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睥聣社稷,內懷不道,專以紹述熙、豐之說為自謀之計。內而執政侍從,外而帥臣監司,無非其門人親戚。。。陛下,長此以往,這天下社稷是姓趙還是姓蔡?”


    “臣亦有本奏!”


    馬涓,北宋閬州南部人,字巨濟。元佑六年狀元及第,授承事郎、簽書雄武軍節度判官。紹聖年間,遷承議郎、通判遂州。


    第二個出班彈劾蔡京的亦是個狀元,就是紹聖四年的狀元及第何昌言。


    此時的何昌言為禮部員外郎。


    三個狀元一起與當朝宰相蔡京作對,使得殿中諸臣是交頭接耳,低聲議論不已。


    其中監察禦史馬涓與禮部員外郎何昌言是正式上書彈劾蔡京,且是在宋常朝之上當眾彈劾,而李三堅卻是較為委婉,並未正式彈劾蔡京。


    話說一名州官也沒資格彈劾當朝宰相的。


    “朕有些累了,散朝!”趙佶不置可否的說道。


    。。。。。。。。。。。。。。。。。。。。。


    “陛下,請允老臣告老!”


    宋皇宮後殿之中,蔡京哽咽的對趙佶說道。


    依宋製,朝廷官員被監察禦史彈劾,那麽他必須迴家停職待參,可蔡京卻未迴家,直接跑到了後殿,向趙佶遞交了辭呈。


    在宋為官,特別是宰執官員,是很不容易的,幾乎每年都會受到彈劾,彈劾是無時不在的。


    蔡京為追隨王安石之人,力行變法圖強之事,當然就與王安石一樣,會不斷地受到非議、彈劾,這是不可避免的。


    “卿年五旬,何談老字?”趙佶聞言溫言安撫蔡京道:“朕當日所言,猶在耳旁,豈能忘卻?卿如王文公,朕願為先帝,先帝神宗皇帝如何待王文公,朕亦如此待卿,卿隻管放心大膽的去做,至於閑言碎語,朕不加理會便是。”


    此時蔡京的變法初見成效,國庫是日漸充盈,豈能因為幾個人彈劾而半途而廢?半途而廢,必將又是迴到了從前,迴到從前緊巴巴的日子,此為趙佶所不願的。


    “陛下如此待臣,微臣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蔡京聞言頓時眼角濕潤,哽咽的對趙佶說道。


    於是乎,數日後,趙佶下詔,免去馬涓監察禦史之職,並將其名列入“元佑奸黨”的名單,發吉州安置,基本上就是被貶為庶民了。


    何昌言也被免去了禮部員外郎之職,貶為宣教郎。


    而對李三堅的處置,卻是遲遲沒有結果。


    。。。。。。。。。。。。。。。。。。。。。。


    “來嬪初載,令德冠層城。柔範藹徽聲。熊羆夢應芳蘭鬱,佳氣擁雕楹。珠宮縹緲泛蓬瀛。脫屣世緣輕。空餘寶冊光瓊玖,千古仰鴻名。。。”


    宋皇後仁明殿之中,皇帝趙佶、皇後王氏一身的皇後、皇後服飾,正襟危坐,正接受諸外、內臣的朝覲慶賀。


    皇後王氏即端王府王妃,為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元符二年,在她十五歲之時,就嫁給了趙佶,是為端王府王妃,王氏今年還不到二十歲。


    不到二十歲的王氏此時已為趙佶生了一子,子初名為趙亶,後改為趙桓,即為皇長子,今年方才兩歲。


    大概也是因此王氏為趙佶生了皇長子,因此今年原端王府王妃王氏才被冊封為皇後。


    此時仍是太後向氏的服孝期,因此皇後冊封儀式較為簡單,冊封之後就是皇帝賜宴、諸臣朝賀,當然賜宴、朝賀儀式也是較為簡略。


    不過賜宴、朝賀儀式再簡單,也比臣僚、百姓飲宴要繁多、龐雜得多。


    同時此時雖仍為太後向氏的服孝期,但已至服孝末期,因此宋皇宮之內,就可以有些宴飲了。


    話說太後向氏故去已久,早已是人走茶涼,何人還會記得太後向氏?此時何人還敢以已故太後向氏之事來要挾、脅迫、彈劾皇帝?


    同時今日不但是王氏被冊封為皇後,還是皇後的生日,因此前來朝賀、賀壽之人甚多。


    仁明殿之內,設有山樓排場,裝飾成了群仙依仗、九龍五鳳、六番進貢等造型,旁邊還有司天雞唱樓。殿上到處鋪有錦繡帷幕、香球和披有虎皮的銀香獸等,隨處可見祥和喜樂之氣氛。


    “蔡京蔡相國恭賀王聖人,賀喜王聖人,獻賀詩一首,月宮欲舉貴流霞,富貴籠席歲月何。便是禪師春墮喜,其心纖巧但歡歌。”


    “趙挺之趙相國恭賀王聖人,賀喜王聖人,獻賀詩一首,願人春色小窗兒,傾碗無窮影沈西。況是何辭交映雪,管弦且止滿前溪。”


    “。。。。。。。。。。。。。”


