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眾人在來之前,就有了約束趙老太太這一房人的打算,為的不過是不想得罪炙手可熱的陳家,以致給趙家招來禍患。
隻是人心難測,趙家族老們縱然識時務,然被人逼迫至此,心中難免憤憤不平,隻不過礙於陳家之勢,不敢宣之於口。這會子聽了陳珪的承諾,趙家族老們登時忘了先前被逼迫的一番屈辱,寬心之餘,生怕陳珪又變了主意,忙當著陳珪的麵兒,央求小廝至後院兒傳話給自家的女人們,囑咐其如何應對言談。陳珪見此形景,便知趙家眾人已然心悅誠服。當下也不再多說什麽,又引著眾人迴至席上吃酒。
這一番描述著實累贅,然屈指算來,亦不過是盞茶功夫,趙家眾人便在陳珪的言語彈壓下改了態度。略知曉內情的徐子川見狀,也由不得敬服陳珪雖然在書本學問上不如他,這人情達練的工夫上,卻也是他不如陳珪多矣。
當下且不言徐子川心中的百感交集。隻說陳府後宅,趙老太太因著族中老嫂子們擺明車馬的攔阻態度,心內著實不忿。隻是礙於陳老太太方才言辭強硬,趙老太太生怕她一時羞惱當真罷宴裝病,倒是不敢再提接兩個姐兒迴家之事,
陳老太太眼見已壓製住趙老太太的氣焰,也就不再提及罷宴之事。待台上所點之戲接出唱過,便撤了酒席,另擺上飯來。笑請諸客入席。
堂上眾女客們見狀,便也心照不宣的對趙老太太一家人視若無睹。當即觥籌交錯,言笑晏晏,向老壽星敬酒賀壽不必細說。
欣然飯畢,又吃了一迴茶。眼見時辰不早了,眾人方開口告辭。陳老太太命馮氏帶著家中女媳人等直送出儀門外,眼見著各府的車輛都不見了,方才迴轉。
陳氏母女直待客散盡了方從房中出來,至正房給老太太再叩頭。因著是老太太的壽辰,陳氏母女三人特地換了素服穿上吉服。陳老太太眼見著女兒和兩個外孫女打扮的衣著光鮮,分外喜人的模樣,不覺笑的合不攏嘴。因又想到席上趙老太太的那一番鬼心思,更是連連冷笑。打定主意絕不叫那個趙老虔婆得逞。
陳氏雖在後宅,消息卻很靈通。也知道趙老太太帶著趙琳家的過來鬧事。當即冷笑道:“真是脂油蒙了心的老混賬。這才幾天的工夫,就忘了姑奶奶的厲害。打量著我是那等任人拿捏的麵團兒不成?若今兒不是媽的壽辰,我有能耐先將她們罵個狗血淋頭,再叫小子們亂棍打出去。也叫她們知道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馮氏見狀,忙開口笑道:“你也太肯動氣。這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何必如此破口大罵。再者說來,你成日家在孩子們跟前兒如此,也不怕大姐兒、二姐兒將來大了,也學出這麽個破落戶的強調來,可怎麽使得?”
說罷,便笑著同陳婉說道:“今日為著老太太的壽辰,你也累了。快帶著妹妹們去後頭歇著罷。”
又命陳橈也迴房歇息,“明兒還要上學裏呢!”
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這才想起,亦忙勸陳橈並幾個姐兒迴房睡覺。
陳橈等人見了,隻得起身告退。
待眾兒女魚貫而出,陳珪看著自家妹子仍是一副忿忿不平的模樣,因笑道:“這個不與你相幹。趙老太太倘或認真作死,還有爹娘和你哥哥我呢,哪裏需要你親自上陣?你隻安心在家呆著,把這副賢良模樣端好了,莫要將你的好夫婿嚇走了才是。”
陳珪隻顧打趣妹子,卻忘了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並不知道他案牽紅線一事。聞聽此言,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連忙逼問。陳珪自忖此事已□□不離十,當下也不再隱瞞,忙開口將那事原原本本說給老兩口兒聽。末了仍笑問道:“那位尤大人二老也見過了,可覺著我這保山做的如何?”
