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公,好久不見。”一座屋子內,禦馬監掌印太監劉順滿臉含笑,朝汪直拱了拱手。
“劉公公,好久不見。”汪直拱手迴禮。
雖然劉瑾已經提醒過他,劉順很有可能會對付他,但在劉順沒有跟他翻臉之前,他是不會給劉順擺臉色的。
“這位是……”劉順望了望站在汪直身後的王默。
“他是我最近收的跟班。”汪直說道。
“原來是汪公公的人。”劉順笑道,心中卻在想,“這人有點古怪,隻怕不是汪直的跟班那麽簡單。”
“劉公公,你這次把我叫來,不知有何貴幹?”汪直眼見天色不早,不想浪費時間。
“劉瑾。”劉順喊了一聲。
“在。”劉瑾急忙躬身應道。
“你出去守著,無論誰來了,都不要放進來,我與汪公公所談之事乃國家大計,可不能讓人聽了去。”劉順說道。
“是。”劉瑾轉身欲走。
然而,劉順突然想到了什麽,說道:“對了,你給我聽著,無論你聽到了什麽動靜,沒有我的吩咐,都不許進來。明白了嗎?”
“明白了。”劉瑾說道。
等劉瑾出去之後,劉順微微一笑,對汪直說道:“汪公公,你這位跟班信得過嗎?”
汪直笑道:“當然信得過。”
劉順想了想,卻是說道:“汪公公,我接下來要跟你說的事關機密,不宜有第三個人在場,若是方便的話,還請你把……”
汪直說道:“劉公公,有什麽話,你隻管說吧,我能聽的,我這個跟班也能聽。”
劉順聽了,暗想:“這小龜孫果然是來者不善!哼,既然你想讓他送死,我就讓你們兩個一起上黃泉吧。”
於是,他也不再堅持非要讓王默出去,而是頗為熱情的請汪直坐下。
至於王默,則是站在汪直身後。
“是這樣的。”劉順說道,“我最近收到了一個消息。”
“什麽消息?”
“這個消息跟你的義父有關。”
聞言,汪直麵色不由一變。
他自入宮以來,除了皇上之外,對他最好的人就是汪海。
若不是汪海,他也不可能見到皇上,汪海不但是他的義父,還是他的“恩人”。
“我義父失蹤了這麽久,不知他現在何處?”汪直說道。
“你義父他……他……”
“他怎麽了?”
“他不幸遇害了。”
“不可能!”汪直大叫一聲,“我義父武功絕頂,怎麽會遇害?”
“唉。”劉順歎了一聲,說道,“汪公公,你有所不知,你義父當初外出辦事,乃是奉皇上密旨去關外對付一個人。”
關外?
王默怔了怔。
“對付誰?”汪直問道。
“望仙城城主。”
“望仙城主?”
“對。”劉順說道,“這望仙城城主名叫寇中原,外號長白老仙,乃是個反賊。”
“反賊?”汪直詫道,“既然是反賊,朝廷為什麽不派兵把望仙城給清剿了呢?”
“望仙城不是一般的城,而是一座籠罩著玄門大陣的城。”劉順說道,“此城不在遼東境內,而是在奴兒幹。”
“奴兒幹啊。”汪直說道,“我聽說過。那是我大明的國土,但這些年來,奴兒幹的人鬧得很兇,尤其是女真人,屢次不服王教,我記得有個名叫董……董什麽……”
“董山。”
“對,就是這個董山,曾舉兵謀反,是吧?”
