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林手中的《沙·誌》上下部,這都是手跡,親手所撰寫,哪怕記載的都是一些無用之物,恐怕也有很大的價值。


    自古以來,字畫在曆史中存在的意義很大。


    很多人都是從字畫書籍中推測曆史,然後模擬出曆史的一些故事。


    當然,《沙·誌》這種類型的書籍,與其說是曆史,其實就是故事。


    上麵的故事未必可信,但也不能不信。


    信不全與全不信之間,二者需要一個溝通的橋梁。


    “一個病人?”


    王大林翻著,從中找到了有關一個病人的故事。


    在每一個故事中間,都會穿插很多圖畫,雖然都是簡筆畫,但也注明了其中的位置。


    這些位置本身存在的價值就是讓你有跡可循。


    不過,自始至終,王大林都沒有在這個地方尋找到確切的位置。


    說句實話,這些古代的東西,根本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


    那些考古學者,都是在很多個研究小組中相互探討,在爭論中去尋求一個結果。


    王大林自圓其說,哪怕研究出一個結論也得不到其他人的認可。


    至於這個病人,王大林看到了一段故事。


    其實,很多字他也認不清晰,隻能從一個大概的形狀去判斷。


    這似乎是一個奇人的故事。


    更何況,世界上有許多類型的人,而且都具有故事性。


    幾乎都是後來者杜撰或者神話出來的,根本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當然了,也有一種是奇人,他們默默無聞,馮驥才筆下的泥人張,刷子李等等,而且他們也有許許多多的奇事。


    不過,在生活中還真有一種就是奇怪的人,而在他們的身上,同樣有不尋常的事情在發生著。


    《沙·誌》中描述,東沙村這兒有個人,人們都說他有些古怪,其實也不是古怪,就是非常怪。


    筆者感到好奇,便對他加強了一些了解,東沙村本來就不大,條件並不是太好。


    此人是外來的,但也有幾十年了,本來還有個老伴,但也去世多年,因此他與村裏的人基本沒什麽交集。


    由此,更加勾起了筆者的好奇心。


    筆者的爺爺告訴他,此人從小就有病,都幾十年了,聽說是被狗咬的,大概是狂犬病吧!


    筆者父親從小就提醒他,那個人有病,千萬別接近他,萬一傳染上怎麽辦?!


    街上的叔叔阿姨告訴筆者,他呀,有病呀,誰都知道,天生的腦殘,弱智!


    鄰居的嬸嬸對筆者說,他呀,沒病,就是腦袋讓驢踢了,從此落下了個神誌不清......


    於是乎,筆者就堅定地認為他有病。


    每次看見此人的到來,總是躲得遠遠地,而且筆者從別人的口中得知,人們都“親切”的稱唿他為“老二!”,他卻從不計較。


    東沙村北嶺原本有一處果園,那個時候那裏幾乎每家都有果園,他也有。


    人家打農藥,他不打,他去單棵樹的捉蟲,人們都笑他,他從不反駁,在收獲的季節,人家都能豐收,而每次他的果園能出產量的的隻有七八棵樹,人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而他自己則是愈發的窮困潦倒,從而更加堅定了人們心中的想法:他有病!


    此人從不賣弄自己,因為他也沒有什麽好賣弄的。


    有一次,村上的一個小孩子在街上玩耍,突然不知誰家的狗跑了出來,不知為何,小孩子一下子就要跑,而狗不偏不倚的向小孩子追去,眼看就要撲向孩子,不知從哪裏,他也竄了出來,一把按住了狗的脖子,大狗站起來幾乎與他一樣高!他雙手掐住狗的脖子,但狗的雙爪也嵌入了他的胳膊裏。


    多虧狗的主人出來了,否則後果不知如何。


    沒過多久,他與狗的軼事就很快被傳開了:“他真是有病啊,和狗打架”,“他呀,比狗厲害多了”“他差點把狗打死”,“好一個打狗使者啊”,“沒有病誰會管這種閑事啊”,“這下好了,狂犬病也加上了”


    ......


    很多人都在諷刺他,他卻依舊默默無聲,他卻依然“我行我素”。


    在一個夏日的夜晚,正當人們在外乘涼時,遠處突然一下燈火通明,人們仔細張望,突然見有火苗竄出,人們瞬間便想到是著火了。


    接著村裏人忙了起來,每個人都迴家拿桶啊盆啊什麽的,提著水向著火的地方跑去,人們爭相救火。


    突然,那家人大哭要往裏跑:“孩子,孩子!”


