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府之女?提親?不成!”皇帝的二十七日喪期剛過,李三堅就迫不及待、支支吾吾的告訴符二娘欲向人提親,符二娘本來是異常欣喜,可聽說是蔡府之女後,立刻就沉下臉反對道。
“娘,俺的娘啊。”李三堅哭笑不得的說道:“你不是常說讓孩兒尋門親事嗎?為何現在倒是反對此事啊?”
“你是明知故問。”符二娘瞪了李三堅一眼道:“秧苗斷了頭,就不能再栽。這門親事雖是你爹爹定下的,可蔡家已經反悔了,既然他們不願意,為什麽還要送上門去受他欺負?這些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啊,當年,當年你還勸為娘,說是什麽。。。什麽大丈夫何患無妻?怎麽?現在你怎麽又願意了?”
“是,娘,孩兒是說過,不過。。。”李三堅聞言點頭道:“不過我黎家還有一句話,就是一斧頭不能砍到底,這些日子以來,孩兒發現蔡姑娘是個好姑娘,溫柔賢淑,實為孩兒良配,孩兒也已與她兩情相悅,況且當年娘在蔡府門前隻是被一名蔡府姬妾拒絕,絨雪的父母態度是怎樣的,還不知道啊。”
“喲喲喲,居然連她的閨名都知道了?”符二娘單手叉腰揪住了李三堅的耳朵說道:“快老實交代,到底是怎麽迴事?”
“哎喲,娘你輕點,孩兒說便是。”李三堅一邊與符二娘爭奪自己的耳朵,一邊說道:“此事要從孩兒桂州之行說起。”
於是李三堅將此次桂州之行自己與蔡絨雪的情況告訴了符二娘。
“娘,絨雪如此厚意,孩兒不能辜負她吧?若辜負了她,孩兒豈不是成了一個無情無義之人啊?”李三堅最後兩手一攤道。
“原來是這樣。”符二娘鬆開李三堅的耳朵後說道:“原來這孩子也是個可憐的人,這樣說來,倒是確實不能委屈了這孩子,可。。。可是。。。堅兒,他們蔡家會同意這門婚事嗎?”
“娘,此事真還不好說,孩子心裏也沒底。”李三堅聞言黯然答道。
自己與李清照之間存在門第、貴賤之分,與蔡絨雪也同樣如此,甚至更甚於李清照,如此,蔡府真還不一定能夠答應這門婚事呢。
蔡絨雪當然是願意的,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蔡絨雪是做不了主的,就算蔡絨雪是假子,也同樣如此,畢竟蔡絨雪也是名門之後,是世家望族出身。
“不過,娘”李三堅接著說道:“孩兒寒窗苦讀已達七年有餘,孩兒因此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孩兒心誠,必有撥開雲霧的那一天。”
“好”符二娘聞言歡喜的說道:“既然我的堅兒這樣心誠,為娘就不怕再丟一次臉,為娘這就去托媒人上門提親。”
上次符二娘不懂漢人婚事的規矩,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蔡府拒絕?符二娘心中暗暗思忖道,此時就完全依照漢人的規矩,首先就是請媒人。
“三郎”符二娘忽然想起一事,於是對李三堅說道:“儋州雯兒你又該怎麽對待她啊?”
“雯兒?王雯。。。”李三堅聞言頓時啞口無言,無言以對。
當初李三堅可是答應了娶儋州峒主王瑞坤之女王雯過門的,大丈夫做事可不能言而無信,可李三堅剛剛與蔡絨雪定情,正準備上蔡府提親,此時就納妾?豈不是太令人不齒了,雖然世俗就是如此,但李三堅自己根本接受不了,再加上蔡絨雪她又作何感想?定是傷心之極,李三堅一想起此事就頭痛不已,隻不過平日裏是選擇性遺忘而已。
還有趙佶送給自己的“侍姬”,初蝶、流霞二女,此時已經被李三堅送給符二娘作為“侍娘”了。。。兩女已經使得母子二人夠手忙腳亂的了,此時再加上個王雯,更是符二娘母子頭痛不已。
一旁服侍的初蝶、流霞二女此時吃人般的目光已經在李三堅身上來迴穿梭了。。。
。。。。。。。。
“什麽?謫仙要嫁給一名庶人?”
