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軍士得了言語,不敢不從,慌忙投烏湖寨找王元去了。兩個人到了先去賭坊,賭坊裏麵,隻有零散的幾個村裏潑皮,其他的便是撥采冰漢,內卻沒有。兩個人又分頭去賭坊前後各找了一圈,也沒有見著。
正著急間,街上站著一個火家,正在跟賣腐乳、蝦醬的商販說話。聽見這兩個找王元,
便轉過臉告訴他們道:“今天不在,上下到刀魚寨附近去看一看,都頭多半能在那裏。”兩
個聽了這話便謝了,遂就出了烏湖寨,直接投刀魚寨方向去了。
往前走了約十幾裏地,隻見前頭雪地裏掃出了一片空地來,四下裏燃了幾個火堆,周圍圍了一圈的人,圈外有兩個軍士在燙酒。也不知他們在看些什麽,外麵圍著的那圈軍漢,看到濃處好幾番喝彩。
等到兩個人到近處看時,卻見場中設了個擂台,桌子上擺滿了果品酒饌。中間的人,便是王元與一個門神也似的長大的軍士,穿了汗衫,正在玩耍相撲。正中間的椅子上,坐著一個紅臉的軍官,看他們相撲。
周圍這麽多的人,這兩個哪裏擠得進去?喊叫人家又聽不見,刀魚寨跟牢城營又素來不合,看見了不打起來就算是好的,沒哪個肯幫忙替他們傳話。兩人無法,隻好遠遠地立住腳看。
擂台上兩個人全都是好手:近貼身可跌可打,空曠處腿踢連環。也不知鬥了多少個迴合,這邊廂王元使了個鵓鴿旋,把另一個顛下台來,眾人見此都鼓掌叫好,一疊聲喝彩。那紅臉的軍官也站起身來,帶領眾人向王元賀喜。
兩個不容易得了空,急忙擠過來叫聲道:“都頭且住,營使那邊有事情,特意使俺們來找你哩。”此時王元聽見了喚他,辭了眾人,跳下台來,把一件衣服披上去穿了,從桌子上取了一瓶熱酒,朝這邊來了。
王元詢問他們道:“相公是甚事,讓你們過來找灑家?”這倆人卻乖,隻管口裏麵敷衍道:“想是牢營使見都頭把烏湖寨內整治的好,因此賞你。”王元似乎信了這話兒,將瓶內的溫酒吃了幾口,又接著問道:“那麽牢營使可曾說過,要拿甚麽來賞灑家?”
兩個人道:“相公不說,這事兒小人也不知道,還得都頭親自去看。”當下王元聽了這話兒,迴頭叫軍官一聲道:“哥哥,你們眾人暫且樂著,一會灑家得了賞賜,一塊兒把來作個利物!”
椅子上坐著那紅臉的軍官,正是孫芳。當下孫芳便迴話道:“兄弟你隻管放心前去,俺們這邊先不撤,等著你迴來。”兩個軍士引著王元,走著迴到了牢城營內。二人將王元引至廳上,然後吩咐了王元幾句,叫他在這裏慢慢等著,然後他們便掩門,轉背去了。
王元正在等著時,隻聽見一陣靴履響,屏風後閃出牢營使來,發聲叫道:“左右上前與我拿下!”話音未落,從裏麵衝出來幾十個軍漢,如虎似狼的一般,一擁而上,好一似飛貓拿鼠,又如那猛虎撲羊的一般,直接將王元摁倒給捉了,把王元粽子般綁縛起來。
當下王元不明白叫道:“無罪!”那牢營使指著他罵道:“你這賊廝好生大膽!你可知這是個甚麽去處,容你來爭辯!有罪無罪,也莫說與我,你自去登州知州麵前說去。”
當下眾人將王元拿了,與他篦好了頭發,再把頭上抹一朵紅絹,插一個紙旗,上麵寫“黑山大王插翅虎王元”這幾個字,直接塞他到陷車裏坐了。當下撥三十個軍士引著王元,直接就往登州城去了。
萊陽縣那邊,萊陽知縣見吳英這廝急不招認,又怕手重把他給打死,亦急忙安排了一個都頭,引著三五十個人,也把吳英使陷車裝了,直接送到登州來。
這個時候,登州軍民正在過節,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千門萬戶,都掛花燈。彩棚千戲,雜技百樂,端的熱鬧。正熙攘時,見說捉了個黑山的賊人,如何不看?一發扶老攜幼的,跟著腳爭著過來看。
眾人正在圍看間,路邊碰上一個漢子,虎皮磕腦虎筋絛,手中拿一把鋼叉,叉一個野兔,見了這熱鬧,也跟著一塊兒圍上去看。望裏麵瞧時,叫一聲苦。自棄了叉兒,去那陷車旁叫道:“兀的不是吳二哥!你卻如何陷在這!”
