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梁橋位於開封府城西,汴河以北,北抵梁門,宜城樓的西麵。
義和坊屬舊城左軍第一廂。
符二娘、李三堅、李囡此時已從端王府之中搬了出來,在此處尋了一間有著三間瓦房的小院子租住了下來。
端王趙佶已經繼位成了皇帝,端王府當然也不複存在了。王府中人進宮的進宮,為官的為官,偌大的王府之中此時隻剩下幾個看院的老仆了,李三堅等人也隻好搬了出來。
話說符二娘、李三堅也不想再寄人籬下了,於是正好遂了心願。
義和坊的小院子雖然又老又舊又破,但這裏地處城西,是在開封府舊城範圍之內,相對王府來說,位置要偏僻得多,顯得幽靜得多,同時這裏也是符二娘、李三堅、李囡的小窩,因此符二娘等人還是較為滿意的。
不過義和坊又老又舊又破的幽靜小院子此時卻是熱鬧異常,無數街坊鄰居均擠進了院中,恭喜符二娘之子李三堅高中狀元,恭喜符二娘生了個好兒子。
其中的恭維、諂媚、誇讚等等言語如疾風暴雨般的向符二娘甩了過去,將符二娘砸得是暈乎乎的。
符二娘哪裏見過這種場麵?頓時就是手足無措,簡直不知該如何是好,在好心的鄰居提醒之下,方才拿出家中僅有的一點點錢財分發給了街坊鄰居,當做喜錢。
不過也有許多街坊鄰居自覺自願的,自發購買了許多吃的、喝的、喜慶之物等等,擁到了小院子之中。
話說李三堅可是新科狀元啊,眼瞅著就要做官了,同時今後也許還會是大官,朝廷重臣,如此,他們今後還會繼續居住在如此簡陋的居所嗎?
今後李三堅做官,這些街坊鄰居有事相求,那麽李三堅多少還要看些薄麵的,因此街坊鄰居們顯得特別熱心與殷勤。
他們現在唯一後悔的就是當初為何對這對母子愛理不搭的,為何不將家中女兒強行塞給李三堅?
“狀元迴來了,狀元迴來了!”
此時李三堅已經“脫離險境”,終於狼狽的迴到了家中,於是又認識李三堅的人紛紛大喊大叫的。
眾人聞言紛紛湧出了小院子,均是想看看新科狀元的風采,均是想看看新科狀元的“風流倜儻”,可令人失望的是,此時的李三堅隻穿著襯內短衣,身上長衫已不知去向,腳上隻套了一隻鞋子,頭發已經打散,披頭散發的,身上也是沾滿了手印,甚至腳印,花花綠綠的,臉上的塵土被汗水衝的是一道道的,哪裏有半點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玉樹臨風?
整個人就跟叫花子一般,狼狽不堪。。。
不過狼狽的狀元他也是狀元不是?也是天下文魁不是?
“彩,狀元郎!”
“狀元郎!狀元郎!”
眾人紛紛湧到李三堅身邊,均是想沾一沾狀元的喜氣與大運,均是想看看新科狀元到底長了個什麽模樣?
街麵之上的樓閣之中,許多木窗已經打開,閣中待嫁女子紛紛半遮著麵,從木窗之中偷偷的打量著李三堅。
“多謝,多謝!”
“折煞小子了!”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小子今後如有出息,定不會忘了諸位鄉親的。”
李三堅是個不喜歡熱鬧的人,可此時麵對熱情的鄰居們,不得不強作笑顏,一一拱手還禮道,李三堅答禮答的極為得體,使得眾人是愈發的喜歡。
隻不過狼狽的李三堅作揖施禮,略顯滑稽。。。
李三堅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打發了眾街坊鄰居,就向內屋走去。
娘親到哪裏去了?李三堅心中暗暗納悶。
“娘,孩兒迴來了。”李三堅走到裏屋,推開房門,隻見屋中也是坐滿了人,不過基本上是自瓊台儋州趕來的王健、王雯等儋州黎人。
符二娘此時正牽著王雯的小手坐在床邊與她絮絮叨叨的,王健等人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與符二娘等人談笑。
符二娘是黎家之人,自然還是覺得黎人親切,同時黎人不像漢人,沒有那麽多的規矩,有男子在臥房之中,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三郎,我的三郎迴來了?”符二娘見李三堅進屋之後,立刻就從床上坐了起來,走到李三堅身旁,拍了拍李三堅身上的塵土埋怨道:“怎麽成了這般模樣啊?”