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聽了,不免想起壽宴上的尤氏母子,陳老太爺因想到尤大人在上元節上的輕浮舉止,覺著這人隻顧貪戀美色,恐怕人品略有參差,因而不置可否。倒是陳老太太頗喜尤子玉的為人。何況尤子玉當年還是陳珪的上峰,平日裏沒少提攜陳珪。如今兩家倘若再做一門親事,豈不是珠聯璧合?不但女兒終身有靠,亦且兒子在仕途上也有了幫扶。
這確是一件兩全其美之事。
陳老太太想到這裏,不覺麵帶喜色。連連追問尤家到底什麽意思,何時來提親雲雲。陳珪便將與尤大人商議過,且等陳氏守過了前夫的孝才是。陳老太太聽了,默然半晌,因笑道:“這也是世俗大禮,合該守的。隻是難為咱們家蕙姐兒,嫁到趙家這許多年,半點兒好處沒撈著,該受的罪卻一樣不少。”
陳氏聽了,忙笑說道:“怎麽沒好處?生了大姐兒與二姐兒,便是趙家給的最大好處了。就為這一件,我也安心替他死鬼守上三年的笑。”
陳家眾人聽了這話,也覺著二姐兒就是自家的小福星。當即也都笑了。
因白日張羅著壽宴之事,陳府眾人早已是人人力倦,各個神疲,略說了幾句話,便各自散了迴房安置。一宿無話。
展眼便是八月中秋,因陳珪已升了六品主事,陳老太太與馮氏身為陳珪的嫡母與正妻,亦升了六品誥命,且封安人。
按照朝廷律令,朝中六品以上在京官員可以入朝站班。六品以上官員及其家眷亦有資格進宮朝賀。
是日五鼓,陳珪在家下奴婢的服侍下穿戴了朝服朝冠,陳老太太與馮氏亦按品大妝,擺全副執事,入宮朝賀。
一時領宴歸來,且帶領眾子侄開祠堂行朔望之禮。禮畢,眾人方迴至上房,陳老太太與馮氏你一眼我一語,說了好些宮中賜宴的威嚴肅穆處,眾人聽了,隻當新聞,越發興頭起來。正說笑間,忽有迴事人來迴“錦衣軍統領趙大人府上有人來見老爺”。陳珪聽了這話,心下納罕,不知大年節下趙大人緣何派人來府上說話。當下卻不敢怠慢,一壁請人至廳上吃茶,一壁具整衣冠出來接見。
陳家眾人更不知所以,不覺麵麵相覷,茫然以對。
約有頓飯工夫,陳珪迴至內宅,卻是麵帶唏噓之色,又忙吩咐家中馮氏將他的素服找出來穿戴上。眾人不明所以,忙開口追問。陳珪一壁命人預備喪儀祭禮,一壁向眾人分說明白。
卻原來是趙弼和剛剛得到的消息,東宮有一位養在太子別苑的才人歿了。不僅如此,連養在別苑的一位小郡主也跟著染了暴病而亡。太子驟聞噩耗,不覺五內俱焚。趙弼和因著兒子趙寅是太子伴讀,算是第一時間就知道消息的。正忙著預備奠儀去給太子道惱。因想到陳珪也算是走了太子的門路才有晉升之喜,且陳珪近日同東宮來往頻繁,太子似乎頗喜陳珪的為人,遂賣了個人情兒與陳珪。
並叫趙家的總管於言語中暗暗提醒,那位歿了的馮才人也算是跟陳家有淵源。叫陳珪當著太子的麵兒,言語謹慎些,莫惹怒了太子才好。
陳家眾人聽了這話,越發不明白。堂堂東宮的太子才人,怎麽會同他們陳家扯上了關係的?