吳英聽見了這個話兒,急去看時,那個人他卻也認得,口內便道:“那個不是我劉大哥!”原來這人喚作劉通,正是萊陽縣一個獵戶,陽疃鎮人。前些年因為老娘病重,急需要錢使,虧得吳英齎發了他。當下劉通詢問道:“我問二哥,多日不見,你如何成了這般模樣?”
吳英便道:“我莊上的事情,想必你也聽說了。那晚娘為了奪產業,使一封信去知縣處出首,叫人捉了我去,毒打一頓,將我強扭做成黑山賊人!卻不冤枉!”
兩個人還要繼續說時,差人已過來趕人道:“這是朝廷的要犯!這撮鳥過來做甚麽鳥亂!快些撤開!”說罷將劉通趕打到一邊,加快腳步往前麵走了。那邊劉通細問不得,隻好取叉先迴了。
話說兩個要犯已經捉到,差人將王元、吳英引至府衙,關了下牢。知州齎了書信,報知朝廷。那邊劉通見了這事,心內便道:“這個吳英與俺有恩。如今他遭人陷害了,大難臨頭,俺如何不去救他一救!”
當下劉通買了些酒食,使銀子托人,一個人進了牢裏麵去看。這吳英、王元看見他來,隻睜著眼,則聲不得。劉通低著頭裝作喂飯,小聲與兩個人商議道:“反他娘!敢做斧聲燭影的,反倒沒事兒做了皇帝,好好安分守己的,反倒被捉來坐了大牢。兄弟莫惱,來日五更,你兩個自在牢內殺開來,牢外麵就由我來接應。”
王元便道:“這登州城一州人馬,隻我三人,怕不好走。”吳英便道:“哥哥若肯救贖時,登州城外的烏湖寨中,為頭的一個魚牙主人,喚作竇振,平時住在砣磯島上,這人閑常與我最好。哥哥出去了,可以報信與他知道。”正在說間,便有牢子走過來攆人。劉通見了,自道了別,匆忙去了。
當下劉通放下食盒,出了牢門,匆忙往砣磯島那邊趕去。出得城外,走了十幾裏路,早到了海邊。劉通去海邊岸上看時,隻有七八條小船,泊在灘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後生,在棚內向火看著船,其餘的盡皆過節去了。
這後生看著懶洋洋的,見了麵不愛搭理人,劉通便大聲喚他道:“俺今日有事著急上島,你這猴兒別躲懶,且趁船載我則個。”那後生見了劉通,心裏麵厭煩叫他“猴兒”,不願意便道:“客人要魚,自己到烏湖寨中買去便是,俺們這幾日不做買賣。”
劉通便道:“哪個撮鳥要買你魚?俺如今隻要上島去幹事。多與你錢,你且趁船渡我則個。”那後生便道:“你兀找誰?俺隻看船,渡人這事你問別人,不歸我管。”劉通怒道:“老爺今日有急事上島。你這崽子休要推卻,再不肯時,爺爺便打。”
那後生聽見劉通這話,登時怒發,跳將起來,右手指著劉通鼻子,口內罵道:“凍不死餓不殺的賊乞丐,也配過來消遣老爺!惹著我時,不得好死!”他一麵說著,左手便來揪劉通。
劉通大怒,趁勢摁住他的左手,一扯一擰,後生的胳膊早已經脫臼,這廝咧嘴哭罵道:“賊殺才,來日莫教你撞見我!老爺便去放一把火,把你全家千刀萬剮,宅院都燒做白地!”