    這種場合當然缺不了朝廷諸宰執、兩府大臣等等,諸大臣在獻壽禮的同時,也會獻詩詞,於是朝賀、皇帝賜壽宴幾乎就變成了鬥詩詞、鬥文采之會了。


    “泉州知州李三堅恭賀王聖人,賀喜王聖人,獻壽詞一闕,伴莊齊照,天地雲台像。願獻多男風雨會,長老無窮一片。祝堯須信高燒,其心明久樽前。拜上彭珊戴了,玳筵宮院新逢。”


    一般來說,地方州府官員,特別是海角天涯的地方州府官員,因道路遙遠,根本不用親身前來朝賀,隻是獻章賀表即可。


    可令眾臣,令宮中諸嬪妃、宮女、內侍,令皇帝皇後夫婦驚訝的是李三堅不僅使人前來朝賀,還獻賀詞,不僅獻賀詞,甚至還有賀禮。。。。


    不由得使得群臣在心中大罵李三堅是個馬屁精。。。


    妙,甚妙!對於詩詞歌賦,趙佶可是個內行,在心中默念一遍後,心中暗暗讚道。


    賀詞之中有兩個個意思,其一就是表達了李三堅思念之情,隻恨自己遠在數千裏之外,無法親身前來,其二就是祝願皇後娘娘多子多福。


    不愧為大宋狀元郎,文采依舊出眾,趙佶心中又讚道。


    “來人,抬上來吧!”內侍梁師成見趙佶麵露微笑,於是趁熱打鐵,命人將李三堅的賀禮抬了上來,並大聲唱道:“泉州知州李三堅賀禮一件,賀禮名曰‘帝國星辰’,恭賀陛下、恭賀王聖人萬福金安!”


    在梁師成的安排之下,李三堅的賀禮上得不早也不晚,上早了,沒有比較,顯示不出李三堅賀禮的珍貴,上晚了,因群臣的賀禮甚多,將會使人麻木,因此李三堅賀禮上得是不早不晚。


    “帝國星辰”?眾人聞言均是感到暗暗好奇,均想看看李三堅的賀禮到底是個什麽樣子的,於是就伸長了脖子望向李三堅的賀禮,就連皇帝趙佶、皇後王氏及眾嬪妃也是大為好奇,均是看著裝著賀禮的一副寶盒。


    梁師成親自上前打開寶盒,取出寶盒之中的寶物,捧到了趙佶、王氏麵前。


    宋帝趙佶、皇後王氏隻見躺在玉盤之中是十一顆藍寶石,最大的一顆藍寶石放在最中間,有鵝卵石大小,周圍分別有十顆兩個拇指大小的藍寶石拱衛著中間這顆巨型藍寶石,最奇妙的是除了大小不一之外,這十一藍寶石質地、形狀幾乎一模一樣,更奇妙的是藍寶石之中還能隱隱看到一些日月星辰,隨著目光移動,這些日月星辰在裏麵仿佛是活的一樣,緩緩移動著,仿佛看到了無邊的宇宙。


    “帝國星辰”還極富象征意義,就是象征著大宋帝國是趙佶被眾臣、眾嬪妃、天下臣民圍繞的帝國。


    “秒,甚妙!大秒也!”趙佶可是個喜歡新奇之物的人物,見到如此新奇、珍貴的寶物,不由得開口大讚,同時伸手輕輕的撫摸著“帝國星辰”,顯得異常的愛不釋手。


    “皇後,朕可沒得到過他的禮物呢,沒想到他送給你的賀禮卻如此的貴重!”趙佶隨後轉頭笑著對皇後王氏說道。


    “官家擁有江山社稷,天下所有的均是官家的,還需要什麽禮物?臣妾所有的一切也是官家的。。。”皇後王氏聞言笑道。


    “哈哈!”趙佶聞言不由得開心得笑了起來。


    兩人坐的位置距離群臣甚遠,因此兩人之間的談笑,除了服侍的內侍、宮女之外,群臣是根本聽不見的。


    “官家,臣妾乃是個婦道人家,按說不該議論朝中之事的是是非非,但近日臣妾聽聞李翰韌之事,因此欲對官家說兩句話,不知官家允否?”王氏隨後有些猶豫的對趙佶說道。


    “皇後娘子有話就說,吾不怪罪於你便是。”趙佶今日心情愉快,於是微笑道。


    “李翰韌他確實不該上次三道奏疏!”王氏聞言低聲說道:“可他是為了報師恩。臣妾還聽說他可是個至孝之人,古人雲,忠孝不能兩全,可臣妾反倒以為不孝之人,亦不能盡忠,惟至孝,方能至忠。官家,你可記得當年,李翰韌他為了維護官家的聲譽,可是不顧自身安危的。”


    當年趙佶新婚之夜發生的事情,確實是李三堅全力周全,皇後王氏對當年的事情,是感激於李三堅的。


    同時王氏對俊俏的李三堅是心存好感的。。。。


    “報師恩?得功名之後,皆為天子門生,哪裏還有師門?真是胡鬧。。。。”趙佶聞言不置可否的笑道。


    。。。。。。。。。。。。。。。。。。


    直娘賊,可惡的李三堅,為了與老夫作對,可是下了血本的啊,蔡京心中大罵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飛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飛機並收藏宋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