陳珪見狀,少不得又牽三扯四的說出上元節抓拐子的陳年舊事,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當下且不言陳珪換了素服至東宮道惱。隻說自二姐兒一次盤賬查出了陳氏嫁妝鋪子上的疏漏,又替自家娘親賺迴了五百兩銀子,陳氏便知道自己在管家庶務之事上不如女兒,索性將所有的嫁妝賬目交給二姐兒打理。又命大姐兒在旁習學。
二姐兒乃後世穿越而來,深知人生在世,不拘男女,須得安身立命靠自己的道理。更明白銀錢壓著箱子底兒沒有用,須得拿出來做生意,使錢生錢才好。
隻是二姐兒年紀尚小,且不知外頭的世情買賣,倒不敢輕易做決定。後來同母親陳氏商議了半日,又同祖父祖母舅父舅母認真商議了幾迴,最終決定將陳氏的梯己銀子拿出三分之二來采買良田鋪麵。
一則在相對較好的地段購買鋪麵,即便自己不做生意,也可以租賃出去收取租金。即便每年的租金有限,可年年歲歲積攢下來,也是一項開源之事。總歸比坐吃山空強得多。
二來購買田地租給佃戶,可使每年都有收成,這些收成一半折算成銀子,一半供給家裏嚼用,也是給陳家公中減輕壓力的意思。畢竟陳氏母女要在陳家待上一段日子,縱然陳家上下皆不在意,倘或她們母女明明有餘力卻一點銀子不出,也不是長久相處的道理。
既然祖父、祖母與舅父、舅母都不收自家的銀子,莫如將米麵果菜打著嚐鮮兒的名義直接送上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些話是二姐兒私底下偷偷同陳氏說的,陳氏聽了這一席話,亦深以為然。她原就是個手底下散漫慣了的,當初與趙家鬥的人腦子都快打出狗腦子來了,平日裏花錢仍舊是大手大腳,憑白叫趙家二房的幾個畜生跟著沾了不少的光。到最後更是為了兩個姐兒不吝分了一半嫁妝與趙家。對仇人尚且如此,如今把銀子花在自家人的身上,陳氏更覺痛快。
隻是這一番打算,卻不必同陳老太太等人明說。待良田鋪麵兌下來後,直接吩咐佃戶將春秋兩季的租子和米麵直接送上來也就是了。
因思及自家並無熟稔稼軒之人,二姐兒生怕買地時遭了買辦經紀們的糊弄,花了大錢反而得不到好地。因而三思過後,遂同陳氏商議了,央求張家幫忙看地。張家乃是世代經管皇莊之人,自然明白個中的好壞。張允更是打著討好親家的主意,拍著胸脯大包大攬。又問陳珪是否也想出錢買地,他可以幫忙相看雲雲。
陳珪原沒想到這些個,聞聽張允所言,也知道此乃開源節流之大事,不覺動心。同家人商議了,果又挪湊出紋銀一千兩,交由張允去籌辦。
張允在外頭接連轉了大半個月,迴來時方說道:“京城近郊雖有良田,隻是天子腳下,價錢比照外省更貴了不少。這麽說罷,倘或在山東一帶,二兩銀子能買一畝好地,到了京城,您便是花六兩銀子未必能買到同樣好的。屈指算來,恐怕在京郊買一百畝地的價錢,到了外省都夠買兩三百畝的。著實不劃算。我原還想著,實在不行,便再往遠個一二百裏,哪怕是進了平安州去買地,也比白花了冤枉錢的好。誰知天緣湊巧,竟讓我碰見了這麽一位老爺——說來也是個京官,要謀外缺,家裏正賣田賣地的籌措銀兩,尋情找門路。因他賣的急,價錢上倒能壓下來不少。況且離著京城也近——便在東郊離城二十裏處的紫檀堡。統共一百畝良田和近二百畝的中等田地,還有幾間房舍,共作價九百兩銀子。敢問嫂子,這個價錢可使得?”
