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五個人不知爬上了幾次對麵的山頭,隨著張亢的一聲令下,又從山頭上往下衝,眾人那腿,都已經不是自己的了。見這個情勢,孫柯嘴快,忍不住嘀咕出聲道:“直娘賊,還不如晚上在客店裏操演呢。”
偏偏張亢那廝耳朵尖,聽見說要在客店操演,立刻就同意了孫柯的訴求,口裏誇獎他便道:“都累了一天,孫柯仍主動要求操練,果然這一路長進了不少,值得個表揚!其他人也不能落在後麵,跟人家孫柯好好學學!”因這番話兒,氣得眾人都瞪孫柯。
有了孫柯開這個口,張亢自此率領著眾人,夜夜都在客店操演,一路上眾人十分氣苦。眼看操演得差不多了,張亢重新又興了個新法:讓孫柯、孫義打頭先走,一並在前麵探探路,張亢和張瑞、張環這兩個,走在後麵。
除了探路這事之外,孫柯、孫義兩個的任務,還需要在路途中挑選合適伏擊的位置,先埋伏好了。等到見了張亢和張瑞、張環,就立刻伏擊。這件事做好了也有個好處:隻要是成功得手了,張亢這裏就有賞賜。
探路、伏擊這兩件事,張亢已經說過了,孫柯、孫義和張瑞、張環這兩撥人馬,隔天一輪換。之前張瑞、張環因被伏擊,張瑞腦袋上不小心挨了一下打,鼓起個大包;張環手脖子被他們扭腫了,一碰就疼,兩個人氣得齜牙咧嘴,立刻恨恨得發誓說,下次一定要報複迴來。
輪到次日,又該著孫柯、孫義倒黴了,一塊都被打成個烏眼,口裏也嚷著明天要報仇。這些細節張亢不管,隻要有人伏擊得手,便就給錢。眾人沒有說理的地方,隻能拚命練好閃躲的本事,能少挨些揍。
虧吃的多了,眾人漸漸就長了心眼,不似先前那般好得手了。偷襲的因為得不到賞錢,心中惶急,愈發想出來些別的花招去製勝;躲閃的因為害怕挨打,反製的策略,也被他們逼出來不少。兩邊的花招越來越多,看得張亢也跟著喝彩,誇獎他們都是些人才。
眼看著就要到黃河了,路上的情景,果然是愈往西走,看著就愈窮。愈靠近邊上,便愈荒涼。路上的行人,一聽說是要去府州,眼神立刻就驚慌起來,急忙就搖手,叫他們休去。
聽得多了,張瑞遂就笑了道:“你們一聽說去府州,嚇到那樣,莫不是有鬼等著麽。”一個老漢聽見這個話,斥張瑞道:“你這外鄉來的人,知道個什麽?和夏軍比,鬼能算甚麽!鬼出來害人,多半還是因為要尋仇,那廝們害人有什麽理由?都是見人就殺的。有時候看著你不順眼,一刀就砍了。”
旁邊張環聽見這個,故意搗亂,接一句道:“看順眼了,他給錢麽。”那個老兒聽見這話,哼一聲道:“早前夏軍來的少時,有人吃了酒以後胡說,偶爾也有這麽講的,說什麽去了那邊當你是貴客,來錢怎麽怎麽容易。
這些人編的有鼻子有眼的,說什麽一旦過去投降了夏軍,人家一樂,就能賞給你幾百匹馬,迴來就能發財了——口裏純是在放屁辣臊!”
說到這時,老漢因為氣不過,飲一口酒,又接著道:“你們年輕人才活了幾年,見了多少的世麵?能知道個屁!讓人家一哄什麽都信了,被騙得一個愣一個愣的不說,還總覺得老年人過時,不如你們懂得多!我隻看見他們殺人,一撥一撥得過來劫財,從沒見他們賞人的。指望著投降能得富貴,白日做夢!”
