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山長想出手但又害怕,真不出手呢,以後還能做“象山書院”的山長嗎?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當兒,忽見一個老和尚走上兩步,合十笑道:“阿彌陀佛,老衲想請教一下傅先生的絕學,不知傅先生能否賜教?”
不等傅夫子開口,冷泉大師說道:“師侄,這位是來自武夷山南雲寺的廣惠大師,你千萬不可大意。”
原來,王默、江獨步二人離開東林寺沒多久,這廣惠和尚就帶著他的七個弟子,前來拜訪東林寺,並聲言要與冷泉大師比試一下。
冷泉大師與此人交手數百招,竟不能取勝,才知道此人武功之高,實是罕見。
以冷泉大師的身份,如果再打下去的話,就算勝了廣惠和尚,也沒什麽好稱道。
而這時候,那老道突然現身,冷泉大師一眼就看出自己不是老道的對手,本以為對方是天師府的第一高手,結果卻是天師府第一高手的大弟子。
他早已猜到天師府的人會來“興師問罪”,但萬沒想到天師府高手這麽多,就算他們三兄弟聯手,能夠打敗老道,可等天師府的第一高手來了,又怎麽還能對抗?
所以,他就放棄出手,知道自己這次兇多吉少,稍微吩咐了一下,就跟著天師府的人離開了東林寺。
而冷峰道人呢,原本想與天師府的人大打出手,可他當時不但看到了老道,還看到了冷泉大師,眼見冷泉大師都放棄了抵抗,便也不打算出手。
不過他性烈如火,不出手隻是暫時,一旦三兄弟見麵,便要在臨死之前集合三人之力與那老道一戰,讓天師府知道“雙林仙”絕非好惹!
傅夫子是冷賢的弟子,冷泉大師當然見過他,隻是冷泉大師自從在東林寺出家以後,三十多年,隻出過兩次門,上次見到傅夫子也是十八年前。
十八年來,冷泉大師不知道傅夫子的情況,認為傅夫子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是廣惠和尚的對手,但又不能當眾這麽說,就隻能提醒傅夫子小心。
其實,傅夫子也沒有把握勝過廣惠和尚。
可他既然出來了,就沒想過要後退,別說廣惠和尚,哪怕是那個老道,他都敢鬥鬥。
“冷泉師叔。”傅夫子說道,“多謝你老提醒,師侄自當小心。”
“你小心也沒用。”廣慧和尚的一個徒弟,段位乃“具相”高段”,“你可知道我師父是什麽人?”
“令師是武夷山南雲寺的僧人。”
“是高僧!”
“好,就是高僧。”
“他老人家不但是南雲寺的高僧,還是‘皇老閣’的客卿!”
皇老閣!
傅夫子心頭微微一震。
他雖然不是武林中人,但因為學武的原因,自然聽說過皇老閣。
“廣惠大師。”傅夫子忙道,“敢問你代表的是南雲寺還是皇老閣?”
“你說呢?”
“如果你代表的是皇老閣,還請表明理由,以免……”
“如果你怕輸給老衲,那就把你師父請出來吧。”廣惠和尚笑道,“聽說他才是真正的‘雙林仙’,武功之高,要在冷賢與冷峰之上。”
原來這個老和尚沒想過要與傅夫子交手,因為他的年紀比徐山長都要大得多,更不要說傅夫子。
他的對手是冷賢,而不是冷賢的徒弟。
當然,要是他打不過冷賢,那老道自然會出手。
況且天師府除了那個老道外,還有一個年紀不在他之下的道士,乃老道的師弟,內功之深,連他都自愧不如。
或許不用老道出手,老道的師弟就能打敗冷賢。
“家師名叫冷賢。”傅夫子說道,“大師所說的‘雙林仙’,在下並不認識。”
“傅先生。”廣惠和尚笑道,“我出家人不打誑語,你儒門也會講誠實。你說你不認識‘雙林仙’,豈不是枉為儒門弟子?孔、孟二聖在世,怕是要打你嘴巴。”
“對於在下來說,家師就是冷賢,如果大師非要說家師就是‘雙林仙’,就請拿出證據。”
這話把廣惠和尚難住了。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雙林仙”,除了冷賢、冷泉、冷峰之外,誰又知道?
隻要三人不說,誰能證明?
“傅先生。”廣惠和尚說道,“老衲不與你爭辯,總之老衲想會一會你師父,請把他叫出來,老衲要與他分個高下。”
“大師乃佛門高僧,何以要這般爭強鬥狠?”
“你!”
“如果大師真要應證武功,就由晚輩接下大師的招數吧。”
“身為儒門弟子,竟敢口出狂言,老衲今天就要好好教訓你一下!”
