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一次,遼國那邊是真的急了,不但派出來大批的人馬,挨門逐戶去搜捕、查問,而且還發下來海捕文書,捉拿石侃哥這一幹人。
因為害怕泄露了機密,讓宋朝這邊人知道了底細,遼國的海捕文書上,並沒有直接說石侃哥,把人犯寫成是“草寇張大”。“張大”此人,中土口音,五旬以上的年紀,身長約有六尺九寸,身材肥圓。而且因為怕泄露身份,“張大”的化名還不少。除了這些描述以外,另外還有一幅畫像,長相與石侃哥一模一樣,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在這些官司文書上,明白寫著:凡有捉得匪首“張大”本人者,賞兩千貫。或者有發現他們的行蹤,過來出首通報消息的,賞一千貫。若是將人犯窩藏在家,助其隱匿潛逃的,與其同罪。
這件事鬧得動靜恁大,到處都議論紛紛的。因事情緊急,還又遲遲等不著消息,遼人便將賞錢由兩千貫加到了三千。又因為三千貫仍然沒有消息,遼人立刻又加到了五千。五千貫仍舊沒消息時,賞錢接著就變成了六千。眼看著賞錢已直逼八千,立刻邊上就熱鬧了。
河北、河東這兩地,挨著遼國近的地方,有一件消息便傳開來,都紛紛說,最近的時間,不時有蕃人的遊騎往來出沒。這廝們透過宋軍的關卡,到來宋地,不是過來要搶奪婦女、亦不來爭奪什麽錢糧財物。他們冒險過來的目的,就隻有一樣:要過來宋地搶老頭。
凡是邊上的這些老頭,說話帶有河北口音的,更容易被搶。尤其是村裏矮胖的老頭,年紀在五旬上下的人,最為搶手。
同一件事情被傳得多了,而且在各地都出現了,聽見的這些人立刻就信了。距離邊界近的村坊,天黑之後都不敢出門,太過危險。實在有老頭急事要出去,必須要事先剃幹淨胡子,重換了衣服,扮成一個老嫗的模樣,那麽才可以蒙混過關。一時之間,宋、遼邊上的這些漢人,好好的生活,讓他們給攪得一團糟亂,弄得人心惶惶的。
這時候遼、夏雙方的戰事,正在最為激烈的時候。蕭雙古、野利宗訓這兩路人馬,此時已衝破烏伊、沒細、保細、部曲這幾部人馬的阻截,與蕭惠的大軍已經會合。
克危山烏伊、沒細、保細、部曲這幾部人馬,雖然沒阻住了蕭雙古、野利宗訓這兩路人馬,亦為南線的大軍留出了時間。
就在這個時間內,夏軍因為有宥州嘉寧軍、韋州靜塞軍這兩路人馬及時趕到,協助神勇軍和祥佑軍的兩支人馬,抵擋住遼國蕭惠的大軍。
除去這些,西夏另外還有銀州、夏州、洪州、靈州等處的人馬,都已經開拔,陸續都在往東邊趕來。眾人打算聯起手來,將遼國蕭惠的大軍,及時阻截在靈州以外。
自從有了漂木塞河的事情後,夏軍這頭,也跟著宋人學會了,不時便就派出去幾批人馬,阻擾幹擾遼軍的糧道。無定河的河麵上,除了經常被堵塞外,不時就能遇著人偷襲。為了輜重糧草的事情,少不得蕭惠這邊撥出人馬,專門沿途看護水路糧道。
眼看著戰事愈來愈熾,耶律宗真這一頭,為了能盡早結束此戰,已經便就派出來一支使者,秘密到鄯州與唃廝囉聯絡。使者傳達了宗真的意思,叫唃廝囉趁著夏軍在南線廝殺,無力西顧的時候,率領吐蕃的人馬,襲蘭州城,從西麵給夏軍造成威脅。
說到這時,不得不提起來一件前事。當初蘭州那一場仗,蘭州城輕易被夏軍奪了。這一場敗仗,唃廝囉也不是事後沒琢磨過。蘭州城城固,夏軍曾數次向蘭州用兵,數次都是無功而返。蘭州城也是有重兵把守,守將朗孜摩又是能征善戰的一員猛將。而且因為經常遇襲,軍民上下,有不少迎敵的經驗,輜重糧草也足夠,不該這麽早就對夏投降。
除此之外,當初蘭州城告急的時候,唃廝囉立即命貓牛城和熙州兩處的人馬去救援蘭州。誰知救援的人馬裏頭,西線瞎氈這一路潰敗,讓熙州鄧珠的人馬被圍,鄧珠本人在亂軍戰死。
得了便宜,嵬名浪布和寧令哥這兩個,趁勢就占了蘭州城。
而且事後查問時發現,嵬名浪布和寧令哥這兩路夏軍,號稱人馬有五六萬。實際上他們的人馬並不多,加起來總共也隻有三萬。嵬名浪布那頭倒罷,西夏的太子寧令哥,隻是一個無名之輩,之前根本沒上過陣。他帶著不到萬人的夏軍,把瞎氈能打到潰敗而逃,這不是奇怪?!
