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有製,凡朝中六品以上在京官員及其家眷有誥命者,每遇宮中賜宴,皆得入宮領宴。
尤子玉身為戶部主事,乃朝廷六品官員,尤老安人身為尤子玉嫡母,按照本朝封妻蔭子之舊製,身上亦有誥命在身。唯有陳氏,雖是尤子玉三媒六聘八抬大轎迎娶進門兒的續弦正室,因其進門前早已孀寡,並非清白之身,遂不可依照夫家官職品級得封誥命。所以除夕領宴之時,陳氏亦不必入宮朝賀,隻在家張羅戲酒,恭候婆婆夫君領宴迴來,開祠堂祭祖即可。
陳氏早在進門之前,就已知道自己沒有誥命在身。因彼時有哥哥陳珪極力解勸,又礙於朝規祖製如此,亦無可如何了。
然事到臨頭,眼睜睜看著尤老安人身著六品誥命朝服,入宮領宴的風光得意,陳氏麵兒上雖不顯露,心下到底有些意難平。
三姐兒最是知道母親心思的,一眼便看出了陳氏的落落寡歡,少不得背著眾人悄聲開導解勸。因又說道:“媽何必如此。依我看來,那入宮領宴也沒什麽好的。媽若不信,且瞧瞧外頭——天寒地凍烏漆墨黑的,連個日陽兒都不見,就巴巴兒地頂著西北風進宮了。又是叩頭又是請安,一番折騰下來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還得灌上一肚子冷風。簡直就是活遭罪。我還心疼老太太這麽大年紀了,能否經受得住,還慶幸媽不用這麽著。媽反倒羨慕起她們來了。”
陳氏原還是滿心怨懟,聽了三姐兒這一番話,再細琢磨一番,這一席歪話竟然也有幾分道理。登時掌不住的輕笑出聲。伸手點了點三姐兒光滑飽滿的額頭,口內笑說道:“你呀,也不知道哪裏來的那麽些刁鑽古怪的想法兒。總歸我是說不過你的——我瞧著世人也都說不過你去。”
三姐兒眼見陳氏心結亦開,少不得開口迴道:“您甭管這想法是不是刁鑽古怪,您隻說我的話有沒有道理罷。”
一句話落,忍不住又笑著打趣陳氏道:“能不能憑著夫家得誥命的,有什麽要緊。媽合該想著給我生個小弟弟才是。到時候我來教他讀書上進,隻等他出息了去考狀元,來日給媽掙個一品夫人的誥命來,那才是媽的福氣呢。即便是頂著淒風苦雨去受折騰,也心甘情願不是?”
三姐兒這一番話雖是打趣,卻正中了陳氏的心思。因想著自己嫁入尤家半年多了,肚子卻沒個丁點消息。陳氏由不得心下著急。卻又不好同三姐兒訴說這些個擔憂煩惱,隻得悶悶的忍了下來。準備過兩日迴娘家時,同母親嫂子商議一番。或是吃藥調理或是求神拜佛,也好拿出個主意來。
三姐兒這一迴可沒留意到陳氏的苦悶。她雖因穿越之事,比尋常女兒們顯得成熟穩重,大人們凡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也願意同她嘮叨幾句。可正因如此,三姐兒身上少不得有些從上一世的耳濡目染帶來的,浸透到骨子裏的獨、立恣意,這些經曆讓她沒有辦法完全站在古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比如陳氏所惱之事,在三姐兒看來,便不覺如何。