廣惠和尚說完,僧袖一甩,一股無形之力打出。
砰的一聲,傅夫子使出一招“不恥下問”,右手朝下一壓,頓時接下了廣惠和尚的招數。
冷泉與冷峰本以為傅夫子打不過廣惠和尚,可見了一招,不由歡喜。
而今的傅夫子,足以和廣惠和尚一較高低。
也難怪他們的大哥冷賢,會讓傅夫子出來交涉。
轉眼之間,廣惠和尚與傅夫子鬥上了。
廣惠和尚的段位乃“坐照”高段,且已超過二十年,原本以為不出二十招,就能將傅夫子拿下,而不不僅僅是打敗。
可他與傅夫子鬥了三十多招之後,不但沒能拿下傅夫子,反而覺得傅夫子越打越猛。
他的內力雖在傅夫子之上,可因為雙方差距不是很大,根本無法形成優勢,所以再打下去的話,單從體力上來說,他就輸給了傅夫子。
“師侄。”冷峰說道,“這老和尚狂得很,之前還說自己不會輸給你冷泉師叔。冷泉師叔不計較,但我計較。你是我們的師侄,理應代我們挫挫他的威風。”
“好,師叔。”
傅夫子說著,雙掌紛飛,招招均是儒門正宗之學,威力雖然強大,可並不歹毒。
數十招之後,因為廣惠和尚摸不清傅夫子的路數,加上心理上已被傅夫子壓製,居然被打得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屢次想要起勢,但因為不敢拚了老命,隻得暗暗叫苦。
“廣惠大師。”這時,那老道的師弟,名叫安合子,其祖上是某位天師的妻弟,沉聲說道,“你乃皇老閣的客卿,頗受皇老閣閣主尊敬,要是連這個後輩都對付不了?將來見了皇老閣閣主,你如何解釋?”
廣惠和尚聽了,這才想起來的時候,皇老閣閣主,也就是孫劍,曾叮囑過他,一定要代表皇老閣展示一下武林大勢的氣魄,他現在這樣算是展示了嗎?
真要讓孫劍得知他的表現,怕是要氣得吐血。
陡聽“轟”的一聲,廣惠和尚不盡力便罷了,真要盡力,確實厲害,頓時將傅夫子震退三步,不過他本人呢,卻被震得退了三步半,最後半步實在是體力跟不上。
眼看兩人又要打起來,看光景隻會越來越兇猛,不死也要受傷。
忽然,有人推著輪椅從白鹿洞書院裏出來了,輪椅上的人正是冷賢,而推他的人卻是宋瑧。
“徒兒。”冷賢緩緩說道,“這位大師乃皇老閣客卿,你怎麽與他打起來了,退下來吧。”
“是。”傅夫子轉身退下。
廣惠和尚麵皮動了動,要說些什麽。
忽然,安合子大步走上去,邊走邊道:“陸陶遠,你終於肯出來了。當年要不是你多管閑事,我二師兄豈會死得那麽淒慘?我今天要……”
“宋大俠,請你後退幾步。”冷賢說道。
宋瑧一愣,旋即後退出去。
傅夫子麵色一變。
忽聽“嗆啷”一聲,安合子拔劍出鞘,一劍刺到冷賢跟前,劍尖距離冷賢鼻梁不過數寸。
“道長盡管動手。”冷賢神色自若,“死在道長劍下,我死而無憾。”
可是,安合子竟刺不下去。
一是他已看出冷賢武功盡廢。
二是安合子身上有一種奇怪的力量,使得他不敢妄下殺手。
但到底什麽才是主因,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天師府的道人就隻會拿著劍指人嗎?”宋瑧陡然笑道。
這話把安合子氣得麵色鐵青,倏然收劍,冷冷問道:“你是什麽人?也是白鹿洞書院的先生?”
“不是。”宋瑧搖搖頭,說道,“我雖然是儒門弟子,但儒門宗派不下數十,我既非‘朱派’,也非‘陸派’。”
“你是哪一派?”
“文派!”
文派?
沒人聽說過。
“你師父是誰?說出來聽聽,或許本道聽說過。”
“文夫子。”
“文夫子?沒聽說過,你師祖呢?”
“文老夫子。”
“文老夫子?”安合子還是沒聽說過,“太師祖呢?”
“文墨先生。”
“原來你是文墨先生門下。”安合子說道,“文墨先生的大名,本道年輕時聽說過,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文墨先生早已過世,你……”
“你知道我文派的祖師是誰嗎?”
“不是文墨先生嗎?”
“不是,是文天祥。”
文天祥?