    這時的大火已容不得半個人進入,還隱約聽到孩子的哭聲。


    就在這時,隻見一個人影竄了進去,人們險些驚唿,就在幾十秒後,那人衝了出來,手中抱著哭著的孩子,而身上已是全黑,身上的衣物也帶著火,眾人一看將水向那個人潑去,主人家快速的接過孩子,隻見這時那人倒下了。


    一人大唿:“是老二!”,接著惹來周圍人的一瞪,有人大喊:“快找郎中!”


    幾個月後,他又出現在了大街上,臉麵已有大部分被灼傷,麵部已經變得扭曲,絲毫看不出有任何的表情。


    他像往常一樣在街上走著,不論是誰碰見,都會報以一笑,是友善,還是愧疚?!


    故事在最後,沒有一個結尾。


    “二哥?”


    王大林突然一愣,這個故事的主角和原型,豈不是東莎村東頭的王世軍嗎?


    此人就在東莎村居住啊!


    所有的故事情節,似乎都為此人量身定做。


    此人的外號也叫二哥,村裏人沒有一個不嘲諷他的。


    他半傻半愣,連小孩子都在背後對他指指點點。


    可是,他的臉曾經被灼燒過,村裏的老人還記得,這是他為了救隔壁的孩子造成的。


    當初,也是因為一場大火,幸虧他衝進大火中將孩子給救了出來。


    那個時候他還年輕,不過臉上的灼燒卻因為救治的太晚,導致整個麵目全非。


    從那以後,他就不太喜歡走街串巷了。


    或許是自卑,而且隨著這種自卑,他也變得越來越傻。


    他隔壁的鄰居早就搬走了。


    聽說被他救得那個孩子現在已經在大城市定居,而且還混得不錯。


    不過,對他曾經的救命恩人卻從未提及。


    王大林凝視著這個簡筆地圖,突然想到了王世軍居住的位置,這個位置豈不就是他的家嗎?


    這個位置似乎從來都沒有變過。


    一個病人,一個精神病人,一個被周圍陌生目光所造成自卑的病人,而且還是一個犧牲自我沒有得到迴報的病人。


    這樣的病人,天下不少有。


    而且,似乎每一個人都存在這種救死扶傷的方式。


    好人沒好報的!


    所謂的福報,其實都是後來者美化出來的。


    天下哪有什麽好人好報?


    真正的好人,永遠都過不上最好的生活,而如同王大光這種投機取巧善於動用手中權力的人,他才能得到福報。


    一切的福報,都是靠自己爭取的。


    頓時,他就要走出去看一看。


    既然找到了這樣一個位置,勢必會與其他的位置聯係到一起。


    由點及麵,然後從一整個平麵去推測出所有的位置。


    王大林驚歎起來,沒想到自己竟然有如此巨大的發現!


    可是,這個故事,筆者又是如何發現的!


    這到底是一個現代的故事,還是古老的故事。


    或者說,兩個故事有雷同,或者,他們是一個故事!!!


    王大林呆愣在原地,他剛剛走出的腳步又收了迴來。


    太不可思議了。


    如果這是同一個故事,而且還是同一個人的話,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一切未必都過於僥幸,其中充滿了未解之謎。


    正當王大林沉思的那一刻,臧平安從牆上爬了過來。


    似乎,臧平安也沒意識到王大林會在院子裏。


    “師父,你倒是輕車熟路啊?”王大林不禁嘲諷道。


    “我也是怕走大門被別人發現不是?”臧平安笑著說道。


    “我看未必吧!”王大林眼睛一眯:“你應該不知道走了多少次了吧?”


    “沒沒沒沒有。”臧平安連忙搖頭:“這是第一次。”


    “上一次我暈倒在院子裏,你也應該是這種方式吧?”王大林不屑地說道。


    臧平安一陣尷尬,隨即轉移話題:“那件事情怎麽樣了?”


    “你不用緊張,爸媽出去了。”


    王大林蔑視一眼,隨即將臧平安帶到了屋子裏。


    王大林父母這些天很少出門,他們也知道有人盯著。


    不過,現在王大林迴來了,一切似乎都迎刃而解。


    王大林的父母這才要出去轉轉,透透氣。


    幸虧這是夏天,地裏沒有太多農活需要幹,否則這種時候還不得憋死。


    “怎麽樣了?”臧平安謹慎地問道。


    “談妥了,可是他要十萬。”


    隨即,王大林將一切告知臧平安,包括王大光要私下裏簽訂合同這件事情。


    “果然不出我所料。”臧平安點了點頭。


    “不過,咱們要這個地方似乎並沒有任何意義啊!”王大林突然質疑道:“如果地下的這座古墓的方向是向北呢?”


    王大林雖然不會告知對方這個秘密,但古墓的位置的確不在蟹子溝,而且出口是在蟹子溝之外的十幾裏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土成二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土成二木並收藏沙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