如今陳氏嫁進尤家才半年,雖是新婚燕爾,按著年齡算也是“老夫老妻”了,何況尤子玉因著先前放縱恣意,身上或有些虧虛不好的症狀。即便是經了太醫的調理,就好比貧匱的土地想要早朝夕間變成良田一般,哪有那麽容易。
再者說來,子嗣一事亦不好強求。越是心中急切的,反而越不能如意。便是那些個十七八歲的小夫妻,成婚之後三年五載也沒有消息的,大有人在。更不必說陳氏與尤子玉了。因而在三姐兒眼中,隻覺著母親很不必如此焦躁。
隻可惜陳氏並不這麽想,那些在背地裏覬覦著尤家家財甚至是覬覦著陳氏嫁妝的人也容不得她如此做想。
當下且不言陳氏如何焦急子嗣之事。隻說尤氏母子將將辰時便領宴歸來,卻是帶迴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
隻因飲宴之時,太皇太後突發急症昏厥,當今以孝治天下,眼見太皇太後不好,立即散了筵席,帶領太子並諸多皇子於壽康宮親自守著太皇太後。宮中各級妃嬪亦皆減膳謝妝,於壽康宮侍疾。朝中大臣心係太皇太後之安危,皆無心宴樂。故迴家皆散了諸般戲酒。尤子玉身為戶部主事,亦得效仿上峰如此行事。故家來後頭一件事便是吩咐管家潘佑梁帶著家下小廝們拆了戲台,又叫陳氏退了小戲兒。
一應安排妥當了,這才有心帶領闔家大小男丁女眷開祠堂祭祖。
想是尤家女眷們家去後同各家爺兒們學了陳氏那一番脅迫拿捏,這一日開祠堂祭祖時,尤家族人一直偃旗息鼓,安分隨時。並未如先前同尤子玉所言的“務必要在老祖宗跟前兒敲打敲打你媳婦”。陳氏見狀,也懶得主動生事。
一時禮畢,眾族人退出祠堂便至上房。吃了一迴茶,又閑話兒幾句。眾族人皆散去。陳氏便扶著尤老安人親送至二門外。一時轉身迴來,歸了正坐。早有兩個上房伺候的小丫頭子當地擺了蒲團又獻上熱茶。
尤子玉便攜著陳氏給尤老安人磕頭敬茶,尤老安人笑著與了壓歲錢荷包銀錁子,尤子玉並陳氏再次磕頭謝過,起身歸坐。
其後便是大姑娘帶著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給尤老安人磕頭敬茶,接了老太太的壓歲錢後,再次磕頭拜謝。起身至尤子玉並陳氏跟前兒磕頭敬茶,尤子玉並陳氏也給了荷包,裏頭皆裝著押歲錁子。
再後便是尤子玉的幾個侍妾姨娘上前磕頭敬茶,一一拜過了尤老安人、尤子玉並陳氏。
最後是闔府的管事、嬤嬤、小廝、丫鬟們,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接了押歲錁子。這才正式擺了合歡宴。因今年並無戲酒可賞玩,這一頓席麵也不過略進了些就散了。尤老安人年事已高,又經受了入宮領宴這一番折騰,身上便有些不好,暫且迴房歇著。隻等著晚上守歲。
次日乃是大年初一,因著太皇太後抱恙,當今已免了這一日的宮中飲宴。尤府眾人五鼓起身,不過至祠堂祭拜了先祖。次後迴至上房受了眾晚輩的禮。因著宮中之事,也無飲宴之樂,不過是自家消遣而已。
次日乃是大年初二,陳氏攜夫帶女的迴了娘家。拜了父母得了空兒,打發了小一輩兒的自去玩耍,便將一樁心事詳詳細細的告訴母親和嫂子。
馮氏當年嫁進陳家的時候,也是過了第三年才懷了橈哥兒。頭三年的心浮氣躁,忐忑不安,即便是後頭順順利利的生兒育女了,也是刻在骨子裏頭的。這會子叫陳氏叨叨的,全都翻了出來。以己度人,倒是愈發心疼起小姑子來。
