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賊,辱我太甚!”熙河路經略安撫使、宋熙河軍統帥劉法騎在一匹棗紅色戰馬之上,看著站著曠野之中兩萬餘宋軍將士大聲說道:“逆賊西戎雍熙二年稱亂以來,今八十餘年矣。荼毒生靈數百萬餘,蹂躪州縣八千餘裏,所過之處,百姓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生...此其殘忍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減者也!”


    劉法今年已經年過古稀,須發已經全白,著一身烏錘甲,頭上一頂鳳翅兜鍪,長長的黑色盔纓飄於腦後,注視著兩萬餘站在冷冽寒風之中的宋軍將士,“滄浪”一聲,自腰間拔出長刀,胯下戰馬發出一聲嘶鳴,人立了起來。


    “廉頗八十,諸侯尚畏其勇!廉頗八十,尚為國征戰!”劉法高舉長刀過頂大聲吼道:“某方六十餘,何不如古人哉?劉某奉旨討逆,定破西賊於塞外!兒郎們,隨某討逆,不破樓蘭,誓不迴!”


    “吾等願跟隨劉老將軍討逆!”


    “不破樓蘭,誓不迴!不破樓蘭,誓不迴!”


    “吼!吼!吼!”


    數萬將士一起持戈怒吼,震耳欲聾的吼聲直衝雲霄,聲震曠野。


    宋宣和元年,在童貫數道嚴令之下,在童貫以聖旨相逼之下,劉法終於率熙河路兩萬餘熙河軍出征朔方,打算攻占朔方城之後,攻取夏都興慶府,一舉攻滅西夏。


    兩萬餘熙河軍皆為百戰之士,為大宋西軍之中的精銳兵馬,分別為宋振武軍、定功軍、神虎軍、建威軍等軍,共十指,兩萬餘人馬,跟隨兩萬餘人馬出征的便是十餘萬廂軍、鄉兵、民夫等,對外號稱二十萬人馬。


    大宋通議大夫、龍圖閣學士、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軍州事李三堅為隨軍轉運使,負責押運糧草、軍械等輜重...當然民夫等等也由李三堅負責。


    劉法為人剛烈正直,治軍極嚴,其部曲皆甘願為其死戰。


    “壯哉!劉老將軍!”騎在“嘯風”背上的李三堅也被現場氣氛所渲染,於是大聲讚道。


    劉法聞言先是揮手令諸軍開拔,隨後催馬緩緩走到李三堅身邊後低聲說道:“李經略,你奉命押運糧草、軍械等物,老夫想說的是,此事你可暫緩行之,甚至...甚至...不來,老夫也絕不怪你,且隻要老夫還活著,定會為你遮掩此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三堅聞言異常詫異的看了看劉法,心中極力琢磨劉法這句話的意思,半響之後方才開口問道:“大軍無糧,如何作戰啊?老將軍何出此言啊?”


    “你李經略如此的耳聰目明,老夫之意,你當真是不明白嗎?”劉法聞言怒氣衝衝的對著李三堅說道。


    都六十餘歲了,為何還如此的脾氣暴躁?就跟個火藥桶,一點就燃...李三堅聞言看著劉法心中暗暗嘀咕道。


    同時李三堅心中也是大為感動,但卻是不以為然的。


    趙佶、蔡京、童貫等人好大喜功,特別是童貫,取得橫山之戰勝利之後,便以為西夏是個軟柿子,可以隨意拿捏了,欲一鼓作氣拿下朔方城,隨後攻破西夏國都興慶府。


    好大喜功的童貫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被位列三公的皇恩衝昏了頭腦,是頭腦發熱,不知輕重,破西夏國都興慶府,令西夏全國上下在自己手中俯首稱臣,從而一統虜境,那麽他童大國公便是千古太監宦官當中的奇男子了...說不定此後便封王拜相,光宗耀祖,名利雙收,是青史彪炳,他童貫之名便流芳萬世了。


    但童貫此舉卻是幾乎將劉法等兩萬餘宋軍精銳置於死地。


    劉法此戰稍不留意,也許會戰敗,明眼之人是早已看出了,因此劉法不欲李三堅也跟著遭受此劫。


    可此事怎麽可能?李三堅懈於兵事,故意拖拖拉拉的,不將糧草押運至前線,這樣當然可以避禍,可軍中缺糧,軍心必然會大亂,軍心大亂必然會是大敗而歸,說不定還會全軍覆沒呢,如此李三堅必然會難逃其責,被童貫斬首示眾,以正軍法的。


    隻怕到時候劉法想遮掩此事,卻是無能無力的。


    就算劉法僥幸領軍得勝,可軍中一旦有何風吹草動,童貫必然會拿此事大做文章,從而置李三堅於死地。


    對此,李三堅必須頭腦清醒。


    隻是這大量的糧餉等等又從而而來?此時秦鳳路官府早已是家徒四壁了,秦鳳路百姓早已是一貧如洗了,十數萬大軍所需大量糧餉、軍械等輜重又從哪裏籌集?李三堅簡直是快要愁死了。


