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首先反應過來的,當然是晁錯。


    晁錯現在做夢都想過一把丞相的癮。


    而他也隻能選擇朝丞相大位衝刺。


    因為,等周亞夫致仕,他還爬不到丞相的位子上的話,那麽,他也就隻能跟著周亞夫一同致仕。


    在這個朝堂上,現在,任何人都可以致仕。


    獨獨他晁錯不行。


    他仇家太多了!


    多到連他自己都數不清楚!


    晁錯敢保證,隻要自己失勢,那他的整個家族,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他隻能硬著頭皮,對丞相寶座發起衝擊。


    但,在漢室,一個文官想要當丞相?


    難!


    太難了!


    首先攔在他麵前的,就是祖宗製度,漢家鐵律——非有功不得候,非劉氏不得王,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而想要當丞相,就必須先為列侯。


    但問題是——漢興以來迄今六十餘年,不靠軍功而為列侯者,十個手指頭數的清楚!(諸侯王子弟及外戚候,不算列侯,他們屬於諸侯)。


    無非就是武侯陽去疾、成陶候周信、藤候呂更始、建陵侯張澤等人而已。


    而這些人裏,陽去疾得候,靠的就是築長安城的功勞。


    周信得候,那是因為人家是呂後的心腹,曾經對呂後一家人有救命之恩。


    張澤就更不提了,人家是惠帝的親信,從小跟著惠帝長大,賞個列侯算什麽?


    藤候呂更始,一則姓呂,二則人家種地種的好。


    誰敢不服呢?


    所以,晁錯這幾年是千方百計刷聲望,想盡辦法搞事情,就是為了自己可以封侯,未來過一下丞相癮。


    為此,他甚至丟棄了許多常年堅守的原則,給當今天子的不少政策背書。


    可惜……


    這些事情,雖然讓他頗得天子欣賞,但,想要功封列侯,卻還是差了那麽一點。


    畢竟,現在,天下公認,想當列侯,必須有軍功。


    要不然,你就生個好女兒,送進宮裏去……


    而除此之外,想靠政績封侯。


    這就不僅僅需要天子同意,還必須得到朝臣支持或者天下信服。


    朝臣支持這種事情……


    晁錯連想都沒有想過……


    他知道,自己在朝堂上的敵人,跟他的朋友一樣多。


    而在朝堂之外,他可以說得上是八方皆敵了。


    特別是,袁盎的故舊親朋們,一直在給他上眼藥,潑他髒水。


    好在,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天降齊王……


    這對晁錯來說,就跟天降大禮包沒有差別。


    你要知道,晁錯是靠什麽起家的?


    削藩!


    他又是靠什麽天下知名?


    還是削藩!


    削藩,就是他的魔咒,也是他的心結,更是他矢誌一生的事業。


    齊王此時跳出來,等於就是對他晁錯大喊一聲——向我開火!


    晁錯,自然就毫不客氣,立刻奮筆疾書,上疏彈劾齊王十宗罪!


    有了晁錯帶頭,整個禦史大夫衙門,幾乎全部跟進。


    尤其是持書禦史們,就跟吃了火藥一樣,彈章如同潮水一般湧入宮中。


    而其他人那裏肯閑著?


    在看到了晁錯和禦史們的榜樣後,三公九卿,人人有樣學樣。


    紛紛各種彈劾。


    齊王劉將閭做過的,沒做過的,所有事情都被翻了出來。


    頃刻之間,未央宮的蘭台,就被各種彈章淹沒。


    劉徹望著這些彈章,微微一笑,連看都懶得看,隻是讓尚書們整理好備用。


    要弄死一個諸侯王,還是一個傳續數十年,枝繁葉茂的諸侯王,當然不是這麽簡單的事情。


    而且,劉徹也不能表現的吃相太難看。


    所以,他吩咐汲黯道:“一應奏疏,全部留中,迴執各官:齊王,長者,朕不忍致法於王,卿等再思之……”


    “諾!”汲黯領命而去。


    …………………………


    “天子不忍致法於齊王?”拿著迴複,晁錯冷笑一聲,然後,大喝道:“準備筆墨!”


    皇帝說自己不忍致法齊王,齊王就能逃過一劫?


    開玩笑!