更何況陳氏嫁到尤家,那情景原比她當年嫁進陳家是麻煩多了。她那會子再是不安焦躁,公公婆婆都是明理兒的人,並未像旁人家,因著她懷不上就給兒子賜姨娘賜通房的。陳珪也並沒有打著為子嗣艱難的借口兒,往房裏劃拉人。
隻因這一條兒,馮氏一輩子都記著公婆相公的恩德。所以後來陳氏調三窩四的與她鬥氣,馮氏就算背地裏埋怨幾句,當麵也未同陳氏一樣的。對待兩個外甥女兒更是如同己出。
何況自陳氏和離迴家,姑嫂之間相處了幾年,也不似年輕時節的不能相與。如今眼見陳氏如此焦躁,馮氏別的忙幫不上,唯有央求陳珪從東宮請來的教導嬤嬤,來瞧一瞧陳氏的脈象,或許能給出些宮中妃嬪娘娘們生子的秘方兒。
陳老太太亦如此作想。
一時嚴嬤嬤被碧溪引了進來,陳老太太如此這般娓娓道來。嚴嬤嬤雖伺候過宮中主子,亦熟知藥理,終久不是太醫院的婦科聖手。對陳氏的現狀也無可如何。隻得將從前伺候主子時,太醫常給宮中主子們開的調理身子的方子與了陳氏。因又笑著安撫了幾句,隻說“太太也不要太過心急了,兒女之緣皆由天定,竟是強求不得,莫若順其自然的好。何況太太與姑爺成親不過半載,以後的日子且長著呢。”
陳氏聽了這話,隻得勉強一笑。因說道:“我何嚐不知此事。隻是……”
陳氏思及尤家本族的那些糟爛親戚,少不得一聲長歎。隻待嚴嬤嬤轉身去了,方向母親並長嫂說了前幾日尤家族人登門問罪之事。末了,仍舊好氣又好笑的道:“你們說說,哪裏有這樣倒三不著兩的親戚。連侄兒媳婦的家事都想插手了。叫我幾句話震懾住了,如今才算消停了。”
陳老太太與馮氏見了,亦跟著唏噓喝罵一迴。因又想到尤府內的姨娘侍妾,並前頭兒所出的那位大姑娘,馮氏便問道:“你們老爺的大姑娘今年也有十七八歲了罷。如今可張羅人家了?”
陳氏一怔,旋即苦笑道:“自打我嫁進了尤家,這半年也不曾得閑兒,倒是尚未騰出手來替她相看。”
陳老太太聞言,少不得叮囑女兒一迴。因說道:“你可緊著些兒,不要犯了糊塗,做出丟了西瓜揀芝麻的傻事兒。我勸你寧可將旁的事情往後挪騰,莫耽擱了這一件。好不好的,也幹係到人家的終身。便是外頭的人見了,不說你是沒工夫替她相看,倒像是你這個當繼母的,眼裏沒人,見她不是親生的,就懶怠管教似的。再有那一起黑了心肝爛了肺的小人,背後說一些有的沒的,你便是渾身是嘴,也掰扯不輕了。屆時鬧得夫妻離心就不好了。”
馮氏在旁,亦周全提醒道:“老太太這話很是。等過了年,你便替她張羅相看起來罷。便是相看準了,待過了問名兒請期大定小定,又得一年的工夫。到時候大姑娘也十七八歲了。”
陳氏聽了這話,因笑道:“我何嚐不是這麽想的。隻是媽和嫂子是知道我的。早幾年在家守製,既不來往交際,也不認得什麽人。如今雖是進了尤家的門兒,卻無誥命在身。誰家有出息上進的小後生,我更是全然不知。我們家那位老太太更別提了。隻求嫂子平日裏請席吃酒時,多替我留心留心。”
馮氏聞言,自然滿口答應。
至晚間眾人迴府,陳氏少不得以此賣乖,向尤子玉邀功。尤子玉不妨陳氏將將加入尤家,竟能想著大姑娘的終身,心下更為感念陳氏的慈母情懷。情動之餘,忍不住開口許了陳氏諸多好處,並將自己的私房梯己主動交給陳氏收著。