眾人又是一愣。
“哪個文天祥?”安合子的大師兄問道。
“天下有幾個文天祥?”宋瑧一臉崇敬,緩緩說道,“當然是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名垂青史,留下《正氣歌》的那位文山先生。”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當兒,忽見一個老和尚走上兩步,合十笑道:“阿彌陀佛,老衲想請教一下傅先生的絕學,不知傅先生能否賜教?”
不等傅夫子開口,冷泉大師說道:“師侄,這位是來自武夷山南雲寺的廣惠大師,你千萬不可大意。”
原來,王默、江獨步二人離開東林寺沒多久,這廣惠和尚就帶著他的七個弟子,前來拜訪東林寺,並聲言要與冷泉大師比試一下。
冷泉大師與此人交手數百招,竟不能取勝,才知道此人武功之高,實是罕見。
以冷泉大師的身份,如果再打下去的話,就算勝了廣惠和尚,也沒什麽好稱道。
而這時候,那老道突然現身,冷泉大師一眼就看出自己不是老道的對手,本以為對方是天師府的第一高手,結果卻是天師府第一高手的大弟子。
他早已猜到天師府的人會來“興師問罪”,但萬沒想到天師府高手這麽多,就算他們三兄弟聯手,能夠打敗老道,可等天師府的第一高手來了,又怎麽還能對抗?
所以,他就放棄出手,知道自己這次兇多吉少,稍微吩咐了一下,就跟著天師府的人離開了東林寺。
而冷峰道人呢,原本想與天師府的人大打出手,可他當時不但看到了老道,還看到了冷泉大師,眼見冷泉大師都放棄了抵抗,便也不打算出手。
不過他性烈如火,不出手隻是暫時,一旦三兄弟見麵,便要在臨死之前集合三人之力與那老道一戰,讓天師府知道“雙林仙”絕非好惹!
傅夫子是冷賢的弟子,冷泉大師當然見過他,隻是冷泉大師自從在東林寺出家以後,三十多年,隻出過兩次門,上次見到傅夫子也是十八年前。
十八年來,冷泉大師不知道傅夫子的情況,認為傅夫子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是廣惠和尚的對手,但又不能當眾這麽說,就隻能提醒傅夫子小心。
其實,傅夫子也沒有把握勝過廣惠和尚。
可他既然出來了,就沒想過要後退,別說廣惠和尚,哪怕是那個老道,他都敢鬥鬥。
“冷泉師叔。”傅夫子說道,“多謝你老提醒,師侄自當小心。”
“你小心也沒用。”廣慧和尚的一個徒弟,段位乃“具相”高段”,“你可知道我師父是什麽人?”
“令師是武夷山南雲寺的僧人。”
“是高僧!”
“好,就是高僧。”
“他老人家不但是南雲寺的高僧,還是‘皇老閣’的客卿!”
皇老閣!
傅夫子心頭微微一震。
他雖然不是武林中人,但因為學武的原因,自然聽說過皇老閣。
“廣惠大師。”傅夫子忙道,“敢問你代表的是南雲寺還是皇老閣?”
“你說呢?”
“如果你代表的是皇老閣,還請表明理由,以免……”
“如果你怕輸給老衲,那就把你師父請出來吧。”廣惠和尚笑道,“聽說他才是真正的‘雙林仙’,武功之高,要在冷賢與冷峰之上。”
原來這個老和尚沒想過要與傅夫子交手,因為他的年紀比徐山長都要大得多,更不要說傅夫子。
他的對手是冷賢,而不是冷賢的徒弟。
當然,要是他打不過冷賢,那老道自然會出手。
況且天師府除了那個老道外,還有一個年紀不在他之下的道士,乃老道的師弟,內功之深,連他都自愧不如。
或許不用老道出手,老道的師弟就能打敗冷賢。
“家師名叫冷賢。”傅夫子說道,“大師所說的‘雙林仙’,在下並不認識。”
“傅先生。”廣惠和尚笑道,“我出家人不打誑語,你儒門也會講誠實。你說你不認識‘雙林仙’,豈不是枉為儒門弟子?孔、孟二聖在世,怕是要打你嘴巴。”
“對於在下來說,家師就是冷賢,如果大師非要說家師就是‘雙林仙’,就請拿出證據。”
這話把廣惠和尚難住了。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雙林仙”,除了冷賢、冷泉、冷峰之外,誰又知道?
隻要三人不說,誰能證明?
“傅先生。”廣惠和尚說道,“老衲不與你爭辯,總之老衲想會一會你師父,請把他叫出來,老衲要與他分個高下。”
“大師乃佛門高僧,何以要這般爭強鬥狠?”
“你!”
“如果大師真要應證武功,就由晚輩接下大師的招數吧。”
“身為儒門弟子,竟敢口出狂言,老衲今天就要好好教訓你一下!”