“是的。”劉順點點頭,“說起這個董山,不得不提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名叫猛哥帖木兒,乃關外斡朵裏部的首領。
據我所知,斡朵裏部乃女真三大部之一,其他兩部叫胡裏改部和托溫部。
七十多年前,朝廷將勢力最大的胡裏改部改名為建州衛,首領名叫阿哈出,皇上賜名為李思誠,乃指揮使,由他統領女真三大部。
後來,朝廷把斡朵裏部改為建州左衛,任命猛哥帖木兒為指揮使。
四十多年前,猛哥帖木兒被奴兒幹的其他部族攻擊而死,他有個弟弟,叫做凡察,想要做建州左衛的指揮使,但他與侄子董山鬥來鬥去,始終無法占據上風
朝廷聽說這事以後,為了平息這場風波,就從建州左衛之中分出了建州右衛,左衛指揮使為董山,右衛指揮使為凡察。
這便是建州三衛的由來。
三衛之中,建州衛的指揮使權力最大,左衛、右衛的指揮使都要聽令。
李思誠有個兒子,叫做李顯忠,在李思誠死後做了建州衛的指揮使。
此人倒也忠心,可他有個兒子,叫做李滿住,囂張跋扈,不尊朝廷法度。
那一年,李顯忠突然死了,李滿住就做了建州衛的指揮使。
朝廷為了讓女真人安定,先是封李滿住為都督僉事,接著又封董山、凡察為都督僉事,後來又封三人為都督同知,算是皇恩浩蕩了。
那曾想,李滿住與董山仍不知足,想要做左都督。
朝廷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就勾結蒙古人,甚至還與李氏朝鮮暗通往來。
十年前,這些女真人由奴兒幹跑入遼東,大肆劫掠,遼東官兵竟打不過,連都指揮使都兵敗被殺了。
聖上得知之後,雷霆震怒,派使者前去李氏朝鮮宣旨,如果李氏朝鮮還敢包庇這些女真人,朝廷大軍一到,不但要收拾女真人,還要將李氏朝鮮由屬國變為大明國土。李氏朝鮮嚇得急忙派兵與朝廷大軍一起圍剿女真人。
此戰大獲全勝,李滿住就地正法。
至於董山,皇上見他能耐在李滿住之上,沒有殺他,而是叫人勸誡他,說隻要他肯忠心於大明,就讓他做女真人的大首領。
董山口頭答應,可當遼東官兵將他放了以後,他竟揚言要報此仇。
皇上見他無可救藥,再次下令攻打女真,活捉了董山,將他殺頭。
董山死後,皇上讓別人做了建州左衛的指揮使,可僅隔兩年,建州左衛的女真人不服,皇上為了安撫人心,隻好讓董山的長子脫羅做了指揮使。
這個脫羅與他的父親董山不一樣,完全聽朝廷的,這七八年來,倒也沒有鬧事。”
汪直聽到這裏,不由皺眉:“劉公公,你說了這麽多,與望仙城有什麽關係嗎?”
“有。”劉順說道,“據我所知,長白老仙本名不叫寇中原,而是叫應天行。”
“應天行?”汪直微微一怔,“這個名字我以前好像在哪聽過。”
劉順笑道:“這應天行就是名列天下十大兇徒第二的那個兇徒。”
“啊,原來是他,我想起來了。”汪直叫道,“他是陳友諒的師父,一百多年前,陳友諒兵敗鄱陽湖,應天行不知所蹤,後來大明立國,這個兇徒突然跑了出來,殺了不少人,最後被皇師一掌打傷,不知下落。”
“是的。”劉順說道,“其實,他乃是烏骨城城主李婆娑的朋友。他當年受了傷,隻能跑去關外投靠李婆娑,但因為用的是假名字,除了李婆娑之外,就連李婆娑的女兒李丹鳳,也不知道他就是應天行。
後來,李婆娑戰死,烏骨城被毀,應天行又失蹤了一段時間。
直到那一年,應天行不知從何處找到了一個寶物,糾集了一幫關外的邪道高手,在奴兒幹建造了一座城,取名為望仙城。
我不知道那個寶物是什麽,但那個寶物具有鬼神莫測的力量,能保護望仙城,除了神仙之外,無人能夠攻破。
女真人之所以多次造反,就是跟望仙城有關,隻要應天行不除,關外就不可能永遠安寧。
但幾十年來,朝廷派了不少人去攻打望仙城,可全都死了。
你義父得知望仙城的事後,說自己修煉的《淨身寶典》已經大成,能殺應天行,皇上信以為真,就讓他去關外對付應天行。
可是應天行那個人太狡猾了,故意讓你義父進入望仙城,結果不敵應天行,被應天行打死了。”
汪直聽後,麵色不由一冷:“哼,義父對我恩重如山,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驀的,王默開口問道:“劉公公,這些事你是怎麽知道的?”
劉順一愣。
汪直也覺得奇怪,說道:“對啊,劉公公,你可真是神通廣大啊。我知道的,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你也知道。我怎麽說也是東廠的九公公,便衣營的首領,怎麽消息反而不如你?”