次後眾人歸家,更衣洗漱,又至上房請安。陳氏少不得同尤老安人提及她央求嫂子留意京中俊傑,替大姑娘相看之事。尤老安人亦是滿口稱讚,因命陳氏從公中撥出三千兩銀子替大姑娘操辦嫁妝,並且將她之前收著的大姑娘親生母親的嫁妝交與陳氏。命陳氏好生打點。
陳氏倒也不推辭,既收了東西,再替大姑娘張羅籌辦嫁妝時,愈發精心周到。倘若是在以前,陳氏眼見著大筆的銀子從手中過,必定要貪墨些個才能安心。隻她如今嫁妝豐厚,每年隻算田莊商鋪的出息便有一二千兩的進項,此刻倒是看不上替大姑娘籌辦嫁妝的這幾兩銀子了。又為了在尤老安人並尤子玉跟前兒做臉,陳氏也懶得做出偷雞摸狗的行徑,隻大把的銀子撒了出去,采買迴來的東西,不拘家什箱籠,藥材香料,瓷器古玩,綾羅綢緞,珠翠頭麵,四季衣裳……□□都是如今京中最時興的花樣兒。
那廂馮氏出門交際時,也不忘留心打探門第相仿人家兒的俊傑少年。今兒問王家的,明兒問李家的,漸漸的京中相熟人家兒都知道陳家姑嫂替尤府大姑娘相看人家兒的消息了。更知道尤家大姑娘人家兒還未相看妥當,陳氏替大姑娘張羅的嫁妝已經準備出大半了。不但將公中撥給的三千兩都花了出去,一並連其生母的嫁妝也都半點兒不漏的與了大姑娘。除此之外,陳氏身為繼母,自己還補貼了五百兩銀子的壓妝錢。
消息一經傳開,京中相熟人家皆交口稱讚,隻說陳氏果然仁義厚道,對待先頭姐姐的孩子都能視如己出。又說尤家大姑娘好福氣,竟得了這麽個不在乎銀錢,一門心思替她籌算謀劃的繼母。比親生母親也不差了。
倘或換個眼皮子淺且小家子氣的後娘,張羅籌辦嫁妝時隻顧全了麵子情兒卻不管裏頭,或者再狠了心腸連麵子都不顧,隻是上下其手從中貪墨的,大姑娘也隻得忍著罷了。
一時間,陳家姑娘的閨名清譽在京中愈發的好。各家各戶皆以迎娶陳氏女為榮。縱使陳珪與陳氏所出的嫡親女兒皆名花有主或不在適齡,陳氏族中的姑娘們倒是愈發的不愁嫁了。
陳氏冷眼瞧著族人滿口奉承與有榮焉的嘚瑟勁兒,不覺想起幾年前和離歸家時,眾人當麵背後的言三語四。
忙碌之時光陰少。這一番折騰下來,陳氏也就忘了心憂子嗣之事。無心插柳柳成蔭,到了來年五月份時,□□嫁妝預備妥當,陳氏緩過神來掐指一算,才想起自己的月信竟遲了一個月沒來。
陳氏欣喜若狂,忙的請郎中診脈,果得了喜訊,隻說陳氏已有兩個月的身孕。陳氏聞聽此言,登時喜的無可不可。又怕郎中診錯了脈空歡喜,一並又請了兩位郎中來診脈,皆是喜脈。彼時闔家歡騰,尤氏母子中年得子,暮年得孫,險些笑傻了。忙的施粥舍米,齋僧布道,闔家大小皆賞了三個月的月錢以示同喜。
陳氏又打發人迴娘家報喜。報信的嬤嬤至陳家報了喜,陳老太爺並陳老太太亦覺喜從天降,忙封了上等封賞與來人。又命底下人預備安胎養身的吃食藥材送去尤家。馮氏見狀,恰好也要同尤家眾人商議大姑娘的親事,索性帶著眾丫鬟婆子過府,給陳氏道喜。順便向陳氏提及她替大姑娘相看好的那戶人家姓甚名誰,門第根基如何。
彼時尤老安人亦在,聽了馮氏的介紹,少不得做主替孫女兒相看一迴。大家彼此約定了,假做賞花吃酒的相看了一迴,彼此甚覺滿意。
隻可惜福無雙至,天意不遂人意。就在兩家商議著請媒人登門提親的檔口兒,宮中再次傳出噩耗——太皇太後歿了。
