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王員外那個廝,也疑心是兒子得罪了人,鋪麵被封,是被王興給連累了。為這事王員外發火起來,用拐棍去王興孤拐上敲了不知多少下,打得王興孤拐都腫了。
後來眾人又覺得不對:若為了王興,那廝平時就在賭坊,距離著“光信石炭鋪”隻有一條街的路程,怎麽當天沒連他一塊都拿了,也痛毆一頓,卻由他在外麵逍遙快活,可知是為了別的事。
徐虎於是問店主人道:“怎麽這幾年好好的,突然就出了這種事?莫不是得罪了什麽人麽?”店主人道:“如今搬到了青石街,不比往年在山上的時候,誰不是夾著尾巴做人呢?再說我一向行事謹慎,從不占人便宜的,能得罪誰?”
徐虎想了一下也歎氣道:“現在的人,即便你之前不曾得罪,或許因搶了他的買賣,他們氣了,暗中也能使些黑,這些事情,都沒法說。”
店主人突然想起件事來,問徐虎道:“我聽見說,官府不但封了鋪子,連同賬房裏賺來的錢,也都一並卷走了,你是從哪裏來的錢贖俺們?”
徐虎遂道:“不過還是挪動了一些貨款。攤上了這事兒,東麵的錢,隻好緩一緩再與了。”店主人道:“東麵的錢已緩了兩次,若再延遲,恐怕就算有寨主的情麵,他們也都不依了!”
聽見這話,徐虎也一臉愁悶道:“承平寨那邊還在打仗,積壓了幾十車的貨,王喜著急運不過來。不然的話,胡亂也能救個急。所以我說,你老還是養好了傷,快些起來,也幫幫我們!”
說到這個,店主老兒口內忍不住便罵:“那頭是明搶,這邊是暗黑,同行裏還要跟著搗亂,這世道真沒一個是好的。真惹急了咱們,幹脆讓寨主殺下山,讓他們也都別好過!”
聽見這話,徐虎遂就說他道:“怎麽你老也氣糊塗了?城池是這麽好打的!現如今山上連人手都不夠,你能怎地。”這個話兒也說得是。如今這個世道上,連最後一條上山入夥的這條道,也都走不通了,氣得店主人不知道罵誰。
身上又疼,心裏有氣,一時間頭腦有些發昏,店主人便脫口而出道:“要不索性也投了蕃人,也省的受這個夾板氣!”徐虎便道:“你以為以前沒有人來說麽?這件事寨主必不依的。”
不說徐虎與王員外議事。如今老店主已出來了,鋪麵那頭,也用不著王興再去管了,這廝立刻就閑散了。一群跟王興好的潑皮,聚在一塊兒說話起來,口裏都罵浪裏道:“起個怪名,叫什麽‘浪裏’,他怎麽不去叫‘波裏’?這不是故意興風作浪的麽!若那廝犯在老爺的手裏,隻讓他改名叫‘糞裏’、‘尿裏’。”
另一個便道:“等著吧,他猴年馬月能犯到你手裏!你不見興哥平時吹牛的時候,總說有一個大靠山,哪怕把天上捅一個窟窿,他也不怕。如今他老子倒了楣,讓浪裏那蕃廝給收拾了,興哥這個吹牛的毛病,也跟著好了!在咱們跟前,他的靠山也不提了!”
這話兒惹起來王興的火來,發話便道:“那蕃廝打了我王興的老子,自然不能就這麽白打!老爺現在還沒出手,怎麽你是老爺肚裏的蛔蟲,就知道老爺認慫了?”因這個話兒,眾人立刻起哄道:“他打了你爹二十棍,你是個好漢,加一倍就該打他四十!做不到還是個縮頭烏龜!”
在王興看來,他老子還有另一個火家,已經被徐虎使錢給救出來了,沒什麽把柄在別人手裏,更何況山上已經來了人,有人撐腰,更壯膽氣,於是便立刻迴複道:“老子連趙官家都不怕,還怕他一個小小的蕃官!你們別光在嘴巴上說說!這事兒要真幹,你們敢一塊兒幫忙麽?!”
因這個話兒,有人大驚小怪道:“怎麽興哥正經要辦大事,你這一尊鐵羅漢,能肯出利物召人麽?”王興便道:“說一句實話,我攢了十幾吊錢在這裏,你們敢來,我就把這錢拿出來,隻要事成了就充作利物!”許多人一聽見有錢拿,立刻嚷嚷著要一塊兒幹。
王興先問一個道:“小眼你平時說起來大話,一個頂倆。如今咱們來真的了,你敢來麽?”婁小眼便道:“鐵雞都舍得拔毛了,我為了你這十幾吊錢,怎麽也得湊這個熱鬧!再說上迴為占道的事上,我哥也被浪裏給打了,也罰了錢,老爺正準備報仇呢!”