孫柯突然想起來什麽,便插嘴道:“之前在路上,有人說起蕃人的話,還說咱們這邊的打蹄鐵,還是他們教的呢。”老漢突然聽見了這個,有些發火兒,叱罵他道:“要是咱們占了那塊養馬地,能比他們打得巧,不用他教!”
眼看著馬上要過黃河,距離府州越來越近,一路上聽他們當地人口裏的消息,沒一句好的,這一行人想起來就愁,忍不住就要唉聲歎氣。
等到眾人終於來到了黃河的邊上,遊戲結束,張亢就不讓眾人再分開了。張環那廝癡迷發財,突然沒有了伏擊的規矩,沒地方掙錢,反倒突然不自在了。
眾人頭一次見了黃河,看見奔洶濁黃的河水,心情激動,忍不住把手裏的帽兒一扔,唿喊跳躍了一番,然後就爭吵著要去河麵上試試。孫柯這廝,因之前在水麵上討過生活,趁這個機會,十分樂意在人前顯眼,立刻帶頭去尋找渡口。
這個時候,在黃河邊上的人不多,走了不短的路程,也才看見了七八個。孫柯問他們打聽渡口,那些人指了個方向出來,問他們道:“客人往前走三五裏,就看見了。隻不過趕上這個時候,恐怕渡河的人不多。”
還有人因為他們要渡河,好奇便問道:“幾位兄弟甚麽事渡河?河那邊世道不安穩,錢財哪有那麽好賺的!要我說時,能不過去,就不過吧!”因這個話兒,孫柯便悄悄迴複道:“你不知道,我家主人就是個財迷,這廝為了升官兒發財,真能把命豁出去!”
果然走了三五裏後,真的就看見渡口了。隻是如今的渡口,人並不多,偶爾看見了幾條船,停在那邊,主人卻不知到哪裏去了。問一問蹲著說話的那幾個老漢,他們知道的幾條船,
一條西去的都沒有。眾人分頭兒再去打聽,也還是沒有,給再多的錢,也沒有一個肯去的,這就壞了。
當下跟當地的閑人們說話起來,他們全都爭相說,從西邊過來的消息說,夏軍猖獗,已經將府、麟兩州四麵包圍。這個時候,那兩座城池,怕都已經被打下來了。如今是有幾個艄公,然而眾人隻是在觀望。倘若夏軍還再東侵,非但是黃河不能渡船,連土人都需要搬遷了。到那時再靠什麽討生活,都沒個著落,煞是愁人。
一沒有渡船、二城池被圍,不是眾人不肯來,又沒誰兩肋生著翅膀,實在是沒辦法飛進城去。天意如此,就算是這樣迴去了,上麵問起來也可以交代。張瑞、張環這兩個,見了眼前這麽個情景,幹脆就開始安排行李,打算調頭往迴走了。
暫不說張瑞、張環這邊。那一頭張亢也知道了沒有船,仍舊沒有調頭的意思,正蹲在那跟幾個艄公在閑扯,說得熱火朝天的。知道是張亢過來要渡河,不知道的,還以為張亢做上了這村的裏正,和村裏人在商議來年的收成呢!