廣惠和尚說完,僧袖一甩,一股無形之力打出。
砰的一聲,傅夫子使出一招“不恥下問”,右手朝下一壓,頓時接下了廣惠和尚的招數。
冷泉與冷峰本以為傅夫子打不過廣惠和尚,可見了一招,不由歡喜。
而今的傅夫子,足以和廣惠和尚一較高低。
也難怪他們的大哥冷賢,會讓傅夫子出來交涉。
轉眼之間,廣惠和尚與傅夫子鬥上了。
廣惠和尚的段位乃“坐照”高段,且已超過二十年,原本以為不出二十招,就能將傅夫子拿下,而不不僅僅是打敗。
可他與傅夫子鬥了三十多招之後,不但沒能拿下傅夫子,反而覺得傅夫子越打越猛。
他的內力雖在傅夫子之上,可因為雙方差距不是很大,根本無法形成優勢,所以再打下去的話,單從體力上來說,他就輸給了傅夫子。
“師侄。”冷峰說道,“這老和尚狂得很,之前還說自己不會輸給你冷泉師叔。冷泉師叔不計較,但我計較。你是我們的師侄,理應代我們挫挫他的威風。”
“好,師叔。”
傅夫子說著,雙掌紛飛,招招均是儒門正宗之學,威力雖然強大,可並不歹毒。
數十招之後,因為廣惠和尚摸不清傅夫子的路數,加上心理上已被傅夫子壓製,居然被打得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屢次想要起勢,但因為不敢拚了老命,隻得暗暗叫苦。
“廣惠大師。”這時,那老道的師弟,名叫安合子,其祖上是某位天師的妻弟,沉聲說道,“你乃皇老閣的客卿,頗受皇老閣閣主尊敬,要是連這個後輩都對付不了?將來見了皇老閣閣主,你如何解釋?”
廣惠和尚聽了,這才想起來的時候,皇老閣閣主,也就是孫劍,曾叮囑過他,一定要代表皇老閣展示一下武林大勢的氣魄,他現在這樣算是展示了嗎?
真要讓孫劍得知他的表現,怕是要氣得吐血。
陡聽“轟”的一聲,廣惠和尚不盡力便罷了,真要盡力,確實厲害,頓時將傅夫子震退三步,不過他本人呢,卻被震得退了三步半,最後半步實在是體力跟不上。
眼看兩人又要打起來,看光景隻會越來越兇猛,不死也要受傷。
忽然,有人推著輪椅從白鹿洞書院裏出來了,輪椅上的人正是冷賢,而推他的人卻是宋瑧。
“徒兒。”冷賢緩緩說道,“這位大師乃皇老閣客卿,你怎麽與他打起來了,退下來吧。”
“是。”傅夫子轉身退下。
廣惠和尚麵皮動了動,要說些什麽。
忽然,安合子大步走上去,邊走邊道:“陸陶遠,你終於肯出來了。當年要不是你多管閑事,我二師兄豈會死得那麽淒慘?我今天要……”
“宋大俠,請你後退幾步。”冷賢說道。
宋瑧一愣,旋即後退出去。
傅夫子麵色一變。
忽聽“嗆啷”一聲,安合子拔劍出鞘,一劍刺到冷賢跟前,劍尖距離冷賢鼻梁不過數寸。
“道長盡管動手。”冷賢神色自若,“死在道長劍下,我死而無憾。”
可是,安合子竟刺不下去。
一是他已看出冷賢武功盡廢。
二是安合子身上有一種奇怪的力量,使得他不敢妄下殺手。
但到底什麽才是主因,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天師府的道人就隻會拿著劍指人嗎?”宋瑧陡然笑道。
這話把安合子氣得麵色鐵青,倏然收劍,冷冷問道:“你是什麽人?也是白鹿洞書院的先生?”
“不是。”宋瑧搖搖頭,說道,“我雖然是儒門弟子,但儒門宗派不下數十,我既非‘朱派’,也非‘陸派’。”
“你是哪一派?”
“文派!”
文派?
沒人聽說過。
“你師父是誰?說出來聽聽,或許本道聽說過。”
“文夫子。”
“文夫子?沒聽說過,你師祖呢?”
“文老夫子。”
“文老夫子?”安合子還是沒聽說過,“太師祖呢?”
“文墨先生。”
“原來你是文墨先生門下。”安合子說道,“文墨先生的大名,本道年輕時聽說過,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文墨先生早已過世,你……”
“你知道我文派的祖師是誰嗎?”
“不是文墨先生嗎?”
“不是,是文天祥。”
文天祥?
眾人又是一愣。
“哪個文天祥?”安合子的大師兄問道。
“天下有幾個文天祥?”宋瑧一臉崇敬,緩緩說道,“當然是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名垂青史,留下《正氣歌》的那位文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