當下又問了其他的幾個,碰巧了這廝們都跟浪裏有仇,也都準備一塊兒幹。王興最後問
方四道:“老四你呢?你敢跟俺們一塊兒麽?”旁邊有一個笑了的道:“你問老四?偷雞摸狗的他還在行,做不了這種好漢的勾當!”
這話兒方四不愛聽,立刻反駁那人道:“別小看人,既然大家都敢做,我有什麽不敢的?再說興哥還有錢分!哪個不敢的就是個孫子!”
既然眾人都同意了,要一塊兒幹,王興跳到個台階上,發話便道:“如今咱們已商議好了,要收拾浪裏那個蕃廝。這事兒都不準說出去,哪個敢走漏一點的風聲,壞了咱們的大事,讓我知道了,老爺把他的腿給打折!”
眾人都道:“興哥放心,俺們跟浪裏又沒有親戚,肯定不能!仍不放心,可以在關爺爺跟前立誓,壞事的叫他變成個啞巴,一輩子沒法張嘴說話!”當下眾人計議已定,隨即便安排這件事。
清澗城裏的蕃官不多,尤其是監商稅的蕃官,一共也隻有那幾個,打聽一問,卻也好認。王興帶了三個潑皮,將浪裏那廝打聽細了,不但知道了他家的住址、平常跟幾口人一塊兒住、隨從有多少、相好的有誰,連浪裏平常的習慣、經常去哪、都交往誰,也都一並摸清了。
好幾個見王興這麽認真,私下裏便向他打聽道:“興哥,前兩天你家來那個客人,一看就不是個尋常的人!之前你說的‘靠山’那事兒,莫不是真的?”還有人問:“興哥,你爹的名字叫‘王有財’,怎麽你家店鋪的名號,叫什麽‘光信石炭鋪’?難道說你爹半路又改了名,如今叫什麽‘王光信’了?”
王興便罵:“你懂個屁!我家的店,是一個大財主給出的本錢,人家叫的是這個名兒,你爹才半路上改名呢!”眾人又道:“難不成這個大財主,就是哥哥的大靠山?怪道你不怕那個蕃廝!興哥趕緊給俺們說說,這個靠山到底是誰?俺們幫你報這個仇,你行行好,也把兄弟們帶攜帶攜!”
本來王興支吾著不說,眾人都道:“打了浪裏那個蕃廝,俺們也一塊兒攤上了官司。你說了咱們的靠山是誰,也讓大家夥有個底兒!就算死了,俺們也做個明白鬼!”王興於是便告訴道:“鋪子的本錢,是虎口山山上的大王王光信的。”
之所以王興這麽說,是因為李蛟之前下山的時候,為了辦事方便起見,沒用本名兒,直接用了這麽個名號,因此王興說‘王光信’是虎口山山上的大王,這話兒也對。
在這幫潑皮的耳朵裏,“虎口山大王”這個名號,就是神明也似的人物。這廝們平生敬重的人,除了關菩薩以外,第二個就是這大王了。替大王辦事,怎麽不做?!之前眾人就巴望上山,可惜一直沒門路。倘若這差事辦得好,建了大功,讓王興幫忙引薦引薦,山門不就有門了?!幹得好了,說不定還可以得一個頭領當當,強似在城裏麵做潑皮!
為了能夠及早建功,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眾人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把浪裏平常一日的作息、一頓飯能吃多長時間、一天能去解手幾迴,全都摸得清楚了。
王興這廝,也因為眾人的推舉,做了這個“複仇元帥”。對這個官職,王興做得十分盡心。浪裏那廝所有的消息,不單他自己記得熟,他總結出來的那些經驗,也都分與潑皮們同享,記性不好的直接叫背。而且王興還安排了眼線,一旦發現了反常的事情,立刻就通報。
等到摸清了浪裏的情況,王興一夥人便定下來說,需要趕在浪裏休沐,去西行街行院找行首王巧兒的時候下手。那時候浪裏不帶伴當,迴去的時候是半夜三更,街上又無人,到時一棍把浪裏打昏,封了他嘴,塞麻包裏,用車馱了,然後扛去後山的小廟裏,到時再用一些私刑。
浪裏平時得罪的人多,隻要把那廝蒙上頭,眾人都不說名姓兒,拳頭腳尖一發上,打完了就跑,他知道到底是哪個打的!眾人當然不白打,到時候在小廟的白牆上,寫上這麽幾句話:“路見不平打蕃官,打了蕃官殺蕃王,虎口山好漢全夥在此!”既給虎口山揚了名兒,也讓山上的大王知道了說,在清澗城裏麵,也有幫好漢想要入夥!