“不但是庶人,還是個半漢半夷之人呢。”
“如此如何了得啊?我等萬不能應了他。”
“應不應還不是父親大人說了算啊?”
“爹爹應了也不行,我蔡氏門第怎能招一個庶人為婿?”
“三哥說的是,如此太令人不齒了,太有辱我蔡氏門風了,我等都沒臉出去見人了啊。”
“丟人倒是小事啊,他那家中又拿的出什麽聘禮來?真如應了他,我蔡家豈不是賠死了啊?”
李三堅好不容易勸得符二娘同意上蔡府提親,符二娘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托媒人攜禮上門提親,置辦這些納采之禮幾乎耗盡了符二娘家中的全部家當,可蔡京夫婦尚未置可否,蔡府之中的大伯、叔叔、妯娌、姑嫂等人卻鬧翻了天,義憤填膺、怒氣勃發,紛紛反對此事,就似踩了他們的貓尾巴般的,又似李三堅拿他們怎麽著似的,群策群力,態度堅決的反對這門婚事。
符二娘托人上門提親,在蔡府之中,就似炸了鍋一般,亂成了一鍋粥。
宋人擇婿無非就是首看身份,首看是否是有功名在身,是否是朝廷官員,其次就是看家資、重資財,要知道宋人婚姻不但是男方家要送出一份價值不菲的聘禮,嫁女也要送出一份極重的嫁妝,甚至嫁妝比聘禮都要貴重的多,並且以嫁妝論女子在婆家的地位。
最後就是門第、貴賤、鄉貫、族望等等標準。
李三堅哪一條也夠不上的。
一介白丁,還是半漢半夷,符二娘托媒人所攜帶的納采之禮也是極為平常的。
宋納采禮富貴人家送的是大雁及一些貴重的金銀首飾、蜀錦、絲絹帛等物,再次一些就以羊代替,而符二娘、李三堅卻送了一隻斑鳩及幾匹蜀錦,蜀錦還是李三堅三年前蔡園燈會花魁所得之物。。。如此一來,若這門婚事成了,蔡府確實要倒賠一大筆財物的。
符二娘、李三堅當然也可以求助於趙佶,可此時趙佶剛剛登基,哪裏有功夫搭理李三堅的此等小事?
此時的李三堅根本無法進宮,趙佶麵都見不著了。
符二娘母子也不願意為此事再麻煩曾經的端王,現在的皇上了,再不願意為了自己的親事而低聲下氣了。
符二娘所托的媒妁姓扈,是京師有名的媒妁,據說經她口的婚事沒有不成的。
符二娘托王府中人,千般懇求才求得扈媒妁上蔡府提親。
扈媒妁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上蔡府提親的,要知道婚事若成,媒妁也可得一大筆財物的,可符二娘家中又能拿得出來嗎?
。。。。。。。。
“老爺,你就成全這個可憐的孩子吧。”此時蔡府之中,蔡夫人懇求蔡京道。
蔡夫人乃是蔡京的原配,年五十上下,無子,蔡京的四子均是姬妾所生。
蔡夫人平日裏吃齋念佛,不諳世事,與世無爭的,如此才能保住自己在蔡府的地位。
蔡絨雪被蔡京收為義女之後,蔡夫人見蔡絨雪身世可憐,再加上自己無子,因此將蔡絨雪視為己出,如此蔡絨雪在蔡府之中的日子才稍微好過了一些。
此時蔡絨雪的親事受全府上下人等的一致反對,於是焦急異常的蔡絨雪求告於蔡夫人,蔡夫人才來懇求蔡京應了這門婚事。
“夫人勿急,此事過幾日再說如何?”蔡京想了想後答道。
蔡京也是不願意應了這門親事的。
蔡絨雪是蔡京族兄之女,是蔡京義女不假,但義女也是女,她在出嫁之時蔡京也要賠上一大筆嫁妝的,不過對於蔡府來說,也並不是拿不出來這筆嫁妝,最為關鍵的是要物有所值。
