方,除了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水利條件也很差。
收成全靠天氣,如果遇上幹旱,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也收不了多少糧食。
所以打工才是人們的出路。
也才有那麽多人不辭勞苦,不遠千裏的出去打工,一年又一年,甚至一代又一代的背井離鄉。
如果在家鄉的收成好,能過的好,有穩定的收入和工作,他們會跑那麽遠的地方去嗎?
顯然不存在。
所以重生後的周遠,就是要抓住展現在自己麵前的每一次機會,多看書,多學習,多進步。
他知道學習的途徑有很多,除了在學校裏學習,社會也是一所大學校。
隻不過離開了學校,在社會上學習,比在學校裏付出更多的代價,學起來也更加的艱難。
不過他不怕,重生跟了他再來一次的機會,同時也跟了他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而包工頭的女兒劉曉芳卻是個老司機。
外麵起風了,下雨了。
屋裏的人卻全然不知。
很快又雨過天晴,一輪圓月懸掛天空,銀色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月光下的遠方迷迷蒙蒙,天空繁星點點,分外美麗。
85年的時候空氣中還沒什麽汙染,所以晴朗的夜晚天空非常潔淨,就像水洗過的一樣,清晰,純淨。
星星們是那麽的耀眼,不停的在向人們眨著眼睛。
月亮是那麽的好看,明亮,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嫦娥在上麵跳舞。
如水的月光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銀紗,顯得既神秘又迷人。
熱鬧了一天的城市,現在卻特別靜謐,展示出她靜態美的一麵。
不知什麽時候,一切終於風平浪靜,劉曉芳穿好衣服迴去了。
周遠關上房門,返迴身躺在床上,很快進入夢鄉。
第二天天氣不錯,工地上的工人們幹的熱火朝天。
這是一個河流改道工程,另外修建一棟學校的教學樓,教學樓的樓層五層高,是當地一所比較知名的高中學校。
周遠看守易燃易爆的物品,白天還得幹活兒,包工頭每個月多給他20塊錢。
算是額外的收入。
周遠幹的是泥瓦匠,跟班頭學的,班頭是本村人,姓張,叫張大年。
那時候,除了包工頭,隻有班頭才有資格帶徒弟。
張大年一個人就帶了五個徒弟,周遠排行老三,前麵有大師兄,二師兄,後麵還有兩個師弟。
由於是高中畢業,有一定的文化,加上聰明勤快,周遠學起來比師兄師弟們都要快。
才兩年時間,他已經可以獨立的做磚,糊牆等操作。
但還有很多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東西還沒有學到。
現在重生了,為了盡快的學到技術,出人頭地。
休息的時候,周遠跟自己一起幹活的幾位師傅遞上煙,用火柴幫他們點上,然後笑嘻嘻的說。
“幾位師傅,以後你們多帶我點兒好不好?我好想學技術。”
“你小子那麽聰明,還用得著帶嗎?看幾眼就會了。”
其中一位姓鍾的師傅將手裏的煙放進嘴裏重重的熏了一口,吐出一串煙圈笑道。
“對呀,小周這家夥是我見過的學徒之中最聰明勤快,也是長得最帥的人。
你小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旁邊一位姓李的師傅也嘟囔起來。
每天大家都在一起幹活兒,誰勤快誰聰明一目了然。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同樣是學徒,同樣是幹一樣的活兒,有的人進步的快,有的人進步的慢。
進步快樂當然受人喜歡。
不過,重生前由於拒絕了包工頭女兒的好事,周遠很快就受到包工頭的排擠,不讓他繼續學手藝,讓他每天去抬沙灰。
85年的工地不像現在,全部用特吊或者是提升架。
那時候的建築工地,除了一些很高的高層。
平常小工地上,沙灰,水泥,包括磚頭等等建築材料都是用人工扛,一層一層的扛到樓上去。
搬磚是真正意義上的搬磚,每天汗如雨下,累得腰酸背痛,一天將近十個小時下來,連走路都直不起腰。
正因為這樣,周遠才在工地上待不下去。
而現在好了,重生讓他有了再一次選擇的機會。
這迴他選擇對了。
這不,周遠正在和幾個師傅們交談,包工頭劉大勇竟然專門來找他。
遠遠的就向他招手叫道:“周遠過來,過來。”
包工頭就是工地上的土皇帝,看到這家夥叫自己,周遠趕緊站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屁顛屁顛的跑過去,笑嘻嘻的問道:
“老板,你叫我?”
“對。”劉大勇眯著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周遠半天,最後很隨和的說:
“看你小子最近表現不錯,連我那寶貝女兒都誇你小子聰明,說你小子是個可造之才,讓我多多提拔你,栽培你。
所以我想來想去,決定送你小子去讀施工員班?這是一種建築工程類的短期培訓,專門學習施工方麵的知識。
結業後可以考取施工員資格證,如果拿到了施工員資格證,你小子就可以吃施工員這碗飯了。
你願意去嗎?”
“我當然願意去了,謝謝老板,太謝謝老板了。”
聽說包工頭要送自己去讀施工員培訓班,周遠簡直是喜不自勝啦。
趕緊向老板道謝。
劉大勇卻擺擺手,有些牙疼似的說:“看在我女兒幫你說好話的份上,學費我可以給你免了,但學習期間沒有工資,最多跟你報銷夥食和路費。
你有意見嗎?”
“沒有,沒有,謝謝老板。”
有學習的機會和報銷夥食路費就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周遠哪敢還有別的要求啊。
所以再一次向老板致謝。
能學習專業知識多好啊,這可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呀。
高考失利,沒有考上大學,讓他失去了繼續學習的機會,隻能迴農村種地,日複一日的過著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天可憐見,他重生了,而且還有學習的機會,簡直不要太好哇!
周遠當然知道對於一個農村孩子來說,讀書意味著什麽?
80年代就已經開始顯現出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了。
當時大學畢業的人都包分配工作,有穩定的單位,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旱澇保收,還有假期,比待在農村不知好了多少倍。
隻有在農村幹活兒,才知道農民的艱辛。
尤其是西南地區這種高山深穀的地方,除了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水利條件也很差。
收成全靠天氣,如果遇上幹旱,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也收不了多少糧食。
所以打工才是人們的出路。
也才有那麽多人不辭勞苦,不遠千裏的出去打工,一年又一年,甚至一代又一代的背井離鄉。
如果在家鄉的收成好,能過的好,有穩定的收入和工作,他們會跑那麽遠的地方去嗎?
顯然不存在。
所以重生後的周遠,就是要抓住展現在自己麵前的每一次機會,多看書,多學習,多進步。
他知道學習的途徑有很多,除了在學校裏學習,社會也是一所大學校。
隻不過離開了學校,在社會上學習,比在學校裏付出更多的代價,學起來也更加的艱難。
不過他不怕,重生跟了他再來一次的機會,同時也跟了他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