劉通忿怒,騰地隻一腳,把這個哭的踢將出去。後生從地上爬將起來,飛也似的跑了。劉通見這廝自去了,跳將過來,捉一條船,便要解纜。
這邊劉通解的纜開,卻不會使船,用櫓來胡亂撥弄了兩下,那船根本不往前走,隻在水麵上滴溜溜亂轉。正焦急時,忽聽見岸上一片聲叫道:“休要走了賊!”急去看時,卻是那後生引幾十個打漁的閑漢,手中鋼叉、樸刀、白木棍,正往這趕來。
劉通見狀,急忙將其他船上的櫓都砍斷,自又跳進解開的船裏,將櫓來隻顧往前亂撥。誰知道這次卻碰巧對了,眼看著這船順著風,直接就往海裏麵去了。
那廝們眼見得劉通去的遠了,立刻在岸上跳腳罵道:“撮鳥迴來!上得岸來,爺爺叉你五個透明窟窿!”還有人道:“你不要走!捉住你時,砍做八段,一發扔到海底喂魚!”誰去管他?劉通自有大事要做。
那風正緊,劉通樂的不用搖櫓,坐著船飛也似往前麵走了。行了一程,劉通便慌。原來這船走的方向,此卻不是通往砣磯島,卻怎麽好?
風大船快,這船跟著海浪一乘一跌,劉通恍如駕雲的一般,被水濺得滿身滿臉。若一時翻了,跌進海裏麵,可不是耍處!情急間劉通棄了櫓,口中念道:“救苦救難天尊!快將這風停了便罷,若將俺送去蓬萊仙島,轉十年八年才得迴來,卻不是苦!”
正著急間,街上站著一個火家,正在跟賣腐乳、蝦醬的商販說話。聽見這兩個找王元,
便轉過臉告訴他們道:“今天不在,上下到刀魚寨附近去看一看,都頭多半能在那裏。”兩
個聽了這話便謝了,遂就出了烏湖寨,直接投刀魚寨方向去了。
往前走了約十幾裏地,隻見前頭雪地裏掃出了一片空地來,四下裏燃了幾個火堆,周圍圍了一圈的人,圈外有兩個軍士在燙酒。也不知他們在看些什麽,外麵圍著的那圈軍漢,看到濃處好幾番喝彩。
等到兩個人到近處看時,卻見場中設了個擂台,桌子上擺滿了果品酒饌。中間的人,便是王元與一個門神也似的長大的軍士,穿了汗衫,正在玩耍相撲。正中間的椅子上,坐著一個紅臉的軍官,看他們相撲。
周圍這麽多的人,這兩個哪裏擠得進去?喊叫人家又聽不見,刀魚寨跟牢城營又素來不合,看見了不打起來就算是好的,沒哪個肯幫忙替他們傳話。兩人無法,隻好遠遠地立住腳看。
擂台上兩個人全都是好手:近貼身可跌可打,空曠處腿踢連環。也不知鬥了多少個迴合,這邊廂王元使了個鵓鴿旋,把另一個顛下台來,眾人見此都鼓掌叫好,一疊聲喝彩。那紅臉的軍官也站起身來,帶領眾人向王元賀喜。
兩個不容易得了空,急忙擠過來叫聲道:“都頭且住,營使那邊有事情,特意使俺們來找你哩。”此時王元聽見了喚他,辭了眾人,跳下台來,把一件衣服披上去穿了,從桌子上取了一瓶熱酒,朝這邊來了。
王元詢問他們道:“相公是甚事,讓你們過來找灑家?”這倆人卻乖,隻管口裏麵敷衍道:“想是牢營使見都頭把烏湖寨內整治的好,因此賞你。”王元似乎信了這話兒,將瓶內的溫酒吃了幾口,又接著問道:“那麽牢營使可曾說過,要拿甚麽來賞灑家?”