尤子玉身為戶部主事,乃朝廷六品官員,尤老安人身為尤子玉嫡母,按照本朝封妻蔭子之舊製,身上亦有誥命在身。唯有陳氏,雖是尤子玉三媒六聘八抬大轎迎娶進門兒的續弦正室,因其進門前早已孀寡,並非清白之身,遂不可依照夫家官職品級得封誥命。所以除夕領宴之時,陳氏亦不必入宮朝賀,隻在家張羅戲酒,恭候婆婆夫君領宴迴來,開祠堂祭祖即可。
陳氏早在進門之前,就已知道自己沒有誥命在身。因彼時有哥哥陳珪極力解勸,又礙於朝規祖製如此,亦無可如何了。
然事到臨頭,眼睜睜看著尤老安人身著六品誥命朝服,入宮領宴的風光得意,陳氏麵兒上雖不顯露,心下到底有些意難平。
三姐兒最是知道母親心思的,一眼便看出了陳氏的落落寡歡,少不得背著眾人悄聲開導解勸。因又說道:“媽何必如此。依我看來,那入宮領宴也沒什麽好的。媽若不信,且瞧瞧外頭——天寒地凍烏漆墨黑的,連個日陽兒都不見,就巴巴兒地頂著西北風進宮了。又是叩頭又是請安,一番折騰下來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還得灌上一肚子冷風。簡直就是活遭罪。我還心疼老太太這麽大年紀了,能否經受得住,還慶幸媽不用這麽著。媽反倒羨慕起她們來了。”
陳氏原還是滿心怨懟,聽了三姐兒這一番話,再細琢磨一番,這一席歪話竟然也有幾分道理。登時掌不住的輕笑出聲。伸手點了點三姐兒光滑飽滿的額頭,口內笑說道:“你呀,也不知道哪裏來的那麽些刁鑽古怪的想法兒。總歸我是說不過你的——我瞧著世人也都說不過你去。”
三姐兒眼見陳氏心結亦開,少不得開口迴道:“您甭管這想法是不是刁鑽古怪,您隻說我的話有沒有道理罷。”
一句話落,忍不住又笑著打趣陳氏道:“能不能憑著夫家得誥命的,有什麽要緊。媽合該想著給我生個小弟弟才是。到時候我來教他讀書上進,隻等他出息了去考狀元,來日給媽掙個一品夫人的誥命來,那才是媽的福氣呢。即便是頂著淒風苦雨去受折騰,也心甘情願不是?”
三姐兒這一番話雖是打趣,卻正中了陳氏的心思。因想著自己嫁入尤家半年多了,肚子卻沒個丁點消息。陳氏由不得心下著急。卻又不好同三姐兒訴說這些個擔憂煩惱,隻得悶悶的忍了下來。準備過兩日迴娘家時,同母親嫂子商議一番。或是吃藥調理或是求神拜佛,也好拿出個主意來。
三姐兒這一迴可沒留意到陳氏的苦悶。她雖因穿越之事,比尋常女兒們顯得成熟穩重,大人們凡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也願意同她嘮叨幾句。可正因如此,三姐兒身上少不得有些從上一世的耳濡目染帶來的,浸透到骨子裏的獨、立恣意,這些經曆讓她沒有辦法完全站在古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比如陳氏所惱之事,在三姐兒看來,便不覺如何。
如今陳氏嫁進尤家才半年,雖是新婚燕爾,按著年齡算也是“老夫老妻”了,何況尤子玉因著先前放縱恣意,身上或有些虧虛不好的症狀。即便是經了太醫的調理,就好比貧匱的土地想要早朝夕間變成良田一般,哪有那麽容易。