陳氏聞聽此言,自然欣喜。隻是想了一會子,不免猶豫。蓋因她手上的梯己銀子,便算上前兒鋪子管事賠罪的五百兩,通算下來也不過一千兩有零,這會子單花九百兩買田置地,再加上央求哥哥陳珪尋摸的鋪子,倒是超出預算了。
陳珪見狀,便笑道:“這樣占便宜的好事兒,有什麽好猶豫的。不如這樣,這三百畝的田地咱們兄妹兩個平分,你要五十畝良田和一百畝的中等田地,下剩的勻給家裏。隻不過咱們兩下一同交錢罷了。”
張允聞言,又笑道:“因著陳兄乃是官身,我同那家人談價兒的時候,並未提及陳兄的身份,免得橫生枝節。倘若陳兄信得過我,這件事就交給我辦罷。”
陳珪便笑道:“這是自然,正所謂一事不煩二主。隻是勞累張兄了。”
當下便付了銀子與張允。那張允略坐了盞茶工夫,便以秋收時忙為由,匆匆告辭。
沒過幾日,果然命張家太太將更了名姓兒的房契地契送往陳府。又因陳氏乃女眷,陳府眾人又不事稼軒,張允好生幫襯著陳家招了佃戶人等,講好了春秋兩季如何收租收糧等事。一應舉措料理的妥妥當當,再不必陳家多操一點子心。
至於采買鋪麵一事,陳珪自己便是戶部主事,自可從朝中因官員犯事抄沒充公的家當中挑揀些地段相對好,價格也適宜的鋪子以官價購置下來。
陳氏自忖沒有做生意的手腕兒,況且也沒那個精力,遂將置辦下來的鋪子租賃給旁人,每年隻收租金過活。
倒是自家的嫁妝鋪子,從前便是賣些頭油脂粉香料釵釧一類女人常用的東西。因著采辦的貨物尋常,生意也是不好不壞。隻是自從二姐兒夏天裏摘了花兒朵兒淘澄胭脂膏子和各色香粉,家裏用不完的便送到鋪子上賣——縱使價錢貴些個,慢慢的倒也積攢出一些口碑,連帶著鋪子裏其他脂粉的銷量也升了不少。隻是能買得起二姐兒自製的胭脂膏子的顧客,總歸用不慣其他劣質貨,次數多了,不免抱怨連連。
一時間,陳氏的嫁妝鋪子在外的名聲兒倒是截然不同的冰火兩重天。
二姐兒見狀,索性同家人商議了,叫鋪子上不再進那些劣質貨。轉而進一些質量尚好的東西來。自己也按照後世見過聽過的,嚐試著做了許多鮮花餅,鮮花果飲,配置了不同用處的花茶,又按照看過的古方配置了一些香料,乃至推陳出新,不斷鼓搗出一些新鮮花樣兒來,放到鋪子上去賣。
時日長久了,陳氏的嫁妝鋪子果然從販賣劣質貨的小鋪麵成功轉型為麵向仕宦女眷及商賈家眷的精致鋪麵。二姐兒深知供不應求的消費心理,堅持自家出產的胭脂香粉做工流程精益求精,每月的產量也都是有限供應。
如此一來,能夠買到陳家香粉的女眷們自然十分得意,買不到的人在惋惜之餘,也隻得轉去旁的鋪子采買。因而陳家香料鋪的胭脂香粉縱然價格金貴,倒是並未對旁人家的鋪子構成威脅。即便眾人因此眼紅陳家香料鋪的生意好,倒也沒有除之而後快的惡念生成。
也有人暗中惦記著陳家香料鋪的各種香料配方,隻是礙於陳珪在太子殿下的跟前兒愈發受重用,倒是不敢輕舉妄動的。一些有資格輕舉妄動的人,卻也看不上區區一個香料鋪子的收益。
這麽一來,陳氏的香料鋪子便大樹底下好乘涼一般,順順當當的開了起來。
隻是人心難測,趙家族老們縱然識時務,然被人逼迫至此,心中難免憤憤不平,隻不過礙於陳家之勢,不敢宣之於口。這會子聽了陳珪的承諾,趙家族老們登時忘了先前被逼迫的一番屈辱,寬心之餘,生怕陳珪又變了主意,忙當著陳珪的麵兒,央求小廝至後院兒傳話給自家的女人們,囑咐其如何應對言談。陳珪見此形景,便知趙家眾人已然心悅誠服。當下也不再多說什麽,又引著眾人迴至席上吃酒。
