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那老者走到火邊,左瞧瞧,右瞧瞧,嘿嘿一笑,坐在火西,咧嘴笑道:“你是左護法,你是右護法,我是大……元帥,你們兩個聽好了,大元帥要睡覺了,你們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為大元帥護法。”
王默聽了,差點噴飯。
“你們兩個聽到沒有?”老者怒吼一聲,口水飛濺。
“好好好,聽到了。”杜小康沒好氣說道。
王默甚是尷尬,但還是說道:“大元帥睡吧。”
“嗯嗯嗯。”老者瘋狂點頭,不過幾息時間,竟是坐著睡著了,鼻息忽長忽短。
王默想問什麽,但見杜小康不以為然,就忍住不說話。
二更過後,眼看三更將近,王默又聽到了腳步聲。
但與上次不同,他沒看杜小康一眼,而是閉目養神。
少傾,隻見一位四十來歲樣子,羽衣飄飄,活像個神仙的方士,從黑夜裏走來,身上竟是帶著光環,有那麽一瞬間,王默還以為他是神仙。
“大道無形,吾自修行,無極而太極,無始無終……”方士歌道。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杜小康突然念道。
王默念頭一轉,跟著起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那方士搖搖頭,說道:“無趣,無趣……”行至火邊,坐在東麵,也不知是什麽意思。
十多息之後,隻見他微微一笑,說道:“東為青帝,西為白帝,南為赤帝,北為黑帝,不知誰來做黃帝。”
“做皇帝有什麽意思?”忽然,那老者睜眼問道。
“皇帝不是黃帝,黃帝乃五方五老五天君之一。”那方士說道,“五帝又叫五老,又名元始五老,是三清之前,地位最高的五位天君。”
“那做五帝有什麽好處?”老者又問。
“好處多了,能……”
“能找迴我的魂兒嗎?”
“你的魂兒哪去了?”
“不知道。”老者突然一笑,說道,“你說我是白帝,我可不敢,白帝已經有人了。”
“誰?”
“白帝子。”
聞言,王默心頭微微一驚:“這老頭看似瘋癲,其實是假裝的。”
“白帝子是何人?”
“你連白帝子都不知道?真是枉活了那麽多年。”老者一臉奚落,“白帝子就是皇老閣的第一代閣老,真名叫白月,也是‘聖武王’蕭淵的二弟子……”
“聖武王我聽說過,但白帝子是誰,我就不知道了。”方士不像是在開玩笑。
“呸呸呸。”老者叫道,“你到底是不是江湖中人?”
“我不是。”
“原來你不是江湖中人,難怪你沒聽說過白帝子。”
“你見過白帝子嗎?”杜小康問道。
“見過。”
“什麽時候?”
“一百年前。”
王默心想:“你看上去確實很老,但要說你一百年前就見過白帝子,我實在難信。”
杜小康笑道:“我也見過。”
“得,又來一個。”王默暗道。
“喂,黑帝,你見過白帝子沒有?”老者大聲問道。
“晚輩太過年輕,並未見過白帝子。”王默說道。
“哦。”老者轉向杜小康,“你既然見過白帝子,那你知道白帝子是高是矮?”
“廢話,當然是高。”
“錯!白帝子很矮,比我低一個腦袋。”
“你才錯了。”杜小康不服,“你幾歲見到白帝子的?”
“不記得了,十幾二十歲吧。”
“嗤……”杜小康說道,“我還以為你多老,原來比我小得多。”
“難道你幾百歲了?”
“雖沒幾百歲,但一百六七十歲是有的。”
“這樣啊,那你確實比我老,不過打不過我。”
“誰說的?”
“反正你打不過我。”老者嘿嘿一笑,問方士道,“青帝,你多大?”
“我若是青帝,那就是萬萬萬萬歲。”
“你結巴嗎?”
“我……”
“原來青帝是個結巴。”老者撫掌大笑,“黑帝,你不要學他,他會把你帶壞的。”
王默幹笑兩聲。
這三個人一個比一個古怪,偏偏他們又隻是光說不練,到底誰本事大,根本瞧不出。
不過杜小康說自己一百六七十歲,這一點王默倒深信不疑。
因為杜小康沒必要把自己說那麽老,但既然說了,那一定是真的,絕非嚇唬人。
“三位是做什麽的?”方士突然問道。
王默正在想該怎麽迴答,那老者就像是搶先答題的孩子,衝口而出:“我是放牛的。”
“放牛的?”王默三人滿臉不解。
“對呀。”老者說道,“我給人家放牛,人家給我飯吃,天公地道。幾天前,我把人家的牛弄丟了,人家不給我飯吃,還說我魂丟了,於是我就到處找……”
“等等。”杜小康問道,“你住在哪裏?”
