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梅走後,全場一片靜寂,個個望著王玄一,都想看看他接下來會做些什麽。
然而,王玄一已處於崩潰的邊緣,縱使段位“入神”,《識道訣》修煉多年,卻也敵不過落敗後的失意。
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這一生。
他出生於元末。
那一年,蒙古人敗出大都(北京),全真派最後一代掌教完顏德明,率眾為元朝最後一個皇帝殿後,其中既有全真派的弟子,也有元廷大內高手。
結果一場血戰之後,除了完顏德明,全軍覆沒。
此後,完顏德明假死,遁入漠北,見到了逃迴老家的皇帝,被封為殘元國師。
這一年,王玄一八歲。
兩年後,王玄一成為了遇仙派掌門的關門弟子,遇仙派大弟子趙趙玄撲比他大許多,代師傳他武功。
而就在這一年,趙玄撲跟隨師父深入漠北,見到了完顏德明,得到了《識道訣》的心法口訣。
轉眼過了數年,遇仙派掌門去世,趙玄撲接掌遇仙派。
二三十年後,趙玄撲雄心壯誌,想要統一全真派,奈何時運不濟,偏偏遇到了可以壓製他的天師府道士張宇初。
張宇初比趙玄撲小近三十歲,比他大一歲,但張宇初活著的時候,整個全真派沒人敢跑去天師府找茬。
六十多年前,張宇初終於歸天了,也就活了五十多歲。
趙玄撲人老心不老,想趁機發展全真派的勢力。
可是,張宇初的弟弟張宇清,能力雖然比不上張宇初,但亦是天師府的一代雄主。
趙玄撲壯誌未酬,因為《識道訣》始終無法突破,臨終之際警告他,若不能將《識道訣》學會十之七八,千萬不可統一全真派,免得給全真派帶來滅派之危。
趙玄撲死後,他確實沉寂了十年,《識道訣》已經學會了十之四五,自認在全真派的曆史上,除了重陽老祖與長春真人丘處機能勝過他,即便是遇仙派的初祖丹陽子馬鈺,也高不過他。
於是,他喬裝成武林高手,殺入天師府,結果沒等他見到天師府的第一高手,就被這人的幾大弟子聯手,使用天師府一種古老的道家劍陣,將他重創。
他逃迴遇仙派,閉關數月,萌發了一個可怕的念頭。
早在他十多歲時,有一次偷聽師父與大師兄說話,得知漠北有一個神秘地方,能讓人變強,當年完顏德明想要趙玄撲進去試試,但趙玄撲拒絕了。
數十年過去,他仍能清清楚楚記得這件事。
終於,他在忍了數年後,做出了一個趙玄撲決不允許的決定,親赴漠北……
一年後,他迴到中原,花了半年時間,找到了一百多個全真派的弟子。
這些弟子全都是重陽真人早期所收門徒的門下,隻是很少有人知道罷了。
幾年過去,一百多人分批進入那個地方,但活下來的隻有四人,就是那四個神級高手。
土木堡之戰前一年,他被瓦剌太師,一個名叫也先的人,封為“第三國師”,當然沒敢用真名,而是用蒙古名,就連蒙古人,也都以為他是蒙古人。
土木堡之戰過後,他率領那四個神級高手,還有數十蒙古高手,奉蒙古大汗之命,前去圍攻北京城,而在此之前,已有數百蒙古高手率先南下。
可是,當他們途經陰山某處時,看到了數百蒙古高手的屍體,經他檢驗,全死於一人之手。
於是,他退迴去了,終生不敢踏入陰山半步。
後來,瓦剌太師也先殺了蒙古大汗,自己當了大汗。
他見也先開始驕橫跋扈,多說了幾句,就被也先撤掉了“國師”職位,消沉了一段日子。
再後來,也先被部下所殺,漠北大亂,瓦剌勢力減弱,蒙古兩大部中的韃靼(另一部就是瓦剌,稱西部蒙古,也先時期,瓦剌征服東部蒙古韃靼,統一蒙古),開始崛起。
其時,韃靼出了一個女子,傳說是神女,名叫滿都海。
滿都海是他的徒弟,從小就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十六歲進入那個神秘地方,安然無恙出來。
幾年前,滿都海的丈夫做了名義上的蒙古大汗,想要統一蒙古,做第二個也先,而滿都海更是想做第二個武則天,殺迴中原,統一天下。
於是,他搖身一變,成為了蒙古最有權勢的人。
他知道一個道理,就算全真派統一了,若沒有朝廷的支持,全真派根本鬥不過天師府。
唯一能讓全真派號令天下的,那就隻能是蒙古人再次入主中原。
他知道這麽做的後果,一旦失敗,他自己將會身敗名裂,而全真派,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可是他已利欲熏心,誰也阻擋不了他。
天也不能!
