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興一個人迴到家,直接就去了自己房裏,倒頭就睡,飯也不吃,人問也不理,見了誰他都賴得搭理。不知道睡了多長時間,蘇興便被餓得醒了。因懶得動,重新強令閉上眼,怎奈外麵鞭炮聲劈啪不絕,實在震得人睡不著。
時間還早呢,似乎是酉時一刻的樣子。傍晚時下了一場小雪,這個時候雪已經停了。蘇興眼睛看著燈,心裏麵道:大節下的,就這麽直挺著餓上一宿,怪虧得慌。在床上翻來覆去好幾遍,肚皮已開始打鼓了。蘇興實在躺不下去了,便打發了一個小丫鬟,叫她去廚房看一看。沒多久丫鬟便迴報說,熱菜已經沒有了。
本來家裏人就多,又趕上年末最忙的時候,賓客來往絡繹不絕,廚役根本就不夠用,還得去白礬樓借上幾個。蘇興放養的一個人,自己總能找到食吃,誰耐煩理他。
再說蘇興一向把家裏當客店,十頓飯有八頓不在家吃,廚房那邊,也沒有給他留飯的習慣,夜裏偶然要吃個宵夜,倒傻了眼。若說胡亂吃些點心墊墊,這廝又不願委屈了嘴。
躺在那裏,蘇興心裏忍不住琢磨說,或許謫仙樓那邊的宴席,還沒有散,還能有些可口的飯食。下午蘇興在周昕的跟前,說了大話,今夜死活不肯去。這麽晚了再跟了去,似乎麵子上有些不妥。
然而實在是餓得緊了,蘇興那臉皮,打不過肚裏麵那個饞蟲,不由自主便溜下床來,不由自主便套上了掛在衣架上的銀鼠皮氅衣,兩條腿不知怎麽便出了門兒,不由自主往謫仙樓趕去。
為防宴席上碰見了周昕,讓他的臉上不好看,在路上蘇興已想好了:一去了先不著急進閣子,先找個酒保問一問。倘若周昕還在的話,就不上樓,胡亂在下麵吃了就走。若周昕走了,那麽就大搖大擺上去不妨。
蘇興白白打算了一通,等他趕到謫仙樓時,今夜的宴席已經散了。席雖然撤了,仍還有人,楊斌、玉堂兩個都在,看見蘇興這時候趕來,兩個人都沒有太驚奇。
四下看時,桌子上還剩下兩壇子酒,沒有被撤走。蘇興立刻走過去,朝著酒壇子伸出手,一麵還問楊斌道:“果然楊哥還惦記著我,這兩壇子,是你從遼國帶來的麽?聞著不錯,讓我嚐嚐味道吧!”聽見蘇興這麽問,楊斌沒有好氣道:“帶個屁酒,這次迴來我啥都沒帶!”
這時候玉堂在旁邊告訴道:“楊哥可沒有心情帶酒,這些是展昭從河東帶過來的。”聽見這話兒,蘇興立刻詢問道:“這些是韓煦捎給你的?明熠已經迴來了麽?今晚你也叫他了?啥時候你們這麽好了?!”
玉堂遂道:“剛坐了一會兒就走了,人家事多,哪裏像你似的這麽清閑。”若說“清閑”這個話,蘇興有些不同意,他認為自己事情也做得不少,本身並沒有太清閑。
說起來今夜這個宴席,雖然蘇興來得晚了,酒也沒有耽誤吃,也沒有什麽好遺憾的:展昭營內的事情多,放下東西坐了一會兒,急忙就走了。周昕隻吃了一杯酒,不一會有事也就走了。闞海、潘陽都沒到,文成生病了不能來,鄧禹宴席吃了一半兒,中途被人叫走了。雖然還有其他人,那些人蘇興又不認得。
如今就剩下楊斌和玉堂,這兩個都是自己人,跟他們根本用不著客氣,也就不管什麽禮數不禮數了。蘇興熟門熟路的,不用人招唿,自己就打開了酒壇子,取過個碗來,自己給自己滿上了。
單單吃酒還不算,蘇興那個鼻子靈,韓煦他們讓捎來的小食,也讓他給發現了,立刻用盤子裝了來,重新又要了幾樣肴饌,開始自斟自飲起來。幸而玉堂看見了嗬斥,那酒蘇興隻開了一壇,不然的話,最後剩下的兩壇子酒,都這廝給禍害了。
眼看蘇興沒了動靜,一個人隻顧著吃去了,玉堂和楊斌又開始說話。談論的內容,先是說了楊斌去了遼國之後,具體發生的一些事情。然後又提到眼下的局勢,除了府、麟那邊外,南方現在也不穩,蠻瑤叛亂,楊斌的從兄楊畋那廝,正在貴陽用兵呢。
一晚上楊斌絮絮叨叨的,遲不肯走,玉堂知道楊斌的心思:這一次的遼國之行,倘若提前有充足的防備,周行老不至於讓人給害了。這件事情沒做好,他們幾個心裏麵有愧。然而這話兒不好明說,卻又不知道該怎麽說好。
其實說起來這件事,不單是玉堂,連四哥和嫂子他們兩口兒,也沒把這件事怪在使團的頭上,這就是運數,誰讓正好攤上了呢。
幾天之前,趁著雪夜無人的時候,四哥和玉堂說著說著,就說到使團出使的事情。四哥把遼國的情形一說,講了講眾人如何齊心協力,跟遼國那邊的商賈周旋,玉堂遂就告訴道:“你們不在的這幾天,東京可算是熱鬧了。一聽說咱們跟遼國翻了臉,姓厲的立刻就坐不住了,認為發財的機會到了。
這廝聯合了幾個人,想把你們推掉的買賣,一股腦兒全吞下去。這些人不敢直接從遼國拿貨,首先跟高麗人搭上了關係。他們想通過高麗人的手,再與遼國那邊勾搭,賺這個錢。他們這事兒,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做的十分隱秘了,其實早有人知道了。等哪天我故意泄露出去,讓藥行那些人知道知道,看看他以後怎麽收場!”
