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皇帝餘有六子,其中趙煦為當今聖上,其餘五子之中穆王趙佖是除了趙煦之外的年齡最大的,為年長者,按“立長不立賢”,趙佖是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而憲王趙似卻是太妃朱氏所生,為皇帝趙煦的親兄弟,因此也有極大的可能繼承皇位,而端王趙佶正好處在中間,可能性就比上麵的兩位郡王小些了。


    “穆王趙佖有眼疾。”當李三堅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之時,何執中神神秘秘的答道。


    “眼疾?”李三堅差異的說道。


    “嗯,目不能視,如何能承繼大統?”何執中接著說道。


    那可不一定,李三堅了解何為眼疾之後,心中暗道,不就是有些“近視眼”嗎?人家又不是瞎子。。。這個時代的照明之物為油燈、蠟燭、鬆明子等物,對眼睛刺激較大,因而讀書之人多少有些眼部疾病的,並沒有什麽稀奇的。


    若拿這件事情來說事,就有些過於牽強了。


    “翰韌覺得我等當下該做什麽?”良久之後,趙佶開口問道。


    我哪裏知道?李三堅心中暗道,自己連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未搞清楚,如何能夠出謀劃策?


    不過趙佶既然出口相問,李三堅還是打算說出自己的想法。


    話說王府幕僚也不能光拿錢不做事吧?


    “何公不是說過母壯子健嗎?”李三堅想了想後,指了指皇宮方向說道:“如此,殿下的進退均在此處。”


    趙佶聞言與何執中對視了一眼,隨後撫掌大笑道:“翰韌果然是個明白人啊。”


    “殿下所言大是。”何執中讚賞的應道:“李翰韌果然不同常人,眼光毒辣的緊啊。”


    李三堅通過閱讀王府史書了解到,宋之後宮均有些“垂簾聽政”的習慣或者說是常例,依宋律,在皇帝年幼或患重病之時,母後可受先帝遺詔或受大臣所請而垂簾聽政,以彌補家天下皇位繼承製所產生的缺陷,完成皇位順利過渡。


    有宋以來,垂簾聽政之製的確立是再仁宗皇帝登基之始,真宗皇帝駕崩之前,考慮到嗣君年幼,遂留下遺詔,令朝廷軍國諸事皆由皇太後裁決,仁宗十二歲登基,不能理政,朝臣們遂商議皇太後垂簾聽政之議,經一番周折後,此製遂成定製。


    因此李三堅認為趙佶是否能夠承繼皇位的關鍵就在宮中,就在太後身上,要知道太妃朱氏雖是皇帝趙煦的生母,但其畢竟是太妃身份,趙煦的嫡母乃是太後向氏,是後宮的主宰。


    李三堅看到了這點,其實趙佶與何執中也早已看出了此處關鍵,並早已開始實施了,不惜一切代價博得太後向氏的歡心,同時此也是目前趙佶所能做的事情。


    兩人隻是沒有料到,李三堅居然能夠一語中的,一眼就看出了此事的關鍵。


    難道趙煦所言是真的嗎?此時趙佶心中暗道。


    何執中也是又一次的震驚不已,別看此人年幼,但萬不可小覷此人,這個世上能有如此見識的人能有幾人?


    “雖李翰韌心明目清。”何執中隨後說道:“不過老朽還是要叮囑李翰韌幾句,茲事體大,此事萬不可泄露半句。”


    李三堅聞言點頭道:“在下身家性命均在其中,不敢有一絲大意,不敢有半點懈怠,殿下、何公放寬心便是。”


    從今日起,李三堅連同自己家人就算是綁在了趙佶這輛戰車之上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中容不得半點馬虎的。


    李三堅的迴答簡直使趙佶滿意極了,真看不出他今年隻有區區十七歲。。。簡直是老辣之極,估計平庸一些的老人都不是李三堅的對手,趙佶心中暗道。


    。。。。。。。


    “何公,在下還是有一事不太明白,請何公指點一二。”下來後,李三堅偷偷的問向何執中。


    “李翰韌請講。”何執中說道。


    “方才何公說在下豐樂樓之舉妨礙了殿下,在下至今未明白到底是如何妨礙了殿下?”李三堅想了想後問道。


    “殿下一直在韜光養晦,憑你的聰明,難道未看出來嗎?”何執中反問道。


    原來如此,李三堅心中暗道,怪不得趙佶表麵之上看起來是喜歡書畫,喜歡奇花異草,是荒誕不經,原來他這是遮人耳目。


    讓人覺得他是玩物喪誌,從而放鬆警惕,這當然是目前趙佶最佳應對之策,但李三堅不明白的是趙佶喜歡書畫等物,那是發自內心的,是無法假扮的。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李三堅又陷入了沉思。