但最終,他竟是敗給了一個不知來曆,神秘莫測的一枝梅。
……
唉~
王玄一長歎一聲,由迴憶來到了現實。
他望著那三個神級高手的屍體,又聯想起被梅大友打死的那個神級高手,暗道:“這四個人確實該死,我屢次警告他們,不得濫殺無辜,可他們就是不聽,我為了一己之私,也隻能留著他們。”
“王玄一。”說話之人是天不棄,除了赫長老之外,身邊多了幾個怪模怪樣的老頭,乃森羅老人在中州大會之後,八年前暗中招攬的絕頂高手,第一次在江湖上公開露麵,“你已輸給了那個什麽一枝梅,我不管你做過什麽,隻要你答應我一件事,我森羅殿一定會讓你全真派統一。”
王玄一聽了,怪聲問道:“答應你什麽?”
“聽我森羅殿的號令。”天不棄說道,就好像在說一件十分簡單的事。
沒等全真派上下動怒,天師府有人譏笑道:“天不棄,你森羅殿算什麽東西?敢與我天師府爭?”
天不棄怒道:“張元鎧!你天師府又算什麽玩意,敢得罪我森羅殿?”
那張元鎧乃天師府上一代天師張元吉的堂弟。
張元吉在世時,此人就已擔任過天師府下府的一個府主。
張元吉幾年前死了,此人不但沒有失勢,反而由下府府主進入天師府,短短幾年,就成為了天師府炙手可熱的人物,現年也就三十餘歲。
“哼!”張元鎧滿臉不屑,“我天師府乃道門首席,深受皇恩,別說你小小的森羅殿,哪怕是整個武林,也不敢在我天師府麵前說三道四!”
這話得罪了在場所有江湖中人,但因為天師府的地位確實特殊,幾乎沒什麽人非要跟天師府對著幹。
天不棄才不管什麽天師府,他隻知道森羅殿才是武林第一,而且據他所了解,其實是他老子森羅老人偷偷告訴他的,森羅殿想要統一武林,皇帝也會支持。
“張元鎧,你少在我麵前裝模作樣,真以為我沒聽說過你天師府上一代天師做過什麽嗎?”
“你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張元吉那家夥兇殘成性,竟然……”
“住口!”站在張元鎧身邊的一個老道士冷聲說道,“你敢再說下下去,半年之內,我天師府要你森羅殿在武林中除名!”
天不棄待要說些什麽,赫長老急忙低聲說道:“少殿主,此事不但關係天師府,還跟朝廷有關,且都是江湖傳言,真假難辨,我看還是不要說了,免得天子不高興。”
天不棄隻怕兩個人,一個是他老子森羅老人,一個就是皇帝。
其實他也不笨,聽了赫長老的話,便瞪了一眼張元鎧,心裏卻在想:“李永壽那老頭到底幹什麽去了,之前說好會出現的,怎麽天都黑了這麽久,連個鬼影也不見。”
“咳咳。”有人輕咳兩聲,正是花眉僧人,合十說道,“阿彌陀佛,王真人,你是全真派第一人,過了今晚,全真派就會統一,此乃全真派大事,一旦錯過,將……”
他是想提醒王玄一不要放棄自己的“大誌”。
誰想,不等他說完,有人說道:“花眉大師,你支持我全真派統一,貧道十分感激,但王師伯算不算我全真派第一人,目前還很難說。”正是沈靜園。
花眉僧人說道:“沈掌門,你想說,這位拿著重陽令派的神秘人,才是貴派第一人?”
“貧道沒這麽說過。”沈靜園笑道,“但是依照我全真派的傳統,重陽令牌乃掌教之物,誰持有重陽令派,誰就……”
“阿彌陀佛。”花眉僧人說道,“沈掌門此話不妥,倘若一個外人,拿到了重陽令派,難道全真派上下,都必須聽他的嗎?萬一這個人是武林大魔頭,全真派豈不是危矣?”
沈靜園心道:“糟糕,我一時疏忽,竟讓他抓到了話柄。此人到底是什麽來頭,為何非要支持王玄一不可。”
“阿彌陀佛。”突然,有個老和尚合十說道,“不知這位大師法號如何稱唿?”
“貧僧法號早已不用,被人稱為花眉。”
“原來是花眉大師,敢問花眉大師居於哪座寺院,師從何人?”