這件事越想越覺得不對。唃廝囉心裏又琢磨道:“瞎氈從小就隨父征戰,上陣無數,受傷的次數也不可勝數。他們貓牛城那邊的人馬,都是跟隨瞎氈多年的人,訓練有素。就算是主將一時中了流矢,那些人也不該一潰而散,這事實在是不合情理。”
因此事引起了唃廝囉的懷疑,對外他卻沒聲張,隻是悄沒聲派出去人馬,暗中去查。這麽一查不要緊,唃廝囉先是查到了野利浪烈,通過浪烈的這根藤兒,又牽出來安孝傑、李立春這兩個。當初蘭州城失守這事,主要是他兩個在裏麵做的內應!
而且唃廝囉還知道了說,在積石山深處有一撥人馬,正是這安孝傑、李立春兩人的巢穴。除了這些,唃廝囉還得到了一個可靠的消息:安孝傑與瞎氈來往甚密。
這個消息非同小可,這個時候,唃廝囉立即下令,叫底下人停止了繼續追查,將所有一切的線索,全都交到上麵來,由唃廝囉親自去處理這事兒。不給安孝傑、李立春準備的時間,唃廝囉命心腹將帥禹藏花麻親自出馬,發兵去攻打積石山。
李立春那頭,自從他去了趟天都山,然後見著了野利浪烈,被寧令親自賜酒後,迴來立刻就上報與瞎氈。被瞎氈一誇,李立春立刻就覺得說,自己已成了瞎氈和寧令哥兩邊的心腹,將來必然能飛黃騰踏,為此很是得意了很久。
然而沒樂了太長的時間,突然從夏國傳來個消息:西夏的太子寧令哥,不知為什麽突然刺駕,把國主元昊直接給殺了。寧令哥也沒撈著好,立刻被國相沒藏訛龐捉住,就地格殺。
正在眾人替寧令哥惋惜的時候,後來又有個消息說,夏國那邊,沒藏訛龐立了新王,大權全都被他給掌握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瞎氈與太子寧令哥結盟,然後借助夏國的力量,讓瞎氈做上讚普這事兒,也就不得不結束了。
又過了幾個月安靜的日子,突然東麵就熱鬧起來,遼國與夏國又打起來了。眾人正等著看熱鬧呢,突然有一個消息說,禹藏花麻親自率領一萬的人馬,從鄯州出發,直接就奔東麵來了。
這時候李立春便猜測道:“遼、夏在東麵打起來了,唃廝囉這次突然出兵,若不是為了邈川的話,就是為了蘭州城!”
對此立春又分析了道:“打蘭州城,單一路人馬根本不行,那麽他們此來的目的,就是打邈川無疑了。”隻要與積石山沒關係,那麽立春就懶得管。誰知道禹藏花麻的人馬,並沒去邈川,半途他們怪了個彎兒,直接就奔積石山來了,這消息把李立春驚了一嚇。
平常的時候,積石山常駐的有兩千的人馬。這幾日安孝傑手下的那批人,因為有急事,被安孝傑來信給調走了,此時的人馬就僅有一千。因事情緊急,身邊又沒有誰能商議,急得李立春團團亂轉。
那一頭禹藏花麻不耽誤時間,正催馬急行,眼看已到了積石山山下。到這個地步,再捎信與安孝傑,讓他派人馬過來支援,早已經晚了。李立春無法,也隻好硬著頭皮安排抵禦。
禹藏花麻的動作快,一到了山下,立刻命人將積石山圍住,防止李立春逃脫。因山頂上李立春遲不交戰,禹藏把人馬又分成了兩路,分別從兩麵攻上來了。
本來這山上隻是些草寇,手裏的器械,的確對行人、商賈的威脅不小。此次來的卻不同以往,是禹藏花麻率領的吐蕃大軍,兵強馬壯,手裏的兵器又全都是好的,和他們一比,積石山李立春手下的人馬,立刻便就落了下風。
甫一交戰,寨中的人馬便死傷無數。眼看著吐蕃大軍勢如破竹,紛紛從山下攻上山來,
嘍囉們立刻就失了銳氣,顧不得交戰,紛紛轉身往山頂上逃。被包圍來不及逃命的那些,也都急忙找屏蔽防禦,沒幾個奮力抵抗的。
眼看著積石山這邊的人馬,節節敗退。山上僅有的三道的防禦,用了不到半天的工夫,便被禹藏花麻大軍給破了,李立春身邊剩下的人,已經剩下了幾十個。突圍此時已不可能,眾人遂就商議說,幹脆就投降。
眼看山上已豎起了白旗,禹藏花麻那一邊,對山上一眾也不十分為難,準許了他們投降了。李立春帶頭兒,紛紛把兵器丟出來,都蹲在地上,一個個老老實實的抱著腦袋,由著吐蕃的人馬將他們縛了。禹藏將嘍囉們全都串成了一串兒,由軍士趕著,把他們一股腦牽到山下。
正在往山下走著的時候,有人詢問俘虜們道:“裏頭哪個是山上的頭領?安孝傑、李立春都在不在,你們誰是?”
