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個人吃飯的時候,韓濤透漏個消息道:“給你實說,下午我經過桑家瓦子,偷偷往裏麵看了一眼,你猜我當時看見了什麽?”蘇興順著話猜道:“人都齊了,已經在裏麵預演了?”韓濤搖搖頭說道:“預演也有,三天之前就開始了,我看見的不是這個!”
蘇興繼續猜測道:“他們把話本落在那,劇情你這廝提前看了,知道了結局?”韓濤又搖頭告訴不對。因為蘇興實在笨,韓濤隻好告訴了道:“下午我去時,看見傀儡棚都設好了。大旗、棹刀、盾牌、將軍、士卒的木雕,活靈活現的,一個個擺好了放在那裏。有一個像是張議潮的傀儡,雕得就跟真的似的,打扮得那叫一個威風,那模樣活人都扮不出來!
他那些兵器,是仿照唐朝兵器的樣式,縮小了尺寸專門雕的,放大了簡直一模一樣!還有吐蕃的重甲騎軍,所有的配備都一應俱全。咱不說別的,就軍士身上穿的鱗甲,不單單看著模樣像,用手摸一摸凹凸不平,就跟真的沒有什麽兩樣!你沒看見,做得那叫一個精致,真他娘的讓人開眼了!”
蘇興被話兒吸引住,聽得幾乎要淌口水,韓濤又添油加醋道:“說句實話,我下午看見了那些東西,真他娘想偷幾個藏在家裏,將來跟著我一塊兒下葬!要麽就直接傳給孫子,這東西比金子還饞人!”
蘇興忍不住提醒道:“你千萬別,趕緊給人家送迴去!你偷了咱們今晚還看屁!”韓濤便道:“我就是說說,這不沒有動手麽?你趕緊吃,別他娘去到趕晚了!”蘇興把飯吃到一半,忍不住又開始說起話來。據說新出的這出戲,劇情是鬼手七親自寫的。他一出手,更是這出戲好看的保障。
說起來東京城所有的瓦子裏麵,最會寫鐵騎的隻有兩個:一個是桑家瓦子的鬼手七,這個廝最擅長描寫排兵布陣,寫出來的東西有模有樣的,看得過癮;另一個是中瓦子的安賽寧,擅長的就是寫謀略。劇裏的人物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端的是智計百出,令人拍案。
跟那些煙粉、傳奇、靈怪的不同,鐵騎這東西,最不好寫。一則寫的人懂得軍事的不多,想寫根本就無從下筆。就算勉強摳出來幾個字,自己看了,也覺得幹巴巴的沒什麽意思。二則看的人要求高,那些人不好糊弄不說,還得跟你挑細節。說漢朝呢,突然出來了唐朝的兵器,那廝們要跳起來打砸的。
東京城這裏,說要找寫煙粉、傳奇、靈怪、公案的書會先生,順便能拿出幾十個人來,供你挑選。你說要找寫鐵騎的,抱歉得很,寫的好的,看了能讓人過癮的,隻有這麽兩個人。
當年寫張議潮的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鬼手七本人。蘇興看完了張議潮不過癮,特意又買了本磚頭厚的《張議潮大傳》,指望一次能過個眼癮。誰知道迴去翻開一看,拜師就寫了一小半,娶老婆、生孩子,雞零狗碎的一堆破事,又寫了一半。後麵剩下不多的地方,專門在寫他外孫女嫁人,誰看這個!
蘇興眼睛快瞪瞎了,好容易才找著打仗的場麵:不到二百的字數,吐蕃人莫名其妙就那麽輸了,歸義軍不知為何突然就贏了,十兩銀子就這麽瞎了!從此蘇興長了心眼:除了鬼手七和安賽寧寫的,其他的人的鐵騎一概不看!