這一番描述著實累贅,然屈指算來,亦不過是盞茶功夫,趙家眾人便在陳珪的言語彈壓下改了態度。略知曉內情的徐子川見狀,也由不得敬服陳珪雖然在書本學問上不如他,這人情達練的工夫上,卻也是他不如陳珪多矣。
當下且不言徐子川心中的百感交集。隻說陳府後宅,趙老太太因著族中老嫂子們擺明車馬的攔阻態度,心內著實不忿。隻是礙於陳老太太方才言辭強硬,趙老太太生怕她一時羞惱當真罷宴裝病,倒是不敢再提接兩個姐兒迴家之事,
陳老太太眼見已壓製住趙老太太的氣焰,也就不再提及罷宴之事。待台上所點之戲接出唱過,便撤了酒席,另擺上飯來。笑請諸客入席。
堂上眾女客們見狀,便也心照不宣的對趙老太太一家人視若無睹。當即觥籌交錯,言笑晏晏,向老壽星敬酒賀壽不必細說。
欣然飯畢,又吃了一迴茶。眼見時辰不早了,眾人方開口告辭。陳老太太命馮氏帶著家中女媳人等直送出儀門外,眼見著各府的車輛都不見了,方才迴轉。
陳氏母女直待客散盡了方從房中出來,至正房給老太太再叩頭。因著是老太太的壽辰,陳氏母女三人特地換了素服穿上吉服。陳老太太眼見著女兒和兩個外孫女打扮的衣著光鮮,分外喜人的模樣,不覺笑的合不攏嘴。因又想到席上趙老太太的那一番鬼心思,更是連連冷笑。打定主意絕不叫那個趙老虔婆得逞。
陳氏雖在後宅,消息卻很靈通。也知道趙老太太帶著趙琳家的過來鬧事。當即冷笑道:“真是脂油蒙了心的老混賬。這才幾天的工夫,就忘了姑奶奶的厲害。打量著我是那等任人拿捏的麵團兒不成?若今兒不是媽的壽辰,我有能耐先將她們罵個狗血淋頭,再叫小子們亂棍打出去。也叫她們知道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馮氏見狀,忙開口笑道:“你也太肯動氣。這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何必如此破口大罵。再者說來,你成日家在孩子們跟前兒如此,也不怕大姐兒、二姐兒將來大了,也學出這麽個破落戶的強調來,可怎麽使得?”
說罷,便笑著同陳婉說道:“今日為著老太太的壽辰,你也累了。快帶著妹妹們去後頭歇著罷。”
又命陳橈也迴房歇息,“明兒還要上學裏呢!”
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這才想起,亦忙勸陳橈並幾個姐兒迴房睡覺。
陳橈等人見了,隻得起身告退。
待眾兒女魚貫而出,陳珪看著自家妹子仍是一副忿忿不平的模樣,因笑道:“這個不與你相幹。趙老太太倘或認真作死,還有爹娘和你哥哥我呢,哪裏需要你親自上陣?你隻安心在家呆著,把這副賢良模樣端好了,莫要將你的好夫婿嚇走了才是。”
陳珪隻顧打趣妹子,卻忘了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並不知道他案牽紅線一事。聞聽此言,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連忙逼問。陳珪自忖此事已□□不離十,當下也不再隱瞞,忙開口將那事原原本本說給老兩口兒聽。末了仍笑問道:“那位尤大人二老也見過了,可覺著我這保山做的如何?”