“牛棚裏。”
“我是問你住在終南山什麽地方。”
“終南山那麽大,我怎麽知道那裏是哪裏。”老者瞪眼。
“那你總該知道自己叫什麽吧?”
“我叫……”老者想了想,拍拍腦袋,“我叫什麽來者?啊,對了,我叫牛大伯。村裏小孩見了我,都叫我牛大伯,但也有叫我牛瘋子的。”
王默為之苦笑。
他先前以為老者是在裝瘋賣傻,但現在看來,此人的腦子確實有點問題。
“啊哈哈。”杜小康說道,“不如你以後就叫牛失魂吧,反正你的魂丟了。”
“牛失魂?好好好,我以後就叫牛失魂,謝謝你哈,赤帝。”
“我不叫赤帝,我叫杜小康。”
“你就是赤帝,別騙我了,什麽杜小康?杜康我倒是聽說過,那可是釀酒的祖師爺,又叫少康,乃夏朝國君,後世尊為他‘酒神’。”
杜小康撇撇嘴,卻不說話。
“喂,黑帝,你為什麽不說話?你是幹什麽的?來這裏幹什麽?是不是想參加全真大會啊。我告訴你,你別去重陽宮,那邊很危險,有個……有個……”
“有個什麽?”王默十分詫異。
“有個……我頭有點疼,讓我睡會兒。”牛失魂說睡就睡,很快就打起唿嚕來。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均猜不透這家夥到底是什麽來頭。
“咳咳咳。”那方士朝杜小康一拱手,笑道,“在下裴靈虛,先師張清誌,未請教杜兄師出何門?”
杜小康想了想,神色微變:“令師可是大道派最後一位掌教真人?”
“杜兄果然聽說過先師之名。”裴靈虛笑道,“我年輕的時候,江湖上有六位大俠,其中一位名為‘酒俠’,不知與杜兄是什麽關係?”
杜小康哈哈一笑,說道:“沒想到有人還記得我這個老酒鬼啊。裴兄,貴派始祖劉真人所創立的大道派,當年可是與全真派、太一派並稱的……”
突然,有個聲音冷冷說道:“什麽大道派,全真派,太一派,統統都要歸我正一派所管,你們幾個全都給我站起來,見了本尊,還不快行禮嗎?”
話音剛落,隻見六道人影從天而降,為首那人段位之高,乃“坐照”中段。
六人都是道士,均來自於龍虎山天師府,氣派非凡,盛氣淩人。
然而,王默、杜小康、裴靈虛皆未起身。
坐著睡覺的牛失魂,卻將唿嚕打的倍兒響,且帶有節奏。
“起來!”
隨著話聲,一股掌風罩向四人,威力極強。
難怪六人會這麽囂張,原來隨便一人,都具有這般實力。
但是,掌風過後,除了將火苗吹得唿唿作響,並未撼動四人半分。
出手道士麵孔微微一紅,突然拔劍出鞘,劍尖輕顫,刺向杜小康後心。
杜小康頭也不迴,反手向後一伸,兩根手指猶如鉗子,將劍尖夾住。
那道士運功奮力向前推出,結果差點弄斷了佩劍,急忙向後迴撤,卻又險些脫手。
“哼。”杜小康說道,“即便張正常還活著,也不敢對老夫無禮。此劍暫且收下,等你正一派的掌教或者能讓老夫認為是高手的人來了,老夫再還給你。”
話音剛落,那道士猛然飛了出去,半空連翻八個跟頭,落地後噔噔噔退了十多步。
咻的一聲,劍光飛起半空,然後落下,插入了地底,劍柄晃個不停。
“敢越過此劍半寸,老夫決不輕饒!”杜小康沉聲喝道。
為首道人原本想出手,可他被杜小康的話震住了。
其他四個道士皆是他的手下,更是無人敢越雷池半步,麵露駭然之色。
“你……”
“滾!”
