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大師精通醫術嗎?”駱哭神色怪異。
胡乞靈被問住了。
何止是他,就連林隱真、馮道廷、薑城子三人,都大為詫異。
苦海和尚到底是不是真的精通醫術,他們根本不知道。
他們甚至連苦海和尚都沒有見過。
若非薑城子認識,他們也不會跑到普陀山來找苦海和尚。
“你怎麽知道苦海大師不精通醫術?”黃柏反問。
“嗬嗬。”駱哭一笑,說道,“黃島主,不瞞你說,家師與苦海大師相交數十年,對他頗為了解。早在三十年前,苦海大師的修為就已是‘坐照’中段,這麽多年去,想來已經踏入‘坐照’高段,甚至有可能‘入神’。但他老人家的醫術有多高,家師卻從未提過。如果……”
黃柏忽然說道:“那是我亂說的。”
亂說?
眾人都愣住了。
薑城子苦笑一聲,說道:“黃兄,為什麽?”
黃柏道:“薑兄,我雖然亂說,但我相信苦海大師一定能救你。”
王默看出蹊蹺,心裏暗想:“難道那位苦海大師精通異術,能治好了緣大師的手腳?”
林隱真想了想,陡然明白了什麽,問道:“莫非這位苦海大師乃密宗高手?”
黃柏點點頭,說道:“據我所知,苦海大師精通密宗之學,佛法高深,隻要他老人家肯出手施救,定有辦法令薑兄手腳恢複正常,說不定還能恢複功力。”
話說到這,前方出現了一片竹林,一座寺院若隱若現的藏在竹林深處,難窺其全貌,卻又充滿了寧靜祥和之感。
隻見紫竹林外站著十幾個僧人,除了為首那位年紀較大以外,其他全都是壯年。
“阿彌陀佛。”為首僧人雙手合十,說道,“各位施主蒞臨寒寺,實在是寒寺的榮幸。若不嫌粗茶淡飯,就請入內。”
駱哭笑道:“法因師弟,你還認得我們兄弟嗎?”
法因和尚微微一愣,旋即麵露喜色,說道:“原來是駱大師兄與駱二師兄,小僧與兩位師兄二十多年不見,差點沒認出來。兩位師兄真是健朗,依然那麽精神。”
“原來這個和尚就是苦海大師的大弟子法因。”王默暗想。
原來,苦海和尚一共有十三個徒弟,大徒弟叫法因,二徒弟叫法能,六徒弟叫法德,三人武功最高。
尤其是法德,年紀比法因、法能小十幾歲,卻資質甚高,段位不在兩個師兄之下。
至於其他徒弟,修為最高不過“具相”初段,多數都是“通明”高段。
法因六十多歲,修為乃“具相”高段。
二十多年前,他曾奉師命去“太子島”見駱家兄弟,但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駱家兄弟。
就算十多年前駱家兄弟去普陀山,他因為出外辦事,也沒有碰上。
對於駱家兄弟來說,法因要比法能好相處,至少法因對他們兄弟頗為尊敬,而不像法能,總是一副不把他們放在眼裏的麵孔。
如果不是因為苦海和尚的緣故,別說駱笑,就連駱哭,也要好好教訓法能一頓。
駱哭與法因寒暄了兩句,忽聽有人怪笑道:“喲,這不是駱大師兄和駱二師兄嗎?你們也來了。”
王默雖不認識此人,可也能猜得到他就是法能。
駱笑麵色冷淡,不置一詞。
駱哭笑著說道:“原來是法能大師,十幾年未見,你越發闊氣了。”
法能確實闊氣。
一是他的身體比十幾年前胖了不少,膀大腰圓,也不知是怎麽吃成這樣的,與又瘦又小的法因形成明顯對比。
二是他穿得比法因好,居然還披著一件價值不菲的袈裟。
雖說和尚披著袈裟不是一件稀罕事,可王默一眼就看出了那件袈裟頗為貴重,沒有一百兩銀子,絕對做不出來。
“駱大師兄。”法能豈能聽不出駱哭的挖苦之言,正色說道,“這兩天是大日子,我不闊氣些,別人還以為我紫竹林觀音寺是座小廟,不把家師放在眼裏。”
“這兩天是什麽大日子?”駱哭問道,對象卻是法因。
法能見了,心中有氣。
可他沒有當中發作。
畢竟駱哭是他的“師兄”,而他師父多次叫他戒躁戒驕,真要發火,師父怪罪下來,少不得要麵壁思過。
“駱大師兄。”法因說道,“這裏不是說話之地,各位請跟我來。二師弟,這裏就交給你了。”
法能隻是點了點頭,連句“是”都不說。
法因像是習慣了,領著王默等人進了紫竹林,徑直往觀音寺過去。
王默暗想:“難怪駱家兄弟覺得這裏不好玩,原來那個法能如此嘴臉,對他師兄也是很不禮貌,換做是我,來了一次,以後也不想再來。”
不多一會,眾人進了觀音寺的一座院落,法因叫寺內僧人端上茶水之後,就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下。
原來不知怎麽迴事,就在昨天中午,有個無中生有的消息傳了出去,說是普陀山有寶物,而且就在紫竹林觀音寺中。
於是當天晚上,有人夜闖紫竹林,武功雖高,卻被觀音寺的一個長老擒下,從對方口中知道前來原因。
那位長老深知此事重大,急忙稟告了苦海和尚。
苦海和尚聽後,沉思了一會,料想明後兩天會有許多武林中人跑到普陀山來,索性大開方便之門,歡迎前來“拜訪”的各路好漢。
果不其然,今天午飯過後,陸陸續續有人進入普陀山。
而因為觀音寺早有準備,所以這些覬覦寶物的人全都成了不速之“客”,被請進了寺內。
在王默等人來到之前,已有三十多個自認本事了得的江湖高手來到,共有九批,少則一人,多則五人。
“妙啊。”林隱真笑道,“苦海大師果然是高僧,這一招請君入甕實在是高。”
隻聽黃柏冷冷說道:“這些人真是大膽包天,竟然敢跑來普陀山搗亂,慢說普陀山沒有寶物,就算真有寶物,我黃柏既然來了,也絕不會讓他們在這裏撒野!”