因蘇興抱怨,韓濤一麵往嘴裏撥飯,一麵說道:“那算個屁!起碼人物沒給你走形。再過幾百年下去,有人寫出來一本書,讓包待製和趙官家爭老婆,也不是怪事。你以為人人都是安賽寧那樣的天才麽?
當初鬼手七為了寫好排兵布陣,特意投到殿帥家,做了足足三年的家仆,就為了有機會跟殿帥一塊兒出門,觀察底下人排兵布陣。安賽寧為了寫計謀,史書不知道翻了幾遍!那班蒙著頭瞎寫的,拿什麽去跟那兩個比!”
說到這時,韓濤歎了口氣道:“如今安賽寧年紀大了,輕易不肯再出山,他的戲以後是沒得看了。剩下一個鬼手七,這一次聽說是封筆之作,過了這村,再沒這店,再以後花錢你也撈不著看了。別說挨上官一頓臭罵,就是上刀山、下油鍋,這出戲看了也不算虧!”
說話間兩個胡亂將飯撥完,立刻就往水棚趕去。這兩個廝,底下兩隻腳走得生風,眼睛裏根本看不見旁人,一心隻要往桑家瓦子看戲。中途遇上了幾個熟人,問的都是同一句話:“這馬上就要裁軍了,這種關鍵的時候,你們不說好好表現,隻知道去耍,讓上官看見了像什麽話!”
韓濤這廝,自認為已經找好了門路,明年開春就調走了,裁軍這事兒輪不到他,他倒是不急。旁邊的蘇興聽見了這話兒,正好戳中了他的心病,看戲的心思便萎了一半兒。被眾人說得沒了興致,看戲這事兒,蘇興便有些猶豫起來。
韓濤怕蘇興不去了,去看戲沒有作伴的人,立刻安慰蘇興道:“沒聽說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有句話說:‘今夜脫了鞋和襪,誰知道明早穿不穿!’這出戲咱們等了多久?足足有八年!過了這次,以後想看可撈不著了!
裁軍早晚還是得裁,早死晚死還不是一樣?!是死是活明年再說,起碼先快活過了今年!你看看我,今晚上事情比你還多,不也照樣全推了不管?你怕個屁!”
這話兒說到了蘇興的心裏,也覺得韓濤活得明白,有他作陪,蘇興才生出來一點的愧疚的心,立刻便飛到爪哇國去了,重換做興致勃勃的模樣,看戲這事兒拿定了主意,就不反悔了。眼看著時間已不早了,各家各戶都點了燈,燈籠也都掛出來,蘇興同韓濤兩個一道,加速往桑家瓦子那邊趕去。
誰知道兩個急忙忙趕去的時候,水棚裏《抗蕃英雄張議潮》這一出戲,卻沒上演,他家僅有的一個水棚,演的是個別的男男女女、家長裏短的一出破戲,恁磨唧囉嗦,誰看這個?
看著棚裏麵不多的人,蘇興那廝,以為過來的時候不對,問韓濤道:“你確定是今天的日子麽?咱沒記錯?”韓濤瞪著兩眼道:“你韓哥做事從沒有錯過!先別著急,咱們找個明白人問問!”
四下看時,見不遠處圍著一幫人,正在那裏大聲吵嚷爭執。蘇、韓兩個圍上去聽時,才知道突然出了個變故:不知是哪個不長眼的,去上麵告狀,說什麽“如今和唃廝囉關係好,現在上麵的主張,是聯合吐蕃共同抗夏。一旦這出戲演出來,壞了蕃、漢之間的情誼,就大事不妙,所以說這出戲無論如何不能演!”
當初瓦子裏貼出來告示,要出張議潮抗蕃這戲的時候,上麵本來不當迴事。誰知道有些眼紅的人,這個時候跳出來,編出這麽套瞎話來,還講得鄭重其事的。上麵幾個人商量之後,也覺得這話兒有些道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蕃、漢之間失誼,這事兒沒人擔得起責任,為謹慎間,他們緊急叫停了這戲。
提前知道這戲的人,不在少數,早就眼巴巴急等著看了。好不容易盼來了開場,飯都沒吃好,急急忙忙趕過來,上麵突然說出來這番話,就不讓演了。立刻眾人都發了火,氣罵便道:“哪個龜孫子多管閑事!他自己不看閉上那鳥眼,沒人非得請他來看!”