符二娘話雖如此,但臉上的神情卻是愛憐橫溢,目光之中帶著慈祥、牽掛、自豪、擔憂、歡喜等神情。
符二娘也曾經有個完整的家庭,有丈夫有三個孩子,上有老,下有小,可如今隻剩下了李三堅,與她相依為命,可以說李三堅是符二娘唯一的指望,是符二娘唯一的牽掛,是符二娘唯一的心之所念。
符二娘時常念叨,不盼望李三堅今後有何出息,隻要健健康康、安安全全就行了,可世上人之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的?
此時李三堅高中狀元,奪得文魁,天下震動,使得符二娘歡喜得心都快跳出來了,看著李三堅越長越高,越長越強壯,越來越有出息了,怎能不感到異常欣慰?
此時就算符二娘立刻追隨李三堅的爹爹而去,也是含笑九泉的。
“娘,我的娘啊,此事說來話長,能不能先弄些吃喝啊?孩兒餓了。”折騰了一整天了,李三堅餓的是前胸貼後背,餓的兩腿發軟,同時也是疲憊不堪的。
“好,好,娘馬上就給你弄些吃的。”符二娘笑道:“不過總要先給你換身衣服吧?”
“我來,我來,我來給狀元哥哥換。”李囡蹦蹦跳跳的過來後說道。
“去,去,你還小,哪裏會服侍人?”符二娘拍了拍李囡的雙髻道,隨後給安靜的站著一旁的王雯使了個眼色。
“娘親。。。”李囡噘嘴說道:“囡囡都快十歲了,哪裏小了?”
“還不到十歲,就長大了?”符二娘笑道:“初蝶你們隨我給三郎做飯去。”
符二娘隨後又對王雯使了個眼色。
初蝶、流霞二女應了一聲,就跟隨著符二娘去了廚房,同時二女的眼神是更加幽怨了。。。。
其實王雯早就看懂符二娘的意思了,隻是女兒家有些靦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實在不好意思給李三堅更衣,可此時符二娘等人已經出去了,也隻好紅著臉,捧了一套衣服過來,對李三堅結結巴巴的說道:“三。。。三哥,雯兒給你換。。。換衣。。。衫。。。。。”
“如此就勞煩你了。”李三堅本想拒絕,可又架不住王雯幽怨的目光。
王雯今年也就十六歲上下,這麽多年未見,人長得越來越清麗了,亭亭玉立的,同時臉上還帶著一絲幽怨、淒苦之色,似乎是在埋怨李三堅這麽多年沒有給王雯去一封書信,沒有給王雯帶來一點消息。
如此,李三堅還忍心拒絕王雯嗎?
“應該的,應該的。”王雯尚未說話,王雯的兄長王健大大咧咧的笑道:“誰叫小妹是你的媳婦呢?”
李三堅聞言瞪了王健一眼道:“你們怎麽來了?”
“阿爸說小妹已經長大了,可以成親了,就叫我送她來了啊。”王健隨後疑惑的看著李三堅說道:“怎麽?我看你好像不太願意嗎?”
“願意,我為何不願意?”李三堅滿臉堆笑、強作歡顏的說道:“雯兒乃是天上仙子,是我黎家少有的嬌美小阿妹呢,我為何不願意?小弟簡直是心花怒放。”
“三哥。。。”正在給李三堅更衣的王雯推了李三堅一把,嗔道。
李三堅哪裏是心花怒放?簡直是愁死了。。。
此時正是自己與蔡絨雪結親的關鍵時刻,並且蔡府已經有了轉變,這門親事基本上已經快成了,可此時儋州峒主王坤瑞之居然將王雯送上了門,那麽蔡家會如何想?蔡絨雪又如何想?
