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二這邊還在逃與不逃中掙紮,但是齊英已經成功和與他闊別多日的人們見了麵。


    等稍微安頓好了這些人,齊秦敲響了萬遂初的房門。


    “殿下”萬遂初立刻從床上坐起來。


    齊英沉默了一下,問道:“你沒事吧?”


    “當然,我很好。”


    太尷尬了,可惜身邊沒有人能夠及時解圍,兩個人不約而同地想。


    齊英心中有點愧疚,畢竟蘇二替代他在曲阿島的日子裏,肯定不會太好過。


    但是由於身份和日久不見的生疏,他竟然沒能表達出想要表達的意思。


    沉默了一會兒後,齊英首先打破了僵局,他將手上的一枚戒指送給了萬遂初。


    萬遂初起初是不肯接受的:“為了北疆,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他堅持說。


    “這是我私人的感謝,況且你絕不算是受之有愧。”


    “理由很充足我的確不可以推辭的吧?”萬遂初心裏飛快劃過這句話,他內心是傾向於留下的,所以稍微掙紮了一點點就順水推舟留下了。


    也因此首次注意到齊英手上的裝飾,他左手上的戒指有四枚枚之多——現在是三枚了,並且中指上的戒指和手環連在一起。


    送給萬遂初的是小指上的戒指。


    齊英不便久留,如今還需要善後,所以他還尚不得閑,所以很快離開了。


    萬遂初目光複雜的看著他。


    齊英走後,萬遂初看著手中的戒指:白色指環上鏤刻著花紋,這是北疆領主時常用來裝飾的紋路,曲曲折折,有花有藤無葉。


    內部刻著光辰兩個字。


    是戒指的名字,戒指的主人一代一代傳遞下去,若是鐫刻名字恐怕太多了,所以這是戒指的名字無疑。


    萬遂初想了想,決定不把這件事情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親人。


    ///


    蘇一和蘇二這邊,戰況焦灼。


    蘇二退迴來了鹿城,蘇一還在契而不舍地打算解決這個麻煩。


    蒙琳太後這次沒有貿貿然地打算插手。


    畢竟大兒子不如小女兒那麽好糊弄,況且之前蘇二對她辦事不利頗有怨言,這麽一來,她也不願再主動包攬什麽任務了。


    這樣一來,就僵持了將近一年多。


    期間北疆發生了很多的事情。


    齊英一直通過鏡子關注著袁文憲和金獅國的大部分事情。


    金獅國現在尚無大事發生,袁文憲也好好的。


    齊英意外捕捉到了鄧紫綬的身影。


    但是看到他的地方讓齊英大為驚奇。


    袁文憲寢宮內有一麵鏡子,這天齊英在鏡子中出現了一個黑色人影。


    這個不明人士沉默地站在袁文憲的床邊,袁文憲似無所覺。


    齊英的第一反應這是刺客,但是他提心弔膽好久這個疑似刺客的人也沒有動靜。


    如此一來他對這個人的身份大為好奇。


    等到這個人終於轉身的時候,齊英終於在鏡子中看到了正臉。


    說是正臉也不對,因為他的下半張臉是遮著的。


    但是那雙眼睛齊英絕對不會認錯,這個人是鄧紫綬!


    在齊英的複雜目光中,鄧紫綬一閃而過,消失在了夜幕中。


    ///


    蘇夫人自從上次的蘇一和蘇二兄弟鬩牆事件後,似乎整個人對兄弟情看淡了很多。而且對於她的母親,大多數的時候也是不願意搭理。


    這可是很少見的現象。


    親人都是這樣,更別說是其他因此得寵的人了,比如之前的高偉山。


    高偉山還曾經試圖硬闖蘇夫人的房門,但是被毫不留情地擋出去了。


    之前他能成功闖入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蘇夫人慾拒還迎,但是這次他明白絕對是被打入冷宮了。


    高偉山上次見到蘇夫人還是蘇一遇刺的那幾天。


    可惜當時他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但蘇夫人絕對是從他的反應中看出l什麽。


    如今他在北疆寸步難行,而遺疆卻仍然將重要任務壓在他身上。


    據他了解,現在兩蘇之爭陷入僵局,所以如今蘇一想盡力獲得其他方麵的優勢。


    比如北疆的支持,最好是能在武力和經濟上援助。


    蘇一已經在組織人員打算好好遊說北疆的各個當權人士,現在作為常駐北疆的人員,高偉山也被囑咐先探探口風,打打基礎,若是能夠取得什麽實質上的進展,就更好了。


    高偉山當然是是想取得什麽進展,但是以前無往不利的路徑走不通了,將目光瞄準了其他的人。


    首先列入考慮的自然是下一屆的當權人物,齊英。


    但是齊英較之蘇夫人似乎更加難以捉摸。


    此前是蘇夫人攝政,期間多有糊塗事發生。


    但是一直沒有人明目張膽地反對她,這是因為當初齊英小的時候,他的父親曾經頒布過一份攝政令,若是領主的繼承人太小,則由有血緣關係的長輩擔任攝政王。


    最適合的自然就是蘇夫人了,刨除蘇夫人,齊崇隻有一個姐姐,嫁人了,不太合適,蘇夫人雖然表現差強人意,難道要蘇夫人的兩個兄弟來嗎


    所以十大臣也一直容忍著攝政王的不足之處,到了齊英十五歲,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表明自己不需要人來指揮他了。


    高偉山心知如今的情況對於齊英來說似乎更加有利。


    雖然有機會看見齊英的時候很少,但是高偉山判斷齊英不是一個樂於被擺布的人。


    齊英會是一個突破口嗎?


    第7章 背後的角逐


    齊英收到一封信。


    信上沒有落款,信紙也是最普通的。


    不過齊英知道這封信是從哪裏來的。


    高偉山此人對於建功立業非常熱衷,並且追求享樂,他喜歡金錢權勢和美女,自然有人投其所好。


    在他身邊的侍女也是他的枕邊人,但是卻對高偉光不是真心臣服。


    北疆的人想辦法使得她同意作為內應,時刻注意著高偉山的舉動。


    所以蘇一無法支持長久戰爭的消息就這樣傳遞到了齊英的手上。


    其中還透露了必要的時候可以賄賂和鼓動一些大臣來改變對於遺疆的不利決策。


    遺疆不久之後將會派一隊人專門來解決這件事。


    齊英合上信紙,將它小心翼翼地銷毀。


    次日,是日常舉行的大臣會議。


    這同樣是齊英第一次獨自主持會議。


    會議過半,一些國內事物已經經過討論了,齊英環視了一圈眾大臣,提出了一個計劃好要詢問的問題:"諸位對遺疆的內戰怎麽看。"


    眾人互相交流了目光,總理大臣胡喬木首先迴答:"不宜貿然插手,臣認為應該靜觀其變。"


    作為風向標的人物發言了,不少的人也贊同。


    一陣細微的討論過後,會議室逐漸安靜,此時又有一個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齊英眼睛看向這個人,這位大臣日常是兼管德育和農事的人。


    他提出來的觀點很明確,理由也很簡單。


    “與其作壁上觀,不如雪中送炭,雖然現在和北疆還沒有什麽關係,但是若是時間久了,雙方爭出勝負,這樣的結果不利於北疆施加影響。”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興之主了解一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繪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繪涼並收藏中興之主了解一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