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何謂化學?”泉州城內一處學堂之內,一名名叫丁偉元的十餘歲少年問向李三堅道。


    宋“興文教,抑武事”,因此自有宋以來,就推崇儒家的倫理綱常,尊孔崇儒,興學宣教,興科舉。


    宋共有三次大規模的興學宣教之舉。


    宋第一次大規模的興學宣教始發於宋仁宗皇帝慶曆四年,故名為“慶曆興學”,為範仲淹主持。


    宋第二次大規模的興學宣教是宋神宗皇帝熙寧年間,故名為“熙寧興學”,為王安石主持。


    名聞天下的“三舍法”就是為王安石所創立。


    宋第三次大規模的興學宣教就是去年,也就是崇寧元年,由李三堅故泰山老丈人蔡京提出及主持的。。。


    蔡京以學校為今日先務,乞天下並置學養士,提出了興學宣教,故名為“崇寧興學”。


    今年,也就是崇寧二年,詔令於各州府立提舉學事司,簡稱為“提學司”,專掌州府學校教育事務,歲巡所部,以察師儒之優劣,並及生員之勤惰,並將此事作為磨勘各州府長吏的依據,據此考核州府長吏之治績。


    泉州也概莫能外,李三堅也慨莫能外。


    李三堅雖對蔡京是頗有微詞,但對其興學宣教之舉還是頗為讚同的,是積極響應。


    李三堅出身微賤,幼時讀書不易,因此是對於貧困家庭之人讀不起書是深為同情的,盼望天下所有貧寒之人均可以讀書習字。


    泉州以泉州通判崔永梽兼任提舉提學司,泉州知州李三堅隻是抽出空餘時間至泉州學堂教書。


    可即便如此,李三堅也收了二十餘個弟子,這些弟子皆為山魁奉命尋來的無家可歸、十餘歲左右的少年。


    丁偉元也是李三堅的學生之一。


    宋尊師重教,拜師不是那麽隨便的,隨便磕兩頭就算完事了,必須舉行一定的儀式才算正式成為師徒,對師徒關係也非常重視,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有時候師徒關係甚至比父子、父女關係還要親密。無論文武拜師均要行拜師禮,行拜師“六禮”。


    所謂“六禮”指的是六禮束修,亦即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幹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其中“束修”二字,是指為十條幹瘦肉條。


    諸如此類的禮儀是異常繁複的。


    當年李三堅拜蘇軾為師,是礙於瓊台儋州生活艱苦,因此一切從簡。


    而此刻李三堅身為泉州知州、提舉泉州市舶司,身負泉州軍、政、民事,同時還兼任福建路泉州、漳州、南劍州提舉兵甲巡檢公事,謂之日理萬機,卻絲毫不過分,因此李三堅時間是極為有限的,拜師之禮也是一切從簡。


    二十餘個無家可歸的少年,讓他們拿出拜師之禮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少年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卻不但為李三堅所收留,還將他們收為門下弟子,心中自是對李三堅感激涕零,均是將李三堅看做是自己的父親,是以父事之。


    “化學即‘金丹術’或稱‘煉金術’。。。”目前李三堅也隻能這樣解釋,於是微微一笑道:“即火藥、陶瓷、造紙、金屬的冶煉與煉丹術。”


    “下麵我來做件有趣的事情,名曰‘木炭跳舞’。”李三堅隨後取出一個琉璃瓶子,放在了木架之上。


    李三堅又取過一個紙包,打開紙包,指著紙包之中的粉末說道:“此為火硝或被稱作土硝,你們知道它是怎麽來的嗎?”


    台下的二十餘名弟子一齊搖了搖頭。


    “你們都上來看看。”李三堅見狀微笑著對眾弟子說道。


    眾弟子聞言一起走到了李三堅身邊,好奇的看著紙包之中的粉末,一名名叫許鎮的弟子還撚起粉末,湊到鼻子下聞了聞。


    “哎喲,好臭,師父啊,為何其中有股子臭味?”許鎮於是納悶的問道。


    “師父,此物似乎是來自茅廁?”一名名叫劉宗毅的弟子也是納悶的問道。


    “哈哈!”李三堅聞言大笑道:“宗毅難道見過此物?不錯,此物就是來自茅廁。。。火硝或土硝製取,可以用硝土和草木灰作原料。硝土一般存在於茅廁、豬、牛欄屋,庭院的老牆腳,崖邊,岩洞以及不易被雨水衝洗的地麵。硝土潮濕,不易曬幹,經太陽曝曬後略變紫紅色。好的硝土放在灼紅的木炭上會爆出火花。”


    “師父,火硝或土硝有何用處啊?”一名名叫韓寧政的弟子開口問道。


    “問得好!”李三堅讚了一句後接著說道:“用處很多,你們先看看。”


