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3)
神秘大三峽之巴人魔咒 作者:如歌歲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3
“解開巴人圖語的關健鑰匙,就是納西族的東巴文,這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一種象形文字,被稱為遠古文字的活化石。我發現,在東巴文中,有20個單符與巴人圖符相同,經過對比研究,這就是解讀巴人圖語的關健鑰匙。此外,甲骨文也是一條重要線索。我一直認為,甲骨文是由巴人圖語脫胎而出的,雖然兩者距離較大,但總有蛛絲馬跡可循。文字最早起源於古代巫部落,是記錄占卜內容的一種原始符號,是由巫師創造的。也是由巫師世代相承,加以發展的。巴人‘俱事鬼神’與‘殷人尚鬼’同出一轍,而巴人是巫文化的始作甬者。後來,這些記錄符號隨巫文化一起傳入中原,經過不斷的發展改進,便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字。在巴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這些符號由祭祀記錄逐漸發展到銘文、印章。同時,巴人鹽業的大規模生產導致商業的興盛,又使其進一步發展成為用於交流的文字。就像歐洲文字的最早發明者腓力基人一樣,繁榮的貿易促使他們發明了文字。所以,我們說的巴人圖語,不但是一套成熟完整的遠古文字係統,而且是今人能夠解讀的。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一把打開這套神秘文字之門的關健鑰匙。”
說到這裏,童教授已是氣喘籲籲。鄭若愚連忙遞上一杯水,童教授喝了一口,又緩緩冰道:“……上麵說的這些,隻是我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個思路,還沒來得及搜集更多的資料去展開研究。我不能讓它跟著我進墳墓,未竟事業,就由弟子去完成吧!”
鄭若愚聽導師條分縷析地說出自己的思路,感到心中一片亮堂,仿佛看到一把若隱若現的鑰匙,懸掛在‘巴人圖語’那道閃耀著青銅光芒的神秘大門前,似乎伸手可摘。但導師最後的話卻讓他心中一陣悲愴,他輕輕喊道:“導師!……”
童教授用手勢阻止了他,繼續說:“現在,讓我把紙片上這幾句話告訴你,你一定記住了。你看,開頭是一組數字,‘2322’吧,照圖符直譯,這是比較明確的。這裏,是‘洪水’的意思。這是‘虎’,巴人自稱虎族,在特定情況下,虎族還專指王族。再結合後麵的符號,你看,這是‘洞穴’,這是‘宮殿’,如果兩個組合在一起,會是什麽意思?好了,現在我們沒時間討論這個了!留待你迴去再慢慢研究吧。我憑直覺認為,這幅圖語,很可能是從某件出土文物上描下來的,你迴去後,一定要設法找到這件文物,它本身所攜帶的背景信息會幫助你解開這些圖符的真正含義。這些圖符透露出的信息,一定與兩千多年前神秘消失的巴人族群有關,它極有可能揭示了巴國王族的最後歸宿。你若能解開這道迷語,那一定是石破天驚的重大發現!等你哪一天揭開巴人失蹤之迷,可別忘了祭告九泉之下的為師我啊!”
“恩師……”
“還要告訴你一件事情。三十多年前,我在三峽地區曾經聽到過一個神秘的傳說,是從一個土家族老人口中說出來的。說是當年巴王族在失蹤前,曾秘密留下了五隻石雕虎形器,虎形器上刻有神秘的圖符。誰能找到虎形器並破譯那些圖符,誰就能得到巴人王族的黃金權杖。現在我想,這傳說也許並非空穴來風,這幅圖語,或許就是刻在某隻虎形器的秘符。如果真是這樣,破解巴人失蹤之謎就有具體的線索可尋了!你青春鼎盛,正是大展宏圖之時,一定要抓住這個線索。記住:巴人圖語是了解和挖掘遠古巴人文明的關健鑰匙。一定要把它當做你一生最重要的事業去做!”
導師去世後不久,鄭若愚迴到他所在的重慶大學。他將學術的重點鎖定在巴蜀文化的研究上,並組建了由自己領銜主研的“重慶大學西南民族考古研究所”,多次承擔國家重點研究課題,碩果累累。
由於三峽水庫建設,對三峽地區藏量豐富的地下文物進行了大規模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了數十萬件與巴人有關的文物和標本。鄭教授欣喜地發現,在山險水惡、神秘莫測的三峽地區,往往揭開一層薄薄的泥土,就能感受到數千年前的曆史餘溫。尤其是被稱為“巴人圖語”的大量神秘圖符的出現,為鄭教授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遠古的場景開始浮現,迷霧般的史實依稀凸顯。
近些年來,在巴人文化的研究上,鄭若愚隱然已成一方泰鬥。這讓他不負當年導師的重托,通過長年艱苦細致的研究工作,終於在“巴人圖語”的破譯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當年導師交給他的一項最重要的任務,——通過對那幅神秘圖語的破譯揭開巴人失蹤之謎,至今毫無頭緒。圖語的字麵意義是解讀了,但無論他如何殫精竭慮,對其隱藏的迷底卻是一無所知。幾年前,他在三峽地區進行出土文物研究時,再一次聽到了五隻石雕虎形器的古老傳說。
他直覺地認為,當年童恩正教授給他的那幅圖語,就是刻在某隻石雕虎形器上的神秘信息。但他尋遍所有出土的巴人文物資料,都沒發現有關石雕虎形器的任何記錄。
鄭若愚教授工作之餘,常常一個人憂心忡忡地想:拿什麽去告慰九泉之下的導師?倘若他老人家在天有靈,他會滿意自己這些年的工作麽?
