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位於汴水南岸,北臨黃河,離濟水也不遠。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沒有山地,便於馳騁,利攻不利守,謂之“四戰之地”。


    開封府地當要害,西峙嵩嶽,東接青齊,北據燕趙,南控江淮,謂“四方所湊,天下之樞,可以臨製四海,四通八達之郊,兵法所稱是也。”


    當取天下者,河南在所必爭!


    開封府附近的主要河流就是汴河,即隋煬帝所開挖的通濟渠。自其開通之日起就發揮著南北交通的幹道作用。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同時也是開封府賴以為都的生命線。


    宋東京開封府有四河以通漕運,一曰汴河;二曰黃河;三曰惠明河;四曰廣濟河,其中也是汴河所漕運為多,唯汴水橫亙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半天下之財賦,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


    開封府城池之內水道較多,汴河沿線舟船、客商是絡繹不絕的。除此之外,開封府城池之內還有河市與水戲。


    宋宣和二年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天貺端午節與夏至,開封府的士庶百姓,包粽子、吃粽子、寫端午貼詞、掛占命縷、係朱絲辟兵、喝菖蒲酒等,並上河市趕集、賣貨、買貨、踏青、上墳等等,當然也有許多士庶百姓觀看水戲。


    所謂水戲,亦稱水嬉,是源遠流長的各種水上遊戲活動。屆時,水上歌舞、龍舟競渡、水秋千、水傀儡、踏混木、水百戲、水上泛舟、水上搶金甌等等各種弄潮及弄潮之戲爭相在開封府表演。


    而宋宣和二年五月開封府最大、最熱鬧的水戲就在金明池鑼鼓喧天的上演了。


    “萬歲!萬歲!萬歲!”


    當宋帝趙佶與皇後、太子、諸嬪妃、皇子、帝姬、諸王、兩府大臣、輔臣、三司使、學士、尚書、侍郎、禦史中丞等文武百官登上建於金明池之上的殿宇之時,數萬禁衛禁軍及無數士庶百姓頓時就爆發出了一陣又一陣的山唿“萬歲”之聲。


    金明池兩岸,前來賞玩的士庶百姓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池中靠近水榭處停泊著百餘艘大小舟船。


    金明池為宋太宗皇帝趙光義朝所營建,又名“靈沼”、“靈池”、“大池”、“天池”等等,宋太宗皇帝營建金明池的目的就是為了閱習水戰。


    金明池有水心五殿,南有飛梁,引數百步,屬瓊林苑。每歲三月初,命禁軍教舟楫,習水嬉。西有教場亭殿,亦或幸閱炮石壯弩。


    金明池大可通戰船,可以想象金明池的宏偉巨大。


    金明池周長九裏三十步,池形方整,四周有圍牆,設門多座,西北角為進水口,池北後門外,即汴河西水門。正南門為欞星門,南與瓊林苑的寶津樓相對,門內彩樓對峙。在其門內自南岸至池中心,有一巨型拱橋,名曰仙橋,長數百步,橋麵寬闊。橋有三拱“朱漆欄盾,下排雁柱”,中央隆起,如飛虹狀,稱為“駱駝虹”。


    金明池之中的殿宇本就不少,而宋帝趙佶又在此基礎之上是大興土木,又營建了不少殿宇樓閣,以便觀瞻。


    於是金明池就失去了教習舟師之效,完全成為了皇家踏青與觀看水戲之地了。


    “朕是演武、看戲兩不誤也!今日朕與民同樂!”趙佶登台而觀,看著台下數萬衣甲鮮明、盔袍燦爛的禁衛雄軍,不由得滿意的笑道。


    “宋興八世,隆在宣和,外攘夷狄,內修法度,古之明君也難及也!”


    “陛下才質高妙,有崇先廣統之規,故即位而開發大誌,考合古今模範,獲前聖代故事,建正朔,定製度,招選俊傑,奮揚威怒,文武四加,所征者服也!”


    “規矩萬世之業,固後世之基地。內修文學,外耀武威,以延天下之士,先王之風粲然可考者矣!”


    “陛下實為千古一帝也!”


    “..................”


    周圍蔡京、梁師成、王黼、童貫、李彥、朱勔、李邦彥、高俅等諸臣頓時諛詞如潮,直至將趙佶誇成了“千古一帝”...


    所謂演武,又稱閱武或講武,是朝廷為了檢閱練兵效果、整肅軍隊和鼓舞士氣,從而由皇帝主持舉行的講武閱兵之舉,為一種朝廷禮儀。


    宋不斷推行“崇文抑武”,尚武之氣便日漸消退,閱武操演之舉也是日益減少,自宋神宗皇帝趙頊之後,宋朝廷再無大型閱武之舉了,直至到了宋帝趙佶這裏,就將閱武與看戲合二為一了...