這個時辰,天色都已經已不早了,迴去晚了怕找不著客店,再說走夜路也不安全!眾人老遠兒咳嗽幾聲,用兩隻眼睛使勁示意,把嘴巴也弄出個形狀來,看口型似乎是在說“有完沒完?趕緊撤吧”。
這時候張亢調過頭來,一臉的喜色,招手兒叫孫柯他們幾個過來,吩咐便道:“你們快去,著兩個人跟著張老丈,去他家裏麵把船給抬來。”眾人看時,果然緊挨著張亢的旁邊,站著一個半老的老丈。這老頭兒似乎與張亢已做完了買賣,滿臉堆笑的正在數錢,口裏還一個勁惋惜說,賣的賤了。
眾人心裏都抱怨道:“張亢那廝又不會撐船,買個屁船!”不容易人家遇著個憨子,胡說幾句就賺了筆錢。這麽個花法,早知道眾人分分多好!”才剛張瑞、張環在打包行李,這兩個廝手腳勤快,把行李都已經打包好了。因此上不能浪費了他們善於收拾的才幹,張亢命他兩個跟著張老丈家去,好去抬船。
孫柯、孫義不用抬船,樂得僥幸,張亢也不讓他們就這麽閑著,叫他兩個去看水勢,探查得好了,從水流緩慢的地方開始過河。
過不多久,果然張瑞、張環抬著個船,搖搖晃晃就過來了。走在前麵的是張瑞,這廝咬牙切齒的,老遠就嚷嚷,抱怨後麵的張環不肯用勁,力量都壓在他肩膀上。後麵張環委屈了道:“它總是滑,誰讓你個矮那頭低了麽。”
這一頭孫柯、孫義見著這樣,在旁偷笑,也不急著跟上去替他們。還是張亢吆喝一聲,這兩個才就趕上去幫忙。張瑞、張環的後麵,仍舊跟著張老丈,老漢在後麵也沒有閑著,口裏不住得嗬斥道:“輕點,再輕,不能這麽硬拖著走!你們年紀輕輕的,都沒吃飯?連我個老頭子都不如!”
因看見了張亢,張老漢立刻向張亢抱怨道:“你瞧瞧現在的這幫猢猻崽子,支一點活兒,推三阻四的不動彈,隻會背著人偷懶,忒辦事粗糙,真的是一代趕不上一代!”“一代趕不上一代”這話,張亢自從上路以後,也深有感觸,因此立刻也跟著同意。
等到把船筏放在了地上,眾人才看見,原來這船不是木筏,用羊皮吹氣做成的囊子,捆紮好了,渡河使用。孫義便就泄氣了道:“這樣的筏子,如果突然在水裏麵散了,該怎麽辦!這不是活活把人喂了河裏魚鱉,誰敢坐呢。”老丈因為孫義質疑,氣得急忙爭辯道:“老漢做水裏的營生有三十年,我的筏子,沒那麽容易就散了。若是散了,你盡管迴來打我這老臉!”
偏偏張亢那廝耳朵尖,聽見說要在客店操演,立刻就同意了孫柯的訴求,口裏誇獎他便道:“都累了一天,孫柯仍主動要求操練,果然這一路長進了不少,值得個表揚!其他人也不能落在後麵,跟人家孫柯好好學學!”因這番話兒,氣得眾人都瞪孫柯。
有了孫柯開這個口,張亢自此率領著眾人,夜夜都在客店操演,一路上眾人十分氣苦。眼看操演得差不多了,張亢重新又興了個新法:讓孫柯、孫義打頭先走,一並在前麵探探路,張亢和張瑞、張環這兩個,走在後麵。
除了探路這事之外,孫柯、孫義兩個的任務,還需要在路途中挑選合適伏擊的位置,先埋伏好了。等到見了張亢和張瑞、張環,就立刻伏擊。這件事做好了也有個好處:隻要是成功得手了,張亢這裏就有賞賜。
探路、伏擊這兩件事,張亢已經說過了,孫柯、孫義和張瑞、張環這兩撥人馬,隔天一輪換。之前張瑞、張環因被伏擊,張瑞腦袋上不小心挨了一下打,鼓起個大包;張環手脖子被他們扭腫了,一碰就疼,兩個人氣得齜牙咧嘴,立刻恨恨得發誓說,下次一定要報複迴來。