因這個話兒,慶堂便就迴複道:“這事兒既然也沒成,就不用再去揭這個底,咱們就裝作不知道。”玉堂又道:“周行老一沒,副行老劉正微沒上任,行老一下子讓你給做了。那些向著劉家的人,肯定心裏麵不服氣。有這些把柄在手裏麵,沒事兒敲打敲打他們,省的那些人肆無忌憚。”
說著說著,哥兩個便說到藥行上,然後就提到了劉正微。慶堂便叫玉堂說說,為何天鬆堂這樣經營了幾代的大買賣,一下子它就不行了。
這件事兒玉堂想了一下,便迴複道:“按我的看法,主要還是三件事,頂頂重要的就是用人。劉家對別人不信任,任人唯親。從劉正微之父劉滔那一輩開始起,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這老頭兒隻用自己的親兒子,他才放心。然而做到這麽大的買賣,需要的人手成千上萬,這麽多的人,就算給他一萬年,他生的過來麽?就算這廝生得過來,賢愚他也沒法挑。這兒子多了,家業人人都想占份。不管是不是這塊料,都想鑽進來摻和一腳,烏合之眾雜而不精,派係林立,權利隻能是越分越散。
到了劉正微這一輩,比他父親更進一步,幹脆連親族他都不信,處處設防,親信遍布,同族之間互相掣肘,內鬥不絕,更加給底下做事的增添了難度。若不是他家底子大,早就完了,還能支撐到這個時候!”
說到這個,四哥便問玉堂道:“在你看來,咱們開市做這個買賣,到底該重貨還是重人?”玉堂便道:“這個年頭,有能耐的師父,被別人重金挖走的不少,各家的技藝各有長短,總體來說,基本上也不會差得太多。兩家貨物差不多的時候,還是該重人。
尋常的主管,覓人催物、迎來送請、對賬討錢、張羅買賣這些事情,中人的才智就能辦到。但是眼光長遠、籌謀布局,能夠提前預知風險,在生死場上能以小搏大,全身而退。能鞏固基本,適時壯大,茅廬未出,就能三分天下的人,實在太少。
長時間位居高處的人,自認為坐在上麵能掌控全局,絲毫不知道體察下情,單知道講一些漂亮話兒,理論起來滴水不漏,大道理說得一套一套的。然而因他們太自信,摸不清形勢,讓他們搞砸的事情不少。
於國也好,於家也好,通常真正扛起來事的,也就那麽兩三個,好像人之靈魂、骨架也似的存在。一旦沒有了這個骨架,房屋馬上就能塌了。
當初劉正微因為小人的挑撥,把孫岐南和林茂枝逐出天鬆堂的決策層,逼他們走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天鬆堂北麵的買賣,就被地天泰拿下大半,那個時候,他們就山窮水盡了。”
說起來第二件和第三件事,玉堂又道:“其他的兩件,無非是規矩和管製之類的東西。
劉家好幾代經營藥材,幾代人積攢下來的經驗不少,規矩定的太多、太細。這樣雖然說更方便規整和看管,讓中人的才智就可以操控,然而規則定的太細,漏洞就更多。
孫岐南、林茂枝這樣的人,在劉家經營了數十年,內中的弊病他們知道,更深知別人從哪裏下手,破壞更大,更容易將他們打垮。因此孫岐南一投奔了地天泰,天鬆堂立刻就不行了。”
這時候慶堂又問道:“按照行業的習慣,像孫岐南、林茂枝這樣在藥材行裏麵要緊的人,就算是劉正微不肯用,也得牢牢地抓在手裏,哪怕留在家養老呢。為什麽劉正微甘願犯了行業的大忌,也不用他們;咱們這邊,又為何把孫岐南收留了,你說說吧!”
