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門。”林複言見王默一臉沉思,說道,“那個,我們……”


    “啊。”王默迴過神來,問道,“你們走的時候,張大俠對你們說了什麽?”


    “說也奇怪。”林複言道,“我們走的時候,張大俠突然變得很客氣,說大家隻是切磋而已,不要當真,還請我們不要把此事說出去。我們輸給他了,當然不會說給外人聽。要不是掌門,我們這輩子都不可能說給第七個人聽。”


    “你們什麽時候見到張大俠的?”


    “十一月底。”


    “在哪?”


    “太行山。”


    “太行山?張大俠去太行山做什麽?”


    林複言等人都覺得奇怪。


    論關係,王默是他們的“掌門人”,怎麽王默不關心他們為什麽會出現在太行山,而是好奇張賓雁去太行山做什麽。


    難道這個全真派的代掌門,與武當派,或者說與張賓雁,有著什麽特殊關係不成?


    “聽張大俠的口氣,有幾個殺人惡魔藏進了太行山,他要把這幾個惡魔找出來。”林複言說道。


    卻聽禹茂姑笑道:“太行山那麽大,綿延八九百裏,他又不知道那幾個惡魔藏在什麽山,我看他找十年也找不到。”


    這倒不是誇張之言,太行山又叫五行山,不是指一座山,而是山脈,山峰諸多,沒有大概範圍的話,除非是神仙,或者運氣好,任你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找到幾個人。


    “啊,對了,你們為什麽會出現在太行山?”王默問道。


    “我們六個二十多年前就認識了。”林複言說道,“因為我本事最高,年紀最大,就做了大師兄。我有一個朋友,名叫夏侯天明。對了,掌門,你可聽說過夏侯無雙這個人?”


    “夏侯無雙?”王默皺眉道,“這個人很有名嗎?”


    “那司馬義呢?”


    “司馬義我知道,他是六俠中的明俠,據說還是明教的高手。”


    “不錯。我說的這位夏侯無雙,也是明教的高手。他是司馬義的結拜兄弟,兩人都做過明教的護法,隻是後來……明教小明王韓林兒死於江中,司馬義擁護朱元璋,做了明教長老,而夏侯武雙早在此前就已失蹤了。”


    “難道這個夏侯無雙與你說的夏侯天命有關係?”王默問道。


    “是的,夏侯天命就是夏侯無雙的孫子。”林複言說道,“掌門,你既然知道司馬義,應該也知道劉福通吧。”


    “知道。”


    “此人是明教大長老,乃明教第二高手,韓林兒的父親乃明教教主……”林複言說到這裏,看了一眼王默,見王默沒有疑問,就長話短說,“那一年,明教處於鼎盛時期,劉福通挾天子以令諸侯,下令北伐,共分四路大軍,每路號稱數十萬。