好幾個急忙迴應道:“俺們隻是山上的嘍囉,頭領什麽的根本不是!”還有的道:“安孝傑根本不在山上,剩下一個李立春,開始還在,亂的時候就沒了影了。知道要攻山,可能這廝溜出去,趁亂直接從後山裏逃了!”
這些話吐蕃軍根本不信,直接就罵道:“從後山逃了?我們在山底下埋伏了人馬,一隻蒼蠅也飛不出去,李立春能長了翅膀飛了?禹藏將軍有令在先:不說實話,一概誅殺!”
一看不好,被俘虜的幾十個人馬裏麵,終於有人經不住嚇,指出來哪一個是李立春。眾人看時,原來立春打扮成一個嘍囉的模樣,把自己的衣服扔了不要,換上件破舊羊皮的襖子,
胡子不知道何時也剃了,髒的就跟泥猴似的。不仔細看,還以為是蘭州城街頭討飯的人。
才剛被問時,他自稱隻是個“小首領”,手下領著二十個人,李立春去哪兒了他也不知道,聽說早已經被殺了,原來說的全都是假話!
因為害怕泄露了機密,讓宋朝這邊人知道了底細,遼國的海捕文書上,並沒有直接說石侃哥,把人犯寫成是“草寇張大”。“張大”此人,中土口音,五旬以上的年紀,身長約有六尺九寸,身材肥圓。而且因為怕泄露身份,“張大”的化名還不少。除了這些描述以外,另外還有一幅畫像,長相與石侃哥一模一樣,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在這些官司文書上,明白寫著:凡有捉得匪首“張大”本人者,賞兩千貫。或者有發現他們的行蹤,過來出首通報消息的,賞一千貫。若是將人犯窩藏在家,助其隱匿潛逃的,與其同罪。
這件事鬧得動靜恁大,到處都議論紛紛的。因事情緊急,還又遲遲等不著消息,遼人便將賞錢由兩千貫加到了三千。又因為三千貫仍然沒有消息,遼人立刻又加到了五千。五千貫仍舊沒消息時,賞錢接著就變成了六千。眼看著賞錢已直逼八千,立刻邊上就熱鬧了。
河北、河東這兩地,挨著遼國近的地方,有一件消息便傳開來,都紛紛說,最近的時間,不時有蕃人的遊騎往來出沒。這廝們透過宋軍的關卡,到來宋地,不是過來要搶奪婦女、亦不來爭奪什麽錢糧財物。他們冒險過來的目的,就隻有一樣:要過來宋地搶老頭。
凡是邊上的這些老頭,說話帶有河北口音的,更容易被搶。尤其是村裏矮胖的老頭,年紀在五旬上下的人,最為搶手。
同一件事情被傳得多了,而且在各地都出現了,聽見的這些人立刻就信了。距離邊界近的村坊,天黑之後都不敢出門,太過危險。實在有老頭急事要出去,必須要事先剃幹淨胡子,重換了衣服,扮成一個老嫗的模樣,那麽才可以蒙混過關。一時之間,宋、遼邊上的這些漢人,好好的生活,讓他們給攪得一團糟亂,弄得人心惶惶的。
這時候遼、夏雙方的戰事,正在最為激烈的時候。蕭雙古、野利宗訓這兩路人馬,此時已衝破烏伊、沒細、保細、部曲這幾部人馬的阻截,與蕭惠的大軍已經會合。
克危山烏伊、沒細、保細、部曲這幾部人馬,雖然沒阻住了蕭雙古、野利宗訓這兩路人馬,亦為南線的大軍留出了時間。
就在這個時間內,夏軍因為有宥州嘉寧軍、韋州靜塞軍這兩路人馬及時趕到,協助神勇軍和祥佑軍的兩支人馬,抵擋住遼國蕭惠的大軍。
除去這些,西夏另外還有銀州、夏州、洪州、靈州等處的人馬,都已經開拔,陸續都在往東邊趕來。眾人打算聯起手來,將遼國蕭惠的大軍,及時阻截在靈州以外。
自從有了漂木塞河的事情後,夏軍這頭,也跟著宋人學會了,不時便就派出去幾批人馬,阻擾幹擾遼軍的糧道。無定河的河麵上,除了經常被堵塞外,不時就能遇著人偷襲。為了輜重糧草的事情,少不得蕭惠這邊撥出人馬,專門沿途看護水路糧道。