忽聽劉順哈哈一笑,說道:“汪公公,你的這個跟班可不一般啊。”
汪直頗為得意:“那是當然。
劉順笑了笑,說道:“既然這樣,我隻好請汪公公見一個人。”
“見誰?”汪直愣了愣。
突然間,一人從裏屋走了出來,卻是個和尚。
王默沒有看清此人的時候,心頭就是一驚,等看清了和尚是誰之後,心頭更是一震。
“怎麽會是他?不好!”王默心裏大叫一聲。
“劉公公,好久不見。”汪直拱手迴禮。
雖然劉瑾已經提醒過他,劉順很有可能會對付他,但在劉順沒有跟他翻臉之前,他是不會給劉順擺臉色的。
“這位是……”劉順望了望站在汪直身後的王默。
“他是我最近收的跟班。”汪直說道。
“原來是汪公公的人。”劉順笑道,心中卻在想,“這人有點古怪,隻怕不是汪直的跟班那麽簡單。”
“劉公公,你這次把我叫來,不知有何貴幹?”汪直眼見天色不早,不想浪費時間。
“劉瑾。”劉順喊了一聲。
“在。”劉瑾急忙躬身應道。
“你出去守著,無論誰來了,都不要放進來,我與汪公公所談之事乃國家大計,可不能讓人聽了去。”劉順說道。
“是。”劉瑾轉身欲走。
然而,劉順突然想到了什麽,說道:“對了,你給我聽著,無論你聽到了什麽動靜,沒有我的吩咐,都不許進來。明白了嗎?”
“明白了。”劉瑾說道。
等劉瑾出去之後,劉順微微一笑,對汪直說道:“汪公公,你這位跟班信得過嗎?”
汪直笑道:“當然信得過。”
劉順想了想,卻是說道:“汪公公,我接下來要跟你說的事關機密,不宜有第三個人在場,若是方便的話,還請你把……”
汪直說道:“劉公公,有什麽話,你隻管說吧,我能聽的,我這個跟班也能聽。”
劉順聽了,暗想:“這小龜孫果然是來者不善!哼,既然你想讓他送死,我就讓你們兩個一起上黃泉吧。”
於是,他也不再堅持非要讓王默出去,而是頗為熱情的請汪直坐下。
至於王默,則是站在汪直身後。
“是這樣的。”劉順說道,“我最近收到了一個消息。”
“什麽消息?”
“這個消息跟你的義父有關。”
聞言,汪直麵色不由一變。
他自入宮以來,除了皇上之外,對他最好的人就是汪海。
若不是汪海,他也不可能見到皇上,汪海不但是他的義父,還是他的“恩人”。
“我義父失蹤了這麽久,不知他現在何處?”汪直說道。
“你義父他……他……”
“他怎麽了?”
“他不幸遇害了。”
“不可能!”汪直大叫一聲,“我義父武功絕頂,怎麽會遇害?”
“唉。”劉順歎了一聲,說道,“汪公公,你有所不知,你義父當初外出辦事,乃是奉皇上密旨去關外對付一個人。”
關外?
王默怔了怔。
“對付誰?”汪直問道。
“望仙城城主。”
“望仙城主?”
“對。”劉順說道,“這望仙城城主名叫寇中原,外號長白老仙,乃是個反賊。”
“反賊?”汪直詫道,“既然是反賊,朝廷為什麽不派兵把望仙城給清剿了呢?”
“望仙城不是一般的城,而是一座籠罩著玄門大陣的城。”劉順說道,“此城不在遼東境內,而是在奴兒幹。”
“奴兒幹啊。”汪直說道,“我聽說過。那是我大明的國土,但這些年來,奴兒幹的人鬧得很兇,尤其是女真人,屢次不服王教,我記得有個名叫董……董什麽……”
“董山。”
“對,就是這個董山,曾舉兵謀反,是吧?”