蔡絨雪的美貌、才學別人不知道,蔡京可是知道的,可謂是萬裏挑一,更何況此時蔡絨雪已應李三堅所求,除去麵紗,以真麵目示人,已經引起了蔡府的不小的騷動,一些蔡府之人已經是蠢蠢欲動了。
同姓不為婚,但作為一個無地位的侍姬還是可以的,同時蔡京的勢力也並不一定都是姓蔡的,還有許許多多的門生故吏,還有許多與蔡府有著姻親關係之人或門第。
一些人此時已經打算上門提親了,與蔡京建立更為牢靠的關係。
不過蔡京也不打算搭理這些人。
新帝趙佶好色,這是眾所周知之事,同時此時新帝登基,朝廷格局將會發生遽變,此時此刻乃是極為關鍵的時候,若蔡京投趙佶所好,那麽對蔡京的仕途將會有極大的幫助的。不是此時正值皇帝喪期,蔡京早就將蔡絨雪送進宮中了。欲行此舉,必須在二十七個月之後。
在這個時候,無論何人,無論何物,隻要對蔡京有幫助的,蔡京都會不惜一切的。
李三堅是趙佶潛邸老人,是趙佶麵前的紅人,對此蔡京也是了解的,這也就是蔡京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
“小芹,你怎麽來了?”此日蔡絨雪的貼身侍女小芹忽然來到了李三堅的住處,於是李三堅驚奇的問道。
“你別管我了,這是我家姐兒給你的信。”小芹與李三堅也是較為熟悉的,因此滿臉焦急的將一封書信遞給了李三堅。
“事情緊急,妾打算以死抗爭,望君勿慮。”書信之上隻有簡簡單單的這幾個字。
以死抗爭?自己還能不擔心?李三堅死死的攥著這封書信心中暗道。
事情到了此時,李三堅如何不明白怎麽迴事?定又是蔡府不同意這麽婚事。
“小芹,你將這封書信帶給雪兒。”李三堅隨後也寫下了一封書信遞給了小芹。
蒼天給了李三堅兩次機會,可蒼天也將兩次同樣的遭遇塞給了李三堅。
此次定要抗爭到底,李三堅抬頭看天心中怒道,無論何人,無論是何種狀況,自己此次決不能退縮,必將與其抗爭到底。
“娘,俺的娘啊。”李三堅哭笑不得的說道:“你不是常說讓孩兒尋門親事嗎?為何現在倒是反對此事啊?”
“你是明知故問。”符二娘瞪了李三堅一眼道:“秧苗斷了頭,就不能再栽。這門親事雖是你爹爹定下的,可蔡家已經反悔了,既然他們不願意,為什麽還要送上門去受他欺負?這些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啊,當年,當年你還勸為娘,說是什麽。。。什麽大丈夫何患無妻?怎麽?現在你怎麽又願意了?”
“是,娘,孩兒是說過,不過。。。”李三堅聞言點頭道:“不過我黎家還有一句話,就是一斧頭不能砍到底,這些日子以來,孩兒發現蔡姑娘是個好姑娘,溫柔賢淑,實為孩兒良配,孩兒也已與她兩情相悅,況且當年娘在蔡府門前隻是被一名蔡府姬妾拒絕,絨雪的父母態度是怎樣的,還不知道啊。”
“喲喲喲,居然連她的閨名都知道了?”符二娘單手叉腰揪住了李三堅的耳朵說道:“快老實交代,到底是怎麽迴事?”
“哎喲,娘你輕點,孩兒說便是。”李三堅一邊與符二娘爭奪自己的耳朵,一邊說道:“此事要從孩兒桂州之行說起。”
於是李三堅將此次桂州之行自己與蔡絨雪的情況告訴了符二娘。
“娘,絨雪如此厚意,孩兒不能辜負她吧?若辜負了她,孩兒豈不是成了一個無情無義之人啊?”李三堅最後兩手一攤道。
“原來是這樣。”符二娘鬆開李三堅的耳朵後說道:“原來這孩子也是個可憐的人,這樣說來,倒是確實不能委屈了這孩子,可。。。可是。。。堅兒,他們蔡家會同意這門婚事嗎?”