“解開巴人圖語的關健鑰匙,就是納西族的東巴文,這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一種象形文字,被稱為遠古文字的活化石。我發現,在東巴文中,有20個單符與巴人圖符相同,經過對比研究,這就是解讀巴人圖語的關健鑰匙。此外,甲骨文也是一條重要線索。我一直認為,甲骨文是由巴人圖語脫胎而出的,雖然兩者距離較大,但總有蛛絲馬跡可循。文字最早起源於古代巫部落,是記錄占卜內容的一種原始符號,是由巫師創造的。也是由巫師世代相承,加以發展的。巴人‘俱事鬼神’與‘殷人尚鬼’同出一轍,而巴人是巫文化的始作甬者。後來,這些記錄符號隨巫文化一起傳入中原,經過不斷的發展改進,便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字。在巴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這些符號由祭祀記錄逐漸發展到銘文、印章。同時,巴人鹽業的大規模生產導致商業的興盛,又使其進一步發展成為用於交流的文字。就像歐洲文字的最早發明者腓力基人一樣,繁榮的貿易促使他們發明了文字。所以,我們說的巴人圖語,不但是一套成熟完整的遠古文字係統,而且是今人能夠解讀的。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一把打開這套神秘文字之門的關健鑰匙。”
說到這裏,童教授已是氣喘籲籲。鄭若愚連忙遞上一杯水,童教授喝了一口,又緩緩冰道:“……上麵說的這些,隻是我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個思路,還沒來得及搜集更多的資料去展開研究。我不能讓它跟著我進墳墓,未竟事業,就由弟子去完成吧!”
鄭若愚聽導師條分縷析地說出自己的思路,感到心中一片亮堂,仿佛看到一把若隱若現的鑰匙,懸掛在‘巴人圖語’那道閃耀著青銅光芒的神秘大門前,似乎伸手可摘。但導師最後的話卻讓他心中一陣悲愴,他輕輕喊道:“導師!……”
童教授用手勢阻止了他,繼續說:“現在,讓我把紙片上這幾句話告訴你,你一定記住了。你看,開頭是一組數字,‘2322’吧,照圖符直譯,這是比較明確的。這裏,是‘洪水’的意思。這是‘虎’,巴人自稱虎族,在特定情況下,虎族還專指王族。再結合後麵的符號,你看,這是‘洞穴’,這是‘宮殿’,如果兩個組合在一起,會是什麽意思?好了,現在我們沒時間討論這個了!留待你迴去再慢慢研究吧。我憑直覺認為,這幅圖語,很可能是從某件出土文物上描下來的,你迴去後,一定要設法找到這件文物,它本身所攜帶的背景信息會幫助你解開這些圖符的真正含義。這些圖符透露出的信息,一定與兩千多年前神秘消失的巴人族群有關,它極有可能揭示了巴國王族的最後歸宿。你若能解開這道迷語,那一定是石破天驚的重大發現!等你哪一天揭開巴人失蹤之迷,可別忘了祭告九泉之下的為師我啊!”
“恩師……”
“還要告訴你一件事情。三十多年前,我在三峽地區曾經聽到過一個神秘的傳說,是從一個土家族老人口中說出來的。說是當年巴王族在失蹤前,曾秘密留下了五隻石雕虎形器,虎形器上刻有神秘的圖符。誰能找到虎形器並破譯那些圖符,誰就能得到巴人王族的黃金權杖。現在我想,這傳說也許並非空穴來風,這幅圖語,或許就是刻在某隻虎形器的秘符。如果真是這樣,破解巴人失蹤之謎就有具體的線索可尋了!你青春鼎盛,正是大展宏圖之時,一定要抓住這個線索。記住:巴人圖語是了解和挖掘遠古巴人文明的關健鑰匙。一定要把它當做你一生最重要的事業去做!”
導師去世後不久,鄭若愚迴到他所在的重慶大學。他將學術的重點鎖定在巴蜀文化的研究上,並組建了由自己領銜主研的“重慶大學西南民族考古研究所”,多次承擔國家重點研究課題,碩果累累。
由於三峽水庫建設,對三峽地區藏量豐富的地下文物進行了大規模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了數十萬件與巴人有關的文物和標本。鄭教授欣喜地發現,在山險水惡、神秘莫測的三峽地區,往往揭開一層薄薄的泥土,就能感受到數千年前的曆史餘溫。尤其是被稱為“巴人圖語”的大量神秘圖符的出現,為鄭教授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遠古的場景開始浮現,迷霧般的史實依稀凸顯。
近些年來,在巴人文化的研究上,鄭若愚隱然已成一方泰鬥。這讓他不負當年導師的重托,通過長年艱苦細致的研究工作,終於在“巴人圖語”的破譯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當年導師交給他的一項最重要的任務,——通過對那幅神秘圖語的破譯揭開巴人失蹤之謎,至今毫無頭緒。圖語的字麵意義是解讀了,但無論他如何殫精竭慮,對其隱藏的迷底卻是一無所知。幾年前,他在三峽地區進行出土文物研究時,再一次聽到了五隻石雕虎形器的古老傳說。
他直覺地認為,當年童恩正教授給他的那幅圖語,就是刻在某隻石雕虎形器上的神秘信息。但他尋遍所有出土的巴人文物資料,都沒發現有關石雕虎形器的任何記錄。
鄭若愚教授工作之餘,常常一個人憂心忡忡地想:拿什麽去告慰九泉之下的導師?倘若他老人家在天有靈,他會滿意自己這些年的工作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