    事實上,這個迴複落在晁錯眼裏,就跟‘朕覺得這齊王的罪證還是太少了,卿等再找找?’一樣,根本就是在鼓動他搞事。


    相反,倘若天子痛罵一通,那才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罰酒三杯,下不為例。


    民間有諺語就說的好……


    正所謂,這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所以,晁錯馬上就打起了精神,思慮一番後,就提筆開始給齊王羅織罪名。


    給人按罪名這種事情,可是法家大臣的強項啊!


    譬如,曆史上張湯發明‘腹誹’玩死了顏異……


    隻是眼珠子滴溜溜的這麽一轉,晁錯就給劉將閭找好了三十餘條罪行。


    然後挑挑揀揀,揀出來三條。


    別以為,這是晁錯仁慈……


    恰恰相反,這是斬盡殺絕的絕戶計。


    ……………………………………


    翌日,早朝之上,剛剛開場,群臣還未坐定,晁錯就已經第一個出列拜道:“陛下,臣有本奏……”


    劉徹意味深長的看了晁錯一眼。


    他自知道,這晁錯肯定會開炮,所以,他一揚手,道:“禦史大夫若是要言齊王之事,就請退下吧……”


    劉徹做出一副非常不忍心的模樣,說道:“齊王,朕之王叔,縱有所過錯,那也是小錯,卿就不要抓住不放了嘛……”


    這就跟一個loli可憐的巴巴的看著一個loli控說:“叔叔,雖然我不介意,但是三年起步,最高死刑哦……”


    晁錯和群臣,哪裏還忍得住?


    當下,晁錯就跪下來,義憤填膺的拜道:“陛下,江山社稷,乃高帝之江山社稷,乃太宗之江山社稷,乃先帝仁宗孝景皇帝之江山社稷,非獨陛下一人之人江山社稷!”


    “詩雲:夙夜匪解,以事一人……還望陛下明知老臣拳拳赤子之心……”


    “且夫,齊王,非獨小錯而已……”


    晁錯就仿佛史書中的直言勸諫的比幹,微子一樣,神色肅然,大義凜然的拜道:“老臣,本不過潁川之鄙夫而已……躬耕於鄉野之間,不求聞達於諸侯……幸蒙先帝不棄,委臣以軍國之事,授臣以托孤之重……”


    “今齊王亂政,禍國殃民,臣不得不彈劾之……”


    在晁錯身後,包括丞相周亞夫在內,三公九卿,文武群臣,現在全部團結起來了。


    哪怕是那些晁錯的敵人,現在也站在晁錯身後。


    這些人全部跟著晁錯一起下跪,拜道:“禦史大夫臣錯……”


    “丞相臣亞父……”


    “執金吾臣都……”


    “大農臣不疑……”


    “太常臣彭祖……”


    “大鴻臚臣昆邪……”


    甚至就連匈奴歸義單於,也似乎看明白了什麽,也跟著趴在地上,用著半生不熟的漢話說道:“單於臣義……”


    一瞬間,整個宣室殿,數百位官員,全部集體下跪,異口同聲的懇求道:“願陛下以天下為重,聽社稷之言……”


    劉徹看著這個場景,眼睛忽然有些濕潤。


    這是被感動的。


    他放眼望去,這些大臣之中,有法家的,有黃老派,也有親儒家的,甚至是墨家的。


    但,他們現在團結一致。


    劉徹敢保證,他們絕沒有私下串聯——因為沒有人,哪怕是他,也沒有這個能耐,在一個晚上就將這麽多派係的思想工作做通……


    而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現在,沒有任何一個朝臣會容忍有人對匈奴談和——哪怕是匈奴人自己,譬如歸義單於夏義……


    能有這麽大的能耐的,唯有利益。


    類似於米帝的軍工複合體那樣的強大的無可匹敵的利益集團!


    唯有這樣的利益集團,才能迸發出如此可怕的力量,才能做出如此協調一致的動作。


    畢竟,麵對傷害到己身利益的行為,根本不需要去協調和商量,甚至都不需要經過大腦。


    隻需要拍屁股就可以做出反應!


