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監觀,維仁是依,繼世修德,皇心顧之,其顧伊何,在彼翼方,施於子孫,降福穰穰。。。。。”


    此日宋端王府中門大開,有司奏響了“大順之樂舞”。


    端王府門前的禦街早已被清洗得幹幹淨淨的,一塵不染,同時王府門前、禦街之上布滿了大內侍衛及宮廷內侍、宮女及教坊、大樂署、鼓吹署、教樂坊的官吏、樂師、樂工、樂女等等。


    各種五顏六色的彩旗也是迎風飄揚,布滿了整條街道。


    在彩旗飄揚之中,三個巨大的龍輦、鳳輦駛臨了端王府府門之前。


    “臣佶叩見娘娘、太妃娘子,叩見官家,恭祝娘娘、太妃娘子聖躬萬福,恭請官家聖安。”


    宋端王趙佶早已是一身朝服,領著王府上下人等在府門之中等候多時了。


    趙佶見到龍輦、鳳輦之後,領著王府上下一幹人行跪拜之禮。


    李三堅也是將屁股撅得高高的,跪在人群之中,趴在地上,迎候大宋皇帝陛下及太後、太妃。


    南揖北跪,雖宋的禮節是以作揖為主,但如此隆重的場合還是要行跪拜之禮的。


    “聖躬安,十一哥兒平身。”宋帝趙煦首先下輦對趙佶說道,然後趙煦轉身就將宋皇太後向氏扶下了鳳輦,而皇太妃朱氏是被宮女們扶下來的。


    隨後趙佶起身雙手攏在袖中,躬身迎接趙煦、向氏、朱氏入府。


    趙佶身後的王府上下人等均是如此,躬身雙手攏在寬大的袖中之中,包括李三堅。


    李三堅腰彎得跟個蝦米一般,雙手攏在袖中,隻不過李三堅在袖中豎起了中指,因為衣袖極為寬大,因而根本無人察覺。。。


    李三堅隨後躲在人群之中,偷偷的略微抬頭打量著宋皇帝趙煦,這是李三堅第二次見到趙煦了,第一次是遠觀,就算是有千裏眼,也是看不太清楚了,隻是觀察到了趙煦的大概模樣,而看不清其本來麵目,此時李三堅終於看清楚將自己黜落的當今聖上趙煦了。


    趙煦身子骨還是較為羸弱,一副弱不禁風的模樣,但模樣長得卻是極為清秀,這大概是宋皇族均是如此罷,李三堅心中暗道。


    話說宋皇族特別是皇帝擇後或擇妃均是挑選的千嬌百媚之人,那麽他們生下來的後嗣還能難看嗎?基本個個是男子英俊、女子秀美的,除非變異後長得極使人不忍目睹,不過如此幾率是極低的。


    生於深宮之中,養尊處優的,雖模樣俊美,但身子骨一般都不怎麽好,像端王趙佶如此活蹦亂跳的皇子還是極為少見的。


    李三堅正“開心”的看著趙煦之時,趙煦進入府中的一刹那,忽然抬頭看了一眼李三堅。


    此時趙煦目光如電,雙眼目光就如同一台掃描儀般的,將李三堅從頭到腳掃描了一遍,慌得李三堅連忙低下頭去。


    難道這家夥認出自己了,認出自己這個被其黜落的下第之人?


    不可能吧?李三堅心中暗暗吃驚,自己是幾斤幾兩,李三堅再清楚不過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下第之人,豈會落入宋皇帝眼中?


    趙煦隨後微微一笑,與太妃朱氏一起攙扶著太後向氏進入了端王府。


    太妃朱氏是趙煦的親娘,而太後向氏卻是趙煦的嫡母,那麽此時趙煦隻能攙扶向氏,而不會攙扶朱氏。


    這就是嫡庶之分,就如一條鴻溝般的,使人無法逾越。


    趙煦、趙佶等人進入廳堂之後,早已準備妥當的各種時令果蔬、糕點、美酒等物如流水般的被送了上來。


    王府下人將果蔬端等物上來之後就退到了門外,此時諾大的廳堂之中隻剩下趙煦、趙佶、向氏、朱氏四人,顯得有些空蕩蕩的,皇宮內侍、宮女們也是退到了門外,隨時聽宣。


    李三堅也是與王府諸人站在一起,隻不過李三堅選了個靠近木窗的位置,仔細聽還是能夠聽到屋內一些動靜的。


    李三堅心中是異常好奇,好奇他們到底談些什麽。。。


    太後向氏、太妃朱氏、皇帝趙煦三人對著滿桌子的鮮果、糕點等物均是淺嚐輒止。


    片刻之後,向氏淺笑著對趙煦說道:“官家,十一哥兒年齡也不小了,已至婚配年齡了,可以給他尋門親事了,不知官家意思如何?”