時間還早呢,似乎是酉時一刻的樣子。傍晚時下了一場小雪,這個時候雪已經停了。蘇興眼睛看著燈,心裏麵道:大節下的,就這麽直挺著餓上一宿,怪虧得慌。在床上翻來覆去好幾遍,肚皮已開始打鼓了。蘇興實在躺不下去了,便打發了一個小丫鬟,叫她去廚房看一看。沒多久丫鬟便迴報說,熱菜已經沒有了。
本來家裏人就多,又趕上年末最忙的時候,賓客來往絡繹不絕,廚役根本就不夠用,還得去白礬樓借上幾個。蘇興放養的一個人,自己總能找到食吃,誰耐煩理他。
再說蘇興一向把家裏當客店,十頓飯有八頓不在家吃,廚房那邊,也沒有給他留飯的習慣,夜裏偶然要吃個宵夜,倒傻了眼。若說胡亂吃些點心墊墊,這廝又不願委屈了嘴。
躺在那裏,蘇興心裏忍不住琢磨說,或許謫仙樓那邊的宴席,還沒有散,還能有些可口的飯食。下午蘇興在周昕的跟前,說了大話,今夜死活不肯去。這麽晚了再跟了去,似乎麵子上有些不妥。
然而實在是餓得緊了,蘇興那臉皮,打不過肚裏麵那個饞蟲,不由自主便溜下床來,不由自主便套上了掛在衣架上的銀鼠皮氅衣,兩條腿不知怎麽便出了門兒,不由自主往謫仙樓趕去。
為防宴席上碰見了周昕,讓他的臉上不好看,在路上蘇興已想好了:一去了先不著急進閣子,先找個酒保問一問。倘若周昕還在的話,就不上樓,胡亂在下麵吃了就走。若周昕走了,那麽就大搖大擺上去不妨。
蘇興白白打算了一通,等他趕到謫仙樓時,今夜的宴席已經散了。席雖然撤了,仍還有人,楊斌、玉堂兩個都在,看見蘇興這時候趕來,兩個人都沒有太驚奇。
四下看時,桌子上還剩下兩壇子酒,沒有被撤走。蘇興立刻走過去,朝著酒壇子伸出手,一麵還問楊斌道:“果然楊哥還惦記著我,這兩壇子,是你從遼國帶來的麽?聞著不錯,讓我嚐嚐味道吧!”聽見蘇興這麽問,楊斌沒有好氣道:“帶個屁酒,這次迴來我啥都沒帶!”
這時候玉堂在旁邊告訴道:“楊哥可沒有心情帶酒,這些是展昭從河東帶過來的。”聽見這話兒,蘇興立刻詢問道:“這些是韓煦捎給你的?明熠已經迴來了麽?今晚你也叫他了?啥時候你們這麽好了?!”
玉堂遂道:“剛坐了一會兒就走了,人家事多,哪裏像你似的這麽清閑。”若說“清閑”這個話,蘇興有些不同意,他認為自己事情也做得不少,本身並沒有太清閑。
說起來今夜這個宴席,雖然蘇興來得晚了,酒也沒有耽誤吃,也沒有什麽好遺憾的:展昭營內的事情多,放下東西坐了一會兒,急忙就走了。周昕隻吃了一杯酒,不一會有事也就走了。闞海、潘陽都沒到,文成生病了不能來,鄧禹宴席吃了一半兒,中途被人叫走了。雖然還有其他人,那些人蘇興又不認得。
如今就剩下楊斌和玉堂,這兩個都是自己人,跟他們根本用不著客氣,也就不管什麽禮數不禮數了。蘇興熟門熟路的,不用人招唿,自己就打開了酒壇子,取過個碗來,自己給自己滿上了。
單單吃酒還不算,蘇興那個鼻子靈,韓煦他們讓捎來的小食,也讓他給發現了,立刻用盤子裝了來,重新又要了幾樣肴饌,開始自斟自飲起來。幸而玉堂看見了嗬斥,那酒蘇興隻開了一壇,不然的話,最後剩下的兩壇子酒,都這廝給禍害了。
眼看蘇興沒了動靜,一個人隻顧著吃去了,玉堂和楊斌又開始說話。談論的內容,先是說了楊斌去了遼國之後,具體發生的一些事情。然後又提到眼下的局勢,除了府、麟那邊外,南方現在也不穩,蠻瑤叛亂,楊斌的從兄楊畋那廝,正在貴陽用兵呢。
一晚上楊斌絮絮叨叨的,遲不肯走,玉堂知道楊斌的心思:這一次的遼國之行,倘若提前有充足的防備,周行老不至於讓人給害了。這件事情沒做好,他們幾個心裏麵有愧。然而這話兒不好明說,卻又不知道該怎麽說好。
其實說起來這件事,不單是玉堂,連四哥和嫂子他們兩口兒,也沒把這件事怪在使團的頭上,這就是運數,誰讓正好攤上了呢。
幾天之前,趁著雪夜無人的時候,四哥和玉堂說著說著,就說到使團出使的事情。四哥把遼國的情形一說,講了講眾人如何齊心協力,跟遼國那邊的商賈周旋,玉堂遂就告訴道:“你們不在的這幾天,東京可算是熱鬧了。一聽說咱們跟遼國翻了臉,姓厲的立刻就坐不住了,認為發財的機會到了。
這廝聯合了幾個人,想把你們推掉的買賣,一股腦兒全吞下去。這些人不敢直接從遼國拿貨,首先跟高麗人搭上了關係。他們想通過高麗人的手,再與遼國那邊勾搭,賺這個錢。他們這事兒,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做的十分隱秘了,其實早有人知道了。等哪天我故意泄露出去,讓藥行那些人知道知道,看看他以後怎麽收場!”