眼看著戰事愈來愈熾,耶律宗真這一頭,為了能盡早結束此戰,已經便就派出來一支使者,秘密到鄯州與唃廝囉聯絡。使者傳達了宗真的意思,叫唃廝囉趁著夏軍在南線廝殺,無力西顧的時候,率領吐蕃的人馬,襲蘭州城,從西麵給夏軍造成威脅。
說到這時,不得不提起來一件前事。當初蘭州那一場仗,蘭州城輕易被夏軍奪了。這一場敗仗,唃廝囉也不是事後沒琢磨過。蘭州城城固,夏軍曾數次向蘭州用兵,數次都是無功而返。蘭州城也是有重兵把守,守將朗孜摩又是能征善戰的一員猛將。而且因為經常遇襲,軍民上下,有不少迎敵的經驗,輜重糧草也足夠,不該這麽早就對夏投降。
除此之外,當初蘭州城告急的時候,唃廝囉立即命貓牛城和熙州兩處的人馬去救援蘭州。誰知救援的人馬裏頭,西線瞎氈這一路潰敗,讓熙州鄧珠的人馬被圍,鄧珠本人在亂軍戰死。
得了便宜,嵬名浪布和寧令哥這兩個,趁勢就占了蘭州城。
而且事後查問時發現,嵬名浪布和寧令哥這兩路夏軍,號稱人馬有五六萬。實際上他們的人馬並不多,加起來總共也隻有三萬。嵬名浪布那頭倒罷,西夏的太子寧令哥,隻是一個無名之輩,之前根本沒上過陣。他帶著不到萬人的夏軍,把瞎氈能打到潰敗而逃,這不是奇怪?!
這件事越想越覺得不對。唃廝囉心裏又琢磨道:“瞎氈從小就隨父征戰,上陣無數,受傷的次數也不可勝數。他們貓牛城那邊的人馬,都是跟隨瞎氈多年的人,訓練有素。就算是主將一時中了流矢,那些人也不該一潰而散,這事實在是不合情理。”
因此事引起了唃廝囉的懷疑,對外他卻沒聲張,隻是悄沒聲派出去人馬,暗中去查。這麽一查不要緊,唃廝囉先是查到了野利浪烈,通過浪烈的這根藤兒,又牽出來安孝傑、李立春這兩個。當初蘭州城失守這事,主要是他兩個在裏麵做的內應!
而且唃廝囉還知道了說,在積石山深處有一撥人馬,正是這安孝傑、李立春兩人的巢穴。除了這些,唃廝囉還得到了一個可靠的消息:安孝傑與瞎氈來往甚密。
這個消息非同小可,這個時候,唃廝囉立即下令,叫底下人停止了繼續追查,將所有一切的線索,全都交到上麵來,由唃廝囉親自去處理這事兒。不給安孝傑、李立春準備的時間,唃廝囉命心腹將帥禹藏花麻親自出馬,發兵去攻打積石山。
李立春那頭,自從他去了趟天都山,然後見著了野利浪烈,被寧令親自賜酒後,迴來立刻就上報與瞎氈。被瞎氈一誇,李立春立刻就覺得說,自己已成了瞎氈和寧令哥兩邊的心腹,將來必然能飛黃騰踏,為此很是得意了很久。
然而沒樂了太長的時間,突然從夏國傳來個消息:西夏的太子寧令哥,不知為什麽突然刺駕,把國主元昊直接給殺了。寧令哥也沒撈著好,立刻被國相沒藏訛龐捉住,就地格殺。
正在眾人替寧令哥惋惜的時候,後來又有個消息說,夏國那邊,沒藏訛龐立了新王,大權全都被他給掌握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瞎氈與太子寧令哥結盟,然後借助夏國的力量,讓瞎氈做上讚普這事兒,也就不得不結束了。
又過了幾個月安靜的日子,突然東麵就熱鬧起來,遼國與夏國又打起來了。眾人正等著看熱鬧呢,突然有一個消息說,禹藏花麻親自率領一萬的人馬,從鄯州出發,直接就奔東麵來了。
這時候李立春便猜測道:“遼、夏在東麵打起來了,唃廝囉這次突然出兵,若不是為了邈川的話,就是為了蘭州城!”
