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陳氏帶著兩個姐兒家去,少不得向尤老太太提及娘家的決定。


    尤老太太聞聽陳珪婉拒了北靜王府,心下大不自在。且向陳氏嘮叨了幾句,說什麽兒女婚事本該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裏能聽外家的主意。又命陳氏下帖子請北靜王太妃家來吃茶,言語之中竟然還有先斬後奏的意思。


    陳氏懶得搭理老太太,便又提及陳珪選中的梁家與章家的婚事。尤老太太見事不可違,隻得熄了心思。轉而盤算起同梁家章家結親的好處來。尤老太太素來便是個喜好富貴權勢之人,知曉章懷玉乃內閣首輔滿門清貴,自然傾向於同章家結親。


    不過陳氏同尤三姐兒細細商議過後,反倒是覺著梁鳳饒才是二姐兒的良人。後又問了問尤二姐兒的意思。尤二姐兒原本就是個耳根子軟,心裏頭沒主意的人。大多時候都是媽和妹子說什麽就是什麽。今見陳氏和尤三姐兒一味的稱讚梁鳳饒的人品才學,又稱讚梁家素有男子四十無後方能納妾的規矩,便也下意識的傾向於梁家。


    尤二姐兒既表了意,陳氏自然要迴明嫂子的。尤老太太想要攀附章家的心願落空,自然大為不滿。少不得當著兒子的麵兒挑撥了幾句。弄得尤子玉也有些不自在。


    可惜陳氏素性專斷,雖麵兒上三從四德,但凡遇著大事,卻從來不肯由旁人做主。何況此事關乎二姐兒終身,陳氏更不會拿著二姐兒的婚姻大事給尤家牽線搭橋博富貴。


    當下便以六皇子的勢力彈壓尤子玉一迴,又曉以利害,明說梁鳳饒雖出身寒微,好歹是六皇子最器重的人,且為人忠厚有本事,年紀輕輕已是朝廷正四品的撫遠大將軍。那章家雖然家大業大,同二姐兒議親的隻不過是族中庶子,雖是國子監的監生,也不過是白身一個,哪裏有正四品的女婿得力?


    一番言語轄製的尤子玉沒了脾氣,此事終算了局。


    目今暫且不說尤梁兩家議親之事。隻說尤氏得了娘家來信兒,知道二姐兒同北靜王府的婚事不成,少不得過那邊府裏告訴鳳姐兒一聲。彼時鳳姐兒正在王夫人房中一處拆金陵來的書信看,又有王夫人之兄嫂處遣了兩個媳婦來說話的。三春並黛玉也都在一旁坐著。眼見尤氏過來,姊妹們少不得起身廝見過。


    尤氏細聽了一迴。方才知道是王夫人的胞妹——現今住在金陵城的薛家姨母之子薛蟠倚財仗勢,打死人命,現被王子騰喚取進京。鳳姐兒正與王夫人商議該如何向應天府去信打點。


    因見王夫人事情冗雜,況且此事又涉及到王夫人的娘家私事。尤氏且不好多待,便帶著姊妹們至李紈房中說話兒。


    一時鳳姐兒議完事出來,也轉步到了李紈屋裏。姊妹妯娌間說笑了一迴,各自散了。尤氏先囑咐四姑娘迴房歇息,她一會子過去,這才隨著鳳姐兒迴房。


    獻茶畢,略寒暄一迴。尤氏少不得提及兩家婚事作罷之事。先向鳳姐兒道了一迴謝,又向鳳姐兒賠了一迴不是。鳳姐兒也不過是受人之托,眼見事情不成,倒也不惱。隻拉著尤氏的手兒笑道:“這有什麽。誰家議親不是挑挑揀揀,看中了才罷。何況兩家又沒有換庚帖議八字兒的,更不必如此。不過二姐兒沒同北靜王府議親,倒是看上誰家了?”


    尤氏少不得又提起梁鳳饒之事。鳳姐兒也是知道這個人的。雖不是功勳老族,卻也是一方新貴。況且身後靠著六皇子,且受當今的信任提拔,也算不錯。少不得道聲恭喜。


    妯娌之間說了一迴話,便有小丫頭子迴說“璉二爺迴來了”。尤氏登時起身告辭。鳳姐兒也不挽留,隻起身笑道:“得閑兒了你就過來,咱們也好說說話兒。”


    尤氏笑著答應了。不必細說。


    如今卻說王子騰喚了妹妹外甥一家進京,原本是想著就近約束外甥,好生管教一迴。竟沒想到妹妹一家還未動身,他自己卻得了聖人的欽點,升了九省統製奉旨出都查邊。原本的京營節度使卻由迴京續職的撫遠大將軍梁鳳饒繼任。


    梁鳳饒既是迴京任職,且算是安穩下來。是日麵聖過後,少不得打點了土儀拜禮,先到義忠親王府拜見舊主六皇子,又到陳家拜訪陳舅舅,其後才至尤家登門拜訪,算是初次拜見嶽家。


    兩家人見過麵後,梁鳳饒便托請了陳珪之妻馮氏做媒上門提親。人是陳家挑的,又是陳氏母女自己個兒相中的,何況其人身後有義忠親王撐腰,又深得聖人看中,年紀輕輕便是朝廷手握兵權的四品大員,尤老太太與尤子玉便是心有不甘,總歸滿意大過其他。兩家既然如此作想,其後交換庚帖合八字兒,也不過是走一遍形式罷了。最後擇定於次年九月完婚。