“我們走。”
為首道人無法,打是打不過的,隻好率領五個道士走了,臨走前目帶恨意,一點也不像真正的修道之人,比許多江湖上的人都要兇惡。
等六人走後,裴靈虛卻是說道:“杜兄教訓的好,張正常在世之時,正一派個個都是修道之人,無愧為道門典範。
張正常的長子張宇初不但是龍虎山第一高手,還是道門大宗師,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將正一派推向了高峰。
輪到張正常次子張宇清掌管天師府時,仍能約束門下,倒也沒出過什麽囂張跋扈之徒。
然而自張元吉以來,天師府卻出了幾個不受約束的道人。我要是沒有猜錯的話,方才那個道士,就是那幾個不守清規的道人門下。”
王默聽了,差點噴飯。
“你們兩個聽到沒有?”老者怒吼一聲,口水飛濺。
“好好好,聽到了。”杜小康沒好氣說道。
王默甚是尷尬,但還是說道:“大元帥睡吧。”
“嗯嗯嗯。”老者瘋狂點頭,不過幾息時間,竟是坐著睡著了,鼻息忽長忽短。
王默想問什麽,但見杜小康不以為然,就忍住不說話。
二更過後,眼看三更將近,王默又聽到了腳步聲。
但與上次不同,他沒看杜小康一眼,而是閉目養神。
少傾,隻見一位四十來歲樣子,羽衣飄飄,活像個神仙的方士,從黑夜裏走來,身上竟是帶著光環,有那麽一瞬間,王默還以為他是神仙。
“大道無形,吾自修行,無極而太極,無始無終……”方士歌道。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杜小康突然念道。
王默念頭一轉,跟著起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那方士搖搖頭,說道:“無趣,無趣……”行至火邊,坐在東麵,也不知是什麽意思。
十多息之後,隻見他微微一笑,說道:“東為青帝,西為白帝,南為赤帝,北為黑帝,不知誰來做黃帝。”
“做皇帝有什麽意思?”忽然,那老者睜眼問道。
“皇帝不是黃帝,黃帝乃五方五老五天君之一。”那方士說道,“五帝又叫五老,又名元始五老,是三清之前,地位最高的五位天君。”
“那做五帝有什麽好處?”老者又問。
“好處多了,能……”
“能找迴我的魂兒嗎?”
“你的魂兒哪去了?”
“不知道。”老者突然一笑,說道,“你說我是白帝,我可不敢,白帝已經有人了。”
“誰?”
“白帝子。”
聞言,王默心頭微微一驚:“這老頭看似瘋癲,其實是假裝的。”
“白帝子是何人?”
“你連白帝子都不知道?真是枉活了那麽多年。”老者一臉奚落,“白帝子就是皇老閣的第一代閣老,真名叫白月,也是‘聖武王’蕭淵的二弟子……”
“聖武王我聽說過,但白帝子是誰,我就不知道了。”方士不像是在開玩笑。
“呸呸呸。”老者叫道,“你到底是不是江湖中人?”
“我不是。”
“原來你不是江湖中人,難怪你沒聽說過白帝子。”
“你見過白帝子嗎?”杜小康問道。
“見過。”
“什麽時候?”
“一百年前。”
王默心想:“你看上去確實很老,但要說你一百年前就見過白帝子,我實在難信。”
杜小康笑道:“我也見過。”
“得,又來一個。”王默暗道。
“喂,黑帝,你見過白帝子沒有?”老者大聲問道。
“晚輩太過年輕,並未見過白帝子。”王默說道。
“哦。”老者轉向杜小康,“你既然見過白帝子,那你知道白帝子是高是矮?”
“廢話,當然是高。”
“錯!白帝子很矮,比我低一個腦袋。”
“你才錯了。”杜小康不服,“你幾歲見到白帝子的?”
“不記得了,十幾二十歲吧。”
“嗤……”杜小康說道,“我還以為你多老,原來比我小得多。”
“難道你幾百歲了?”
“雖沒幾百歲,但一百六七十歲是有的。”
“這樣啊,那你確實比我老,不過打不過我。”
“誰說的?”
“反正你打不過我。”老者嘿嘿一笑,問方士道,“青帝,你多大?”
“我若是青帝,那就是萬萬萬萬歲。”
“你結巴嗎?”
“我……”
“原來青帝是個結巴。”老者撫掌大笑,“黑帝,你不要學他,他會把你帶壞的。”
王默幹笑兩聲。
這三個人一個比一個古怪,偏偏他們又隻是光說不練,到底誰本事大,根本瞧不出。
不過杜小康說自己一百六七十歲,這一點王默倒深信不疑。
因為杜小康沒必要把自己說那麽老,但既然說了,那一定是真的,絕非嚇唬人。
“三位是做什麽的?”方士突然問道。
王默正在想該怎麽迴答,那老者就像是搶先答題的孩子,衝口而出:“我是放牛的。”
“放牛的?”王默三人滿臉不解。
“對呀。”老者說道,“我給人家放牛,人家給我飯吃,天公地道。幾天前,我把人家的牛弄丟了,人家不給我飯吃,還說我魂丟了,於是我就到處找……”
“等等。”杜小康問道,“你住在哪裏?”