    而為了這一天,劉徹足足花了七年時間,投入數不清的人力物力,不斷的潛移默化,不斷的鼓吹征服世界,不斷的用利益拉攏,用實際好處蠱惑。


    甚至不惜玩出了加恩令這樣的分紅神功。


    而現在看來,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為,在今天,一個新的強大的足以挑戰一切的利益集團正式成形。


    它遍及所有階級,紮根在所有群裏,用諸子百家的思想理論來做基礎,用漢軍的武力和國力做觸角,最終在這朝堂具象化出來。


    它的特征,隻有一個——誰擋我擴張,我就弄死誰!


    而且,這個集團根基牢固。


    在政治上,有列侯勳貴集團做靠山,在軍事上,有數十萬精銳為依靠,在經濟上,更有無數軍功貴族和將門以及那些渴望著戰爭的商人為依托。


    基本上,這個集團已經與大漢帝國共存了。


    想消滅它?


    先消滅大漢帝國!


    就如米帝的軍工複合體和華爾街一般,我就是帝國,帝國就是我。


    利益集團,是強大的不可抵禦的力量。


    你隻需要看看,那些在利益集團麵前一敗塗地的各種流派就知道,這個怪獸,隻要成長起來,除非一次性將它滅亡,不然,你就無法消滅它。


    集團可以內部可以有分歧,但對外,絕對是團結和可怕的。


    而齊王劉將閭,就是這個怪獸口中的第一個犧牲品。


    劉徹豈能不感動?


    直至此刻,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的一切,都可能保存下來,不會有人亡政息的可能。


    就像商君當年在秦國做的事情一樣。


    人亡政不息。


    有了這個利益集團來保駕護航,一切外敵,都將被碾成粉碎。


    大漢帝國變成日不落帝國,終於有了可能!


    隻不過……


    劉徹清楚,凡事有利就有弊。


    就像一枚硬幣一般。


    有正麵,必然有反麵。


    利益集團,可是要吃人的!


    譬如那曆史上無敵的地主鄉紳官僚集團,統治中國兩千年,特別是宋代之後的文官集團,就跟開了掛一樣,碾壓一切對手。


    而後果則是,禮法製度的盛行和鄉賢治國的開始。


    如今,這個新的利益集團,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


    它為擴張而生,也必定為擴張而戰。


    為了自己的發展和壯大以及強盛,它們必定不憚犧牲其他人。


    畢竟,帝國主義,可不會管你是自己人還是外人。


    就像資本,從來不會有國籍一樣。


    不過,暫時還不必擔心這些問題。


    外戰勝利的紅利和對外擴張帶來的好處,足夠抹消一切矛盾,掩蓋所有問題。


    隻需要中國的社會繼續進步,趁著紅利還在,發展到一定程度,進入工業社會,那麽,一切問題就又得到了解決辦法。


    而等這些被掩蓋的問題爆發的時候……


    劉徹覺得,大抵自己的骨頭都應該爛掉了。


    子孫肯定有子孫的智慧,劉徹也就沒必要為他們操心了。


    “卿等……”劉徹做出一個為難的樣子,歎了口氣,道:“既然卿等執意如此,那朕就洗耳恭聽……不過,事先說明,齊王如今之錯,不過小錯而已,朕絕不會因此而致法於王……”


    這也是肯定的。


    在中國,不管在什麽時候,除非是滿清蒙元,大興文字獄的時候,其他任何王朝,都不敢背上‘堵塞言路’,不讓人說話的罪名。


    誰做了,誰就肯定要被人罵上一千年,甚至一萬年!


    所以,在中國,貴族士大夫們一直是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的。


    哪怕是君王,也無法剝奪。


    曆史上,用吐沫星子給帝王洗臉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


    不然你以為,東林黨為什麽那麽喜歡騙廷杖?


    還不就是可以藉此刷聲望?


    是以無論如何,劉徹都不可能拿齊王劉將閭的奏疏上的事情說事。


    那基本上就跟公開告訴天下人——朕乃獨夫,沒有差別!


    不過,中國政治,從來都是很有幽默感的。


    譬如,大部分被處死的貴族官僚,肯定不會是因為處死他們的罪名而死。


    那隻是一個借口——一個忽悠世人的借口。


    甚至大多都是被人按上去的。


    譬如,淮南厲王,也譬如現在的齊王劉將閭。


    這是遊戲規則,也是中國獨有的文化。


    隻不過,這種幽默感,在那些當事人看來,一點也不幽默,反而充滿了殘酷和冷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做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要離刺荊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要離刺荊軻並收藏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