後來眾人又覺得不對:若為了王興,那廝平時就在賭坊,距離著“光信石炭鋪”隻有一條街的路程,怎麽當天沒連他一塊都拿了,也痛毆一頓,卻由他在外麵逍遙快活,可知是為了別的事。
徐虎於是問店主人道:“怎麽這幾年好好的,突然就出了這種事?莫不是得罪了什麽人麽?”店主人道:“如今搬到了青石街,不比往年在山上的時候,誰不是夾著尾巴做人呢?再說我一向行事謹慎,從不占人便宜的,能得罪誰?”
徐虎想了一下也歎氣道:“現在的人,即便你之前不曾得罪,或許因搶了他的買賣,他們氣了,暗中也能使些黑,這些事情,都沒法說。”
店主人突然想起件事來,問徐虎道:“我聽見說,官府不但封了鋪子,連同賬房裏賺來的錢,也都一並卷走了,你是從哪裏來的錢贖俺們?”
徐虎遂道:“不過還是挪動了一些貨款。攤上了這事兒,東麵的錢,隻好緩一緩再與了。”店主人道:“東麵的錢已緩了兩次,若再延遲,恐怕就算有寨主的情麵,他們也都不依了!”
聽見這話,徐虎也一臉愁悶道:“承平寨那邊還在打仗,積壓了幾十車的貨,王喜著急運不過來。不然的話,胡亂也能救個急。所以我說,你老還是養好了傷,快些起來,也幫幫我們!”
說到這個,店主老兒口內忍不住便罵:“那頭是明搶,這邊是暗黑,同行裏還要跟著搗亂,這世道真沒一個是好的。真惹急了咱們,幹脆讓寨主殺下山,讓他們也都別好過!”
聽見這話,徐虎遂就說他道:“怎麽你老也氣糊塗了?城池是這麽好打的!現如今山上連人手都不夠,你能怎地。”這個話兒也說得是。如今這個世道上,連最後一條上山入夥的這條道,也都走不通了,氣得店主人不知道罵誰。
身上又疼,心裏有氣,一時間頭腦有些發昏,店主人便脫口而出道:“要不索性也投了蕃人,也省的受這個夾板氣!”徐虎便道:“你以為以前沒有人來說麽?這件事寨主必不依的。”
不說徐虎與王員外議事。如今老店主已出來了,鋪麵那頭,也用不著王興再去管了,這廝立刻就閑散了。一群跟王興好的潑皮,聚在一塊兒說話起來,口裏都罵浪裏道:“起個怪名,叫什麽‘浪裏’,他怎麽不去叫‘波裏’?這不是故意興風作浪的麽!若那廝犯在老爺的手裏,隻讓他改名叫‘糞裏’、‘尿裏’。”
另一個便道:“等著吧,他猴年馬月能犯到你手裏!你不見興哥平時吹牛的時候,總說有一個大靠山,哪怕把天上捅一個窟窿,他也不怕。如今他老子倒了楣,讓浪裏那蕃廝給收拾了,興哥這個吹牛的毛病,也跟著好了!在咱們跟前,他的靠山也不提了!”
這話兒惹起來王興的火來,發話便道:“那蕃廝打了我王興的老子,自然不能就這麽白打!老爺現在還沒出手,怎麽你是老爺肚裏的蛔蟲,就知道老爺認慫了?”因這個話兒,眾人立刻起哄道:“他打了你爹二十棍,你是個好漢,加一倍就該打他四十!做不到還是個縮頭烏龜!”
在王興看來,他老子還有另一個火家,已經被徐虎使錢給救出來了,沒什麽把柄在別人手裏,更何況山上已經來了人,有人撐腰,更壯膽氣,於是便立刻迴複道:“老子連趙官家都不怕,還怕他一個小小的蕃官!你們別光在嘴巴上說說!這事兒要真幹,你們敢一塊兒幫忙麽?!”
因這個話兒,有人大驚小怪道:“怎麽興哥正經要辦大事,你這一尊鐵羅漢,能肯出利物召人麽?”王興便道:“說一句實話,我攢了十幾吊錢在這裏,你們敢來,我就把這錢拿出來,隻要事成了就充作利物!”許多人一聽見有錢拿,立刻嚷嚷著要一塊兒幹。
王興先問一個道:“小眼你平時說起來大話,一個頂倆。如今咱們來真的了,你敢來麽?”婁小眼便道:“鐵雞都舍得拔毛了,我為了你這十幾吊錢,怎麽也得湊這個熱鬧!再說上迴為占道的事上,我哥也被浪裏給打了,也罰了錢,老爺正準備報仇呢!”