“牛棚裏。”
“我是問你住在終南山什麽地方。”
“終南山那麽大,我怎麽知道那裏是哪裏。”老者瞪眼。
“那你總該知道自己叫什麽吧?”
“我叫……”老者想了想,拍拍腦袋,“我叫什麽來者?啊,對了,我叫牛大伯。村裏小孩見了我,都叫我牛大伯,但也有叫我牛瘋子的。”
王默為之苦笑。
他先前以為老者是在裝瘋賣傻,但現在看來,此人的腦子確實有點問題。
“啊哈哈。”杜小康說道,“不如你以後就叫牛失魂吧,反正你的魂丟了。”
“牛失魂?好好好,我以後就叫牛失魂,謝謝你哈,赤帝。”
“我不叫赤帝,我叫杜小康。”
“你就是赤帝,別騙我了,什麽杜小康?杜康我倒是聽說過,那可是釀酒的祖師爺,又叫少康,乃夏朝國君,後世尊為他‘酒神’。”
杜小康撇撇嘴,卻不說話。
“喂,黑帝,你為什麽不說話?你是幹什麽的?來這裏幹什麽?是不是想參加全真大會啊。我告訴你,你別去重陽宮,那邊很危險,有個……有個……”
“有個什麽?”王默十分詫異。
“有個……我頭有點疼,讓我睡會兒。”牛失魂說睡就睡,很快就打起唿嚕來。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均猜不透這家夥到底是什麽來頭。
“咳咳咳。”那方士朝杜小康一拱手,笑道,“在下裴靈虛,先師張清誌,未請教杜兄師出何門?”
杜小康想了想,神色微變:“令師可是大道派最後一位掌教真人?”
“杜兄果然聽說過先師之名。”裴靈虛笑道,“我年輕的時候,江湖上有六位大俠,其中一位名為‘酒俠’,不知與杜兄是什麽關係?”
杜小康哈哈一笑,說道:“沒想到有人還記得我這個老酒鬼啊。裴兄,貴派始祖劉真人所創立的大道派,當年可是與全真派、太一派並稱的……”
突然,有個聲音冷冷說道:“什麽大道派,全真派,太一派,統統都要歸我正一派所管,你們幾個全都給我站起來,見了本尊,還不快行禮嗎?”
話音剛落,隻見六道人影從天而降,為首那人段位之高,乃“坐照”中段。
六人都是道士,均來自於龍虎山天師府,氣派非凡,盛氣淩人。
然而,王默、杜小康、裴靈虛皆未起身。
坐著睡覺的牛失魂,卻將唿嚕打的倍兒響,且帶有節奏。
“起來!”
隨著話聲,一股掌風罩向四人,威力極強。
難怪六人會這麽囂張,原來隨便一人,都具有這般實力。
但是,掌風過後,除了將火苗吹得唿唿作響,並未撼動四人半分。
出手道士麵孔微微一紅,突然拔劍出鞘,劍尖輕顫,刺向杜小康後心。
杜小康頭也不迴,反手向後一伸,兩根手指猶如鉗子,將劍尖夾住。
那道士運功奮力向前推出,結果差點弄斷了佩劍,急忙向後迴撤,卻又險些脫手。
“哼。”杜小康說道,“即便張正常還活著,也不敢對老夫無禮。此劍暫且收下,等你正一派的掌教或者能讓老夫認為是高手的人來了,老夫再還給你。”
話音剛落,那道士猛然飛了出去,半空連翻八個跟頭,落地後噔噔噔退了十多步。
咻的一聲,劍光飛起半空,然後落下,插入了地底,劍柄晃個不停。
“敢越過此劍半寸,老夫決不輕饒!”杜小康沉聲喝道。
為首道人原本想出手,可他被杜小康的話震住了。
其他四個道士皆是他的手下,更是無人敢越雷池半步,麵露駭然之色。
“你……”
“滾!”
“我們走。”
為首道人無法,打是打不過的,隻好率領五個道士走了,臨走前目帶恨意,一點也不像真正的修道之人,比許多江湖上的人都要兇惡。
等六人走後,裴靈虛卻是說道:“杜兄教訓的好,張正常在世之時,正一派個個都是修道之人,無愧為道門典範。
張正常的長子張宇初不但是龍虎山第一高手,還是道門大宗師,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將正一派推向了高峰。
輪到張正常次子張宇清掌管天師府時,仍能約束門下,倒也沒出過什麽囂張跋扈之徒。
然而自張元吉以來,天師府卻出了幾個不受約束的道人。我要是沒有猜錯的話,方才那個道士,就是那幾個不守清規的道人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