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晃晃蕩蕩的行了半柱香功夫,便停了下去。素焰掀開車簾,恭敬的站在一旁,說著:“公子,小姐,到了。”廖靜宣先跳下了馬車,然後轉身扶住我,嘴裏斥道:“胡說!什麽公子,小姐的。要叫少爺,少夫人。”說完,他看著我,臉上現出了明媚的笑顏。
我無所謂的點了點頭,叫什麽不都一樣嗎?一個稱唿而已。隨即向前方看去。這裏確實很美,我也終於能夠猜到為何要叫“十裏街”了。隻見我前方是一片頗大的湖泊,青綠的湖水,碧綠的荷葉,以及開的一湖的鮮豔的荷花。粉白粉白的顏色,掩映在層層綠色之中,煞是好看。而湖水的中央,被橫出來的攔橋,隔開一半。攔橋兩邊俱是雕花的圍欄,頂上掛著大紅的燈籠。赫然寫著“十裏荷塘 十裏花”幾個大字。和這一湖的荷花,混在一起,到是別有一番風味。
素焰跑到湖邊,招來一隻客船,便招唿著我和廖靜宣上去。我這才注意到,自岸邊到攔橋,竟然沒有路。邊上停了不少的船,想是專門載客的吧。不多會功夫,我們便登上了攔橋。這才看清,圍欄俱是精致的很。遠處看,這攔橋還不算大。離得近了,才恍然,這裏竟是這樣寬敞。中間是條正路,兩邊皆是店鋪林立。不過,都雅致的很,俱是品茶聽曲的所在。想必,品茶聽曲賞荷花,是別有一種難以欲說的情調吧。
這橋上,人雖多,卻並不擁擠。更沒有吵鬧熙攘的聲音,都是那麽靜靜的,飄著淡然的絲竹之聲。站在這裏,無端的,情緒便平靜下來。竟有種看到無邊際的大海一般的感覺。心靜,胸闊,確實是個好地方。況且在這裏談個什麽事情,也是很合適不過的。
我們走進一家品茶的所在,進得大廳後,便是一個個小小的包廂。大廳隻放了一排藤編長椅,許是讓客人暫歇的地方吧。掌櫃的領我們進了一個小的包廂,臨窗而置,稍一扭頭,便可看到外麵的景致。
一切收拾妥當之後,素焰便退了出去。廖靜宣拿起水壺,為我斟滿了茶水。茶香便撲鼻而來,清香四溢。
“這茶聞起來真是香,不知喝下去,會有何種感覺?”我端起茶杯,靜靜看著在水中翻騰的茶葉,像一個個舞動的精靈一般。
廖靜宣輕笑著,看了看我,漫不經心的迴著;“試試便知了。”我看著他,便輕輕飲了一口,隻覺滿腔苦澀。舌尖仿似也被澀住一般,微微麻了起來。
皺起眉看著他,他卻動手拿出另一個新的杯盞,又衝了一杯新的茶水,依舊不緊不慢的說著:“這茶聞著很香,讓人生出一種錯覺。以為飲下,也定是香甜的,無端便對它起了希望。直到喝完,才驚覺,原來是被它騙了。這希望,此刻就化作了失望。殤兒,再來試試這個。”
我看著他遞過來的新茶,冒著淡淡的熱氣,這氣味卻刺鼻的很。我隨之便又皺起眉來,剛想拒絕,他卻說:“有什麽話,嚐完再說。”我無奈端起杯子,輕淺的綴了一口。放下杯子後,才驚覺竟是滿口馨香,唇齒間亦是香氣縈繞。
“這茶與之前那杯不同。這茶聞著刺鼻,飲下卻是甘甜的。其實有些人,有些事,便也如這兩杯茶一樣。親眼看到、聞到的也做不得真。隻有親自嚐試,才能知曉個中滋味,知道其中的奧妙。若是剛才不飲下此茶,殤兒豈不是,要錯過這世間少有的滋味了麽?”