拒絕,讓他們迴去?且不說有虧道義,自己外公、舅父等人必然會受影響,那麽留下來,可留下來又該如何對待王雯?
看來隻有未婚先納妾這條路了,李三堅簡直是欲哭無淚,真不知道該如何給蔡絨雪交代。
“哈哈”王健聞言頓時大喜道:“我早就說過,妹婿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呢,妹婿啊,你也真是厲害啊,真為我黎家人爭臉啊,居然高中了漢人的狀元,真是了不起啊。”
“托福,托福,僥幸而已,僥幸而已。”李三堅拱手笑道。
“三哥,別亂動,雯兒都不好換了。”王雯是個黎人,雖母親是漢人,但平日裏基本上穿的是黎人服侍,對漢人複雜的衣服根本是不熟悉的,此時李三堅說著話,還動來動去的,將王雯累得俏臉之上都有些毛毛汗了。
“我說妹婿啊,我聽說得了狀元之後,不是還要騎著馬繞著京師走一圈嗎?為什麽你直接就迴家了?”王健隨後問道。
李三堅聞言搖頭道:“此事我也感到有些納悶,不太清楚。”
中了狀元之後,就是叩謝聖恩、授官、賜宴、跨馬遊街等事,以示榮耀及皇恩浩蕩。
因是在皇帝喪期,不許飲宴,因而賜宴就不可能了,可其他的為何不進行?
也許過幾日再說吧,李三堅隨後轉念想到。
李三堅心中有些小鬱悶,就是賜宴,也就是瓊林宴,這可是李三堅數年前的一個心願呢。
李三堅想起瓊林宴,忽然想起來了李清照。
她現在在幹什麽?李三堅心中暗道。
義和坊屬舊城左軍第一廂。
符二娘、李三堅、李囡此時已從端王府之中搬了出來,在此處尋了一間有著三間瓦房的小院子租住了下來。
端王趙佶已經繼位成了皇帝,端王府當然也不複存在了。王府中人進宮的進宮,為官的為官,偌大的王府之中此時隻剩下幾個看院的老仆了,李三堅等人也隻好搬了出來。
話說符二娘、李三堅也不想再寄人籬下了,於是正好遂了心願。
義和坊的小院子雖然又老又舊又破,但這裏地處城西,是在開封府舊城範圍之內,相對王府來說,位置要偏僻得多,顯得幽靜得多,同時這裏也是符二娘、李三堅、李囡的小窩,因此符二娘等人還是較為滿意的。
不過義和坊又老又舊又破的幽靜小院子此時卻是熱鬧異常,無數街坊鄰居均擠進了院中,恭喜符二娘之子李三堅高中狀元,恭喜符二娘生了個好兒子。
其中的恭維、諂媚、誇讚等等言語如疾風暴雨般的向符二娘甩了過去,將符二娘砸得是暈乎乎的。
符二娘哪裏見過這種場麵?頓時就是手足無措,簡直不知該如何是好,在好心的鄰居提醒之下,方才拿出家中僅有的一點點錢財分發給了街坊鄰居,當做喜錢。
不過也有許多街坊鄰居自覺自願的,自發購買了許多吃的、喝的、喜慶之物等等,擁到了小院子之中。
話說李三堅可是新科狀元啊,眼瞅著就要做官了,同時今後也許還會是大官,朝廷重臣,如此,他們今後還會繼續居住在如此簡陋的居所嗎?
今後李三堅做官,這些街坊鄰居有事相求,那麽李三堅多少還要看些薄麵的,因此街坊鄰居們顯得特別熱心與殷勤。
他們現在唯一後悔的就是當初為何對這對母子愛理不搭的,為何不將家中女兒強行塞給李三堅?
