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慈明卻從短短的這半句話中聽出了一些端倪,鄧紫綬知道什麽呢?陳年舊事尚且不說,這些事情他很肯定沒有這麽大的影響,那最近的最有影響力的事情是什麽呢?
自然就是自己重病的事情了。
自己一籌莫展的事情,心中雖然有些推測,但是不能確定的事情,紫綬居然知道,並且任由事情發展至此。
袁慈明的心中更添幾分悽苦,他自認不是多麽失敗的人,但是被自己重視的人冷待,也讓他倍覺挫敗。
又是一陣良久的沉默,兩人心思各有不同。
袁慈明心中已是明白,自己的打算必然是要落空,鄧紫綬明顯無意於輔導文憲。
而鄧紫綬這邊,確遠是沒有這麽悲觀,他雖然生氣,但是卻是捨不得看到袁慈明痛苦傷心的。
他會幫對方解決問題,但是卻不是答應對方的託孤,而是釜底抽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鄧紫綬是不會讓袁慈明死去的,人不死,自然託孤一事就無從談起。
袁慈明經常稱讚鄧紫綬:“其人淡而清,遠超常人也。”
鄧紫綬的確不是“常人”,他非常人,身負靈力,卻是沒有人知道,被稱讚超常人,也是在某種程度上洞悉了真相。
鄧紫綬先是握住了袁慈明的手,袁慈明並沒有反對,隻是沉默地看著他。
接下來,鄧紫綬又把一隻手放在了袁慈明的額頭上,這在平時可以說是大不敬了,但是袁慈明也沒有反對的意思,他雖然心中詫異,但是知道對方不會傷害他的。
從袁慈明的角度看過去,他隻是能夠看到鄧紫綬的白色袖子,也看不到鄧紫綬臉上的表情。
既然看不到什麽,袁慈明索性閉上了眼睛,自從病重以來有些昏沉腦袋,似乎也是清醒了些許,但是卻更加疲憊了。
鄧紫綬雖有靈力,但是也無意顯露於人前,方才他往袁慈明的身體中注入了些許靈氣,這些靈氣能夠助中毒之人逐步恢復健康,雖然不如對症下藥那麽迅速,但是這也正達到了鄧紫綬掩人耳目,不能讓袁慈明恢復過快的目的。
同時也達到了麻痹幕後下毒之人的目的,正是一舉多得。
沒錯,袁慈明的病不是病,而是毒,鄧紫綬也確認了幕後之人,和孫仲思大有關係。
他如今心中想的是處理幕後之人,見袁慈明的神色大有恢復,同時帝王寢宮不便就留,就急匆匆的離去了。
袁慈明的心腹侍人邱儉見人離去,急忙上前觀察帝王的唿吸,見對方唿吸平穩,不由得暗嘆“老天保佑!”
天見可憐,他可是真的怕這位鄧大人惹君上生氣,可惜君上偏要見,他又不能阻止對方進來親近帝王,方才鄧大人聲音聒噪的連守在門口的他都隱有聽到。
幸虧他親自守在了門口。
/////
袁慈明認為自己是在做夢,他知道自己睡著了,但是他看到的東西又是如此的真實沒有一點虛構的成分,他看見了從他寢宮離開的鄧紫綬,還有進來的邱儉,連邱儉那小心翼翼的動作也看在眼睛裏麵。
他收迴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身體,發現他居然看不見自己的身體,他往榻上一看,上邊的人,也就是他自己,還好好躺在床上。
袁慈明內心自忖:這莫不是靈魂出鞘?
他很快就不再糾結於此,久困於床榻,他迫切想知道自己所不能親眼看到的事情。
袁慈明想看看太子,讓他驚訝的是,真的心隨念轉,他就到了袁文憲身邊。
此時正值午後,袁慈明看著袁文憲,發現這裏雖然有十幾日沒有來看,但是還是往常的老樣子,文憲身邊的侍人麵相憨厚,看起來也是個忠心耿耿的人。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改變了他的看法。
隻見這個圓臉男侍人轉身出了門,在無人注意的地方秘密傳給了一個不起眼的女侍人一個荷包。
外人初看可能是會認為這是一對情人在互相傳遞消息,袁慈明心中甚是疑惑:這兩個人的眼中並沒有情人之間的情誼。
他看那侍人一路走到,直走到了王皇後所居住的宮殿的範圍。
經過一路傳遞,這荷包到了王皇後手中。
袁慈明眼見著對方打開了荷包,抽出了一張精緻的紙條上麵寫著:春日桃李花開日,佳人初著輕薄衣。撲蝶亂入西林地,林深隱山無處覓。
這是明白透露消息給皇後,並且明確告訴了皇後十分重要的消息,也是各路人馬都想知道的消息,當權者的病情。
袁慈明看見皇後臉上露出了快意的表情,是啊,他已經是個“日薄西山”的人了,想必她終於可以為兄弟報仇了。
袁慈明心知情況不好,他想趕快迴到自己的身體,甦醒過來,採取行動,遏製這一切的發展,但是這時候卻不如之前心隨念轉,反而自己仿佛被困在了此地,無法迴去。
如果他有實體的話,現在一定是眉頭緊皺。
忽然,他發現自己從原地漸漸升起,穿過了宮殿的房頂,越來越高,最終在一個基本可以往下看到全城的高度停下來了。
袁慈明除了一開始的慌亂,現在已經立刻穩定下來了。
這個時候,他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
“袁慈明,你想妥善解決這一切嗎?”