    劉福通自帥一路攻汴梁,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


    一路由山東北上,主帥為明教長老毛貴。


    一路攻取關中,主帥也是明教長老,叫做白不信。


    一路攻打山西,主帥還是明教長老,姓關,明教上下尊他為關先生。


    隔年,毛貴打到了元大都,也就是北京一百多裏外,但因為元軍瘋狂反撲,這路大軍有所損失,隻能退迴山東濟南。


    同年,劉福通攻占了開封。


    白不信與元末第三猛將孛羅帖木兒鏖戰關中。


    關先生與元末第二猛將察罕帖木兒打得難分難解。


    那察罕帖木兒有個漢名,叫做李察罕,許多人都叫他汝陽王。


    沒多久,劉福通定都開封,尊韓林兒為皇帝,自己做了一字並肩王。


    夏侯無雙乃明教護法,屬於關先生的屬下,他打聽說此事以後,十分不安。


    因為他認識一個奇人,叫做鐵冠道人,乃劉伯溫的師父,曾跟他說過,開封皇氣已盡,誰若定都於此,必敗無疑。而他也覺得劉福通不該在這種時候貪圖享樂。


    果不其然,僅僅過了數月,孛羅帖木兒擊敗了白不信,這一路大軍損失不少,退入四川。


    隨後,孛羅帖木兒與汝陽王聯合,擊潰了關先生,然後南下大敗劉福通,劉福通與韓林兒隻帶領幾百人棄城而逃。


    元兵奪迴開封後,汝陽王權勢最大,元皇帝讓他統率各部,孛羅帖木兒也要聽他的。


    此後,占據山東的毛貴,被兩個部下所殺。


    這兩人眼見元軍勢大,就投靠了汝陽王。


    可他們之間又互相內鬥,汝陽王想利用他們,結果不知怎麽迴事,卻死於這兩個人之手。


    汝陽王死後,元末第一猛將,也就是汝陽王的養子,也是外甥,名叫王保保,接管了養父汝陽王的勢力,殺了那兩個人,為汝陽王報了仇。


    這王保保勇猛過人,傳說得到漠北一種神秘力量,打也打不死。


    孛羅帖木兒與他交過手,卻不是他的對手,但因為孛羅帖木兒比他大許多,原本就不服他的養父,更不會服他,公然與他對抗。


    結果兩人鬥了幾次,牽扯到元皇帝與皇太子。


    皇太子信任王保保,下令削孛羅帖木兒兵權,孛羅帖木兒一怒之下,領兵殺入元大都,趕跑了皇太子,叫皇帝封自己為丞相,還要皇後給自己物色美女。


    後來,皇太子與王保保率領殺入大都,皇帝也受夠了孛羅帖木兒,幹脆就派人暗殺了孛羅帖木兒。


    從此,王保保就成為了最大的權臣,被封為河南王,統領元朝所有兵馬。


    數年後,王保保再強,也擋不住朱元璋的真龍天子之威,退入漠北,輔佐皇太子,繼續與大明對抗。


    有一年,大明十五萬精兵北伐,想要滅了北元,可這王保保確實很強,居然擊敗了大明軍隊,保住了北元命脈。


    皇太子當時已做了北元皇帝,封王保保為齊王,兩人打算養精蓄銳,然後南下收服蒙古人的天下。


    但幾年後,王保保突然死於漠北一個名叫黑狗海的地方,北元皇帝沒幾年也死了。


    北元在漠北存在了幾十年,最後一個皇帝被權臣所殺,從此漠北隻有大汗,再無皇帝。


    而我先前所說的那個關先生,此人自從被汝陽王與孛羅帖木兒擊敗後,就率領十多萬人北上,曾攻破了元朝的上都,然後又去了當時屬於元朝的高麗,差點滅了高麗,最後被高麗大軍所殺。


    至於逃入四川的白不信一部,多數歸順了爭奪天下的一個群雄,叫做明玉珍,自稱蜀王,曾定都重慶,國號大夏。最後卻又被朱元璋所滅。


    而劉福通與韓林兒,再無之前的權勢,表明上仍是皇帝與一字並肩王,明教大長老與明教小明王,但各路群豪怎會甘願聽他號令,隻是借他們的名號擴張勢力罷了。


    最後這兩人都死於江中,不過也有說劉福通此前已經被人打死,至於打死他的人是誰,誰也不知。


    至於夏侯無雙,他曾寫過密函給劉福通,要劉福通緩稱王,劉福通不但不聽,還要廢了他的護法之位。


    當關先生兵敗後,夏侯無雙帶領一支數千人隊伍潛伏在太行山中,本來想等以後有所作為。


    可是不久,劉福通與韓林兒慘敗,逃出開封城,夏侯無雙得知此事,心灰意冷,遣散了隊伍,隻剩下一百多人,做了山間野民,不再過問明教之事。


    朱元璋統一天下後,取締明教,以免明教聚眾造反,而不少明教長老、護法、堂主、舵主等等,都做了大內高手,有的還做了武官。


    司馬義與夏侯無雙情同兄弟,奉命查了幾年,終於查到了夏侯無雙住在什麽地方,他本來想迴去告訴朱元璋,說自己不知道夏侯無雙的下落。


    但夏侯無雙深知朱元璋不會放過自己,就自殺了,讓司馬義把自己的腦袋帶迴去給朱元璋,不但保住了妻兒的性命,還保住了一班手下以及他們妻兒的性命。


    多年以後,他們住的地方成為了一個城,住著兩千多人,名叫無雙城。


    夏侯天明就是無雙城的現任城主。


    朱元璋晚年得知無雙城的來曆,為了要給朱允炆集福,坐穩皇帝之位,就下令不許騷擾無雙城。


    誰想朱允炆最後還是輸給了朱棣。


    朱棣原本想毀掉無雙城,但武英堂的第二任堂主常福與第三任堂主司馬義,與夏侯無雙關係太好,他們不能勸朱元璋,卻能勸朱棣。


    朱棣需要他們,所以就答應允許無雙城繼續存在,但條件是他們必須誓死效忠朱家。


    知道無雙城來曆的人很少,我能知道也是因為夏侯天明相信我。


    我年輕時就與夏侯天明認識,他比我小幾歲,但修煉了明教一門內功,叫什麽《大明王功》,這幾年功力增長很快,論武功,我已比不得他。”


    王默笑道:“看來他的功力之所以能超過你,就是因為《大明王功》。”


    “是啊。”林複言說道,“我曾問過這《大明王功》有什麽來曆,與明教第一神功《明王大悲賦》哪個強,他卻告訴我,《大明王功》曾是明教第一神功,後來比不了《明王大悲賦》,才漸漸不被世人所知。


    早在兩百年前,此功就在明教內部失傳了,直到五十年前,無雙城來了一個武林奇人,名叫葉神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