陳老太爺與陳老太太聽了,不免想起壽宴上的尤氏母子,陳老太爺因想到尤大人在上元節上的輕浮舉止,覺著這人隻顧貪戀美色,恐怕人品略有參差,因而不置可否。倒是陳老太太頗喜尤子玉的為人。何況尤子玉當年還是陳珪的上峰,平日裏沒少提攜陳珪。如今兩家倘若再做一門親事,豈不是珠聯璧合?不但女兒終身有靠,亦且兒子在仕途上也有了幫扶。
這確是一件兩全其美之事。
陳老太太想到這裏,不覺麵帶喜色。連連追問尤家到底什麽意思,何時來提親雲雲。陳珪便將與尤大人商議過,且等陳氏守過了前夫的孝才是。陳老太太聽了,默然半晌,因笑道:“這也是世俗大禮,合該守的。隻是難為咱們家蕙姐兒,嫁到趙家這許多年,半點兒好處沒撈著,該受的罪卻一樣不少。”
陳氏聽了,忙笑說道:“怎麽沒好處?生了大姐兒與二姐兒,便是趙家給的最大好處了。就為這一件,我也安心替他死鬼守上三年的笑。”
陳家眾人聽了這話,也覺著二姐兒就是自家的小福星。當即也都笑了。
因白日張羅著壽宴之事,陳府眾人早已是人人力倦,各個神疲,略說了幾句話,便各自散了迴房安置。一宿無話。
展眼便是八月中秋,因陳珪已升了六品主事,陳老太太與馮氏身為陳珪的嫡母與正妻,亦升了六品誥命,且封安人。
按照朝廷律令,朝中六品以上在京官員可以入朝站班。六品以上官員及其家眷亦有資格進宮朝賀。
是日五鼓,陳珪在家下奴婢的服侍下穿戴了朝服朝冠,陳老太太與馮氏亦按品大妝,擺全副執事,入宮朝賀。
一時領宴歸來,且帶領眾子侄開祠堂行朔望之禮。禮畢,眾人方迴至上房,陳老太太與馮氏你一眼我一語,說了好些宮中賜宴的威嚴肅穆處,眾人聽了,隻當新聞,越發興頭起來。正說笑間,忽有迴事人來迴“錦衣軍統領趙大人府上有人來見老爺”。陳珪聽了這話,心下納罕,不知大年節下趙大人緣何派人來府上說話。當下卻不敢怠慢,一壁請人至廳上吃茶,一壁具整衣冠出來接見。
陳家眾人更不知所以,不覺麵麵相覷,茫然以對。
約有頓飯工夫,陳珪迴至內宅,卻是麵帶唏噓之色,又忙吩咐家中馮氏將他的素服找出來穿戴上。眾人不明所以,忙開口追問。陳珪一壁命人預備喪儀祭禮,一壁向眾人分說明白。
卻原來是趙弼和剛剛得到的消息,東宮有一位養在太子別苑的才人歿了。不僅如此,連養在別苑的一位小郡主也跟著染了暴病而亡。太子驟聞噩耗,不覺五內俱焚。趙弼和因著兒子趙寅是太子伴讀,算是第一時間就知道消息的。正忙著預備奠儀去給太子道惱。因想到陳珪也算是走了太子的門路才有晉升之喜,且陳珪近日同東宮來往頻繁,太子似乎頗喜陳珪的為人,遂賣了個人情兒與陳珪。
並叫趙家的總管於言語中暗暗提醒,那位歿了的馮才人也算是跟陳家有淵源。叫陳珪當著太子的麵兒,言語謹慎些,莫惹怒了太子才好。
陳家眾人聽了這話,越發不明白。堂堂東宮的太子才人,怎麽會同他們陳家扯上了關係的?