袁慈明隻是能夠聽得到聲音,但是完全沒有人影出現。
“你是何人,有何目的?不妨直說。”
袁慈明認為對方有特殊的能力,但是又沒有立刻解決他這個病弱之人,必是有所求。
無影人不知道聽沒聽見去袁慈明的話,他繼續說:“你如今病倒床榻,很可能命不久矣”
“與其將希望寄託給他人虛無縹緲的承諾,不如和我來談一談有強製約束力的交易。”
袁慈明笑了笑,不知道對方看不看得到:“我又怎麽能相信你呢?約束力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
袁慈明的眼前忽然出現了一支金色筆桿的毛筆,他瞳孔微縮,認出了這支金色筆。
“想必你還記得袁文憲是怎麽來的吧?”
袁慈明當然記得。
袁文憲的誕生,還要從袁慈明的母親說起。
袁慈明的母親溫橋溫皇後,先有一個女兒,後來女兒兩歲的時候,有了袁慈明這個兒子。
袁慈明出生後不久,溫皇後女兒的宮殿就失火了,火勢異常大,小公主葬生火海。
當時的帝王下令查出原因,但是最終認定為是意外。
後來的事情外人不清楚,但是袁慈明曾經聽溫皇後說過,她說,那件事情後,皇帝就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個聲音對他說,不會有任何人,能夠為袁氏一族生下孩子。
溫王後果然沒有第三個孩子出生。
其餘的和如今當權的袁氏有血緣關係的人家,幾十年過去了,也沒有新生兒出生。
袁慈明之後誰來繼承呢?
這件事情很久後一日,袁慈明和鄧紫綬曾經去野外踏青,在路上隨性請一個老人看麵相。
這個老人雖說是看麵相,但是三言兩語確是吹噓起自己的神術來:隻要對方寫下自己想要什麽,並且簽上名字,那麽十日之內,必然就會心想事成。
</br>
自然就是自己重病的事情了。
自己一籌莫展的事情,心中雖然有些推測,但是不能確定的事情,紫綬居然知道,並且任由事情發展至此。
袁慈明的心中更添幾分悽苦,他自認不是多麽失敗的人,但是被自己重視的人冷待,也讓他倍覺挫敗。
又是一陣良久的沉默,兩人心思各有不同。
袁慈明心中已是明白,自己的打算必然是要落空,鄧紫綬明顯無意於輔導文憲。
而鄧紫綬這邊,確遠是沒有這麽悲觀,他雖然生氣,但是卻是捨不得看到袁慈明痛苦傷心的。
他會幫對方解決問題,但是卻不是答應對方的託孤,而是釜底抽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鄧紫綬是不會讓袁慈明死去的,人不死,自然託孤一事就無從談起。
袁慈明經常稱讚鄧紫綬:“其人淡而清,遠超常人也。”
鄧紫綬的確不是“常人”,他非常人,身負靈力,卻是沒有人知道,被稱讚超常人,也是在某種程度上洞悉了真相。
鄧紫綬先是握住了袁慈明的手,袁慈明並沒有反對,隻是沉默地看著他。
接下來,鄧紫綬又把一隻手放在了袁慈明的額頭上,這在平時可以說是大不敬了,但是袁慈明也沒有反對的意思,他雖然心中詫異,但是知道對方不會傷害他的。
從袁慈明的角度看過去,他隻是能夠看到鄧紫綬的白色袖子,也看不到鄧紫綬臉上的表情。
既然看不到什麽,袁慈明索性閉上了眼睛,自從病重以來有些昏沉腦袋,似乎也是清醒了些許,但是卻更加疲憊了。
鄧紫綬雖有靈力,但是也無意顯露於人前,方才他往袁慈明的身體中注入了些許靈氣,這些靈氣能夠助中毒之人逐步恢復健康,雖然不如對症下藥那麽迅速,但是這也正達到了鄧紫綬掩人耳目,不能讓袁慈明恢復過快的目的。
同時也達到了麻痹幕後下毒之人的目的,正是一舉多得。
沒錯,袁慈明的病不是病,而是毒,鄧紫綬也確認了幕後之人,和孫仲思大有關係。
他如今心中想的是處理幕後之人,見袁慈明的神色大有恢復,同時帝王寢宮不便就留,就急匆匆的離去了。
袁慈明的心腹侍人邱儉見人離去,急忙上前觀察帝王的唿吸,見對方唿吸平穩,不由得暗嘆“老天保佑!”