我怔愣的看著他,他還是那樣淺淺笑著,眼睛直直的望著我。他這麽說是什麽意思?他想告訴我什麽,還是隻簡單的要我學會品茶。我不解的又看了他一會,他還是那樣的神色。我便收了眸光,看向外麵滿池的荷花。
這一看不打緊,卻見湖邊不知何時駛過來一隻精巧的小船。船上坐著一位綠色衣裙的佳人。隨風揚起的裙擺,與濃綠的荷葉,映在一起,倒像是層次分明的國畫一般。她懷中抱著一把琵琶,此刻正彈出美妙無比的琴音。
我凝神看去,隻覺得這女子的眉眼特別熟悉,仿似隔了千山萬水,終是能夠望的到。不過,她的麵上覆了輕紗,我看不清晰。廖靜宣也轉頭向外望去,見到此女子,卻並不意外。看我一臉懵懂之色,他細細的向我道來:“這是十裏街的一項特別娛樂。品茶時,聽聽柔和的曲子,確實能放鬆心境的。船停在湖中央,才能使我們這攔橋裏的人,都能看到,不偏不倚。岸上之人,也可以欣賞。若有意打賞之人,便可向著船的方向招手,船家看見,自會把船靠過去的。”
我算是明白了,還有這樣的娛樂。看來這西廖國的人,比東舒的人,會享受很多啊。這麽想著,便見湖中的小船,向岸邊靠了過去。果然,船家停到岸邊,伸手接過了岸上之人的打賞,又把船慢慢的駛向了湖中央。綠衣女子,卻是什麽反應也沒有,隻靜靜的彈著琵琶。這琵琶之音,倒是和師父的有些相似。都是那麽悲傷的。
師父?我的手猛然一抖,握在手裏的杯子,也濺出了些許水滴。廖靜宣伸出手來,幫我擦拭著潑灑的水漬,嘴裏碎碎念:“小心點,殤兒。幸好這水有些溫了,不然定會燙傷的。”
我無視他的言語,仍舊呆呆的看著湖中央那個綠色衣裙的女子。裝作不經心的說著:“她的曲子彈得很好,我想打賞她。”
廖靜宣扭頭看過去,漾著淺淺的笑意,向著湖邊招了招手。那老翁便順著風向,把船靠了過來。我細細的打量那女子,她隻是低著頭,專注的彈著琵琶。我頗為無奈的開口:“姑娘彈得這曲子清亮柔雅,卻又好生傷感。竟讓我不由想起一位故人。不知姑娘師承何處?”
她慢慢抬起眸,頗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又垂下頭去。嘴裏謙虛著:“想是夫人多慮了。小女子自五歲起,便跟著十裏街的容媽媽。如今已在此居住了十個年頭。並不曾正式的拜過師,便沒有師承何人之說。夫人所說的那位故人,很抱歉,小女子 卻是不知。”
我愣愣的看著她,竟忘記了打賞。她那眉眼如此熟悉,明明就是姚碧笯。就連聲音都未曾改變,可她為何要說這些話,把我堵迴來。廖靜宣看看我,伸手打賞了他們。我迴過頭去望著他,才終於了然。
我也不再做聲,又坐了半晌,廖靜宣忽然把手伸過來,握住我的手:“時辰差不多了。我帶你去嚐嚐尚溪城的特色美味。”
“嗯。我想去一家比較熱鬧的酒樓,當然味道還要好些。”我慢騰騰的說著。心裏琢磨著,還是先打聽點消息比較好,若說真是姚碧笯,我也沒有辦法主動接近她,隻有她來尋我了。若然不是,那也隻好如此。
“好,我帶你去。”他拉著我,起身走出來,竟是什麽也不問。不問我為何要尋熱鬧的所在,不問我今日為何要出來。
我無所謂的點了點頭,叫什麽不都一樣嗎?一個稱唿而已。隨即向前方看去。這裏確實很美,我也終於能夠猜到為何要叫“十裏街”了。隻見我前方是一片頗大的湖泊,青綠的湖水,碧綠的荷葉,以及開的一湖的鮮豔的荷花。粉白粉白的顏色,掩映在層層綠色之中,煞是好看。而湖水的中央,被橫出來的攔橋,隔開一半。攔橋兩邊俱是雕花的圍欄,頂上掛著大紅的燈籠。赫然寫著“十裏荷塘 十裏花”幾個大字。和這一湖的荷花,混在一起,到是別有一番風味。
素焰跑到湖邊,招來一隻客船,便招唿著我和廖靜宣上去。我這才注意到,自岸邊到攔橋,竟然沒有路。邊上停了不少的船,想是專門載客的吧。不多會功夫,我們便登上了攔橋。這才看清,圍欄俱是精致的很。遠處看,這攔橋還不算大。離得近了,才恍然,這裏竟是這樣寬敞。中間是條正路,兩邊皆是店鋪林立。不過,都雅致的很,俱是品茶聽曲的所在。想必,品茶聽曲賞荷花,是別有一種難以欲說的情調吧。
這橋上,人雖多,卻並不擁擠。更沒有吵鬧熙攘的聲音,都是那麽靜靜的,飄著淡然的絲竹之聲。站在這裏,無端的,情緒便平靜下來。竟有種看到無邊際的大海一般的感覺。心靜,胸闊,確實是個好地方。況且在這裏談個什麽事情,也是很合適不過的。
我們走進一家品茶的所在,進得大廳後,便是一個個小小的包廂。大廳隻放了一排藤編長椅,許是讓客人暫歇的地方吧。掌櫃的領我們進了一個小的包廂,臨窗而置,稍一扭頭,便可看到外麵的景致。
一切收拾妥當之後,素焰便退了出去。廖靜宣拿起水壺,為我斟滿了茶水。茶香便撲鼻而來,清香四溢。
“這茶聞起來真是香,不知喝下去,會有何種感覺?”我端起茶杯,靜靜看著在水中翻騰的茶葉,像一個個舞動的精靈一般。
廖靜宣輕笑著,看了看我,漫不經心的迴著;“試試便知了。”我看著他,便輕輕飲了一口,隻覺滿腔苦澀。舌尖仿似也被澀住一般,微微麻了起來。
皺起眉看著他,他卻動手拿出另一個新的杯盞,又衝了一杯新的茶水,依舊不緊不慢的說著:“這茶聞著很香,讓人生出一種錯覺。以為飲下,也定是香甜的,無端便對它起了希望。直到喝完,才驚覺,原來是被它騙了。這希望,此刻就化作了失望。殤兒,再來試試這個。”
我看著他遞過來的新茶,冒著淡淡的熱氣,這氣味卻刺鼻的很。我隨之便又皺起眉來,剛想拒絕,他卻說:“有什麽話,嚐完再說。”我無奈端起杯子,輕淺的綴了一口。放下杯子後,才驚覺竟是滿口馨香,唇齒間亦是香氣縈繞。
“這茶與之前那杯不同。這茶聞著刺鼻,飲下卻是甘甜的。其實有些人,有些事,便也如這兩杯茶一樣。親眼看到、聞到的也做不得真。隻有親自嚐試,才能知曉個中滋味,知道其中的奧妙。若是剛才不飲下此茶,殤兒豈不是,要錯過這世間少有的滋味了麽?”