陳珪見狀,少不得又牽三扯四的說出上元節抓拐子的陳年舊事,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當下且不言陳珪換了素服至東宮道惱。隻說自二姐兒一次盤賬查出了陳氏嫁妝鋪子上的疏漏,又替自家娘親賺迴了五百兩銀子,陳氏便知道自己在管家庶務之事上不如女兒,索性將所有的嫁妝賬目交給二姐兒打理。又命大姐兒在旁習學。
二姐兒乃後世穿越而來,深知人生在世,不拘男女,須得安身立命靠自己的道理。更明白銀錢壓著箱子底兒沒有用,須得拿出來做生意,使錢生錢才好。
隻是二姐兒年紀尚小,且不知外頭的世情買賣,倒不敢輕易做決定。後來同母親陳氏商議了半日,又同祖父祖母舅父舅母認真商議了幾迴,最終決定將陳氏的梯己銀子拿出三分之二來采買良田鋪麵。
一則在相對較好的地段購買鋪麵,即便自己不做生意,也可以租賃出去收取租金。即便每年的租金有限,可年年歲歲積攢下來,也是一項開源之事。總歸比坐吃山空強得多。
二來購買田地租給佃戶,可使每年都有收成,這些收成一半折算成銀子,一半供給家裏嚼用,也是給陳家公中減輕壓力的意思。畢竟陳氏母女要在陳家待上一段日子,縱然陳家上下皆不在意,倘或她們母女明明有餘力卻一點銀子不出,也不是長久相處的道理。
既然祖父、祖母與舅父、舅母都不收自家的銀子,莫如將米麵果菜打著嚐鮮兒的名義直接送上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些話是二姐兒私底下偷偷同陳氏說的,陳氏聽了這一席話,亦深以為然。她原就是個手底下散漫慣了的,當初與趙家鬥的人腦子都快打出狗腦子來了,平日裏花錢仍舊是大手大腳,憑白叫趙家二房的幾個畜生跟著沾了不少的光。到最後更是為了兩個姐兒不吝分了一半嫁妝與趙家。對仇人尚且如此,如今把銀子花在自家人的身上,陳氏更覺痛快。
隻是這一番打算,卻不必同陳老太太等人明說。待良田鋪麵兌下來後,直接吩咐佃戶將春秋兩季的租子和米麵直接送上來也就是了。
因思及自家並無熟稔稼軒之人,二姐兒生怕買地時遭了買辦經紀們的糊弄,花了大錢反而得不到好地。因而三思過後,遂同陳氏商議了,央求張家幫忙看地。張家乃是世代經管皇莊之人,自然明白個中的好壞。張允更是打著討好親家的主意,拍著胸脯大包大攬。又問陳珪是否也想出錢買地,他可以幫忙相看雲雲。
陳珪原沒想到這些個,聞聽張允所言,也知道此乃開源節流之大事,不覺動心。同家人商議了,果又挪湊出紋銀一千兩,交由張允去籌辦。
張允在外頭接連轉了大半個月,迴來時方說道:“京城近郊雖有良田,隻是天子腳下,價錢比照外省更貴了不少。這麽說罷,倘或在山東一帶,二兩銀子能買一畝好地,到了京城,您便是花六兩銀子未必能買到同樣好的。屈指算來,恐怕在京郊買一百畝地的價錢,到了外省都夠買兩三百畝的。著實不劃算。我原還想著,實在不行,便再往遠個一二百裏,哪怕是進了平安州去買地,也比白花了冤枉錢的好。誰知天緣湊巧,竟讓我碰見了這麽一位老爺——說來也是個京官,要謀外缺,家裏正賣田賣地的籌措銀兩,尋情找門路。因他賣的急,價錢上倒能壓下來不少。況且離著京城也近——便在東郊離城二十裏處的紫檀堡。統共一百畝良田和近二百畝的中等田地,還有幾間房舍,共作價九百兩銀子。敢問嫂子,這個價錢可使得?”