“狀元迴來了,狀元迴來了!”
此時李三堅已經“脫離險境”,終於狼狽的迴到了家中,於是又認識李三堅的人紛紛大喊大叫的。
眾人聞言紛紛湧出了小院子,均是想看看新科狀元的風采,均是想看看新科狀元的“風流倜儻”,可令人失望的是,此時的李三堅隻穿著襯內短衣,身上長衫已不知去向,腳上隻套了一隻鞋子,頭發已經打散,披頭散發的,身上也是沾滿了手印,甚至腳印,花花綠綠的,臉上的塵土被汗水衝的是一道道的,哪裏有半點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玉樹臨風?
整個人就跟叫花子一般,狼狽不堪。。。
不過狼狽的狀元他也是狀元不是?也是天下文魁不是?
“彩,狀元郎!”
“狀元郎!狀元郎!”
眾人紛紛湧到李三堅身邊,均是想沾一沾狀元的喜氣與大運,均是想看看新科狀元到底長了個什麽模樣?
街麵之上的樓閣之中,許多木窗已經打開,閣中待嫁女子紛紛半遮著麵,從木窗之中偷偷的打量著李三堅。
“多謝,多謝!”
“折煞小子了!”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小子今後如有出息,定不會忘了諸位鄉親的。”
李三堅是個不喜歡熱鬧的人,可此時麵對熱情的鄰居們,不得不強作笑顏,一一拱手還禮道,李三堅答禮答的極為得體,使得眾人是愈發的喜歡。
隻不過狼狽的李三堅作揖施禮,略顯滑稽。。。
李三堅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打發了眾街坊鄰居,就向內屋走去。
娘親到哪裏去了?李三堅心中暗暗納悶。
“娘,孩兒迴來了。”李三堅走到裏屋,推開房門,隻見屋中也是坐滿了人,不過基本上是自瓊台儋州趕來的王健、王雯等儋州黎人。
符二娘此時正牽著王雯的小手坐在床邊與她絮絮叨叨的,王健等人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與符二娘等人談笑。
符二娘是黎家之人,自然還是覺得黎人親切,同時黎人不像漢人,沒有那麽多的規矩,有男子在臥房之中,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三郎,我的三郎迴來了?”符二娘見李三堅進屋之後,立刻就從床上坐了起來,走到李三堅身旁,拍了拍李三堅身上的塵土埋怨道:“怎麽成了這般模樣啊?”
符二娘話雖如此,但臉上的神情卻是愛憐橫溢,目光之中帶著慈祥、牽掛、自豪、擔憂、歡喜等神情。
符二娘也曾經有個完整的家庭,有丈夫有三個孩子,上有老,下有小,可如今隻剩下了李三堅,與她相依為命,可以說李三堅是符二娘唯一的指望,是符二娘唯一的牽掛,是符二娘唯一的心之所念。
符二娘時常念叨,不盼望李三堅今後有何出息,隻要健健康康、安安全全就行了,可世上人之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的?
此時李三堅高中狀元,奪得文魁,天下震動,使得符二娘歡喜得心都快跳出來了,看著李三堅越長越高,越長越強壯,越來越有出息了,怎能不感到異常欣慰?
此時就算符二娘立刻追隨李三堅的爹爹而去,也是含笑九泉的。
“娘,我的娘啊,此事說來話長,能不能先弄些吃喝啊?孩兒餓了。”折騰了一整天了,李三堅餓的是前胸貼後背,餓的兩腿發軟,同時也是疲憊不堪的。
“好,好,娘馬上就給你弄些吃的。”符二娘笑道:“不過總要先給你換身衣服吧?”
“我來,我來,我來給狀元哥哥換。”李囡蹦蹦跳跳的過來後說道。
“去,去,你還小,哪裏會服侍人?”符二娘拍了拍李囡的雙髻道,隨後給安靜的站著一旁的王雯使了個眼色。
“娘親。。。”李囡噘嘴說道:“囡囡都快十歲了,哪裏小了?”