“貧僧行走江湖,向無定所。至於家師之名,貧僧怎敢妄提?還請老禪師見諒。”
然而,王玄一已處於崩潰的邊緣,縱使段位“入神”,《識道訣》修煉多年,卻也敵不過落敗後的失意。
他不由想起了自己的這一生。
他出生於元末。
那一年,蒙古人敗出大都(北京),全真派最後一代掌教完顏德明,率眾為元朝最後一個皇帝殿後,其中既有全真派的弟子,也有元廷大內高手。
結果一場血戰之後,除了完顏德明,全軍覆沒。
此後,完顏德明假死,遁入漠北,見到了逃迴老家的皇帝,被封為殘元國師。
這一年,王玄一八歲。
兩年後,王玄一成為了遇仙派掌門的關門弟子,遇仙派大弟子趙趙玄撲比他大許多,代師傳他武功。
而就在這一年,趙玄撲跟隨師父深入漠北,見到了完顏德明,得到了《識道訣》的心法口訣。
轉眼過了數年,遇仙派掌門去世,趙玄撲接掌遇仙派。
二三十年後,趙玄撲雄心壯誌,想要統一全真派,奈何時運不濟,偏偏遇到了可以壓製他的天師府道士張宇初。
張宇初比趙玄撲小近三十歲,比他大一歲,但張宇初活著的時候,整個全真派沒人敢跑去天師府找茬。
六十多年前,張宇初終於歸天了,也就活了五十多歲。
趙玄撲人老心不老,想趁機發展全真派的勢力。
可是,張宇初的弟弟張宇清,能力雖然比不上張宇初,但亦是天師府的一代雄主。
趙玄撲壯誌未酬,因為《識道訣》始終無法突破,臨終之際警告他,若不能將《識道訣》學會十之七八,千萬不可統一全真派,免得給全真派帶來滅派之危。
趙玄撲死後,他確實沉寂了十年,《識道訣》已經學會了十之四五,自認在全真派的曆史上,除了重陽老祖與長春真人丘處機能勝過他,即便是遇仙派的初祖丹陽子馬鈺,也高不過他。
於是,他喬裝成武林高手,殺入天師府,結果沒等他見到天師府的第一高手,就被這人的幾大弟子聯手,使用天師府一種古老的道家劍陣,將他重創。
他逃迴遇仙派,閉關數月,萌發了一個可怕的念頭。
早在他十多歲時,有一次偷聽師父與大師兄說話,得知漠北有一個神秘地方,能讓人變強,當年完顏德明想要趙玄撲進去試試,但趙玄撲拒絕了。
數十年過去,他仍能清清楚楚記得這件事。
終於,他在忍了數年後,做出了一個趙玄撲決不允許的決定,親赴漠北……
一年後,他迴到中原,花了半年時間,找到了一百多個全真派的弟子。
這些弟子全都是重陽真人早期所收門徒的門下,隻是很少有人知道罷了。
幾年過去,一百多人分批進入那個地方,但活下來的隻有四人,就是那四個神級高手。
土木堡之戰前一年,他被瓦剌太師,一個名叫也先的人,封為“第三國師”,當然沒敢用真名,而是用蒙古名,就連蒙古人,也都以為他是蒙古人。
土木堡之戰過後,他率領那四個神級高手,還有數十蒙古高手,奉蒙古大汗之命,前去圍攻北京城,而在此之前,已有數百蒙古高手率先南下。
可是,當他們途經陰山某處時,看到了數百蒙古高手的屍體,經他檢驗,全死於一人之手。
於是,他退迴去了,終生不敢踏入陰山半步。
後來,瓦剌太師也先殺了蒙古大汗,自己當了大汗。
他見也先開始驕橫跋扈,多說了幾句,就被也先撤掉了“國師”職位,消沉了一段日子。
再後來,也先被部下所殺,漠北大亂,瓦剌勢力減弱,蒙古兩大部中的韃靼(另一部就是瓦剌,稱西部蒙古,也先時期,瓦剌征服東部蒙古韃靼,統一蒙古),開始崛起。
其時,韃靼出了一個女子,傳說是神女,名叫滿都海。
滿都海是他的徒弟,從小就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十六歲進入那個神秘地方,安然無恙出來。
幾年前,滿都海的丈夫做了名義上的蒙古大汗,想要統一蒙古,做第二個也先,而滿都海更是想做第二個武則天,殺迴中原,統一天下。
於是,他搖身一變,成為了蒙古最有權勢的人。
他知道一個道理,就算全真派統一了,若沒有朝廷的支持,全真派根本鬥不過天師府。
唯一能讓全真派號令天下的,那就隻能是蒙古人再次入主中原。
他知道這麽做的後果,一旦失敗,他自己將會身敗名裂,而全真派,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可是他已利欲熏心,誰也阻擋不了他。
天也不能!