    二姐兒終身有靠,陳氏暫且鬆了一口氣。旋即又把主意打到了尤三姐兒的身上。見天兒的逼問尤三姐兒對自己的婚姻大事有什麽盤算,煩的尤三姐兒不勝其擾,隻得百般尋了借口各處躲藏。


    恰好這日寧府中梅花盛開,尤氏乃治酒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賞花。因又思及三姐兒最喜這些花兒朵兒,少不得也下帖子給二姐兒、三姐兒、四姑娘。隻不在一天罷了。


    榮府中諸位長輩得知尤氏此舉,倒是願意女孩兒們多了能一處說笑。賈母便笑道:“既是家宴小聚,倒是人多更熱鬧些。我瞧著就讓她們一天過來。就算她們姐兒年輕,不願意跟咱們這把老骨頭說笑,有迎春她們姊妹陪著,也就是了。”


    尤氏聞言,少不得笑道:“老太太這是哪裏的話。她們姊妹們若能有機會陪在老太太身邊,卻是求也求不來的福氣。隻是我想著咱們家裏人小聚,為的便是沒有外人,好生樂一樂的。倘或叫了她們姊妹來,老太太太太們還好,幾位姑娘和鳳丫頭少不得又要招待她們姊妹,寶玉也拘束,反倒不能盡興的玩一迴。”


    賈母經此一提,少不得也想起男女大防之事,因笑道:“這倒是。我隻顧著咱們熱鬧,卻忘了這些事兒。”


    又拉著尤氏的手兒笑道:“還是你想的周到。可見是真心惦記著這些小姑子小叔子們。我聽說你在寧府也給四丫頭預備了房舍?”


    尤氏便笑道:“好歹也是我們家老太爺的幺女。我這個當嫂子的,平日裏也幫她不上,唯有在這些瑣事上費心罷了。”


    賈母聽了這一番話,滿口的讚歎不絕。因又指著王熙鳳笑道:“我如今老了,精力不濟,家裏的事兒也不管了。凡事都由你太太和鳳丫頭張羅著。周到不周到的也還罷了。隻是孫女兒們如今都大了,一處擠著倒也不便。我原想著將二丫頭三丫頭四丫頭挪到你二嬸子房後的三間小抱廈居住,讓珠兒媳婦陪伴照管。你既在那邊府裏張羅好了房舍,便將四丫頭領迴去罷。平日裏叫她時常過來,且別委屈了她。”


    尤氏聞言,隻得笑應了。又帶著惜春謝過老太太。


    說話時便有薛姨媽帶著寶釵過來問安。尤氏且起身見過薛姨媽後,賈母便指著寶釵向尤氏笑道:“這是你二嬸子的外甥女兒寶釵。今年十三歲,現住在咱們府上。倒是個伶俐的孩子。待人說話倒是比咱們家的幾個丫頭強。”


    薛寶釵聞言,便向尤氏欠身見禮。尤氏伸手握住薛寶釵的手,打量一迴,讚了一迴。薛姨媽因問起眾人聊什麽這麽開心,王夫人少不得將尤氏下帖子請人之事分說明白,尤氏趁勢又邀了薛姨媽母女同遊。薛姨媽推辭不過,也就應了。


    眾人且在賈母上房說了一迴閑話兒,直待吃過午飯,方才各自散了。尤氏跟著惜春迴房,看著她收拾了幾套家常穿戴的衣裳,這才帶著惜春家去。


    因尤氏早有準備,除替惜春拾掇了閨房書房之外,仍命家中針線上的人按照惜春的身量尺寸裁剪了幾套新衣,又命人按照京中時興的花樣兒打了幾套精致小巧的頭麵。尤氏自忖在穿衣打扮上不如兒媳精致,遂將一應事務盡皆托付給秦可卿。此時呈上的衣衫頭麵自然貼合惜春的心意。


    帶著惜春在房內看了一迴,眼見時辰不早,尤氏便拉著惜春的手兒笑道:“天色晚了,你先歇息一迴,擺飯的時候我再派人叫你。你哥哥外頭赴宴去了,晚上家來你就見著了。”


    惜春低了頭一一應是。尤氏又囑咐了幾句“要什麽吃的玩的隻管告訴我,便是告訴你侄兒媳婦也行。丫頭婆子們不好了,你也告訴我。”


    殷殷囑咐了半日,這才去了。


    是夜賈珍家來,得知尤氏已將惜春接迴家住,很不以為然。又聽尤氏說明兒要款待榮府的老太太太太奶奶姑娘們過來賞梅花,不免笑道:“這才是正經。”


    然而到了次日一早,榮府的主子們卻沒閑心來寧府逛逛。隻因宮中傳出了消息,因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聖人思及宮中女婢入宮多年,不曾得見父母音容,倘使父母年邁在家,因思念兒女成疾致病,“皆是朕躬禁錮,不能使其遂天倫之願,亦大傷天和”。遂下旨擇擬後宮遣放三千宮女出宮還家,孝敬父母,男婚女嫁,繁衍子嗣。


    此旨一下,朝野萬民盡皆稱頌聖人之仁德慈愛。然而有人笑便有人哭。至少榮府的主子們接了聖旨卻是想笑都笑不出來的。


    蓋因榮府二房長女元春,亦在其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拖油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爺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爺黨並收藏紅樓之拖油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