再者說來,子嗣一事亦不好強求。越是心中急切的,反而越不能如意。便是那些個十七八歲的小夫妻,成婚之後三年五載也沒有消息的,大有人在。更不必說陳氏與尤子玉了。因而在三姐兒眼中,隻覺著母親很不必如此焦躁。
隻可惜陳氏並不這麽想,那些在背地裏覬覦著尤家家財甚至是覬覦著陳氏嫁妝的人也容不得她如此做想。
當下且不言陳氏如何焦急子嗣之事。隻說尤氏母子將將辰時便領宴歸來,卻是帶迴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
隻因飲宴之時,太皇太後突發急症昏厥,當今以孝治天下,眼見太皇太後不好,立即散了筵席,帶領太子並諸多皇子於壽康宮親自守著太皇太後。宮中各級妃嬪亦皆減膳謝妝,於壽康宮侍疾。朝中大臣心係太皇太後之安危,皆無心宴樂。故迴家皆散了諸般戲酒。尤子玉身為戶部主事,亦得效仿上峰如此行事。故家來後頭一件事便是吩咐管家潘佑梁帶著家下小廝們拆了戲台,又叫陳氏退了小戲兒。
一應安排妥當了,這才有心帶領闔家大小男丁女眷開祠堂祭祖。
想是尤家女眷們家去後同各家爺兒們學了陳氏那一番脅迫拿捏,這一日開祠堂祭祖時,尤家族人一直偃旗息鼓,安分隨時。並未如先前同尤子玉所言的“務必要在老祖宗跟前兒敲打敲打你媳婦”。陳氏見狀,也懶得主動生事。
一時禮畢,眾族人退出祠堂便至上房。吃了一迴茶,又閑話兒幾句。眾族人皆散去。陳氏便扶著尤老安人親送至二門外。一時轉身迴來,歸了正坐。早有兩個上房伺候的小丫頭子當地擺了蒲團又獻上熱茶。
尤子玉便攜著陳氏給尤老安人磕頭敬茶,尤老安人笑著與了壓歲錢荷包銀錁子,尤子玉並陳氏再次磕頭謝過,起身歸坐。
其後便是大姑娘帶著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給尤老安人磕頭敬茶,接了老太太的壓歲錢後,再次磕頭拜謝。起身至尤子玉並陳氏跟前兒磕頭敬茶,尤子玉並陳氏也給了荷包,裏頭皆裝著押歲錁子。
再後便是尤子玉的幾個侍妾姨娘上前磕頭敬茶,一一拜過了尤老安人、尤子玉並陳氏。
最後是闔府的管事、嬤嬤、小廝、丫鬟們,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接了押歲錁子。這才正式擺了合歡宴。因今年並無戲酒可賞玩,這一頓席麵也不過略進了些就散了。尤老安人年事已高,又經受了入宮領宴這一番折騰,身上便有些不好,暫且迴房歇著。隻等著晚上守歲。
次日乃是大年初一,因著太皇太後抱恙,當今已免了這一日的宮中飲宴。尤府眾人五鼓起身,不過至祠堂祭拜了先祖。次後迴至上房受了眾晚輩的禮。因著宮中之事,也無飲宴之樂,不過是自家消遣而已。
次日乃是大年初二,陳氏攜夫帶女的迴了娘家。拜了父母得了空兒,打發了小一輩兒的自去玩耍,便將一樁心事詳詳細細的告訴母親和嫂子。
馮氏當年嫁進陳家的時候,也是過了第三年才懷了橈哥兒。頭三年的心浮氣躁,忐忑不安,即便是後頭順順利利的生兒育女了,也是刻在骨子裏頭的。這會子叫陳氏叨叨的,全都翻了出來。以己度人,倒是愈發心疼起小姑子來。
