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沐天恩,得免此劫,臣感激涕零,同時臣雖已年過三十,但卻仍是不經世故、懵懂無知,因此實在不可為官,臣願就此告老還鄉,皈依山林,侍奉老母,撫育幼子,躬耕田畝,閉門讀書,就此了卻一生。”


    宋開封府延福宮之中,當宋帝趙佶問起李三堅有何要求之時,李三堅細細思考之後,就決定開口向趙佶辭官。


    李三堅入獄數月,四司勘鞠之後,到現在趙佶基本上已經寬恕了李三堅,李三堅也因此脫離了險境,並且趙佶有了拔擢李三堅之意。


    但此時仍是蔡京等人當道,朝廷局勢並非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趙佶仍是寵信蔡京、朱勔等人。


    因此李三堅寧願辭官還鄉,也不願意與蔡京、朱勔等人同殿為臣,不願意與其同流合汙,同時李三堅辭官也是為了防止蔡京、梁師成、朱勔等人再此陷害。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李三堅辭官之後,用為官以來不多的積蓄,再加上自己的頭腦,在加上自己的三夫人徐婷婷自幼經商,是深諳經商之道的,因此做些個買賣也能養活一家人的。


    “不準!”不過李三堅打定了如意算盤,可卻被趙佶一口迴絕了...


    在這個世上,為官不是那麽容易的,可辭官也同樣如此,特別是六品以上的官員,想辭官,必須得到朝廷的恩準才行,否則也是一條罪名的。


    “不但不準,朕還打算將你留在京師。”趙佶隨後對李三堅說道。


    “遵旨!”李三堅聞言隻好無奈的說道:“陛下,可...微臣家人皆在閩南啊。”


    李三堅還是想迴到福建路,做個逍遙自在的地方州府官員。


    “朕已命人去接你的家人前來京城了,與你團聚。”趙佶微笑道。


    “謝陛下隆恩!”李三堅無可奈何,慌忙謝道。


    看來趙佶還是不放心自己,李三堅心中暗道,這下好了,將自己母親符二娘、妻妾再加上兩個孩子一並接到京城開封府,並美其名曰“團聚”,其實是將李三堅及其他的家人一並處於趙佶的嚴密監控之下的。


    “翰韌,朕當年曾經答應你,待你迴京之時,朕就賜你一所宅邸,朕今日就信守承諾,不但賜你一所宅邸,還送兩名宮婢服侍於你,翰韌啊,這次宮婢你不會又轉送他人了吧?”趙佶最後對李三堅說道。


    “陛下恩賜,微臣萬死不敢啊。”李三堅聞言尷尬的笑道。


    這可如何是好啊?李三堅心中暗暗發愁道。


    趙佶為端王之時,便送給了李三堅兩名婢女,可卻被李三堅轉手就送給了他人。


    可此時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此時的趙佶已經是大宋九五之尊了,此刻賜李三堅兩名宮婢,李三堅必須將她們當做菩薩一般的伺候,哪裏再敢轉贈他人?否則就是欺君之罪。


    可此時的李三堅的女人已經不少了,已經感到吃不消了...如此再多兩人,李三堅由此感到萬般為難。


    大不了將她們養在家中便是,你又奈我何?李三堅心中暗道。


    ........................


    “製曰:睦族敦倫,一室聚雍和之景。揚休播美,大廷隆寵渥之恩。惟汝李氏,感時思報國,尊主庇人,匪躬致命...敕李三堅,官除中大夫、龍圖閣直學士、禮部郎中。”


    宋皇宮勤政殿中,內侍梁師成心情複雜的大聲宣讀著趙佶頒布的製書,也就是聖旨。


    梁師成為蘇軾私生子,而李三堅為蘇軾的門下弟子,兩人從前還是有些來往的,關係應該說還是不錯的,可梁師成聽從朱勔之言,居然欲加害李三堅,使得此時的梁師成麵對李三堅之時,是極為尷尬。


    梁師成一邊宣讀著製書,一邊偷偷打量著正在朝堂之上跪接聖旨的李三堅。


    不知道他是否知道了此事?梁師成心中暗道。


    前不久李三堅上疏怒斥蔡京、朱勔之輩,還背負謀逆之嫌,還深陷大獄之中,當時梁師成還認為李三堅定是已經完了,不丟掉性命,也會脫層皮的,最起碼也是罷官免職,流配三千裏。


    可此時的李三堅不但為趙佶所赦免,還搖身一變,還加官進爵,雖說是無關緊要的禮部郎中,但也是升官了不是?


