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抗爭失敗,綺琴險些殺死自己。


    這讓綺琴不由有些自嘲,她竟然無法戰勝體內的一條蟲。


    綺琴愈發的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唯一安慰的,或許就是在養傷的過程中,和父母的關係再一次改善。


    或是因為寄生小蟲重創沉睡的緣故,綺琴和父母的隔閡消弭了許多。


    自聖祭以來,這是綺琴首次重新找迴當年的感覺。


    恍若某條斷了不知道多久的弦,又被再次續上了一般。


    綺琴恍恍惚,感覺生命中又多了些什麽。


    連帶著孟夏,都有種精神升華的感覺。


    而綺琴和體內的寄生小蟲之間的聯係,再次鬆動了許多。


    負麵影響是,綺琴的恢複能力,明顯變弱了許多。


    以前的斷肢重生,超強體力等等方麵都不同幅度的衰退。


    很顯然,那個寄生小蟲就是要告訴她,沒有它所謂的聖族什麽都不是。


    但綺琴也不是就這樣甘於認命人!


    傷勢稍微好了一點,綺琴就開始模擬律動,瘋狂壓榨寄生小蟲,逼迫它配合。


    二次競逐,二者再次兩敗俱傷。


    然後。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一次又一次兩敗俱傷後,綺琴一如枯萎的花,形容枯槁,眼看著就要凋零了。


    全程感知著這一切,孟夏不由震撼。


    某種意義上來說,綺琴想要戰勝的不是寄生小蟲而是她自己,戰勝自己往往比戰勝敵人更加困難!


    孟夏心生敬畏。


    敬畏綺琴的狠,也敬畏生命的頑強,更敬畏種族的偉大。


    雖是敵對種族,但不得不承認,這個種族真的很可怕!


    它的進化能力,讓人歎為觀止。


    若人族再這般懵懂下去,搞不好某一天,人族的一切優勢都會被偽聖族完全超過。


    落後就要挨打!


    想到前世血淋淋的教訓,孟夏心頭沉甸甸的,有種要高聲疾唿的衝動。


    能否抓捕這種小蟲為己用?


    抓捕,囚禁,馴養,然後推廣天下?


    若能做到,說不定能反過來奪取偽聖族的天賦為己用!


    彼時,人族或許沒有殘疾人。


    征戰萬族,也不必以孱弱之軀,對抗這種斷臂重生,近乎殺不死的存在。


    過程注定艱辛,但有了血晶,人族知曉了偽聖族的本質,研究肯定能突飛猛進。


    問題是——


    人族能否煉化乃至於人造這種寄生小蟲?


    到了內景境界巔峰,煉化這種小蟲,說不定就能以這小蟲為橋,溝通天地。


    基因優化,奪取萬族的種族天賦為己用,最終說不定能真正做到萬族合一!


    這的確是非常恐怖的一條路!


    另外,就是人為製造。


    孟夏想到了大師伯楊子居的《春秋》,煉春秋為鍛鐵,融萬族魂魄為一體,或許能仿造這種小蟲。


    在孟夏感歎綺琴之狠厲的時候,綺琴的抗爭還是以失敗告終。


    綺琴和寄生小蟲是一體的,小蟲不想死同樣綺琴也不想死。


    無論綺琴表現的有多堅決,隻要她還有求生之心,她就無法欺騙小蟲。


    欺騙自己往往比欺騙別人更難!


    但是。


    綺琴的狠厲,還是讓寄生小蟲尤為忌憚。


    它妥協了!


    收斂氣息,不再對綺琴的生活多加幹涉。


    但綺琴也得遵守約定,不得破壞聖族進化的序列成果。


    綺琴同意了!


    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綺琴的思維天地為之一寬,世界似乎都變得更加寬廣了。


    這是思維模式的更新!


    以前在小蟲的影響下,很多在綺琴看來不可思議的事,現在都變得理所當然。


    直至這一刻,綺琴才知曉,以前聖族的思維方式,有多麽的偏激。


    或者說,在以前聖族的眼裏就隻有......進化!


    幾乎舍棄了一切能夠舍棄的!


    跳出種族的局限後再看,綺琴忽然發現聖族竟然隻是在掠奪,本身並沒有創造任何有意義的東西。


    就像是父母,他們的一切行為模式,幾乎都是人族的複刻。


    更可怕的是,複刻的東西還是閹割後的。


    所謂的聖族,是一個沒有夢想,沒有史詩,沒有思想文化,沒有一點浪漫的種族。


    偏偏聖族還瞧不起賦予他們種族屬性的各大種族!