    。。。。。。。


    宋皇帝出行一般乘坐的是輅、輦、輿、車等等;而皇室宗親是以輦、輿、車為主;而宋官員出行就是以輿、轎、車為主;一般平民百姓、士農工商就是以馬、車為主,其中馬或馬車一般是身家較為殷實之人才用的起的。


    後晉兒皇帝石敬瑭為了求得契丹的支持,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自此中原不但失去了一塊極為重要的養馬之地,同時中原各地就完全暴露在了契丹的鐵騎之下,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這塊戰略要地,就等於失去了北部重要屏障,北部虜騎據燕雲十六州如此山川險要之地,對中原各地虎視眈眈,隨時可以縱騎南下,自宋建國以來,也隨時受到威脅,北患不斷,戰略態勢是極為被動。


    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皇帝趙光義為了收複燕雲十六州是殫精竭慮,並發動了數次戰爭欲收複燕雲十六州,可均是大敗而歸、無功而返。


    收複燕雲十六州是自宋太祖以來曆任皇帝寤寐思服的政治理想,是無人可正麵否認的政治神主牌


    宋神宗皇帝趙頊承祖誌,也欲收複包括燕雲十六州等失地,神宗皇帝革故鼎新、勵精圖治,欲重建強盛的漢帝國,再造漢唐盛世。


    但神宗皇帝時不濟也,半道隕落,遺憾終身。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神宗皇帝臨終前留下遺言,若有人收複了燕雲十六州,無論何人,均可以王爵賜之。


    宋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養馬之地,雖仍有西北養馬之地,同時通過廣南西路邕州馬市獲得馬匹,但馬匹仍是較為緊缺的,因此能夠騎馬的或使用馬車的,身份定是不一般的或者說是一般人是用不起馬或馬車的。


    李三堅輕輕一抖韁繩,緩緩騎馬走過開封府外城一處鬧市。


    李三堅習馬數月之後,還是能夠駕馭馬匹了,隻要不是玩“鐙裏藏身”、“五彩淩空”、“馬上射箭”等高難度的馬術,還是可以勉強騎馬了,還是像模像樣了。。。


    鬧市之中騎馬關鍵就在於控製馬匹,控製馬匹不會亂跑亂竄,若控製不住就會傷人,就會被人立即拿下,扭送官府。


    可李三堅此時有些心不在焉的,縱馬走在街道之上,行人是紛紛避讓,是紛紛差異的看著這個魂不守舍的俊俏小郎君。


    奪嫡之爭或者是奪位之戰,在李三堅的印象之中是無比殘酷的,是你死我活的,稍有不慎,必將會落到萬劫不複之境地,李三堅默默的想到,李三堅怎麽也想不明白,自己怎會莫名其妙的陷入如此兇險之地步?


    若取勝還好說,將會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若失敗,就算保住了性命,那麽自己的前程必將會是暗淡無比。


    李三堅真想就此攜母迴瓊台儋州算了,迴去賣海鮮過一輩子也總比呆在京師如此險惡之地要好得多。


    “李三堅,你。。。你要。。。哪裏走?本姑娘看你躲我能躲到何時?”正當李三堅患得患失之間,李三堅的耳邊忽然響起了一個熟悉的女人的嬌斥聲。


    李三堅一驚,連忙微微抬頭看去,隻見路旁一名美貌少女騎在一頭小毛驢之上正怒氣衝衝的看著李三堅。


    此女不是李清照,又是何人?


    李三堅見狀差地一頭栽下馬去,隨後裝作未聽見,輕輕一抖韁繩,就欲逃離此地。


    李三堅是心中有愧,做賊心虛。。。此前李三堅巡檢司大牢一日遊,坊間傳說是在青樓之中與人爭風吃醋,並大打出手,因而被擒入巡檢司,符二娘也因此求助於李清照,如此,李三堅如何還有麵目再見李清照?還是趁早溜之大吉,是為最佳,李三堅心中哀歎道。


    李三堅縱馬溜走,李清照心中更是氣苦,更是費解,不知道李三堅為何總是躲著自己,就好像是自己做了什麽一般。


    不行,非得找他當麵問問不可,李清照心中暗道,於是李清照收好遮陽的花傘,催促著毛驢緊緊追趕著李三堅。


    按常理,毛驢如何追的上馬匹?可這是在鬧市,街麵之上行人甚多,摩肩接踵的,李三堅根本不敢縱馬狂奔,在如此情形之下,一匹健馬反倒不如一頭小毛驢在人山人海之中來得遊刃有餘。


    “李。。。清兒?你如何在此處?嗬嗬嗬嗬。。。”李三堅看著攔在馬前的李清照,尷尬的笑問道。


    “住口。”李清照叉腰嬌聲斥道:“清兒是你叫的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飛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飛機並收藏宋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