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廠,全稱“西緝事廠”,雖是後起之秀,但發展速度之快,堪比閃電。


    短短不到七天,西廠骨幹分子就已多達六百。


    這六百個人不敢說說個個都是武功高強之輩,但都有一技之長,非一般人能比。


    西廠有兩大首領,一個是化名為“趙無忌”的王默,一個是汪直。


    汪直是西廠提督,王默是西廠都督。


    從職位上來說,汪直是西廠廠公。


    但誰都看得出來,西廠第一人並非汪直,而是被封為“都督”的王默。


    依明朝官製,都督乃正一品,屬武官,可以說是為位極人臣了。


    而汪直雖然有“提督”之名,但論品級,太監最高不過正四品。


    換言之,王默這個“太監”很特殊。


    朱見深不但讓他做了西廠的統領,還賦予他超越太監身份的官品。


    當然,朱見深的所作所為,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


    這些大臣之中,有的是真心為大明未來擔憂,但有的則是受人指使,目的就是要針對王默,給朱見深施加壓力。


    不過這一次,朱見深是真的“硬氣”了一迴。


    他沒有親自麵見這些勸誡他的大臣,而是派了一個太監傳達他的旨意,說天子有權力決定天下任何一件事。


    有大臣不滿,非要見朱見深不可。


    那太監被逼急了,說誰要是敢不滿皇上的意思,誰就是要造反。


    那太監以為自己這麽一說,應該不會有大臣敢反對了。


    可有人就是不怕死,非要指出朱見深的不對,頗有點“死誡”的意思。


    此人說在大明的曆史上,就沒有太監的品級超過正四品,皇上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太祖遺訓,如果皇上非要讓“趙無忌”做都督,那就是犯了國法,這是要不得的。


    那太監從未見過這個場麵,正不知該如何處置之時,一個人突然到場,隻說了幾句話,就把事情解決了。


    這個人就是東廠廠公尚銘。


    他說他是東廠的提督,無論是誰,膽敢反對皇上的意見,他就抓誰。


    東廠成立了幾十年,做過哪些事,又有幾個大臣不知道?


    所以這些大臣都不敢鬧了,隻能散場。


    當汪直把這件事告訴給王默聽以後,王默隻是笑了笑,並沒有放在心上。


    尚銘這麽做,像是在幫西廠說話,其實呢,尚銘這一招才是真的厲害,已經將西廠推上了風口浪尖,讓他和汪直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但王默當初既然決定了要大幹一迴,又怎麽可能會在乎以後的名譽呢?


    有一些事,得有人去做,哪怕留下千古罵名,隻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已經足夠了。


    是以,二月份開始,西廠的人越來越多,到了二月底,西廠的人已經多達數千,除了京城之外,全國各地都有西廠的分部。


    此時的西廠,論勢力,已經超過了東廠和錦衣衛。


    東廠廠公尚銘和錦衣衛老大萬通,見了王默和汪直,也都要恭恭敬敬的,宛如手下。


    期間,西廠辦了幾件案子,全跟貪腐有關。


    但王默並不滿意。


    因為這幾件案子不大不小,就算沒有西廠,東廠和錦衣衛也能辦得了。


    如果西廠隻能辦東廠和錦衣衛也能辦的案子,那西廠的存在又有什麽意義呢?


    對於王默來說,他成立西廠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辦案,而是為了對付“儒門”。


    當然,他對“儒門”沒有偏見,他的朋友宋瑧,原本就是“儒門”的人。


    他真正要對付的人是“儒門領袖”文保。


    據他聽來的消息,自從文保做了儒門領袖之後,幾十年來,已在朝中安排了不少親信,不敢說把持朝政,但就連朱陽,也不敢與之正麵交鋒。


    儒門在朝中的勢力,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儒門個個都是好人,王默倒希望儒門勢力越來越大,但有句話叫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


    現在的儒門,除了好人之外,還有壞人,而最大的“保護傘”就是文保。


    王默不了解文保這個人,他甚至還沒有見過文保。


    他隻知道文保在朱棣當皇帝的時候,乃吏部郎中,正五品。


    朱棣死後,僅僅過了兩年,文保就當上了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再後來,文保由禮部轉吏部,做了吏部左侍郎,並由東閣大學士轉為武英殿大學士,開始在朝中安排自己的人手。