兩個人道:“相公不說,這事兒小人也不知道,還得都頭親自去看。”當下王元聽了這話兒,迴頭叫軍官一聲道:“哥哥,你們眾人暫且樂著,一會灑家得了賞賜,一塊兒把來作個利物!”
椅子上坐著那紅臉的軍官,正是孫芳。當下孫芳便迴話道:“兄弟你隻管放心前去,俺們這邊先不撤,等著你迴來。”兩個軍士引著王元,走著迴到了牢城營內。二人將王元引至廳上,然後吩咐了王元幾句,叫他在這裏慢慢等著,然後他們便掩門,轉背去了。
王元正在等著時,隻聽見一陣靴履響,屏風後閃出牢營使來,發聲叫道:“左右上前與我拿下!”話音未落,從裏麵衝出來幾十個軍漢,如虎似狼的一般,一擁而上,好一似飛貓拿鼠,又如那猛虎撲羊的一般,直接將王元摁倒給捉了,把王元粽子般綁縛起來。
當下王元不明白叫道:“無罪!”那牢營使指著他罵道:“你這賊廝好生大膽!你可知這是個甚麽去處,容你來爭辯!有罪無罪,也莫說與我,你自去登州知州麵前說去。”
當下眾人將王元拿了,與他篦好了頭發,再把頭上抹一朵紅絹,插一個紙旗,上麵寫“黑山大王插翅虎王元”這幾個字,直接塞他到陷車裏坐了。當下撥三十個軍士引著王元,直接就往登州城去了。
萊陽縣那邊,萊陽知縣見吳英這廝急不招認,又怕手重把他給打死,亦急忙安排了一個都頭,引著三五十個人,也把吳英使陷車裝了,直接送到登州來。
這個時候,登州軍民正在過節,大街小巷都有社火,千門萬戶,都掛花燈。彩棚千戲,雜技百樂,端的熱鬧。正熙攘時,見說捉了個黑山的賊人,如何不看?一發扶老攜幼的,跟著腳爭著過來看。
眾人正在圍看間,路邊碰上一個漢子,虎皮磕腦虎筋絛,手中拿一把鋼叉,叉一個野兔,見了這熱鬧,也跟著一塊兒圍上去看。望裏麵瞧時,叫一聲苦。自棄了叉兒,去那陷車旁叫道:“兀的不是吳二哥!你卻如何陷在這!”
吳英聽見了這個話兒,急去看時,那個人他卻也認得,口內便道:“那個不是我劉大哥!”原來這人喚作劉通,正是萊陽縣一個獵戶,陽疃鎮人。前些年因為老娘病重,急需要錢使,虧得吳英齎發了他。當下劉通詢問道:“我問二哥,多日不見,你如何成了這般模樣?”
吳英便道:“我莊上的事情,想必你也聽說了。那晚娘為了奪產業,使一封信去知縣處出首,叫人捉了我去,毒打一頓,將我強扭做成黑山賊人!卻不冤枉!”
兩個人還要繼續說時,差人已過來趕人道:“這是朝廷的要犯!這撮鳥過來做甚麽鳥亂!快些撤開!”說罷將劉通趕打到一邊,加快腳步往前麵走了。那邊劉通細問不得,隻好取叉先迴了。
話說兩個要犯已經捉到,差人將王元、吳英引至府衙,關了下牢。知州齎了書信,報知朝廷。那邊劉通見了這事,心內便道:“這個吳英與俺有恩。如今他遭人陷害了,大難臨頭,俺如何不去救他一救!”