當下又問了其他的幾個,碰巧了這廝們都跟浪裏有仇,也都準備一塊兒幹。王興最後問
方四道:“老四你呢?你敢跟俺們一塊兒麽?”旁邊有一個笑了的道:“你問老四?偷雞摸狗的他還在行,做不了這種好漢的勾當!”
這話兒方四不愛聽,立刻反駁那人道:“別小看人,既然大家都敢做,我有什麽不敢的?再說興哥還有錢分!哪個不敢的就是個孫子!”
既然眾人都同意了,要一塊兒幹,王興跳到個台階上,發話便道:“如今咱們已商議好了,要收拾浪裏那個蕃廝。這事兒都不準說出去,哪個敢走漏一點的風聲,壞了咱們的大事,讓我知道了,老爺把他的腿給打折!”
眾人都道:“興哥放心,俺們跟浪裏又沒有親戚,肯定不能!仍不放心,可以在關爺爺跟前立誓,壞事的叫他變成個啞巴,一輩子沒法張嘴說話!”當下眾人計議已定,隨即便安排這件事。
清澗城裏的蕃官不多,尤其是監商稅的蕃官,一共也隻有那幾個,打聽一問,卻也好認。王興帶了三個潑皮,將浪裏那廝打聽細了,不但知道了他家的住址、平常跟幾口人一塊兒住、隨從有多少、相好的有誰,連浪裏平常的習慣、經常去哪、都交往誰,也都一並摸清了。
好幾個見王興這麽認真,私下裏便向他打聽道:“興哥,前兩天你家來那個客人,一看就不是個尋常的人!之前你說的‘靠山’那事兒,莫不是真的?”還有人問:“興哥,你爹的名字叫‘王有財’,怎麽你家店鋪的名號,叫什麽‘光信石炭鋪’?難道說你爹半路又改了名,如今叫什麽‘王光信’了?”
王興便罵:“你懂個屁!我家的店,是一個大財主給出的本錢,人家叫的是這個名兒,你爹才半路上改名呢!”眾人又道:“難不成這個大財主,就是哥哥的大靠山?怪道你不怕那個蕃廝!興哥趕緊給俺們說說,這個靠山到底是誰?俺們幫你報這個仇,你行行好,也把兄弟們帶攜帶攜!”
本來王興支吾著不說,眾人都道:“打了浪裏那個蕃廝,俺們也一塊兒攤上了官司。你說了咱們的靠山是誰,也讓大家夥有個底兒!就算死了,俺們也做個明白鬼!”王興於是便告訴道:“鋪子的本錢,是虎口山山上的大王王光信的。”
之所以王興這麽說,是因為李蛟之前下山的時候,為了辦事方便起見,沒用本名兒,直接用了這麽個名號,因此王興說‘王光信’是虎口山山上的大王,這話兒也對。
在這幫潑皮的耳朵裏,“虎口山大王”這個名號,就是神明也似的人物。這廝們平生敬重的人,除了關菩薩以外,第二個就是這大王了。替大王辦事,怎麽不做?!之前眾人就巴望上山,可惜一直沒門路。倘若這差事辦得好,建了大功,讓王興幫忙引薦引薦,山門不就有門了?!幹得好了,說不定還可以得一個頭領當當,強似在城裏麵做潑皮!
為了能夠及早建功,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眾人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把浪裏平常一日的作息、一頓飯能吃多長時間、一天能去解手幾迴,全都摸得清楚了。
王興這廝,也因為眾人的推舉,做了這個“複仇元帥”。對這個官職,王興做得十分盡心。浪裏那廝所有的消息,不單他自己記得熟,他總結出來的那些經驗,也都分與潑皮們同享,記性不好的直接叫背。而且王興還安排了眼線,一旦發現了反常的事情,立刻就通報。
等到摸清了浪裏的情況,王興一夥人便定下來說,需要趕在浪裏休沐,去西行街行院找行首王巧兒的時候下手。那時候浪裏不帶伴當,迴去的時候是半夜三更,街上又無人,到時一棍把浪裏打昏,封了他嘴,塞麻包裏,用車馱了,然後扛去後山的小廟裏,到時再用一些私刑。
浪裏平時得罪的人多,隻要把那廝蒙上頭,眾人都不說名姓兒,拳頭腳尖一發上,打完了就跑,他知道到底是哪個打的!眾人當然不白打,到時候在小廟的白牆上,寫上這麽幾句話:“路見不平打蕃官,打了蕃官殺蕃王,虎口山好漢全夥在此!”既給虎口山揚了名兒,也讓山上的大王知道了說,在清澗城裏麵,也有幫好漢想要入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