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王倫占了沂州,立刻向東又打下密州,繼而義軍又西攻青州。誰知道在攻打青州的時候,青州城那邊已有了準備,義軍在青州的戰事遇挫,慌忙遣人去請求支援。


    到這個時候,王倫已經攻下來沂州,緊接著又打下來密州的消息,在山東、河北已傳遍了,兩地震動。東京趙官家知道了此事,已經調撥了各地的人馬,來平叛了。


    蒙山這邊,自從吳英等人迴山後,又過了數載。因之前王倫起事的時候,占了沂州,曾經派了人過來,約同蒙山上眾好漢一塊兒起事。鄧坤、方平便問道:“宋朝暴虐,你家大王占了沂州,約各地豪傑同舉義旗,不知有誰?”


    來使便道:“好叫哥哥們知道了放心:山東、河北、河南的好漢,俺們已聯合了三十五家;陽武黑山的黃哥哥,支援了俺們五百人馬,外帶資銀兩千摜。尼山上來了三百個嘍囉,外帶一千五百貫錢。其他頭領們支援的人馬,一共約有一千人,俺們之所以能打下來密州,多虧了眾多頭領的支援!”


    因這個話兒,方平與鄧坤私下道:“王倫起事,第一個在暗中幫扶的,便是黑山的一幹頭領。這幾年他們背後麵靠著遼人,與各地的好漢來往密切,做大了不少,近年來愈發有出來帶頭的趨勢。底下人因為他們的名聲,愈發唯他家馬首是瞻。


    這一件事情他出來幫扶,若王倫成功,他們把王倫招至麾下,可趁機起事。若不成時,無非死了一個王倫,於黑山上損失又不大,怎麽都是穩賺不賠的。到底咱們幫與不幫,哥哥仔細思量好了。”


    鄧坤便道:“他們既找了黃勝做靠山,沒必要咱們再過去摻和,讓黑山上疑心搶他們功勞。他們來使者問一問,不過是禮節,未必是真心投托在門下。既然如此,讓人拿兩千貫錢出來,充個賀禮,把來人打發走了便是。”因這個話兒,王倫起事,蒙山上與了兩千貫資銀,並沒有幫扶什麽人馬。


    如今王倫已占了密州,正攻打青州遇挫的時候,眼看著朝廷已來了大軍,急需要人馬趕過來支援。這個時候,王倫隨即又派出使者,親自與鄧坤寫了封密信,請蒙山好漢同打青州,事成之後,所得大半可歸蒙山。


    方平把使者接到山上,問話便道:“我聽說你們打下來密州,正打青州。如今的戰事如何了?”來使便道:“按現在的情形,一大半兒已經打下來了。隻是到了最後的關頭,俺們的人馬太緊張,需要求哥哥們助一把力。”


    方平又問:“軍情緊急,你們大王沒去向黑山求援麽?”來使迴道:“怎麽沒請?黑山派鄭大官人帶五百人馬,已經連夜往這邊了。隻是他們路途遠些,恐怕不能夠及時趕到,大王命我再來求哥哥。”


    說話間已到了聚義廳上,方平便道:“遵使暫時先坐下等等,容我先去與哥哥稟告,一會兒再說。”來使謝道:“勞動軍師哥哥幫忙,務必在大王哥哥跟前幫忙多說上幾句好話,俺們上下都感激不盡。”方平便道:“遵使放心,這個自然。”


    當下方平去了後麵,將王倫寫與蒙山的書信,拿出來與鄧坤看過了。鄧坤看完信問道:“這件事情,軍師怎麽看?”方平便道:“根據可靠的消息,朝廷已發過來三路的大軍:淮南路馬步軍副都指揮使葉芝春,率軍三千,從西南方向往青州趕來;


    京東西路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馬繼明,率軍五千,從西麵正往青州趕來;河北東路馬步軍副都指揮吳文輝,率軍三千,從北麵趕來。三路人馬一萬餘人,從北麵、西麵、西南三個方向齊攻過來。王倫打青州已不堪壓力,一旦被三路圍攻上來,馬上要敗。咱們這時候再添人進去,無濟於事。”


    鄧坤便道:“話兒雖然是這麽說,這件事咱們如何迴複?”方平便道:“鄭榮的人馬已經出發,趕過來支援他們了。我認為根本無濟於事:倘若一切照常的話,兩日之內,王倫必敗!


    哥哥可以這麽說:就說咱們跟鄭榮聯合,在西南替他們擋一路援軍。若王倫不幸戰敗死了,咱們可以及時撤迴。倘若他僥幸能逃出來,有咱們幫忙,可以從西南轉而向南。賣這麽一個人情與他,也足夠用了。咱們也隻能幫到這兒了,其他的還得靠王倫自己。”


    當下使者迴去以後,王倫拿話兒問他道:“讓你到蒙山去請救兵,事辦得怎樣?”使者便道:“蒙山那邊迴複說,可以抽出來一千人馬,隻是過來還需要三天,恐怕打青州來不及。因此他們提議說,與黑山的援軍合兵在一處,替咱們守住西南的缺口。”


    王倫這廝,本來對蒙山還寄以厚望,誰知道等來了這麽個消息,對此不是太滿意。這時候肖潛提醒道:“才剛的消息,說朝廷派三路大軍過來,從河北南部、山東的西部和西北三路朝咱們包抄過來,青州城實在不宜再打。於今之計,趁著朝廷大軍未到,咱們立刻轉向西南,從大軍旁邊插空兒出去,打下泗州做落腳地!”