當下劉通買了些酒食,使銀子托人,一個人進了牢裏麵去看。這吳英、王元看見他來,隻睜著眼,則聲不得。劉通低著頭裝作喂飯,小聲與兩個人商議道:“反他娘!敢做斧聲燭影的,反倒沒事兒做了皇帝,好好安分守己的,反倒被捉來坐了大牢。兄弟莫惱,來日五更,你兩個自在牢內殺開來,牢外麵就由我來接應。”
王元便道:“這登州城一州人馬,隻我三人,怕不好走。”吳英便道:“哥哥若肯救贖時,登州城外的烏湖寨中,為頭的一個魚牙主人,喚作竇振,平時住在砣磯島上,這人閑常與我最好。哥哥出去了,可以報信與他知道。”正在說間,便有牢子走過來攆人。劉通見了,自道了別,匆忙去了。
當下劉通放下食盒,出了牢門,匆忙往砣磯島那邊趕去。出得城外,走了十幾裏路,早到了海邊。劉通去海邊岸上看時,隻有七八條小船,泊在灘上。一個十五六歲的後生,在棚內向火看著船,其餘的盡皆過節去了。
這後生看著懶洋洋的,見了麵不愛搭理人,劉通便大聲喚他道:“俺今日有事著急上島,你這猴兒別躲懶,且趁船載我則個。”那後生見了劉通,心裏麵厭煩叫他“猴兒”,不願意便道:“客人要魚,自己到烏湖寨中買去便是,俺們這幾日不做買賣。”
劉通便道:“哪個撮鳥要買你魚?俺如今隻要上島去幹事。多與你錢,你且趁船渡我則個。”那後生便道:“你兀找誰?俺隻看船,渡人這事你問別人,不歸我管。”劉通怒道:“老爺今日有急事上島。你這崽子休要推卻,再不肯時,爺爺便打。”
那後生聽見劉通這話,登時怒發,跳將起來,右手指著劉通鼻子,口內罵道:“凍不死餓不殺的賊乞丐,也配過來消遣老爺!惹著我時,不得好死!”他一麵說著,左手便來揪劉通。
劉通大怒,趁勢摁住他的左手,一扯一擰,後生的胳膊早已經脫臼,這廝咧嘴哭罵道:“賊殺才,來日莫教你撞見我!老爺便去放一把火,把你全家千刀萬剮,宅院都燒做白地!”
劉通忿怒,騰地隻一腳,把這個哭的踢將出去。後生從地上爬將起來,飛也似的跑了。劉通見這廝自去了,跳將過來,捉一條船,便要解纜。
這邊劉通解的纜開,卻不會使船,用櫓來胡亂撥弄了兩下,那船根本不往前走,隻在水麵上滴溜溜亂轉。正焦急時,忽聽見岸上一片聲叫道:“休要走了賊!”急去看時,卻是那後生引幾十個打漁的閑漢,手中鋼叉、樸刀、白木棍,正往這趕來。
劉通見狀,急忙將其他船上的櫓都砍斷,自又跳進解開的船裏,將櫓來隻顧往前亂撥。誰知道這次卻碰巧對了,眼看著這船順著風,直接就往海裏麵去了。
那廝們眼見得劉通去的遠了,立刻在岸上跳腳罵道:“撮鳥迴來!上得岸來,爺爺叉你五個透明窟窿!”還有人道:“你不要走!捉住你時,砍做八段,一發扔到海底喂魚!”誰去管他?劉通自有大事要做。
那風正緊,劉通樂的不用搖櫓,坐著船飛也似往前麵走了。行了一程,劉通便慌。原來這船走的方向,此卻不是通往砣磯島,卻怎麽好?
風大船快,這船跟著海浪一乘一跌,劉通恍如駕雲的一般,被水濺得滿身滿臉。若一時翻了,跌進海裏麵,可不是耍處!情急間劉通棄了櫓,口中念道:“救苦救難天尊!快將這風停了便罷,若將俺送去蓬萊仙島,轉十年八年才得迴來,卻不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