    宋神宗皇帝第十一子,小佶兒趙佶兩歲喪父,其母陳氏也是很快就追隨神宗而去。趙佶自幼父母雙亡,自幼被太後向氏撫養在了宮中,而向氏無後,就將趙佶視作是自己親生的一般,趙佶自幼也是非常懂事,以母事之,再加上趙佶聰明伶俐,模樣長得也是俊美,嘴又很甜,舌燦蓮花般的,使得向氏對其是異常喜愛,隨著時間的推移,母子二人感情也是愈加深厚。


    宋神宗此時活在世上的兒子們也隻有趙佶沒了親生母親。。。


    此時趙佶已年過十六歲,並且已經出宮開府了,早已可以成家立業了,因此向氏欲給趙佶尋門親事。


    趙佶風流倜儻,到處沾花惹草的,給他尋門親事,也好讓他收收心,免得鬧出什麽皇家醜聞。


    趙煦聞言微笑著答道:“我哪裏有何異議?就是不知十一郎意下怎樣?”


    在眾臣、眾太醫不斷喂藥之下,趙煦今日感覺身體好了許多,因而今日心情也是較好,今日幾乎都未咳嗽了,不過即便如此,趙煦也不敢吃桌上的涼食,要知道近段時間以來,趙煦不是便秘就是腹瀉。。。


    “臣全憑娘娘、太妃、官家做主便是。”站在一旁侍候的趙佶躬身答道。


    趙佶能有何異議?皇室婚姻不都是如此嗎?哪裏有他趙佶說話的份兒?


    依宋禮,有上尊或長輩高坐,臣下或晚輩必須站在答話,趙煦身為宋皇帝也不行,隻不過因趙煦龍體欠安,因此就從權了,可以坐著與兩位母親說話。


    “既如此,老身今日就做主了,也不知有何好人家的女兒,配得上咱家的十一郎。”向氏點頭道。


    向氏最滿意的就是趙佶這點,什麽事情都是順著自己的意,從來沒有違逆過。


    “老身聽說德州刺史王藻之女王氏性恭儉,賢良淑德,年齡也是剛過十四,與咱家的十一郎倒是相配,太妃,你覺得如何?”向氏隨後問向太妃朱氏。


    向氏是趙佶的嫡母,那麽朱氏就是趙佶的庶母,因此向氏就征求朱氏的意思。


    最主要的原因卻是朱太妃乃是趙煦的親娘,向氏不得不給其麵子。。。


    朱太妃想了想後答道:“王氏乃是小吏之女,與十一郎不太般配吧?中牟任太保之孫溫柔賢惠,可為十一郎之妻。”


    向氏聞言頓時心中暗暗惱怒,任太保是何人?他是朱太妃的義父。


    朱太妃的親生父親名叫崔傑,是平民百姓,朱太妃其實姓崔而不姓朱,崔傑在朱太妃年幼之時就去世了,朱太妃之母於是就帶著朱太妃改嫁朱士安,後其母又將朱太妃托付給了任姓人家照顧,因此朱太妃相當於有三個父親,分別是崔、朱、任三人。


    此時朱太妃之意太明顯不過了,就是想將自家人安排在端王身邊,其用意很值得去細細思量。


    太後向氏待趙佶如親生骨肉,而德州刺史王藻之女王氏與向氏卻有著親戚關係,如此,向氏豈能同意朱太妃的建議?


    “太妃”向太後隨後淡淡的說道:“祖宗之法不可違。”


    宋為皇帝或皇子擇選皇後或妃子是很有講究的,那就是一般不會選擇豪門望族之女,以防外戚專權或者與皇子們相互勾結,圖謀不軌,因此一般選擇家世清白,但又勢力不是很大的家族,甚至許多皇後嬪妃或王爺妃子都是貧寒人家出身。


    就如朱太妃一樣,其出身一般百姓家庭,後選秀進了宮中當了一名宮女,後機緣巧合之下,被神宗皇帝臨幸,並為其生下了兩子一女。


    擇妃如此,選婿也是如此,一般來說,隻要你成為了皇室女婿,那麽就會富貴一生,但卻是以犧牲仕途為代價的。


    “臣妾惶恐,就依娘娘所言便是。”向太後抬出了祖宗家法,使得朱太妃惶恐不已。


    朱太妃宮女出身,一輩子均是小心謹慎的,直到現在,她也不得不小心謹慎、溫和謙恭,如此才能在險惡的後宮之中生存下去,即便是其親生兒子做了皇帝也必須如此。


    朱太妃畢竟仍然是個妃子,而不是後,要知道宋之太後乃是後宮之主,甚至是天下之主的。。。


    李三堅站在窗外不由得撇了撇嘴,一件皆大歡喜的普通郡王親事居然變成了爭權奪利之爭,可以想象皇宮之中是多麽的險惡,稍有不慎,即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地。


    “你歪什麽嘴巴?”一旁的高二見到李三堅怪異的模樣,於是詫異的低聲問道。


    “呃。。。這。。。站久了,有些累了,且腹中饑餓。”李三堅糖塞道。


    高二瞪了李三堅一眼,就算是累死、餓死,在趙煦等人離開之前,你也得牢牢的釘在原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時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山飛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山飛機並收藏宋時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