還有人道:“吐蕃人又不是他家的祖宗,是哪隻賤狗亂*舔*他爺呢!俺們自己的英雄,憑什麽不讓演出來?他是漢奸、反叛之後麽?!叫老爺們知道了他是誰,給這孫子打出屎來!”
眼看著這件事弄得人怨沸騰,瓦子裏為了平息事端,主人急忙出來說話,賠罪便道:“列位捧場,肯來照顧小人的買賣,俺們全都感激不盡!怎奈上麵下了令,不讓演了,小人們不敢不從啊!
各位大老遠過來了,自然不能讓你們白跑,小人又安排了幾場有名兒的戲,今晚請列位看一宿,另還附贈果品小食,這樣行麽?”
聽見這話兒,人群裏有幾個大聲道:“俺們看了你的告示,大老遠的跑過來,不是張議潮不看!”還有人道:“老爺們等了一個月,眼巴巴等著張議潮,你說不演了?拿那些雞零狗碎的戲弄俺們!”還有幾個人發怒了道:“這必然是為了推新戲,故意把張議潮搬出來,哄俺們過來!不看不看,爺爺們不看。哪個去看,腿給他打折!”
蘇興和韓濤這兩個,飯都沒顧得上好好吃,連營裏的事情都推掉了,興致勃勃趕過來,卻撈不著看,此時已攢了一肚皮氣,沒說理處。
這個時候,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走出來說道:“單單換戲隻是件小事兒,俗話說‘欲亡其國,先亡其史。’不肯正視曆史之人,又怎麽會知道以史為鑒。若是中國人聽慣了這些靡靡之音、宴飲之樂,沒了血性,隻熱衷這些才子佳人、鶯鶯燕燕之類的東西,將來一旦敵寇入侵,無人出頭,隻好割地求和了!”
蘇興繼續猜測道:“他們把話本落在那,劇情你這廝提前看了,知道了結局?”韓濤又搖頭告訴不對。因為蘇興實在笨,韓濤隻好告訴了道:“下午我去時,看見傀儡棚都設好了。大旗、棹刀、盾牌、將軍、士卒的木雕,活靈活現的,一個個擺好了放在那裏。有一個像是張議潮的傀儡,雕得就跟真的似的,打扮得那叫一個威風,那模樣活人都扮不出來!
他那些兵器,是仿照唐朝兵器的樣式,縮小了尺寸專門雕的,放大了簡直一模一樣!還有吐蕃的重甲騎軍,所有的配備都一應俱全。咱不說別的,就軍士身上穿的鱗甲,不單單看著模樣像,用手摸一摸凹凸不平,就跟真的沒有什麽兩樣!你沒看見,做得那叫一個精致,真他娘的讓人開眼了!”
蘇興被話兒吸引住,聽得幾乎要淌口水,韓濤又添油加醋道:“說句實話,我下午看見了那些東西,真他娘想偷幾個藏在家裏,將來跟著我一塊兒下葬!要麽就直接傳給孫子,這東西比金子還饞人!”
