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口中有三件寶,老天、父母和土地。


    這三樣東西,任何時候都不能隨意亂動,否則就犯了大忌。


    老天要尊重,父母要孝敬,土地要愛惜。


    動了土地如同動了根基。


    動了地脈,如同動了人脈。


    人脈不成,寸步難行。


    隻可惜,在當今的歲月,已經沒有人顧忌這麽多了。


    大家唯利是圖,以金錢為目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任何時候都躲不過一個利字。


    現在能尊蒼天、敬父母、愛土地的人,怕是隻有南爬子這些盜墓者了。


    這些人敬畏鬼神,在任何時候都不敢做出違背規矩的事情。


    一個人活著,如果連一點敬畏之心都沒有,他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人生的巔峰。


    盜墓者有規矩,他們是為了錢,圖財卻不害命。


    他們會盜取墳墓中的財寶,卻不會破壞別人的風水。


    在盜墓者眼中,風水似乎比錢財更重要。


    一旦毀了別人的風水,勢必會阻止活人的氣運,導致整個家境衰敗。


    甚至,可能會讓對方的整個家族,家破人亡。


    這都是喪良心,乃至人神共憤的事情。


    懂得敬畏的人,自然不會去做喪盡天良的惡心事。


    可惜,總有人不懂得敬畏,不懂得權衡,不懂得退路。


    在他們眼中,唯有錢財才是根本,才是命。


    殊不知,即使你這一代富可敵國,但因為你作惡多端,總有報應會降臨在你的家族,你的家人、你的後代身上。


    王大林現在滿腦子都是那個詭異的笑容。


    那個笑容是嘲諷,是得意,還是警告?


    王大林猜不透其中到底蘊含著什麽樣的含義。


    但是,他不得不慎重。


    這幾天的時間,仿佛一個世紀那樣漫長。


    即使他也不明白,一個世紀到底有多漫長。


    “咱們去哪兒?”王小高好奇地問道。


    “迴家吧!”封子楊搖了搖頭:“今天也沒什麽心情玩了。”


    “你們迴家吧!”王大林當即說道:“我一個人去河邊溜達溜達。”


    “小叔,你可不要一個人想不開啊!”王小高當即說道。


    “滾!”王大林啐了一口:“你死了我都不能死!”


    三人大笑起來。


    似乎,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麽短暫。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便是找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生活。


    王大林、封子楊、王小高三人,他們在一起的時光總是快樂卻又短暫。


    畢竟,他們隻是兄弟,不是一家人。


    一家人才要生活在一起。


    兄弟隻是朋友,隻能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而不是永恆的陪在你身邊。


    人不能對朋友太苛刻,同樣也不能讓朋友為你分擔太多痛苦。


    王大林不想讓別人為自己擔心。


    所以,這幾天經曆的事情,成了心結,卻又無法傾訴。


    其實,壓抑的生活往往如此。


    一個人的秘密與壓力,告訴別人,如果別人因此對你產生憐憫,你一定會於心不忍。


    但對方對你的遭遇不屑一顧,輕描淡寫,似乎又會引起你的憤怒仇視。


    最終,這件事情,無論別人怎麽做,都會讓你更加不開心。


    王大林真的獨自一個人去了沙河邊。


    他總覺得,解鈴還須係鈴人。


    一切的根源都發生在沙河,而自己也一定要在沙河解開這個謎團。


    不知不覺他已經在沙河邊走了幾百米。


    望著滔滔不絕的河水,王大林陷入沉思。


    “沙河眼,鬼王臉,神仙難逃三道卷!”


    王大林喃喃自語:“三道卷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神奇之處呢?”


    王大林來到了這個所謂的三道卷的地方,這裏依然被無盡的河水給覆蓋住。


    河麵上還有幾條打漁的漁船在不遠處經過,奔波的身影似乎令人感歎,同樣也讓人覺得其中的心酸。


    以往在沙河打漁,很容易翻船。


    那個時候全靠人工劃船,根本抵不過巨浪的侵襲。


    現在有了動力船,加足馬力之後,隻要不是滔天巨浪,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


    王大林來到了三道卷附近的岸邊,他凝視著這個地方,卻不知道該怎麽繼續沉思。


    理想與現實的情況是相悖的。


    理想中你做一件事情會很輕鬆愜意,因為總有一種緩和的辦法會出現,從而讓你在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可惜,現實的狀態,永遠都是一道跨不過去的坎兒。


    “嗯?”


    王大林剛剛抬腿要走,卻發現岸邊有一絲絲光點。


    他原以為在河邊會安靜的思考一些問題,可惜沙河水沒有給王大林一個準確的答案。


    正當他心灰意冷的要離開之後,他卻發現了一些端倪。


    “銅幣?”


    王大林順手撿起衝到岸邊的一個銅幣,上麵有一些鳥魚的符文,似乎還有幾個文字,卻是他不認識的文字。


    按照王大林目前的學識,哪怕不認識的符文,他也應該在某些書籍中見過。


    可惜,這種符文,王大林從未見過,聞所未聞。


    而且,銅幣的造型也很奇怪。


    在王大林的意識中,華夏的王朝銅幣幾乎都是圓形方孔錢。


    秦朝以後兩千多年間,除王莽一度行刀幣外,中間都有一方孔,故稱錢為方孔錢。


    從秦朝的半兩錢為最早,中華民國的民國通寶為最晚。


    可是,王大林撿到的這枚銅幣,除了符文的特殊之處以外,它卻是方形圓孔。


    與正常的華夏文明相悖。


    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


    這枚銅幣反倒是四方的錢身之內,挖掉一個圓形的空洞。


    其實,按道理來講,也符合天圓地方的自然規律。


    畢竟,生活中的事例比比皆是。


    方向盤是圓的,方便麵是圓的,但他們卻都叫方什麽東西。


    或許,方就是圓,圓就是方?


    隻不過,王大林還是覺得有些不太尋常。


    圓形方孔,天圓地方,這是一種自古以來的錢幣文化。


    錢幣也是文化的一種,其中夾雜著諸多做人的道理。


    銅錢為外圓內方,做人也需要如此,做事圓滑,但內心保持方正。


    王大林生活在沙河邊久了,自然也見過不少被水衝出來的東西。


    無論朝代年限還是奇珍異寶,他見過好幾次。


    看著手中的銅幣,他似乎感覺不太像是現在的仿製品,反倒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珍品。


    “外方內圓?”王大林若有所思:“這圓孔,難道是眼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沙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土成二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土成二木並收藏沙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