更何況陳氏嫁到尤家,那情景原比她當年嫁進陳家是麻煩多了。她那會子再是不安焦躁,公公婆婆都是明理兒的人,並未像旁人家,因著她懷不上就給兒子賜姨娘賜通房的。陳珪也並沒有打著為子嗣艱難的借口兒,往房裏劃拉人。
隻因這一條兒,馮氏一輩子都記著公婆相公的恩德。所以後來陳氏調三窩四的與她鬥氣,馮氏就算背地裏埋怨幾句,當麵也未同陳氏一樣的。對待兩個外甥女兒更是如同己出。
何況自陳氏和離迴家,姑嫂之間相處了幾年,也不似年輕時節的不能相與。如今眼見陳氏如此焦躁,馮氏別的忙幫不上,唯有央求陳珪從東宮請來的教導嬤嬤,來瞧一瞧陳氏的脈象,或許能給出些宮中妃嬪娘娘們生子的秘方兒。
陳老太太亦如此作想。
一時嚴嬤嬤被碧溪引了進來,陳老太太如此這般娓娓道來。嚴嬤嬤雖伺候過宮中主子,亦熟知藥理,終久不是太醫院的婦科聖手。對陳氏的現狀也無可如何。隻得將從前伺候主子時,太醫常給宮中主子們開的調理身子的方子與了陳氏。因又笑著安撫了幾句,隻說“太太也不要太過心急了,兒女之緣皆由天定,竟是強求不得,莫若順其自然的好。何況太太與姑爺成親不過半載,以後的日子且長著呢。”
陳氏聽了這話,隻得勉強一笑。因說道:“我何嚐不知此事。隻是……”
陳氏思及尤家本族的那些糟爛親戚,少不得一聲長歎。隻待嚴嬤嬤轉身去了,方向母親並長嫂說了前幾日尤家族人登門問罪之事。末了,仍舊好氣又好笑的道:“你們說說,哪裏有這樣倒三不著兩的親戚。連侄兒媳婦的家事都想插手了。叫我幾句話震懾住了,如今才算消停了。”
陳老太太與馮氏見了,亦跟著唏噓喝罵一迴。因又想到尤府內的姨娘侍妾,並前頭兒所出的那位大姑娘,馮氏便問道:“你們老爺的大姑娘今年也有十七八歲了罷。如今可張羅人家了?”
陳氏一怔,旋即苦笑道:“自打我嫁進了尤家,這半年也不曾得閑兒,倒是尚未騰出手來替她相看。”
陳老太太聞言,少不得叮囑女兒一迴。因說道:“你可緊著些兒,不要犯了糊塗,做出丟了西瓜揀芝麻的傻事兒。我勸你寧可將旁的事情往後挪騰,莫耽擱了這一件。好不好的,也幹係到人家的終身。便是外頭的人見了,不說你是沒工夫替她相看,倒像是你這個當繼母的,眼裏沒人,見她不是親生的,就懶怠管教似的。再有那一起黑了心肝爛了肺的小人,背後說一些有的沒的,你便是渾身是嘴,也掰扯不輕了。屆時鬧得夫妻離心就不好了。”
馮氏在旁,亦周全提醒道:“老太太這話很是。等過了年,你便替她張羅相看起來罷。便是相看準了,待過了問名兒請期大定小定,又得一年的工夫。到時候大姑娘也十七八歲了。”
陳氏聽了這話,因笑道:“我何嚐不是這麽想的。隻是媽和嫂子是知道我的。早幾年在家守製,既不來往交際,也不認得什麽人。如今雖是進了尤家的門兒,卻無誥命在身。誰家有出息上進的小後生,我更是全然不知。我們家那位老太太更別提了。隻求嫂子平日裏請席吃酒時,多替我留心留心。”
馮氏聞言,自然滿口答應。
至晚間眾人迴府,陳氏少不得以此賣乖,向尤子玉邀功。尤子玉不妨陳氏將將加入尤家,竟能想著大姑娘的終身,心下更為感念陳氏的慈母情懷。情動之餘,忍不住開口許了陳氏諸多好處,並將自己的私房梯己主動交給陳氏收著。