    二十年前,文保正式退職,當時的官位是禮部尚書。


    不過那時候的文保,除了是禮部尚書,還身兼數職,乃光祿大夫、左柱國,大學士做到了華蓋殿,被封為“太保”。


    朱見深登上帝位之後,除了諸多賞賜之外,還封文保為“太傅”。


    太保與太傅都是三公,乃正一品。


    但論位次,太傅當然要在太保之上。


    不過三公之首乃太師,文保真正要做的就是太師。


    以文保的資曆,早在幾年前就可以做太師了,但因為朱陽的牽製,文保始終未能如願。


    二十年來,文保賦閑在家,似乎已不插手朝中之事,但實際上,文保一直在暗中遙控他的門生故吏。


    ……


    這天夜裏,王默的寓所來了一個人,正是顧雲飛。


    兩人閑聊了一會之後,顧雲飛突然問道:“少主,你聽說過楊泰這個人嗎?”


    王默愣了愣,問道:“楊泰是誰?”


    “此人曾做過福建某衛的指揮同知,不過幾年前,因為身體的原因,已退職在家。”顧遠飛說道。


    王默心頭微動,說道:“你突然提到這個楊泰,莫非有什麽發現?”


    顧雲飛笑道:“這楊泰有個兒子,叫做楊曄,官做的比楊泰還大,乃福建某衛的指揮使,囂張跋扈,目無法紀,受害人跑去官府告他,當地官府不但沒有受理,反而將受害人打了三十大板。”


    王默聽了,卻不生氣,隻是問道:“楊家在當地的勢力很大吧?”


    “何止是很大,簡直就是一手遮天。”顧雲飛說道,“就連福建布政使,見了楊泰、楊曄父子,都要小聲說話,不敢怠慢。”


    “哦,那你給我說說,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王默說道。


    隻聽顧雲飛說道:“幾年前,也就是楊泰沒有退職的時候,福建新上任的都指揮使,姓劉,不清楚楊家的厲害。


    他得知楊家父子犯了法,想借此機會敲詐楊家,大撈一筆。


    於是,他私底下把楊泰叫去,先是客套了一番,然後才說自己得知楊家在當地橫行霸道,大肆侵占良田,甚至還勾結海盜走私,販賣違禁之物,如果讓皇上知道了這件事,一定會出大事。


    楊泰看出劉都指揮使想幹什麽,就問他想要什麽。那劉都指揮使獅子大開口,楊泰尚未迴應,楊曄便闖了進來,大罵劉都指揮使。


    劉都指揮使沒想到楊曄這麽囂張,打算叫人把楊曄抓起來,可楊曄的親隨武功頗高,反倒將劉都指揮使的人打傷了。


    甚至劉都指揮使自己,還被楊曄打了一巴掌,叫他以後老實點。


    過後,劉都指揮使不服,想與楊家鬥一鬥。


    但不過兩月,這位都指揮使就被關進了大牢,莫名其妙死在了牢裏。


    東廠與錦衣衛查了一陣,沒查出個什麽來,就不了了之。


    至於楊家父子,楊泰以身體不適退了職,而楊曄則是升官做了指揮使。”


    王默哈哈一笑,說道:“連都指揮使都鬥不過楊家,更不要說布政使了。這楊家到底有什麽來頭?為什麽力量這麽大?難道楊家京城有人?”


    顧雲飛點了點頭,說道:“少主,你說對了,楊家正是京城有人。”


    “什麽人敢這麽包庇楊家?”王默問道。


    顧雲飛想了想,突然說道:“楊泰的祖父名叫楊榮。”


    “楊榮?”王默微微一怔,“你說的是哪個楊榮?”