蘇興忍不住提醒道:“你千萬別,趕緊給人家送迴去!你偷了咱們今晚還看屁!”韓濤便道:“我就是說說,這不沒有動手麽?你趕緊吃,別他娘去到趕晚了!”蘇興把飯吃到一半,忍不住又開始說起話來。據說新出的這出戲,劇情是鬼手七親自寫的。他一出手,更是這出戲好看的保障。
說起來東京城所有的瓦子裏麵,最會寫鐵騎的隻有兩個:一個是桑家瓦子的鬼手七,這個廝最擅長描寫排兵布陣,寫出來的東西有模有樣的,看得過癮;另一個是中瓦子的安賽寧,擅長的就是寫謀略。劇裏的人物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端的是智計百出,令人拍案。
跟那些煙粉、傳奇、靈怪的不同,鐵騎這東西,最不好寫。一則寫的人懂得軍事的不多,想寫根本就無從下筆。就算勉強摳出來幾個字,自己看了,也覺得幹巴巴的沒什麽意思。二則看的人要求高,那些人不好糊弄不說,還得跟你挑細節。說漢朝呢,突然出來了唐朝的兵器,那廝們要跳起來打砸的。
東京城這裏,說要找寫煙粉、傳奇、靈怪、公案的書會先生,順便能拿出幾十個人來,供你挑選。你說要找寫鐵騎的,抱歉得很,寫的好的,看了能讓人過癮的,隻有這麽兩個人。
當年寫張議潮的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鬼手七本人。蘇興看完了張議潮不過癮,特意又買了本磚頭厚的《張議潮大傳》,指望一次能過個眼癮。誰知道迴去翻開一看,拜師就寫了一小半,娶老婆、生孩子,雞零狗碎的一堆破事,又寫了一半。後麵剩下不多的地方,專門在寫他外孫女嫁人,誰看這個!
蘇興眼睛快瞪瞎了,好容易才找著打仗的場麵:不到二百的字數,吐蕃人莫名其妙就那麽輸了,歸義軍不知為何突然就贏了,十兩銀子就這麽瞎了!從此蘇興長了心眼:除了鬼手七和安賽寧寫的,其他的人的鐵騎一概不看!
因蘇興抱怨,韓濤一麵往嘴裏撥飯,一麵說道:“那算個屁!起碼人物沒給你走形。再過幾百年下去,有人寫出來一本書,讓包待製和趙官家爭老婆,也不是怪事。你以為人人都是安賽寧那樣的天才麽?
當初鬼手七為了寫好排兵布陣,特意投到殿帥家,做了足足三年的家仆,就為了有機會跟殿帥一塊兒出門,觀察底下人排兵布陣。安賽寧為了寫計謀,史書不知道翻了幾遍!那班蒙著頭瞎寫的,拿什麽去跟那兩個比!”
說到這時,韓濤歎了口氣道:“如今安賽寧年紀大了,輕易不肯再出山,他的戲以後是沒得看了。剩下一個鬼手七,這一次聽說是封筆之作,過了這村,再沒這店,再以後花錢你也撈不著看了。別說挨上官一頓臭罵,就是上刀山、下油鍋,這出戲看了也不算虧!”
說話間兩個胡亂將飯撥完,立刻就往水棚趕去。這兩個廝,底下兩隻腳走得生風,眼睛裏根本看不見旁人,一心隻要往桑家瓦子看戲。中途遇上了幾個熟人,問的都是同一句話:“這馬上就要裁軍了,這種關鍵的時候,你們不說好好表現,隻知道去耍,讓上官看見了像什麽話!”
韓濤這廝,自認為已經找好了門路,明年開春就調走了,裁軍這事兒輪不到他,他倒是不急。旁邊的蘇興聽見了這話兒,正好戳中了他的心病,看戲的心思便萎了一半兒。被眾人說得沒了興致,看戲這事兒,蘇興便有些猶豫起來。
韓濤怕蘇興不去了,去看戲沒有作伴的人,立刻安慰蘇興道:“沒聽說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有句話說:‘今夜脫了鞋和襪,誰知道明早穿不穿!’這出戲咱們等了多久?足足有八年!過了這次,以後想看可撈不著了!
裁軍早晚還是得裁,早死晚死還不是一樣?!是死是活明年再說,起碼先快活過了今年!你看看我,今晚上事情比你還多,不也照樣全推了不管?你怕個屁!”