天見可憐,他可是真的怕這位鄧大人惹君上生氣,可惜君上偏要見,他又不能阻止對方進來親近帝王,方才鄧大人聲音聒噪的連守在門口的他都隱有聽到。
幸虧他親自守在了門口。
/////
袁慈明認為自己是在做夢,他知道自己睡著了,但是他看到的東西又是如此的真實沒有一點虛構的成分,他看見了從他寢宮離開的鄧紫綬,還有進來的邱儉,連邱儉那小心翼翼的動作也看在眼睛裏麵。
他收迴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身體,發現他居然看不見自己的身體,他往榻上一看,上邊的人,也就是他自己,還好好躺在床上。
袁慈明內心自忖:這莫不是靈魂出鞘?
他很快就不再糾結於此,久困於床榻,他迫切想知道自己所不能親眼看到的事情。
袁慈明想看看太子,讓他驚訝的是,真的心隨念轉,他就到了袁文憲身邊。
此時正值午後,袁慈明看著袁文憲,發現這裏雖然有十幾日沒有來看,但是還是往常的老樣子,文憲身邊的侍人麵相憨厚,看起來也是個忠心耿耿的人。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改變了他的看法。
隻見這個圓臉男侍人轉身出了門,在無人注意的地方秘密傳給了一個不起眼的女侍人一個荷包。
外人初看可能是會認為這是一對情人在互相傳遞消息,袁慈明心中甚是疑惑:這兩個人的眼中並沒有情人之間的情誼。
他看那侍人一路走到,直走到了王皇後所居住的宮殿的範圍。
經過一路傳遞,這荷包到了王皇後手中。
袁慈明眼見著對方打開了荷包,抽出了一張精緻的紙條上麵寫著:春日桃李花開日,佳人初著輕薄衣。撲蝶亂入西林地,林深隱山無處覓。
這是明白透露消息給皇後,並且明確告訴了皇後十分重要的消息,也是各路人馬都想知道的消息,當權者的病情。
袁慈明看見皇後臉上露出了快意的表情,是啊,他已經是個“日薄西山”的人了,想必她終於可以為兄弟報仇了。
袁慈明心知情況不好,他想趕快迴到自己的身體,甦醒過來,採取行動,遏製這一切的發展,但是這時候卻不如之前心隨念轉,反而自己仿佛被困在了此地,無法迴去。
如果他有實體的話,現在一定是眉頭緊皺。
忽然,他發現自己從原地漸漸升起,穿過了宮殿的房頂,越來越高,最終在一個基本可以往下看到全城的高度停下來了。
袁慈明除了一開始的慌亂,現在已經立刻穩定下來了。
這個時候,他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
“袁慈明,你想妥善解決這一切嗎?”
袁慈明隻是能夠聽得到聲音,但是完全沒有人影出現。
“你是何人,有何目的?不妨直說。”
袁慈明認為對方有特殊的能力,但是又沒有立刻解決他這個病弱之人,必是有所求。
無影人不知道聽沒聽見去袁慈明的話,他繼續說:“你如今病倒床榻,很可能命不久矣”
“與其將希望寄託給他人虛無縹緲的承諾,不如和我來談一談有強製約束力的交易。”
袁慈明笑了笑,不知道對方看不看得到:“我又怎麽能相信你呢?約束力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
袁慈明的眼前忽然出現了一支金色筆桿的毛筆,他瞳孔微縮,認出了這支金色筆。
“想必你還記得袁文憲是怎麽來的吧?”
袁慈明當然記得。
袁文憲的誕生,還要從袁慈明的母親說起。
袁慈明的母親溫橋溫皇後,先有一個女兒,後來女兒兩歲的時候,有了袁慈明這個兒子。
袁慈明出生後不久,溫皇後女兒的宮殿就失火了,火勢異常大,小公主葬生火海。
當時的帝王下令查出原因,但是最終認定為是意外。
後來的事情外人不清楚,但是袁慈明曾經聽溫皇後說過,她說,那件事情後,皇帝就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個聲音對他說,不會有任何人,能夠為袁氏一族生下孩子。
溫王後果然沒有第三個孩子出生。
其餘的和如今當權的袁氏有血緣關係的人家,幾十年過去了,也沒有新生兒出生。
袁慈明之後誰來繼承呢?
這件事情很久後一日,袁慈明和鄧紫綬曾經去野外踏青,在路上隨性請一個老人看麵相。
這個老人雖說是看麵相,但是三言兩語確是吹噓起自己的神術來:隻要對方寫下自己想要什麽,並且簽上名字,那麽十日之內,必然就會心想事成。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