    “當然就是‘三楊’中的那位楊榮。”顧雲飛說道。


    王默吃了一驚,叫道:“我聽說過‘三楊’。楊士奇乃‘文貞’,楊榮乃‘文敏’,楊溥乃‘文定’,他們三人都做過內閣首輔,乃大明朝的中流砥柱。


    論年紀,楊士奇最大,擔任內閣首輔時間最長,二十年左右。


    楊榮次之,做了六七年內閣首輔。


    楊溥隻做了三年。


    楊榮死的最早,不過最晚死的楊溥,也死了三十餘年。”


    顧雲飛點頭說道:“是的。這三位老大人都是朝廷棟梁,可是他們的子孫,卻不怎麽樣,甚至可以說是不肖。


    楊士奇有個兒子殺了人,被禦史彈劾,但皇上沒有加罪。可是後來,楊士奇的這個兒子被人揭發了數十件案子,楊士奇氣得不行,無顏身居高位,也就辭了官。在他死後,皇上才降罪他的這個兒子。


    楊溥有個兒子也是打死了人,隻因死者是家奴,所以被免罪。


    至於楊榮,我剛才說了他的孫子和曾孫的事,那就更加無法無天了。”


    王默沉思了一下,問道:“楊家父子可曾殺過人?”


    “有,尤其是楊曄,殺了不止一人。”顧雲飛說道。


    聽後,王默一臉若有所思。


    “少主。”顧雲飛說道,“你是不是想法辦楊家父子?”


    “你認為我可以法辦他們嗎?”


    “這個不好說。”顧雲飛道,“據我所知,三楊尚未主政之前,曾得到過文傑的照顧。他們雖然不是文傑的弟子,但屬於文傑的門生,將文傑當做老師。文保比他們小十幾二十歲,那就是他們的小師弟。


    文傑成為儒門領袖之後,大力推薦三楊,三楊因此而步步登上高位。


    文傑將儒門領袖之位傳給文保以後,三楊反過來照顧‘小師弟’文保。


    朱瞻基也想利用文保來打壓朱陽,所以文保才能在朝中大量安插自己的人手。


    不過朱瞻基很清楚文保的為人,他曾立下遺訓,不能讓文保做內閣首輔,所以不管文保怎麽勢大,直到退職,都沒有做過內閣首輔。


    一直以來,朱陽與文保都在明爭暗鬥,按理來說,文保的弟子‘文弘’前年做了內閣首輔,朱陽會反對,但奇怪的是,朱陽不但沒有反對,反而非常欣賞‘文弘’的才幹,支持‘文弘’做內閣首輔。


    我不排除這是朱陽的陰謀,但何嚐不也是文保的一種勝利?


    少主要法辦楊家父子,等於是公開挑戰文保,而文保不但是‘文弘’的師父,還是‘儒門領袖’,朝中許多大臣都是文保的門生故吏。


    我也不怕說句冒犯少主的話,少主這麽做,等於是得罪了整個儒門,到那時候,恐怕連皇上也很難保住少主。”


    王默微微笑道:“如果皇上不保我的話,我也隻好離開京城了。”


    顧雲飛聽了,因為猜不透王默的想法,隻得問道:“少主,不知你有何打算?”


    王默道:“有機會的話,我想見見楊家父子。”


    顧雲飛要的就是這個答案,笑道:“說來真巧,楊曄已經到了京城。”


    “他什麽時候到的京城?”


    “前日。”


    “他來京城做什麽?”


    “送錢。”


    “送錢?”


    “這小子到了京城以後,拜訪了好幾個京官,想賄賂朝中大臣。”


    王默覺得奇怪,問道:“他為什麽要這麽做?”


    顧雲飛解釋道:“有一個受害人,被人保護起來,說是要來京城告禦狀,楊家父子雖然不怕,但楊曄卻想借此機會到京城遊玩,為了以防萬一,少不得要各方麵打點一下。”


    “他不是指揮使嗎?竟敢擅離職守?”


    “他身穿便服,帶了不少家奴,倒不像是做官的,而是做生意的。”


    王默又問:“誰膽子這麽大,敢保護楊家父子要對付的人?”


    “據我所知,此事跟聖姑有關。”


    “聖姑?看來聖姑也看不慣楊家父子。”


    “看不慣歸看不慣,但要法辦楊家父子,得是朝廷的人,比如說少主。”


    王默笑了笑,說道:“這個楊曄也太大膽了,竟敢跑來京城行賄。我身為西廠都督,要是不見他一麵的話,未免太可惜了。”


    顧雲飛說道:“如果少主真想見他,今晚就是最好的機會。錯過了這次,隻怕……”


    “怎麽?”王默雙眉一挑,“有人要捷足先登?”


    “是的。”顧雲飛說道,“且不止一夥,還請少主及早下決定。”


    “好!”王默起身道,“這個楊曄我拿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