輪到次日,又該著孫柯、孫義倒黴了,一塊都被打成個烏眼,口裏也嚷著明天要報仇。這些細節張亢不管,隻要有人伏擊得手,便就給錢。眾人沒有說理的地方,隻能拚命練好閃躲的本事,能少挨些揍。
虧吃的多了,眾人漸漸就長了心眼,不似先前那般好得手了。偷襲的因為得不到賞錢,心中惶急,愈發想出來些別的花招去製勝;躲閃的因為害怕挨打,反製的策略,也被他們逼出來不少。兩邊的花招越來越多,看得張亢也跟著喝彩,誇獎他們都是些人才。
眼看著就要到黃河了,路上的情景,果然是愈往西走,看著就愈窮。愈靠近邊上,便愈荒涼。路上的行人,一聽說是要去府州,眼神立刻就驚慌起來,急忙就搖手,叫他們休去。
聽得多了,張瑞遂就笑了道:“你們一聽說去府州,嚇到那樣,莫不是有鬼等著麽。”一個老漢聽見這個話,斥張瑞道:“你這外鄉來的人,知道個什麽?和夏軍比,鬼能算甚麽!鬼出來害人,多半還是因為要尋仇,那廝們害人有什麽理由?都是見人就殺的。有時候看著你不順眼,一刀就砍了。”
旁邊張環聽見這個,故意搗亂,接一句道:“看順眼了,他給錢麽。”那個老兒聽見這話,哼一聲道:“早前夏軍來的少時,有人吃了酒以後胡說,偶爾也有這麽講的,說什麽去了那邊當你是貴客,來錢怎麽怎麽容易。
這些人編的有鼻子有眼的,說什麽一旦過去投降了夏軍,人家一樂,就能賞給你幾百匹馬,迴來就能發財了——口裏純是在放屁辣臊!”
說到這時,老漢因為氣不過,飲一口酒,又接著道:“你們年輕人才活了幾年,見了多少的世麵?能知道個屁!讓人家一哄什麽都信了,被騙得一個愣一個愣的不說,還總覺得老年人過時,不如你們懂得多!我隻看見他們殺人,一撥一撥得過來劫財,從沒見他們賞人的。指望著投降能得富貴,白日做夢!”
孫柯突然想起來什麽,便插嘴道:“之前在路上,有人說起蕃人的話,還說咱們這邊的打蹄鐵,還是他們教的呢。”老漢突然聽見了這個,有些發火兒,叱罵他道:“要是咱們占了那塊養馬地,能比他們打得巧,不用他教!”
眼看著馬上要過黃河,距離府州越來越近,一路上聽他們當地人口裏的消息,沒一句好的,這一行人想起來就愁,忍不住就要唉聲歎氣。
等到眾人終於來到了黃河的邊上,遊戲結束,張亢就不讓眾人再分開了。張環那廝癡迷發財,突然沒有了伏擊的規矩,沒地方掙錢,反倒突然不自在了。
眾人頭一次見了黃河,看見奔洶濁黃的河水,心情激動,忍不住把手裏的帽兒一扔,唿喊跳躍了一番,然後就爭吵著要去河麵上試試。孫柯這廝,因之前在水麵上討過生活,趁這個機會,十分樂意在人前顯眼,立刻帶頭去尋找渡口。
這個時候,在黃河邊上的人不多,走了不短的路程,也才看見了七八個。孫柯問他們打聽渡口,那些人指了個方向出來,問他們道:“客人往前走三五裏,就看見了。隻不過趕上這個時候,恐怕渡河的人不多。”
還有人因為他們要渡河,好奇便問道:“幾位兄弟甚麽事渡河?河那邊世道不安穩,錢財哪有那麽好賺的!要我說時,能不過去,就不過吧!”因這個話兒,孫柯便悄悄迴複道:“你不知道,我家主人就是個財迷,這廝為了升官兒發財,真能把命豁出去!”