陳氏聞聽此言,自然欣喜。隻是想了一會子,不免猶豫。蓋因她手上的梯己銀子,便算上前兒鋪子管事賠罪的五百兩,通算下來也不過一千兩有零,這會子單花九百兩買田置地,再加上央求哥哥陳珪尋摸的鋪子,倒是超出預算了。
陳珪見狀,便笑道:“這樣占便宜的好事兒,有什麽好猶豫的。不如這樣,這三百畝的田地咱們兄妹兩個平分,你要五十畝良田和一百畝的中等田地,下剩的勻給家裏。隻不過咱們兩下一同交錢罷了。”
張允聞言,又笑道:“因著陳兄乃是官身,我同那家人談價兒的時候,並未提及陳兄的身份,免得橫生枝節。倘若陳兄信得過我,這件事就交給我辦罷。”
陳珪便笑道:“這是自然,正所謂一事不煩二主。隻是勞累張兄了。”
當下便付了銀子與張允。那張允略坐了盞茶工夫,便以秋收時忙為由,匆匆告辭。
沒過幾日,果然命張家太太將更了名姓兒的房契地契送往陳府。又因陳氏乃女眷,陳府眾人又不事稼軒,張允好生幫襯著陳家招了佃戶人等,講好了春秋兩季如何收租收糧等事。一應舉措料理的妥妥當當,再不必陳家多操一點子心。
至於采買鋪麵一事,陳珪自己便是戶部主事,自可從朝中因官員犯事抄沒充公的家當中挑揀些地段相對好,價格也適宜的鋪子以官價購置下來。
陳氏自忖沒有做生意的手腕兒,況且也沒那個精力,遂將置辦下來的鋪子租賃給旁人,每年隻收租金過活。
倒是自家的嫁妝鋪子,從前便是賣些頭油脂粉香料釵釧一類女人常用的東西。因著采辦的貨物尋常,生意也是不好不壞。隻是自從二姐兒夏天裏摘了花兒朵兒淘澄胭脂膏子和各色香粉,家裏用不完的便送到鋪子上賣——縱使價錢貴些個,慢慢的倒也積攢出一些口碑,連帶著鋪子裏其他脂粉的銷量也升了不少。隻是能買得起二姐兒自製的胭脂膏子的顧客,總歸用不慣其他劣質貨,次數多了,不免抱怨連連。
一時間,陳氏的嫁妝鋪子在外的名聲兒倒是截然不同的冰火兩重天。
二姐兒見狀,索性同家人商議了,叫鋪子上不再進那些劣質貨。轉而進一些質量尚好的東西來。自己也按照後世見過聽過的,嚐試著做了許多鮮花餅,鮮花果飲,配置了不同用處的花茶,又按照看過的古方配置了一些香料,乃至推陳出新,不斷鼓搗出一些新鮮花樣兒來,放到鋪子上去賣。
時日長久了,陳氏的嫁妝鋪子果然從販賣劣質貨的小鋪麵成功轉型為麵向仕宦女眷及商賈家眷的精致鋪麵。二姐兒深知供不應求的消費心理,堅持自家出產的胭脂香粉做工流程精益求精,每月的產量也都是有限供應。
如此一來,能夠買到陳家香粉的女眷們自然十分得意,買不到的人在惋惜之餘,也隻得轉去旁的鋪子采買。因而陳家香料鋪的胭脂香粉縱然價格金貴,倒是並未對旁人家的鋪子構成威脅。即便眾人因此眼紅陳家香料鋪的生意好,倒也沒有除之而後快的惡念生成。
也有人暗中惦記著陳家香料鋪的各種香料配方,隻是礙於陳珪在太子殿下的跟前兒愈發受重用,倒是不敢輕舉妄動的。一些有資格輕舉妄動的人,卻也看不上區區一個香料鋪子的收益。
這麽一來,陳氏的香料鋪子便大樹底下好乘涼一般,順順當當的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