    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現在綺琴卻感覺有些可悲。


    從這一天開始,綺琴更加專注於探索。


    熟練的捕食了一位性情高潔的儒者,一位才情無雙的女子後,綺琴的傷勢迅速恢複,變得容光煥發。


    尤其是那位性情高潔的儒者,學富五車,才高八鬥。


    吃掉了他的心髒,綺琴直接繼承了儒者大部分學識。


    綺琴升級了,正式成為了統領。


    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學問精進的綺琴,在氣質上也開始有了變化。


    尤其是學問的增益,讓綺琴的思想境界也跟著升華。


    連帶著綺琴的琴曲,也獲得翻天覆地的進化。


    如果說綺琴以前的曲譜,都隻是天賦,是未經雕琢的美玉,那麽現在她的琴曲則更有了一絲匠心。


    這一變化,連帶著反哺了寄生小蟲。


    本被迫和綺琴休戰的寄生小蟲,竟然在生命層次上獲得了進化。


    通體變得雪白,迷迷蒙蒙,在以前律動的基礎上,竟散發著神秘的蒙蒙柔光。


    在寄生小蟲的反哺下,綺琴的生命再次獲得了升華。


    美貌上獲得了提升,資質獲得了進化,頭腦變得更加清晰。


    全程看著這一切,孟夏不由沉默。


    偽聖族,竟然連學識都能掠奪,那還有什麽是他們不能掠奪的?


    當從儒者的記憶中翻找到夫子的天醒論之後,綺琴頓時愛不釋手,有種超時空超種族對話的感覺。


    對於書中所提到的呐喊、唿喚,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共鳴感。


    如果說人族靈魂沉睡的話,那麽聖族更甚者還不知道自己在沉睡。


    綺琴以夫子為師,開始嚐試喚醒同族。


    在這個過程中,失敗不可避免。


    畢竟,不是誰都能坦然麵對世界觀崩塌的事。


    有些偽聖族在知道自己本質是一條蟲之後,竟然直接壞掉了。


    就算僥幸成功,看到了寄生小蟲的存在,也無法向她一樣,逼迫寄生小蟲妥協,反而失去了精氣神,成為了行屍走肉。


    這讓綺琴很挫敗!


    她也未曾料想到,喚醒族人竟如此之艱難。


    這讓綺琴一度非常迷茫,苦悶之餘隻能彈琴以消愁。


    不期琴聲竟然迎來了一位老人,綺琴一度緊張極了。


    因為。


    這是她迄今為止遇到的最強者,他赫然正是迴鄉省親的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祭酒對她的琴聲非常讚賞,對於她的煩惱,給了兩個字......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綺琴擅長思考,但光是思考卻不讀書,這種思考很有可能隻是無效思考。


    不僅要讀書,而且還要讀好書。


    要博學精進,海納百川。


    學而後思,如此方可不怠。


    綺琴心中感慨萬千,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


    祭酒雖是被她的琴聲吸引來,但知她是個好苗子過後,對她不吝提攜。


    而這在聖族中,幾乎見不到。


    聖族又有什麽資格貶低人族?


    人族或許無法像聖族這般攫取、進化,但人族的思想卻無拘無束。


    薪火精神,代代相傳。


    或效率低下,但卻不會模板化!


    從這一日開始,綺琴開始苦讀人族先賢的著作。


    親自去讀,和掠奪過來的二手貨,感覺卻是截然不同。


    伴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綺琴也越來越了解人族。


    對於人族篳路藍縷的先賢們,更是欽佩不已。


    知識麵廣了,再看夫子的《天醒論》,綺琴的感悟又截然不同,恨不能聽講於夫子膝前。


    看的書越多,綺琴的心胸也愈發寬廣,想的也就愈加通透,開始對這個世界愈發的寬容。


    與之相反,綺琴的話越來越少。


    因為。


    綺琴發現,當你認知豐富了,溝通反而會變得愈發艱難。


    確切的說,認知完全不同的兩人,根本就無法溝通。


    綺琴忽然迷茫,她發現她和聖族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竟已大的有些讓她格格不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修煉變質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時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時雨並收藏我的修煉變質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