    王倫仔細看了地圖,也認為再繼續攻打下去,一旦朝廷的援軍趕來,與青州人馬裏應外合,義軍很可能會全軍覆沒!既然這樣,真不如讓兩家的援軍在西南方接應,幫助義軍往西南方轉移。守住了西南那個缺口,根本不是個壞主意,這才是深謀遠慮呢!


    既然如此,王倫立刻安排下去,派人馬立刻與蒙山、黑山兩處接頭,安排往西南轉移的事情。眼看著王倫調轉了方向,從攻打青州城脫身出來,往南重新又打下了泗州,蒙山的支援也算完成,人馬立刻就撤迴來了。


    這一役蒙山損失了一百餘人馬,黑山因正麵遇著葉芝春的宋軍,總共五百的人馬,損失了足足有三百有餘。據說鄭榮重傷在身,在亂軍中與眾人失去了聯係。沒聽說宋軍的俘虜裏麵有他,也沒聽說他迴了黑山,總之是下落不明了。


    為此方平對眾人道:“鄭二官人遇險無數,一向是福大命大的人。或許他是傷好之後,趁機歸隱山林了呢。”


    這一次蒙山損失不大,慶幸之餘,眾人不免又有些擔心:一旦朝廷平了王倫,下一個他們要動手的,保不準就能是蒙山。將來眾人的出路該如何,是時候好好想一想了。


    眼見時間已到了清明。這日吳英告鄧坤道:“小弟自從上得山來,已經有數載。眼見得清明將至,又逢亡母的忌日,欲迴鄉祭掃,一並替山上探聽消息,望哥哥準便。”鄧坤便道:“這是盡孝之事,如何不允?隻是王倫這件事出來,不比先前,官府緝捕得嚴些,賢弟此去,必要小心。”吳英拜謝。


    吳英當下換上布衣麻鞋,腰係纏袋,跨口腰刀,提了樸刀,下山便行。時凍土複蘇,春江水暖。乳燕歸巢,遠山見綠。清明時節,沿路紙馬鋪前人山人海,甚是興旺。路上農夫踏歌而行,行人皆攜了棗粥、炊餅,前往踏青掃墓。茅屋門前插新柳,溪邊牧童弄短笛。自從吳英上山以來,雖日日與眾兄弟吃酒言歡,甚是暢快,卻下山不得,把個吳英憋得狠了。如今不容易下得山來,一發把眼睛四處尋看。


    吳英走了幾日後,已近萊陽。因不敢走大路,吳英翻過道山梁後,忽聽得旁邊一陣響。急忙看時,卻是林裏麵跳出來兩籌大漢,一高一矮,皆使油墨畫了臉,因墨水沒幹,從臉上流下來好幾道黑印。


    穿一領皂色粗布衲襖,坦了毛烘烘的胸脯,露出一身花繡來。鼻子兀自凍的通紅,頭上一頂柳條帽兒,提了樸刀,口內高則聲叫道:“識相的留下買路財!”吳英一見,口內罵道:“哪裏來的兩個野漢,就敢在老爺麵前學剪徑!”


    既然吳英要打聽底細,那兩個漢子便直說了道:“老爺是蒙山大王吳英、王元,是會的快留了包裹,放你過去!”吳英聽了當下大怒,口內叫道:“這憨子兀誰是吳英?”左邊那個矮挫的便道:“隻我便是‘急火星’吳英,這個爺爺便是‘飛天大蟲’王元。”


    吳英聽了登時大怒,罵一聲道:“我把你兩個賊廝鳥!”先指著假吳英,口內罵道:“這般粗醜蠢笨,就來妝我!”又指著假王元道:“那呆鳥莫裝甚麽‘飛天’,晚爺一箭射下來。”直挺了樸刀,一徑尋二人便殺。那二人萬料不到遇上真的了,心中先怯,敵不數合,早叫吳英戳翻一個,那一個撇了同伴,撒腿便走。後麵吳英幾步趕上,往背心裏一戳,那漢嗚唿也死了。見兩人都死了,事不宜遲,吳英急忙往前麵趕去。


    吳英去了沒多久,從山梁裏走出來兩個大漢,一個問道:“哥哥,你見這地上的蹄子印,今天咱們能捉住隻野貓麽?”前麵的聽見了不滿道:“野貓算屁!今晚能捉了野貓它爹!”


    因為兄弟不明白,前麵的遂就解釋道:“豹子!我盯了這幾個月,足有三五頭豹子在這裏。”三五個月沒收獲,哥兩個餓得眼睛都綠了,恨不得立刻就在地上拾一大錠銀子,必須要想法子發一筆三五十兩的財才好。


    因見著了人,吳英趕上去問他們道:“兩位哥哥,小人來這裏尋一門親眷,山高林密的,投錯了路徑,可能與我指個路?”兩人打量了吳英一番,口內便道:“卻巧俺們也要出山,順便送你一程也好。”吳英聽見這話便謝了。


    三個人同走,往西行了三五裏,見了一塊大青石,又轉頭向北,三五裏路便見了人煙。這時候時辰已不早了,三個在酒肆裏吃過飯,吳英遂就道了謝,把出十兩銀子來,送與兩個人做盤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山屹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山縹緲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山縹緲中並收藏關山屹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