“還不到十歲,就長大了?”符二娘笑道:“初蝶你們隨我給三郎做飯去。”
符二娘隨後又對王雯使了個眼色。
初蝶、流霞二女應了一聲,就跟隨著符二娘去了廚房,同時二女的眼神是更加幽怨了。。。。
其實王雯早就看懂符二娘的意思了,隻是女兒家有些靦腆,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實在不好意思給李三堅更衣,可此時符二娘等人已經出去了,也隻好紅著臉,捧了一套衣服過來,對李三堅結結巴巴的說道:“三。。。三哥,雯兒給你換。。。換衣。。。衫。。。。。”
“如此就勞煩你了。”李三堅本想拒絕,可又架不住王雯幽怨的目光。
王雯今年也就十六歲上下,這麽多年未見,人長得越來越清麗了,亭亭玉立的,同時臉上還帶著一絲幽怨、淒苦之色,似乎是在埋怨李三堅這麽多年沒有給王雯去一封書信,沒有給王雯帶來一點消息。
如此,李三堅還忍心拒絕王雯嗎?
“應該的,應該的。”王雯尚未說話,王雯的兄長王健大大咧咧的笑道:“誰叫小妹是你的媳婦呢?”
李三堅聞言瞪了王健一眼道:“你們怎麽來了?”
“阿爸說小妹已經長大了,可以成親了,就叫我送她來了啊。”王健隨後疑惑的看著李三堅說道:“怎麽?我看你好像不太願意嗎?”
“願意,我為何不願意?”李三堅滿臉堆笑、強作歡顏的說道:“雯兒乃是天上仙子,是我黎家少有的嬌美小阿妹呢,我為何不願意?小弟簡直是心花怒放。”
“三哥。。。”正在給李三堅更衣的王雯推了李三堅一把,嗔道。
李三堅哪裏是心花怒放?簡直是愁死了。。。
此時正是自己與蔡絨雪結親的關鍵時刻,並且蔡府已經有了轉變,這門親事基本上已經快成了,可此時儋州峒主王坤瑞之居然將王雯送上了門,那麽蔡家會如何想?蔡絨雪又如何想?
拒絕,讓他們迴去?且不說有虧道義,自己外公、舅父等人必然會受影響,那麽留下來,可留下來又該如何對待王雯?
看來隻有未婚先納妾這條路了,李三堅簡直是欲哭無淚,真不知道該如何給蔡絨雪交代。
“哈哈”王健聞言頓時大喜道:“我早就說過,妹婿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呢,妹婿啊,你也真是厲害啊,真為我黎家人爭臉啊,居然高中了漢人的狀元,真是了不起啊。”
“托福,托福,僥幸而已,僥幸而已。”李三堅拱手笑道。
“三哥,別亂動,雯兒都不好換了。”王雯是個黎人,雖母親是漢人,但平日裏基本上穿的是黎人服侍,對漢人複雜的衣服根本是不熟悉的,此時李三堅說著話,還動來動去的,將王雯累得俏臉之上都有些毛毛汗了。
“我說妹婿啊,我聽說得了狀元之後,不是還要騎著馬繞著京師走一圈嗎?為什麽你直接就迴家了?”王健隨後問道。
李三堅聞言搖頭道:“此事我也感到有些納悶,不太清楚。”
中了狀元之後,就是叩謝聖恩、授官、賜宴、跨馬遊街等事,以示榮耀及皇恩浩蕩。
因是在皇帝喪期,不許飲宴,因而賜宴就不可能了,可其他的為何不進行?
也許過幾日再說吧,李三堅隨後轉念想到。
李三堅心中有些小鬱悶,就是賜宴,也就是瓊林宴,這可是李三堅數年前的一個心願呢。
李三堅想起瓊林宴,忽然想起來了李清照。
她現在在幹什麽?李三堅心中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