這話兒說到了蘇興的心裏,也覺得韓濤活得明白,有他作陪,蘇興才生出來一點的愧疚的心,立刻便飛到爪哇國去了,重換做興致勃勃的模樣,看戲這事兒拿定了主意,就不反悔了。眼看著時間已不早了,各家各戶都點了燈,燈籠也都掛出來,蘇興同韓濤兩個一道,加速往桑家瓦子那邊趕去。
誰知道兩個急忙忙趕去的時候,水棚裏《抗蕃英雄張議潮》這一出戲,卻沒上演,他家僅有的一個水棚,演的是個別的男男女女、家長裏短的一出破戲,恁磨唧囉嗦,誰看這個?
看著棚裏麵不多的人,蘇興那廝,以為過來的時候不對,問韓濤道:“你確定是今天的日子麽?咱沒記錯?”韓濤瞪著兩眼道:“你韓哥做事從沒有錯過!先別著急,咱們找個明白人問問!”
四下看時,見不遠處圍著一幫人,正在那裏大聲吵嚷爭執。蘇、韓兩個圍上去聽時,才知道突然出了個變故:不知是哪個不長眼的,去上麵告狀,說什麽“如今和唃廝囉關係好,現在上麵的主張,是聯合吐蕃共同抗夏。一旦這出戲演出來,壞了蕃、漢之間的情誼,就大事不妙,所以說這出戲無論如何不能演!”
當初瓦子裏貼出來告示,要出張議潮抗蕃這戲的時候,上麵本來不當迴事。誰知道有些眼紅的人,這個時候跳出來,編出這麽套瞎話來,還講得鄭重其事的。上麵幾個人商量之後,也覺得這話兒有些道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蕃、漢之間失誼,這事兒沒人擔得起責任,為謹慎間,他們緊急叫停了這戲。
提前知道這戲的人,不在少數,早就眼巴巴急等著看了。好不容易盼來了開場,飯都沒吃好,急急忙忙趕過來,上麵突然說出來這番話,就不讓演了。立刻眾人都發了火,氣罵便道:“哪個龜孫子多管閑事!他自己不看閉上那鳥眼,沒人非得請他來看!”
還有人道:“吐蕃人又不是他家的祖宗,是哪隻賤狗亂*舔*他爺呢!俺們自己的英雄,憑什麽不讓演出來?他是漢奸、反叛之後麽?!叫老爺們知道了他是誰,給這孫子打出屎來!”
眼看著這件事弄得人怨沸騰,瓦子裏為了平息事端,主人急忙出來說話,賠罪便道:“列位捧場,肯來照顧小人的買賣,俺們全都感激不盡!怎奈上麵下了令,不讓演了,小人們不敢不從啊!
各位大老遠過來了,自然不能讓你們白跑,小人又安排了幾場有名兒的戲,今晚請列位看一宿,另還附贈果品小食,這樣行麽?”
聽見這話兒,人群裏有幾個大聲道:“俺們看了你的告示,大老遠的跑過來,不是張議潮不看!”還有人道:“老爺們等了一個月,眼巴巴等著張議潮,你說不演了?拿那些雞零狗碎的戲弄俺們!”還有幾個人發怒了道:“這必然是為了推新戲,故意把張議潮搬出來,哄俺們過來!不看不看,爺爺們不看。哪個去看,腿給他打折!”
蘇興和韓濤這兩個,飯都沒顧得上好好吃,連營裏的事情都推掉了,興致勃勃趕過來,卻撈不著看,此時已攢了一肚皮氣,沒說理處。
這個時候,一個秀才模樣的人,走出來說道:“單單換戲隻是件小事兒,俗話說‘欲亡其國,先亡其史。’不肯正視曆史之人,又怎麽會知道以史為鑒。若是中國人聽慣了這些靡靡之音、宴飲之樂,沒了血性,隻熱衷這些才子佳人、鶯鶯燕燕之類的東西,將來一旦敵寇入侵,無人出頭,隻好割地求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