我怔愣的看著他,他還是那樣淺淺笑著,眼睛直直的望著我。他這麽說是什麽意思?他想告訴我什麽,還是隻簡單的要我學會品茶。我不解的又看了他一會,他還是那樣的神色。我便收了眸光,看向外麵滿池的荷花。
這一看不打緊,卻見湖邊不知何時駛過來一隻精巧的小船。船上坐著一位綠色衣裙的佳人。隨風揚起的裙擺,與濃綠的荷葉,映在一起,倒像是層次分明的國畫一般。她懷中抱著一把琵琶,此刻正彈出美妙無比的琴音。
我凝神看去,隻覺得這女子的眉眼特別熟悉,仿似隔了千山萬水,終是能夠望的到。不過,她的麵上覆了輕紗,我看不清晰。廖靜宣也轉頭向外望去,見到此女子,卻並不意外。看我一臉懵懂之色,他細細的向我道來:“這是十裏街的一項特別娛樂。品茶時,聽聽柔和的曲子,確實能放鬆心境的。船停在湖中央,才能使我們這攔橋裏的人,都能看到,不偏不倚。岸上之人,也可以欣賞。若有意打賞之人,便可向著船的方向招手,船家看見,自會把船靠過去的。”
我算是明白了,還有這樣的娛樂。看來這西廖國的人,比東舒的人,會享受很多啊。這麽想著,便見湖中的小船,向岸邊靠了過去。果然,船家停到岸邊,伸手接過了岸上之人的打賞,又把船慢慢的駛向了湖中央。綠衣女子,卻是什麽反應也沒有,隻靜靜的彈著琵琶。這琵琶之音,倒是和師父的有些相似。都是那麽悲傷的。
師父?我的手猛然一抖,握在手裏的杯子,也濺出了些許水滴。廖靜宣伸出手來,幫我擦拭著潑灑的水漬,嘴裏碎碎念:“小心點,殤兒。幸好這水有些溫了,不然定會燙傷的。”
我無視他的言語,仍舊呆呆的看著湖中央那個綠色衣裙的女子。裝作不經心的說著:“她的曲子彈得很好,我想打賞她。”
廖靜宣扭頭看過去,漾著淺淺的笑意,向著湖邊招了招手。那老翁便順著風向,把船靠了過來。我細細的打量那女子,她隻是低著頭,專注的彈著琵琶。我頗為無奈的開口:“姑娘彈得這曲子清亮柔雅,卻又好生傷感。竟讓我不由想起一位故人。不知姑娘師承何處?”
她慢慢抬起眸,頗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又垂下頭去。嘴裏謙虛著:“想是夫人多慮了。小女子自五歲起,便跟著十裏街的容媽媽。如今已在此居住了十個年頭。並不曾正式的拜過師,便沒有師承何人之說。夫人所說的那位故人,很抱歉,小女子 卻是不知。”
我愣愣的看著她,竟忘記了打賞。她那眉眼如此熟悉,明明就是姚碧笯。就連聲音都未曾改變,可她為何要說這些話,把我堵迴來。廖靜宣看看我,伸手打賞了他們。我迴過頭去望著他,才終於了然。
我也不再做聲,又坐了半晌,廖靜宣忽然把手伸過來,握住我的手:“時辰差不多了。我帶你去嚐嚐尚溪城的特色美味。”
“嗯。我想去一家比較熱鬧的酒樓,當然味道還要好些。”我慢騰騰的說著。心裏琢磨著,還是先打聽點消息比較好,若說真是姚碧笯,我也沒有辦法主動接近她,隻有她來尋我了。若然不是,那也隻好如此。
“好,我帶你去。”他拉著我,起身走出來,竟是什麽也不問。不問我為何要尋熱鬧的所在,不問我今日為何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