因這個話兒,慶堂便就迴複道:“這事兒既然也沒成,就不用再去揭這個底,咱們就裝作不知道。”玉堂又道:“周行老一沒,副行老劉正微沒上任,行老一下子讓你給做了。那些向著劉家的人,肯定心裏麵不服氣。有這些把柄在手裏麵,沒事兒敲打敲打他們,省的那些人肆無忌憚。”
說著說著,哥兩個便說到藥行上,然後就提到了劉正微。慶堂便叫玉堂說說,為何天鬆堂這樣經營了幾代的大買賣,一下子它就不行了。
這件事兒玉堂想了一下,便迴複道:“按我的看法,主要還是三件事,頂頂重要的就是用人。劉家對別人不信任,任人唯親。從劉正微之父劉滔那一輩開始起,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這老頭兒隻用自己的親兒子,他才放心。然而做到這麽大的買賣,需要的人手成千上萬,這麽多的人,就算給他一萬年,他生的過來麽?就算這廝生得過來,賢愚他也沒法挑。這兒子多了,家業人人都想占份。不管是不是這塊料,都想鑽進來摻和一腳,烏合之眾雜而不精,派係林立,權利隻能是越分越散。
到了劉正微這一輩,比他父親更進一步,幹脆連親族他都不信,處處設防,親信遍布,同族之間互相掣肘,內鬥不絕,更加給底下做事的增添了難度。若不是他家底子大,早就完了,還能支撐到這個時候!”
說到這個,四哥便問玉堂道:“在你看來,咱們開市做這個買賣,到底該重貨還是重人?”玉堂便道:“這個年頭,有能耐的師父,被別人重金挖走的不少,各家的技藝各有長短,總體來說,基本上也不會差得太多。兩家貨物差不多的時候,還是該重人。
尋常的主管,覓人催物、迎來送請、對賬討錢、張羅買賣這些事情,中人的才智就能辦到。但是眼光長遠、籌謀布局,能夠提前預知風險,在生死場上能以小搏大,全身而退。能鞏固基本,適時壯大,茅廬未出,就能三分天下的人,實在太少。
長時間位居高處的人,自認為坐在上麵能掌控全局,絲毫不知道體察下情,單知道講一些漂亮話兒,理論起來滴水不漏,大道理說得一套一套的。然而因他們太自信,摸不清形勢,讓他們搞砸的事情不少。
於國也好,於家也好,通常真正扛起來事的,也就那麽兩三個,好像人之靈魂、骨架也似的存在。一旦沒有了這個骨架,房屋馬上就能塌了。
當初劉正微因為小人的挑撥,把孫岐南和林茂枝逐出天鬆堂的決策層,逼他們走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天鬆堂北麵的買賣,就被地天泰拿下大半,那個時候,他們就山窮水盡了。”
說起來第二件和第三件事,玉堂又道:“其他的兩件,無非是規矩和管製之類的東西。
劉家好幾代經營藥材,幾代人積攢下來的經驗不少,規矩定的太多、太細。這樣雖然說更方便規整和看管,讓中人的才智就可以操控,然而規則定的太細,漏洞就更多。
孫岐南、林茂枝這樣的人,在劉家經營了數十年,內中的弊病他們知道,更深知別人從哪裏下手,破壞更大,更容易將他們打垮。因此孫岐南一投奔了地天泰,天鬆堂立刻就不行了。”
這時候慶堂又問道:“按照行業的習慣,像孫岐南、林茂枝這樣在藥材行裏麵要緊的人,就算是劉正微不肯用,也得牢牢地抓在手裏,哪怕留在家養老呢。為什麽劉正微甘願犯了行業的大忌,也不用他們;咱們這邊,又為何把孫岐南收留了,你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