但最終,他竟是敗給了一個不知來曆,神秘莫測的一枝梅。
……
唉~
王玄一長歎一聲,由迴憶來到了現實。
他望著那三個神級高手的屍體,又聯想起被梅大友打死的那個神級高手,暗道:“這四個人確實該死,我屢次警告他們,不得濫殺無辜,可他們就是不聽,我為了一己之私,也隻能留著他們。”
“王玄一。”說話之人是天不棄,除了赫長老之外,身邊多了幾個怪模怪樣的老頭,乃森羅老人在中州大會之後,八年前暗中招攬的絕頂高手,第一次在江湖上公開露麵,“你已輸給了那個什麽一枝梅,我不管你做過什麽,隻要你答應我一件事,我森羅殿一定會讓你全真派統一。”
王玄一聽了,怪聲問道:“答應你什麽?”
“聽我森羅殿的號令。”天不棄說道,就好像在說一件十分簡單的事。
沒等全真派上下動怒,天師府有人譏笑道:“天不棄,你森羅殿算什麽東西?敢與我天師府爭?”
天不棄怒道:“張元鎧!你天師府又算什麽玩意,敢得罪我森羅殿?”
那張元鎧乃天師府上一代天師張元吉的堂弟。
張元吉在世時,此人就已擔任過天師府下府的一個府主。
張元吉幾年前死了,此人不但沒有失勢,反而由下府府主進入天師府,短短幾年,就成為了天師府炙手可熱的人物,現年也就三十餘歲。
“哼!”張元鎧滿臉不屑,“我天師府乃道門首席,深受皇恩,別說你小小的森羅殿,哪怕是整個武林,也不敢在我天師府麵前說三道四!”
這話得罪了在場所有江湖中人,但因為天師府的地位確實特殊,幾乎沒什麽人非要跟天師府對著幹。
天不棄才不管什麽天師府,他隻知道森羅殿才是武林第一,而且據他所了解,其實是他老子森羅老人偷偷告訴他的,森羅殿想要統一武林,皇帝也會支持。
“張元鎧,你少在我麵前裝模作樣,真以為我沒聽說過你天師府上一代天師做過什麽嗎?”
“你什麽意思?”
“什麽意思?張元吉那家夥兇殘成性,竟然……”
“住口!”站在張元鎧身邊的一個老道士冷聲說道,“你敢再說下下去,半年之內,我天師府要你森羅殿在武林中除名!”
天不棄待要說些什麽,赫長老急忙低聲說道:“少殿主,此事不但關係天師府,還跟朝廷有關,且都是江湖傳言,真假難辨,我看還是不要說了,免得天子不高興。”
天不棄隻怕兩個人,一個是他老子森羅老人,一個就是皇帝。
其實他也不笨,聽了赫長老的話,便瞪了一眼張元鎧,心裏卻在想:“李永壽那老頭到底幹什麽去了,之前說好會出現的,怎麽天都黑了這麽久,連個鬼影也不見。”
“咳咳。”有人輕咳兩聲,正是花眉僧人,合十說道,“阿彌陀佛,王真人,你是全真派第一人,過了今晚,全真派就會統一,此乃全真派大事,一旦錯過,將……”
他是想提醒王玄一不要放棄自己的“大誌”。
誰想,不等他說完,有人說道:“花眉大師,你支持我全真派統一,貧道十分感激,但王師伯算不算我全真派第一人,目前還很難說。”正是沈靜園。
花眉僧人說道:“沈掌門,你想說,這位拿著重陽令派的神秘人,才是貴派第一人?”
“貧道沒這麽說過。”沈靜園笑道,“但是依照我全真派的傳統,重陽令牌乃掌教之物,誰持有重陽令派,誰就……”
“阿彌陀佛。”花眉僧人說道,“沈掌門此話不妥,倘若一個外人,拿到了重陽令派,難道全真派上下,都必須聽他的嗎?萬一這個人是武林大魔頭,全真派豈不是危矣?”
沈靜園心道:“糟糕,我一時疏忽,竟讓他抓到了話柄。此人到底是什麽來頭,為何非要支持王玄一不可。”
“阿彌陀佛。”突然,有個老和尚合十說道,“不知這位大師法號如何稱唿?”
“貧僧法號早已不用,被人稱為花眉。”
“原來是花眉大師,敢問花眉大師居於哪座寺院,師從何人?”
“貧僧行走江湖,向無定所。至於家師之名,貧僧怎敢妄提?還請老禪師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