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三峽博物館

    1

    30日下午4:00時,重慶市中國三峽博物館。

    《遠古巴渝》展廳內,長發墨鏡的“大師”向萬成,領著他的秘書小梁,沿著走廊緩緩走著,繞有興致地觀看著一件件裹滿曆史塵埃的陳列物。

    小梁畢業於複旦大學曆史係,此時,為向萬成充當解說,可謂駕輕就熟。她顯然是早有準備,手裏捏著一本小冊子,邊走邊向向萬成介紹這裏的十大鎮館之寶。向萬成不動聲色,耐心地聽著,但他心中,隻對與巴人有關的文物感興趣。

    這些年來,向萬成裝扮成一位有錢的古董愛好者,與國內文物古董界人士廣泛接觸,其思維的雷達始終關注的是傳說中那五隻神秘的石虎。當然,他心裏明白,準確的數字隻有四隻,因為還有一隻白虎在神堂灣。他一直堅信,深埋在傳說中的石虎,早遲會浮出水麵。開始,他寄希望於三峽地區的考古發掘,因而,關注的重點也放在這一區域。但實際上,前幾天出現在鑒寶會上的第一隻石虎,卻是來自黔江。這給了他一個重大的啟示,讓他不得不對自己的思路作出調整。他認為,自己的眼界應該放得更寬,要將包括武陵山區在內的整個大三峽地區都納入視野之中。

    他們在一個玻璃罩前停下,小梁指著裏麵一件青銅器說:“這個名叫青銅三羊尊,出土於巫山縣大昌鎮大寧河畔,是商代時期文物,明顯具有來自中原的商文化特征,是至今為止所見到的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銅容器。”

    向萬成望著這件閃耀著冷冰冰青綠色光芒的巴人古物,心中暗暗估算著它的價值,卻並不怎麽看重。

    引起向萬成注意的第二件巴人文物,是一隻鳥形尊,戰國時期青銅器,整體呈鳥形,具有大雁頭、魚嘴、鷹喙鼻、獸耳、鳳冠、鴿身、鴨腳,通體飾有細密的羽紋,嵌滿綠鬆石,造型、紋飾精美,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精品。向萬成在此駐足良久,不忍離去。

    當他看到那尊被稱為“錞於之王”虎鈕錞於時,不禁心跳加速,墨鏡內的眼睛也睜得更大了。他曾聽人說起,虎鈕錞於是具有神奇魔力的巴人聖器,在戰場上被巫師敲響,會讓衝鋒陷陣的士兵勇氣倍增,所向無敵。十多年前,他在鄂西某地見到過一尊青銅虎紐錞於,雖然沒有眼前這尊“錞於之王”高大,那也是極為罕見的稀世珍寶。如果不是當地文物管理部門發現及時,他差點就弄到手了。這事,至今讓他引以為憾。這些年來,他收集到的巴人文物可謂不少,但沒一件特別尊貴值錢的。唯一可以告慰自己的,就是傳說中的巴人石虎,苦苦搜尋多年,畢竟有了進一步的線索。

    錞於的虎鈕周圍,鑄有五組圖案。他微躬著身子,甚至摘下墨鏡,繞玻璃罩看得十分仔細,——椎髻人麵、羽人擊鼓與獨木舟、魚與勾連雲紋、手心紋、神鳥與四蒂紋……

    小梁說:“這些圖案,大約就是巴人圖語,它們應該是具有明確的意義指向的。”

    向萬成不禁抬起頭來,欣然問道:“你能懂得它們的意義?”

    小梁望他眼波一橫,慚愧地搖了搖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秘大三峽之巴人魔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歌歲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歌歲月並收藏神秘大三峽之巴人魔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