對此立春又分析了道:“打蘭州城,單一路人馬根本不行,那麽他們此來的目的,就是打邈川無疑了。”隻要與積石山沒關係,那麽立春就懶得管。誰知道禹藏花麻的人馬,並沒去邈川,半途他們怪了個彎兒,直接就奔積石山來了,這消息把李立春驚了一嚇。
平常的時候,積石山常駐的有兩千的人馬。這幾日安孝傑手下的那批人,因為有急事,被安孝傑來信給調走了,此時的人馬就僅有一千。因事情緊急,身邊又沒有誰能商議,急得李立春團團亂轉。
那一頭禹藏花麻不耽誤時間,正催馬急行,眼看已到了積石山山下。到這個地步,再捎信與安孝傑,讓他派人馬過來支援,早已經晚了。李立春無法,也隻好硬著頭皮安排抵禦。
禹藏花麻的動作快,一到了山下,立刻命人將積石山圍住,防止李立春逃脫。因山頂上李立春遲不交戰,禹藏把人馬又分成了兩路,分別從兩麵攻上來了。
本來這山上隻是些草寇,手裏的器械,的確對行人、商賈的威脅不小。此次來的卻不同以往,是禹藏花麻率領的吐蕃大軍,兵強馬壯,手裏的兵器又全都是好的,和他們一比,積石山李立春手下的人馬,立刻便就落了下風。
甫一交戰,寨中的人馬便死傷無數。眼看著吐蕃大軍勢如破竹,紛紛從山下攻上山來,
嘍囉們立刻就失了銳氣,顧不得交戰,紛紛轉身往山頂上逃。被包圍來不及逃命的那些,也都急忙找屏蔽防禦,沒幾個奮力抵抗的。
眼看著積石山這邊的人馬,節節敗退。山上僅有的三道的防禦,用了不到半天的工夫,便被禹藏花麻大軍給破了,李立春身邊剩下的人,已經剩下了幾十個。突圍此時已不可能,眾人遂就商議說,幹脆就投降。
眼看山上已豎起了白旗,禹藏花麻那一邊,對山上一眾也不十分為難,準許了他們投降了。李立春帶頭兒,紛紛把兵器丟出來,都蹲在地上,一個個老老實實的抱著腦袋,由著吐蕃的人馬將他們縛了。禹藏將嘍囉們全都串成了一串兒,由軍士趕著,把他們一股腦牽到山下。
正在往山下走著的時候,有人詢問俘虜們道:“裏頭哪個是山上的頭領?安孝傑、李立春都在不在,你們誰是?”
好幾個急忙迴應道:“俺們隻是山上的嘍囉,頭領什麽的根本不是!”還有的道:“安孝傑根本不在山上,剩下一個李立春,開始還在,亂的時候就沒了影了。知道要攻山,可能這廝溜出去,趁亂直接從後山裏逃了!”
這些話吐蕃軍根本不信,直接就罵道:“從後山逃了?我們在山底下埋伏了人馬,一隻蒼蠅也飛不出去,李立春能長了翅膀飛了?禹藏將軍有令在先:不說實話,一概誅殺!”
一看不好,被俘虜的幾十個人馬裏麵,終於有人經不住嚇,指出來哪一個是李立春。眾人看時,原來立春打扮成一個嘍囉的模樣,把自己的衣服扔了不要,換上件破舊羊皮的襖子,
胡子不知道何時也剃了,髒的就跟泥猴似的。不仔細看,還以為是蘭州城街頭討飯的人。
才剛被問時,他自稱隻是個“小首領”,手下領著二十個人,李立春去哪兒了他也不知道,聽說早已經被殺了,原來說的全都是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