    李三堅隨後將土硝粉末放入了琉璃瓶子之中,並取過一盞油燈放在了琉璃瓶子之下加熱。


    土硝受熱開始融化成液體,李三堅又取過數顆小木炭投入了琉璃瓶子之中。


    過了一會,小木炭就在土硝液體表麵之上,突然跳躍起來,一會上下跳動,一會自身翻轉,好似跳舞一般,並且還發出一陣灼熱的紅光,煞是好看。


    眾弟子均被吸引住了,興奮的看著“木炭跳舞”,不停的低聲議論。


    “此為化學反應!”半響之後,李三堅說道。


    “師父,何謂化學反應啊?”此刻眾弟子齊聲問道。


    “這。。。”李三堅想了想後答道:“兩個物件,兩個物件是一件東西的微小組成部分,其在一定條件之下,就會破裂,並重新排列組合,其過程就被稱作化學反應。小木炭剛剛放入瓶中之時,瓶中溫度還較低,還未能使小木炭燃燒,因此小木炭是靜靜的躺在土硝之上,隨著瓶中溫度上升,使小木炭燃燒,此刻就與土硝發生了激烈的化學反應,並釋放出大量的熱,使小木炭立刻燃燒發熱,並縱躍不已。原因就是,土硝在高溫之下,就釋放出了一種東西,名曰‘氧’,氧與小木炭反應就生成了一種東西,名曰‘二氧化碳’,這是一種氣,氣就將小木炭頂了起來,使其縱躍不已。”


    眾弟子聞言均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李三堅見狀心中不由得暗暗的歎了口氣。


    李三堅心中明白欲學“煉金術”,必須有一定的基礎才行,可李三堅目前哪裏有時間從最基礎的教起?


    李三堅隻能自一些顯而易見的現象,分析其中的道理,並教授給眾弟子,與此同時,李三堅也寫了一些書籍,讓他們自書中學習,至於學到何種程度,就全憑他們個人了。


    當然他們有疑問,李三堅可以針對性的解答。


    其中李三堅肚中的學問也很有限,李三堅隻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引路人,隻是希望自己的二十餘名弟子能夠成為一粒火種,在經過很長一段日子之後,能夠燃燒起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你們都知道煙花爆竹吧?”李三堅隨後問向眾弟子道。


    “弟子知道,弟子家中原本為煙花爆竹匠人。”一名名叫湯順的弟子答道。


    湯順今年年僅十五歲,家中原為煙花爆竹匠人,後因瘟疫,家中之人就全部過世了,隻剩下了湯順一人,身世極為令人憐憫,因此就被李三堅收留了。


    “煙花爆竹為何會發光發熱?是因為火藥的作用,而其中的主要原料,就是火硝或土硝,就是經過了化學反應,才會發光發熱。”李三堅點點頭後接著說道:“若是改良其配方,也許威力還會更大,威力大得使得你們根本想象不到的。”


    與李三堅一同前來的李綱聞言不由得暗暗點頭稱是。


    李綱一直以來,都對火藥感興趣。


    “我知道,原弟子家中火藥作坊,還曾經炸死過個把人呢,威力好嚇人啊。”湯順聞言對李三堅說道。


    “炸死個把人?”李三堅拍了拍湯順的腦袋後笑道:“真正的火藥一次能夠炸死成千上萬呢。”


    “成千上萬?真的嗎?”李綱聞言不由得驚訝道。


    “還能有假?”李三堅白了李綱一眼道。


    “李某授予你們的學問,也許目前無甚用處。”李三堅隨後不理李綱,對眾弟子說道:“對於朝廷貢舉,更是無甚用處,根本無法幫助你們科舉及第,但這些學問,在今後,也許要過很長一段日子,是必有用處,用處大的超出你們的想象,若是你們現在不想學也可以,跟隨崔通判一心習經書,做文章,已備貢舉。”


    習禮法、讀經書,做文章,以備朝廷貢舉,自有崔永梽等人教授,李三堅就不想多此一舉了。


    “恩師,弟子們不想科舉做官,此生隻願奉侍在恩師身邊即可。”眾弟子互看了一眼後,一起向著李三堅拜道。


    “你們想跟隨為師做學問也行。”李三堅聞言點頭道:“不過為李某的弟子,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不但要習道理,還要身體康健,因此在學習的同時,還需強身健體,磨煉意誌,每日裏學習完畢之後,還需進入校場修習搏擊之術,此謂文武雙全是也。”


    “弟子們遵從恩師教誨!”眾弟子又是一起拜道。


    “嗯,那麽現在就打開書本。”李三堅隨後說道:“何謂數學?即‘隙積術’、‘會圓術’。。。。。。”


    於是泉州學堂之中又傳出了郎朗的讀書聲。


    此時太守府一名家丁急匆匆的趕到了學堂,不過見李三堅正在授業,於是不敢打擾,隻是守候在了學堂之外,等待李三堅此日授業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飛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飛機並收藏宋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