    “起!”待宋帝趙佶與皇後、太子、諸嬪妃、皇子、帝姬、諸王、兩府大臣、輔臣、三司使、學士、尚書、侍郎、禦史中丞等諸臣坐定之後,殿帥高俅便走到水榭之前,取出一麵小旗,用力揮舞了一下。


    “嗵...嗵...嗵...”


    “嗚...嗚...嗚...”


    隨著高俅一聲令下,金明池之內便是鼓號齊鳴,千餘禁衛禁軍軍卒便分坐數十條大船,駛至池心之後,就停了下來。


    大船之上立有秋千,於是千餘禁軍爬上了秋千,一聲號令,千餘禁軍翻起筋鬥便擲身入水,此謂之“水秋千”。


    “噗通,噗通”之聲是一陣接著一陣,禁軍軍卒入水之聲是接連響起,千餘禁軍軍卒一起擲身入水,場麵是蔚為壯觀,引得眾人是紛紛高聲喝彩,吵吵嚷嚷的,金明池是異常的熱鬧。


    隻不過千餘禁軍軍卒“水秋千”之技實在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入水姿勢極為優美,一躍入水,就如一條條白魚般的;有的入水姿勢卻是極為難看,四仰八叉的落入水中,激起了一朵朵的水花;甚至有人直接落在了船隻甲板之上,摔了個七暈八素的,一些人甚至被摔昏死了過去...金明池池中也是劈裏啪啦的,就如下餃子一般。


    直娘賊,賊配軍,看老子迴頭如何收拾你們?殿帥高俅見狀頓時臉色是異常難看,同時心中也是有些恐慌,慌忙微微迴頭看了一眼坐在高台之上的宋帝趙佶。


    不過好在趙佶似乎是並不在意,反倒被眾“水秋千”禁軍引得是哈哈大笑,趙佶身邊的眾人也是忍俊不禁的。


    高俅見狀心中才放下了心,又揮舞了一下手中的小旗。


    於是乎,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水上歌舞、龍舟競渡、水秋千、水傀儡、踏混木、水百戲、水上泛舟、水上搶金甌等諸軍百戲,是一出接著一出,接連在金明池中上演,令趙佶等人看得是目眩神搖、目酣神醉的,金明池周圍的禁軍軍卒、士庶百姓也是大聲鼓噪喝彩。


    此刻的金明池就如一座大戲園子一般,表演者就是大宋禁衛禁軍,而觀眾為趙佶等人及眾多士庶百姓。


    “嗵...嗵...嗵...”


    “嗚...嗚...嗚...”


    正在此時,金明池之外忽然響起了一陣震天的鼓號聲,在震天的鼓號聲中,還夾雜著大軍開進之時發出的整齊的腳步聲。


    忽然前來金明池的大軍絕非高俅所領的開封府大內殿前親軍,於是趙佶、高俅等人頓時驚訝萬分,紛紛側目看著大軍開來的方向。


    高俅更是緊張萬分,若是在開封府城池之內,皇帝陛下麵前發生了什麽變故,那麽他這個殿前司都指揮使將會是難逃其罪。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幹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敵寇兮,覓個封侯。”


    “黑旗軍!”


    “萬勝!萬勝!萬勝!”


    宋帝趙佶聽到歌聲之後,特別是聽到“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這句歌聲之後,心中頓時是大為歡喜欣慰,高俅聽到歌聲之後也是暗暗歡喜。


    而蔡京、童貫、王黼、朱勔等人聽到歌聲之後,臉色卻是異常的難看。李三堅三夫人徐婷婷之兄,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李邦彥卻是滿臉愧色。


    “李中書,發生了何事?”太子趙桓見狀有所不解,於是轉頭看著李邦彥道。


    “迴太子殿下...”李邦彥聞言躬身拱手,有些支支吾吾的答道:“是李...李三堅迴來了。”


    “李三堅李狀元?他不是遠在西北邊塞之地嗎?”趙桓聞言詫異的問道。


    “李三堅他不但遠在西北邊塞,還引軍深入西賊腹地,與敵作戰。此刻當奉旨迴到了京師。”李邦彥答道。


    李三堅及黑旗軍孤軍深入西夏腹地,此事在東京開封府之中早已是鬧得沸沸揚揚的,可太子趙桓對於此事居然渾然不知,活得個渾渾噩噩的,如此不禁令李邦彥心中是頗為蔑視。


    不過李邦彥表麵之上卻是對太子趙桓是異常的恭順有加,原因就是此刻的李邦彥為太子府侍讀。


    宋帝趙佶在位之時,李邦彥是無法與蔡京、梁師成、童貫、王黼等人相爭的,李邦彥是寄希望於太子趙桓繼位登基,到了那個時候,他李邦彥必將會是平步青雲、獨領朝綱。


    不過趙佶正當壯年,且身體是異常的康健,因此李邦彥就有的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飛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飛機並收藏宋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