“娘,此事真還不好說,孩子心裏也沒底。”李三堅聞言黯然答道。
自己與李清照之間存在門第、貴賤之分,與蔡絨雪也同樣如此,甚至更甚於李清照,如此,蔡府真還不一定能夠答應這門婚事呢。
蔡絨雪當然是願意的,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蔡絨雪是做不了主的,就算蔡絨雪是假子,也同樣如此,畢竟蔡絨雪也是名門之後,是世家望族出身。
“不過,娘”李三堅接著說道:“孩兒寒窗苦讀已達七年有餘,孩兒因此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要孩兒心誠,必有撥開雲霧的那一天。”
“好”符二娘聞言歡喜的說道:“既然我的堅兒這樣心誠,為娘就不怕再丟一次臉,為娘這就去托媒人上門提親。”
上次符二娘不懂漢人婚事的規矩,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被蔡府拒絕?符二娘心中暗暗思忖道,此時就完全依照漢人的規矩,首先就是請媒人。
“三郎”符二娘忽然想起一事,於是對李三堅說道:“儋州雯兒你又該怎麽對待她啊?”
“雯兒?王雯。。。”李三堅聞言頓時啞口無言,無言以對。
當初李三堅可是答應了娶儋州峒主王瑞坤之女王雯過門的,大丈夫做事可不能言而無信,可李三堅剛剛與蔡絨雪定情,正準備上蔡府提親,此時就納妾?豈不是太令人不齒了,雖然世俗就是如此,但李三堅自己根本接受不了,再加上蔡絨雪她又作何感想?定是傷心之極,李三堅一想起此事就頭痛不已,隻不過平日裏是選擇性遺忘而已。
還有趙佶送給自己的“侍姬”,初蝶、流霞二女,此時已經被李三堅送給符二娘作為“侍娘”了。。。兩女已經使得母子二人夠手忙腳亂的了,此時再加上個王雯,更是符二娘母子頭痛不已。
一旁服侍的初蝶、流霞二女此時吃人般的目光已經在李三堅身上來迴穿梭了。。。
。。。。。。。。
“什麽?謫仙要嫁給一名庶人?”
“不但是庶人,還是個半漢半夷之人呢。”
“如此如何了得啊?我等萬不能應了他。”
“應不應還不是父親大人說了算啊?”
“爹爹應了也不行,我蔡氏門第怎能招一個庶人為婿?”
“三哥說的是,如此太令人不齒了,太有辱我蔡氏門風了,我等都沒臉出去見人了啊。”
“丟人倒是小事啊,他那家中又拿的出什麽聘禮來?真如應了他,我蔡家豈不是賠死了啊?”
李三堅好不容易勸得符二娘同意上蔡府提親,符二娘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托媒人攜禮上門提親,置辦這些納采之禮幾乎耗盡了符二娘家中的全部家當,可蔡京夫婦尚未置可否,蔡府之中的大伯、叔叔、妯娌、姑嫂等人卻鬧翻了天,義憤填膺、怒氣勃發,紛紛反對此事,就似踩了他們的貓尾巴般的,又似李三堅拿他們怎麽著似的,群策群力,態度堅決的反對這門婚事。
符二娘托人上門提親,在蔡府之中,就似炸了鍋一般,亂成了一鍋粥。
宋人擇婿無非就是首看身份,首看是否是有功名在身,是否是朝廷官員,其次就是看家資、重資財,要知道宋人婚姻不但是男方家要送出一份價值不菲的聘禮,嫁女也要送出一份極重的嫁妝,甚至嫁妝比聘禮都要貴重的多,並且以嫁妝論女子在婆家的地位。
最後就是門第、貴賤、鄉貫、族望等等標準。
李三堅哪一條也夠不上的。
一介白丁,還是半漢半夷,符二娘托媒人所攜帶的納采之禮也是極為平常的。
宋納采禮富貴人家送的是大雁及一些貴重的金銀首飾、蜀錦、絲絹帛等物,再次一些就以羊代替,而符二娘、李三堅卻送了一隻斑鳩及幾匹蜀錦,蜀錦還是李三堅三年前蔡園燈會花魁所得之物。。。如此一來,若這門婚事成了,蔡府確實要倒賠一大筆財物的。
符二娘、李三堅當然也可以求助於趙佶,可此時趙佶剛剛登基,哪裏有功夫搭理李三堅的此等小事?