    中大夫為正五品的寄祿官,龍圖閣直學士為李三堅的館職,差遣便是禮部郎中。


    由此看來,李三堅仍是得趙佶的寵信,如此與其為敵,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梁師成心中暗道。


    不過是個整日裏無所事事的禮部郎中,咱家又有何懼哉?梁師成隨後轉念想到。


    “微臣叩謝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製書宣讀完畢,李三堅三叩九拜的行大禮謝恩。


    李三堅已經完全不明白趙佶之意了。


    李三堅辭官不做,卻被趙佶拒絕,那麽不說立刻當上執政官,走上執政之路,可總要敕封一些幹些實在事情的官員吧?如在刑部、大理寺、工部、兵部,甚至在軍器監中任職,李三堅都是心甘情願的,可現在李三堅居然被趙佶敕封為禮部官員?


    宋之禮部是什麽?是掌禮樂、祭祀、朝會、宴享、學校、貢舉等事的部堂,掌以賓禮待四夷之朝貢、郊勞、授館、宴設、賜予等事,這些對於李三堅來說,完全是無趣之極。


    因此李三堅不明白趙佶到底是何意?


    不過好歹是升官了,為從四品的官員,為一名朝官了,有上朝議事的資格了。升官後俸祿當然也會增加的,如此僅憑俸祿就可以養活一家人了。


    就過幾日逍遙日子罷,李三堅心中暗道。


    ........................


    “哈哈,恭喜李翰韌,賀喜李翰韌了。”散朝之後,李三堅並未立刻趕迴家中,趕迴趙佶賜予的新宅子,雖然李三堅歸心似箭,雖然李三堅急於打聽符二娘、蔡絨雪、王雯、徐婷婷、藍瑤瑤、蔡櫻雪、山魁等家人的消息,特別是四夫人蔡櫻雪與山魁、費景陽,三人自跟隨李三堅來到開封府之後,就沒了消息,不知他三人現在怎樣了?


    李三堅昨日與趙佶談了一夜,隨後就暫時宿在了宮中廨舍之中,一大早的便來到了勤政殿,隨後就是封官謝恩,根本就沒有機會出宮與山魁等人相會。


    但無論李三堅心情怎樣急迫,也必須守在勤政殿之外,恭候兩個人,並當麵致謝。


    此二人,一人為刑部侍郎胡文海,一人便是禦史中丞石公弼。


    若是沒有這兩個人,李三堅定是當堂便被定罪,而當堂被定了謀逆之罪,那麽就算是趙佶想救,也許也是無能無力了,並且定了謀逆大罪之後,趙佶哪裏肯救李三堅?李三堅及其家人的下場將會是淒慘無比。


    因此胡文海、石公弼說是對李三堅有著大恩,也絲毫不為過。


    可李三堅見到二人連袂而出時,李三堅還未開口,胡文海先是哈哈大笑道。


    “兩位恩公!”李三堅聞言連忙拱手施禮道:“小子才出大獄,恍如隔世耳,又何喜之有啊?小子能夠安然渡過此劫,乃是兩位恩公所賜,某感激不盡,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如此大恩?可小子卻不知該從何相報啊?”


    重金相酬,是肯定不行的,其一此時的李三堅拿不出重金了,其二就是二人均是較為正直之人,就算李三堅拿的出重金,以重金相酬,可豈不是等於羞辱了他們嗎?


    “哈哈,李翰韌啊,你當謝的可不是我等。”李三堅恭敬有禮,石公弼心中還是較為歡喜的,於是拍了拍李三堅的肩膀笑道:“你可知道,你李翰韌的事情,朝中有何人為你上疏說話嗎?”


    “何人啊?”這件事情李三堅哪裏知道?於是差異的問道。


    石公弼聞言伸出三根指頭,之後就覺得不對,於是又多伸出了一根手指後道:“天下隻四人上疏朝廷,為你鳴冤叫屈,嶺南黃渙,一也;開封張叔夜、張克公兄弟二人,另有一人,李翰韌你可識得?”


    “哎,石中丞啊,你就別賣關子了,李某深陷大牢之中,哪裏知道這些事情嘛?”李三堅聞言說道。


    黃渙為李三堅少時求學之時的教授,說是李三堅的恩師,是絲毫不為過的,李三堅也以師事之。


    黃渙為一名清官,為忠直之士,如此替李三堅鳴冤叫屈,是在情理之中的,不足為奇。


    可張叔夜、張克公為何人?自己與他們素不相識,根本就沒有往來的,他們為何上疏朝廷?李三堅感到萬般不解。


    不過張克公也還罷了,張叔夜大名,李三堅卻是如雷貫耳的,如此之人,能為李三堅鳴冤叫屈,就更使李三堅感到疑惑了。


    “還有一人,掖縣宗澤宗知縣。”石公弼看著李三堅答道。


    宗澤?李三堅聞言是“大驚失色”,怔怔的看著二人是久久不語。


    李三堅吃驚的模樣令胡文海、石公弼是異常的納悶,不過是名小小的知縣,為何他是如此這般的模樣?兩個心中一起暗道。


    “李三堅李郎中,可否借一步說話?”正在此時,一個略微蒼老的聲音在三人耳邊響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飛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飛機並收藏宋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