果然走了三五裏後,真的就看見渡口了。隻是如今的渡口,人並不多,偶爾看見了幾條船,停在那邊,主人卻不知到哪裏去了。問一問蹲著說話的那幾個老漢,他們知道的幾條船,
一條西去的都沒有。眾人分頭兒再去打聽,也還是沒有,給再多的錢,也沒有一個肯去的,這就壞了。
當下跟當地的閑人們說話起來,他們全都爭相說,從西邊過來的消息說,夏軍猖獗,已經將府、麟兩州四麵包圍。這個時候,那兩座城池,怕都已經被打下來了。如今是有幾個艄公,然而眾人隻是在觀望。倘若夏軍還再東侵,非但是黃河不能渡船,連土人都需要搬遷了。到那時再靠什麽討生活,都沒個著落,煞是愁人。
一沒有渡船、二城池被圍,不是眾人不肯來,又沒誰兩肋生著翅膀,實在是沒辦法飛進城去。天意如此,就算是這樣迴去了,上麵問起來也可以交代。張瑞、張環這兩個,見了眼前這麽個情景,幹脆就開始安排行李,打算調頭往迴走了。
暫不說張瑞、張環這邊。那一頭張亢也知道了沒有船,仍舊沒有調頭的意思,正蹲在那跟幾個艄公在閑扯,說得熱火朝天的。知道是張亢過來要渡河,不知道的,還以為張亢做上了這村的裏正,和村裏人在商議來年的收成呢!
這個時辰,天色都已經已不早了,迴去晚了怕找不著客店,再說走夜路也不安全!眾人老遠兒咳嗽幾聲,用兩隻眼睛使勁示意,把嘴巴也弄出個形狀來,看口型似乎是在說“有完沒完?趕緊撤吧”。
這時候張亢調過頭來,一臉的喜色,招手兒叫孫柯他們幾個過來,吩咐便道:“你們快去,著兩個人跟著張老丈,去他家裏麵把船給抬來。”眾人看時,果然緊挨著張亢的旁邊,站著一個半老的老丈。這老頭兒似乎與張亢已做完了買賣,滿臉堆笑的正在數錢,口裏還一個勁惋惜說,賣的賤了。
眾人心裏都抱怨道:“張亢那廝又不會撐船,買個屁船!”不容易人家遇著個憨子,胡說幾句就賺了筆錢。這麽個花法,早知道眾人分分多好!”才剛張瑞、張環在打包行李,這兩個廝手腳勤快,把行李都已經打包好了。因此上不能浪費了他們善於收拾的才幹,張亢命他兩個跟著張老丈家去,好去抬船。
孫柯、孫義不用抬船,樂得僥幸,張亢也不讓他們就這麽閑著,叫他兩個去看水勢,探查得好了,從水流緩慢的地方開始過河。
過不多久,果然張瑞、張環抬著個船,搖搖晃晃就過來了。走在前麵的是張瑞,這廝咬牙切齒的,老遠就嚷嚷,抱怨後麵的張環不肯用勁,力量都壓在他肩膀上。後麵張環委屈了道:“它總是滑,誰讓你個矮那頭低了麽。”
這一頭孫柯、孫義見著這樣,在旁偷笑,也不急著跟上去替他們。還是張亢吆喝一聲,這兩個才就趕上去幫忙。張瑞、張環的後麵,仍舊跟著張老丈,老漢在後麵也沒有閑著,口裏不住得嗬斥道:“輕點,再輕,不能這麽硬拖著走!你們年紀輕輕的,都沒吃飯?連我個老頭子都不如!”
因看見了張亢,張老漢立刻向張亢抱怨道:“你瞧瞧現在的這幫猢猻崽子,支一點活兒,推三阻四的不動彈,隻會背著人偷懶,忒辦事粗糙,真的是一代趕不上一代!”“一代趕不上一代”這話,張亢自從上路以後,也深有感觸,因此立刻也跟著同意。
等到把船筏放在了地上,眾人才看見,原來這船不是木筏,用羊皮吹氣做成的囊子,捆紮好了,渡河使用。孫義便就泄氣了道:“這樣的筏子,如果突然在水裏麵散了,該怎麽辦!這不是活活把人喂了河裏魚鱉,誰敢坐呢。”老丈因為孫義質疑,氣得急忙爭辯道:“老漢做水裏的營生有三十年,我的筏子,沒那麽容易就散了。若是散了,你盡管迴來打我這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