    除非是拚命搜刮百姓家中僅存的那些活命的錢糧、牲畜等等,或者自宋他路調撥。


    搜刮百姓家中那些活命的錢糧、牲畜等等,其一說不定會激起民變的,而民變的後果是異常嚴重的;其二李三堅又居心何忍?因此此事是斷不可為。


    而從宋他路挑撥,其一路程遙遠,遠水是解不了近渴的,臨時調撥根本是解決不了出征朔方的大軍的急需的;其二就是臨近沿邊諸路的各路、各州府也是窮得叮當亂響了...哪裏還有多餘的軍需供給劉法大軍及童貫大軍?除非自開封府、江南等地調運。


    童貫,我日你娘的十八代祖宗,此時李三堅心中大罵道,童貫之毒,可見一斑,讓李三堅是左右為難,是騎虎難下也!


    “哎,劉老將軍。”李三堅考慮良久之後,開口對劉法說道:“此事斷不可行,李某總責此事,當不可有一絲懈怠,此事劉老將軍就不必再說了。不過劉老將軍,李某倒是有句話要說,不知劉老將軍是否容李某一言?”


    “李經略,你有話直言便是。”劉法點頭道。


    “不求無功,但求無過。”李三堅聞言緩緩的說道:“既然後果難料,不如提前做些準備,隻要劉老將軍全師而退,想必也無人能將你怎樣。”


    李三堅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既然知道此次出兵是兇多吉少,那麽又何必與敵死拚?不如小心謹慎,到了朔方之後,隨便與夏軍打幾下,甚至相持一段時間,然後引兵後退,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不求敗敵,隻求能夠全師而退,便是上上大吉。


    宋軍當中吃敗仗的將領還少了?大多數將領吃了敗仗之後,基本上是安然無恙,最多不過降職或罷官免職,降職或罷官免職之後,說不定今後還會東山再起的,因此劉法能夠全師而退,最多落個不獎不懲而已。


    “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劉法聞言喃喃自語道。


    李三堅點了點頭。


    “劉老將軍,就受此物。”李三堅隨後取出一個小箱子遞給劉法後說道。


    “此為何物?”劉法隨後取出箱中的一個長筒狀物體後納悶的問道。


    “此物名為千裏眼,也許能助老將軍一臂之力。”李三堅說完指著千裏眼,將用法告訴給了劉法。


    劉法聽完後,半信半疑拿起千裏眼放在眼前看了片刻後,頓時大喜,連連大笑道:“什麽也許?是肯定,此物真乃奇物也,如此奇物用在戰場上,必有奇效啊!”


    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劉法隨後看著李三堅,心中是大為驚訝,一個在劉法等人眼中的一個迂腐書生,可他居然嫩有如此道奇思妙想。


    也許不是他李三堅想出來的,也許是他手下工匠所為,劉法隨後轉念想到。


    ...........................


    “奸賊,國賊,閹賊,老不死的害民賊...”李三堅快馬加鞭迴到秦州府中內室之後便破口大罵道。


    “啊?官人,你這是...?”蔡櫻雪見李三堅踏入內室之後便破口大罵、指桑罵槐的,於是一頭霧水的問道。


    “別打岔...”李三堅瞪了蔡櫻雪一眼後,又是望空而罵。


    蔡櫻雪見狀也不打擾李三堅,笑嘻嘻的看著李三堅,良久之後,方才哭笑不得的問道:“官人呃,到底何人惹了你了啊?”


    李三堅暢快淋漓的大罵一通後,胸中憤懣之氣減了不少,於是搖頭道:“櫻雪,近日我就將啟程前往統安城了,你準備準備罷,準備隨我前往。”


    “我...奴家...不能隨你去了...”蔡櫻雪聞言頓時臉色通紅,忸怩的低聲說道。


    “恩?這是為何?”李三堅異常詫異的問道。


    李三堅帶上蔡櫻雪,就是需要她的一身五一,從而護得自己周全,蔡櫻雪當然也是清楚的,可她為何又不去了?李三堅大感疑惑不解。


    李三堅再三追問之下,蔡櫻雪就是不說,最後李三堅威逼動用家法,蔡櫻雪方才怒道:“肚子裏有了你的臭小小賊,如何能夠隨你出征嘛?”


    啊?李三堅聞言頓時是又驚又喜,慌忙小心翼翼的扶著蔡櫻雪坐在床邊,伸手輕輕的撫摸著蔡櫻雪的小腹,問道:“什麽時候的事情?”


    “就是...就是近些日子,奴家感到身體有些不適,於是就請了許夫人來府中替奴家把脈,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飛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飛機並收藏宋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