“是的。”劉順點點頭,“說起這個董山,不得不提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名叫猛哥帖木兒,乃關外斡朵裏部的首領。
據我所知,斡朵裏部乃女真三大部之一,其他兩部叫胡裏改部和托溫部。
七十多年前,朝廷將勢力最大的胡裏改部改名為建州衛,首領名叫阿哈出,皇上賜名為李思誠,乃指揮使,由他統領女真三大部。
後來,朝廷把斡朵裏部改為建州左衛,任命猛哥帖木兒為指揮使。
四十多年前,猛哥帖木兒被奴兒幹的其他部族攻擊而死,他有個弟弟,叫做凡察,想要做建州左衛的指揮使,但他與侄子董山鬥來鬥去,始終無法占據上風
朝廷聽說這事以後,為了平息這場風波,就從建州左衛之中分出了建州右衛,左衛指揮使為董山,右衛指揮使為凡察。
這便是建州三衛的由來。
三衛之中,建州衛的指揮使權力最大,左衛、右衛的指揮使都要聽令。
李思誠有個兒子,叫做李顯忠,在李思誠死後做了建州衛的指揮使。
此人倒也忠心,可他有個兒子,叫做李滿住,囂張跋扈,不尊朝廷法度。
那一年,李顯忠突然死了,李滿住就做了建州衛的指揮使。
朝廷為了讓女真人安定,先是封李滿住為都督僉事,接著又封董山、凡察為都督僉事,後來又封三人為都督同知,算是皇恩浩蕩了。
那曾想,李滿住與董山仍不知足,想要做左都督。
朝廷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就勾結蒙古人,甚至還與李氏朝鮮暗通往來。
十年前,這些女真人由奴兒幹跑入遼東,大肆劫掠,遼東官兵竟打不過,連都指揮使都兵敗被殺了。
聖上得知之後,雷霆震怒,派使者前去李氏朝鮮宣旨,如果李氏朝鮮還敢包庇這些女真人,朝廷大軍一到,不但要收拾女真人,還要將李氏朝鮮由屬國變為大明國土。李氏朝鮮嚇得急忙派兵與朝廷大軍一起圍剿女真人。
此戰大獲全勝,李滿住就地正法。
至於董山,皇上見他能耐在李滿住之上,沒有殺他,而是叫人勸誡他,說隻要他肯忠心於大明,就讓他做女真人的大首領。
董山口頭答應,可當遼東官兵將他放了以後,他竟揚言要報此仇。
皇上見他無可救藥,再次下令攻打女真,活捉了董山,將他殺頭。
董山死後,皇上讓別人做了建州左衛的指揮使,可僅隔兩年,建州左衛的女真人不服,皇上為了安撫人心,隻好讓董山的長子脫羅做了指揮使。
這個脫羅與他的父親董山不一樣,完全聽朝廷的,這七八年來,倒也沒有鬧事。”
汪直聽到這裏,不由皺眉:“劉公公,你說了這麽多,與望仙城有什麽關係嗎?”
“有。”劉順說道,“據我所知,長白老仙本名不叫寇中原,而是叫應天行。”
“應天行?”汪直微微一怔,“這個名字我以前好像在哪聽過。”
劉順笑道:“這應天行就是名列天下十大兇徒第二的那個兇徒。”
“啊,原來是他,我想起來了。”汪直叫道,“他是陳友諒的師父,一百多年前,陳友諒兵敗鄱陽湖,應天行不知所蹤,後來大明立國,這個兇徒突然跑了出來,殺了不少人,最後被皇師一掌打傷,不知下落。”
“是的。”劉順說道,“其實,他乃是烏骨城城主李婆娑的朋友。他當年受了傷,隻能跑去關外投靠李婆娑,但因為用的是假名字,除了李婆娑之外,就連李婆娑的女兒李丹鳳,也不知道他就是應天行。
後來,李婆娑戰死,烏骨城被毀,應天行又失蹤了一段時間。
直到那一年,應天行不知從何處找到了一個寶物,糾集了一幫關外的邪道高手,在奴兒幹建造了一座城,取名為望仙城。
我不知道那個寶物是什麽,但那個寶物具有鬼神莫測的力量,能保護望仙城,除了神仙之外,無人能夠攻破。
女真人之所以多次造反,就是跟望仙城有關,隻要應天行不除,關外就不可能永遠安寧。
但幾十年來,朝廷派了不少人去攻打望仙城,可全都死了。
你義父得知望仙城的事後,說自己修煉的《淨身寶典》已經大成,能殺應天行,皇上信以為真,就讓他去關外對付應天行。
可是應天行那個人太狡猾了,故意讓你義父進入望仙城,結果不敵應天行,被應天行打死了。”
汪直聽後,麵色不由一冷:“哼,義父對我恩重如山,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驀的,王默開口問道:“劉公公,這些事你是怎麽知道的?”
劉順一愣。
汪直也覺得奇怪,說道:“對啊,劉公公,你可真是神通廣大啊。我知道的,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你也知道。我怎麽說也是東廠的九公公,便衣營的首領,怎麽消息反而不如你?”
忽聽劉順哈哈一笑,說道:“汪公公,你的這個跟班可不一般啊。”
汪直頗為得意:“那是當然。
劉順笑了笑,說道:“既然這樣,我隻好請汪公公見一個人。”
“見誰?”汪直愣了愣。
突然間,一人從裏屋走了出來,卻是個和尚。
王默沒有看清此人的時候,心頭就是一驚,等看清了和尚是誰之後,心頭更是一震。
“怎麽會是他?不好!”王默心裏大叫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