此時的李三堅根本無法進宮,趙佶麵都見不著了。
符二娘母子也不願意為此事再麻煩曾經的端王,現在的皇上了,再不願意為了自己的親事而低聲下氣了。
符二娘所托的媒妁姓扈,是京師有名的媒妁,據說經她口的婚事沒有不成的。
符二娘托王府中人,千般懇求才求得扈媒妁上蔡府提親。
扈媒妁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上蔡府提親的,要知道婚事若成,媒妁也可得一大筆財物的,可符二娘家中又能拿得出來嗎?
。。。。。。。。
“老爺,你就成全這個可憐的孩子吧。”此時蔡府之中,蔡夫人懇求蔡京道。
蔡夫人乃是蔡京的原配,年五十上下,無子,蔡京的四子均是姬妾所生。
蔡夫人平日裏吃齋念佛,不諳世事,與世無爭的,如此才能保住自己在蔡府的地位。
蔡絨雪被蔡京收為義女之後,蔡夫人見蔡絨雪身世可憐,再加上自己無子,因此將蔡絨雪視為己出,如此蔡絨雪在蔡府之中的日子才稍微好過了一些。
此時蔡絨雪的親事受全府上下人等的一致反對,於是焦急異常的蔡絨雪求告於蔡夫人,蔡夫人才來懇求蔡京應了這門婚事。
“夫人勿急,此事過幾日再說如何?”蔡京想了想後答道。
蔡京也是不願意應了這門親事的。
蔡絨雪是蔡京族兄之女,是蔡京義女不假,但義女也是女,她在出嫁之時蔡京也要賠上一大筆嫁妝的,不過對於蔡府來說,也並不是拿不出來這筆嫁妝,最為關鍵的是要物有所值。
蔡絨雪的美貌、才學別人不知道,蔡京可是知道的,可謂是萬裏挑一,更何況此時蔡絨雪已應李三堅所求,除去麵紗,以真麵目示人,已經引起了蔡府的不小的騷動,一些蔡府之人已經是蠢蠢欲動了。
同姓不為婚,但作為一個無地位的侍姬還是可以的,同時蔡京的勢力也並不一定都是姓蔡的,還有許許多多的門生故吏,還有許多與蔡府有著姻親關係之人或門第。
一些人此時已經打算上門提親了,與蔡京建立更為牢靠的關係。
不過蔡京也不打算搭理這些人。
新帝趙佶好色,這是眾所周知之事,同時此時新帝登基,朝廷格局將會發生遽變,此時此刻乃是極為關鍵的時候,若蔡京投趙佶所好,那麽對蔡京的仕途將會有極大的幫助的。不是此時正值皇帝喪期,蔡京早就將蔡絨雪送進宮中了。欲行此舉,必須在二十七個月之後。
在這個時候,無論何人,無論何物,隻要對蔡京有幫助的,蔡京都會不惜一切的。
李三堅是趙佶潛邸老人,是趙佶麵前的紅人,對此蔡京也是了解的,這也就是蔡京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
。。。。。。。。
“小芹,你怎麽來了?”此日蔡絨雪的貼身侍女小芹忽然來到了李三堅的住處,於是李三堅驚奇的問道。
“你別管我了,這是我家姐兒給你的信。”小芹與李三堅也是較為熟悉的,因此滿臉焦急的將一封書信遞給了李三堅。
“事情緊急,妾打算以死抗爭,望君勿慮。”書信之上隻有簡簡單單的這幾個字。
以死抗爭?自己還能不擔心?李三堅死死的攥著這封書信心中暗道。
事情到了此時,李三堅如何不明白怎麽迴事?定又是蔡府不同意這麽婚事。
“小芹,你將這封書信帶給雪兒。”李三堅隨後也寫下了一封書信遞給了小芹。
蒼天給了李三堅兩次機會,可蒼天也將兩次同樣的遭遇塞給了李三堅。
此次定要抗爭到底,李三堅抬頭看天心中怒道,無論何人,無論是何種狀況,自己此次決不能退縮,必將與其抗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