次後眾人歸家,更衣洗漱,又至上房請安。陳氏少不得同尤老安人提及她央求嫂子留意京中俊傑,替大姑娘相看之事。尤老安人亦是滿口稱讚,因命陳氏從公中撥出三千兩銀子替大姑娘操辦嫁妝,並且將她之前收著的大姑娘親生母親的嫁妝交與陳氏。命陳氏好生打點。
陳氏倒也不推辭,既收了東西,再替大姑娘張羅籌辦嫁妝時,愈發精心周到。倘若是在以前,陳氏眼見著大筆的銀子從手中過,必定要貪墨些個才能安心。隻她如今嫁妝豐厚,每年隻算田莊商鋪的出息便有一二千兩的進項,此刻倒是看不上替大姑娘籌辦嫁妝的這幾兩銀子了。又為了在尤老安人並尤子玉跟前兒做臉,陳氏也懶得做出偷雞摸狗的行徑,隻大把的銀子撒了出去,采買迴來的東西,不拘家什箱籠,藥材香料,瓷器古玩,綾羅綢緞,珠翠頭麵,四季衣裳……□□都是如今京中最時興的花樣兒。
那廂馮氏出門交際時,也不忘留心打探門第相仿人家兒的俊傑少年。今兒問王家的,明兒問李家的,漸漸的京中相熟人家兒都知道陳家姑嫂替尤府大姑娘相看人家兒的消息了。更知道尤家大姑娘人家兒還未相看妥當,陳氏替大姑娘張羅的嫁妝已經準備出大半了。不但將公中撥給的三千兩都花了出去,一並連其生母的嫁妝也都半點兒不漏的與了大姑娘。除此之外,陳氏身為繼母,自己還補貼了五百兩銀子的壓妝錢。
消息一經傳開,京中相熟人家皆交口稱讚,隻說陳氏果然仁義厚道,對待先頭姐姐的孩子都能視如己出。又說尤家大姑娘好福氣,竟得了這麽個不在乎銀錢,一門心思替她籌算謀劃的繼母。比親生母親也不差了。
倘或換個眼皮子淺且小家子氣的後娘,張羅籌辦嫁妝時隻顧全了麵子情兒卻不管裏頭,或者再狠了心腸連麵子都不顧,隻是上下其手從中貪墨的,大姑娘也隻得忍著罷了。
一時間,陳家姑娘的閨名清譽在京中愈發的好。各家各戶皆以迎娶陳氏女為榮。縱使陳珪與陳氏所出的嫡親女兒皆名花有主或不在適齡,陳氏族中的姑娘們倒是愈發的不愁嫁了。
陳氏冷眼瞧著族人滿口奉承與有榮焉的嘚瑟勁兒,不覺想起幾年前和離歸家時,眾人當麵背後的言三語四。
忙碌之時光陰少。這一番折騰下來,陳氏也就忘了心憂子嗣之事。無心插柳柳成蔭,到了來年五月份時,□□嫁妝預備妥當,陳氏緩過神來掐指一算,才想起自己的月信竟遲了一個月沒來。
陳氏欣喜若狂,忙的請郎中診脈,果得了喜訊,隻說陳氏已有兩個月的身孕。陳氏聞聽此言,登時喜的無可不可。又怕郎中診錯了脈空歡喜,一並又請了兩位郎中來診脈,皆是喜脈。彼時闔家歡騰,尤氏母子中年得子,暮年得孫,險些笑傻了。忙的施粥舍米,齋僧布道,闔家大小皆賞了三個月的月錢以示同喜。
陳氏又打發人迴娘家報喜。報信的嬤嬤至陳家報了喜,陳老太爺並陳老太太亦覺喜從天降,忙封了上等封賞與來人。又命底下人預備安胎養身的吃食藥材送去尤家。馮氏見狀,恰好也要同尤家眾人商議大姑娘的親事,索性帶著眾丫鬟婆子過府,給陳氏道喜。順便向陳氏提及她替大姑娘相看好的那戶人家姓甚名誰,門第根基如何。
彼時尤老安人亦在,聽了馮氏的介紹,少不得做主替孫女兒相看一迴。大家彼此約定了,假做賞花吃酒的相看了一迴,彼此甚覺滿意。
隻可惜福無雙至,天意不遂人意。就在兩家商議著請媒人登門提親的檔口兒,宮中再次傳出噩耗——太皇太後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