王默聽了這話,心頭不由微微一跳。
“糟糕。”他暗想,“如果普陀山的寶物就是大羅丸,那我豈不是沒辦法得到大羅丸?沒有大羅丸,我拿什麽救阿醜姑娘?”
一想到這裏,王默急忙問道:“法因大師,在下想跟你打聽一個人。”
“不知少俠想打聽什麽人?”
“她是一位姑娘,樣子不醜不美,年紀看上去比我稍大。”
法因仔細想了想,搖搖頭,說道:“在貧僧的記憶之中,並沒有見過少俠說的這位女施主。”
“難道阿醜尚未上島?”王默暗想。
畢勝男猜到了王默說的姑娘是誰。
因為除了阿醜之外,她想不出還有別的姑娘會被王默用“不醜不美”形容。
她知道阿醜是王默的朋友。
可她不明白王默為什麽會那麽在意阿醜。
要知道若以容貌而論,但凡不是瞎眼的人,都會覺得她比阿醜漂亮,且不是一星半點,而是一大截。
雖說王默關心阿醜可以證明王默不是“好色之徒”,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難道在王默的眼中,她的美色還不上阿醜的普通之姿?
此時此刻,畢勝男倒希望王默不是正人君子,而是“色中餓鬼”。
因為那樣一來,王默就會隻喜歡她,對別的女人不屑一顧。
然而轉念一想,畢勝男卻又覺得這不可能。
而所謂的不可能,並不是王默不會喜歡她,而是王默一旦變成了另一個人,那還是王默嗎?
她喜歡的是現在的王默,不是別的“王默”。
如果王默變成了另一個人,隻怕她也不會看上王默,隻是將王默當做芸芸眾生的一個普通人。
她心底幽幽歎了一下,想道:“難怪義父以前會警告我不要陷入兒女私情當中,原來暗戀一個人是如此的痛苦。義父,我答應你,我不會深陷情網之中而不能自拔的。至少在為你報仇之前,我不會為了任何男人心亂如麻。有朝一日,我一定會親手殺了那個妖婦,以慰你的在天之靈!”
這麽一想,也就釋然了。
當她把目光望向王默時,已不再是小女兒家的癡迷,而是長大成熟之後的欣賞。
她已不強求什麽。
一切隨緣便是。
當晚,王默等人就在觀音寺裏住了下來。
一夜無事。
次日早上,王默天一亮就起來了,隻約了胡乞靈一個人外出。
名義上是到處走走,其實是出去碰碰運氣,或許能在普陀山某處遇到阿醜。
兩人從觀音寺裏出來,因為潮音洞就在附近,便先去潮音洞遊玩了一會。
之後,兩人一路走一路聊,往北漸行漸遠。
普陀山雖然不太大,可景物甚多,兩人稍微遠離觀音寺,就望見了一座寶塔。
來普陀山之前,王默已從駱家兄弟口中得知普陀山的大體情況,所以這座寶塔叫什麽,他十分清楚。
他暗想:“聽駱二說,這座寶塔名為多寶塔,又叫多佛塔,俗稱太子塔,存在了一百多年。當初他們兄弟到普陀山來的時候,特地跑去轉了半天,讚歎不已。我既然路過,便過去瞧瞧。”
恰好這時,胡乞靈問道:“小王,那座寶塔有點古怪,我們過去觀瞻一下,如何?”
“好。”
於是,兩人加快腳步,朝太子塔過去了。
然而沒等兩人靠近太子塔,忽然之間,自海麵上來了一道人影。
那人速度之快,簡直不讓奔馬,王默和胡乞靈遠遠瞧見,心頭吃驚。
這人不但功力深厚,且輕功之好,已是絕頂,不知是何方神聖!
未幾,那人上了一處地方,叫做千步金沙,乃“普陀十二景觀”之一。
兩個起落之後,此人便已越過金色沙灘,進入一片草地。
王默與胡乞靈本以為那人會放慢速度,誰想此人上岸以後,速度比在海上更加快捷,不過七八息的時間,就已騰躍如龍,直逼太子塔而來。
王默與胡乞靈相顧失色,心想這人難道也是為了普陀山的寶物而來?
驀地,隨著一聲“阿彌陀佛”,自太子塔一側轉出個僧人,寶相莊嚴,雙手合十說道:“三公子,數年未見,別來無恙。”
那人本是氣勢如龍,不可阻擋,但這一瞬間,卻收勢頓住,動靜之間,竟無半分遲滯。
“原來是你,東海一刀。”那人嘴角微微上揚,給人一種嘲笑天下的感覺。
胡乞靈被問住了。
何止是他,就連林隱真、馮道廷、薑城子三人,都大為詫異。
苦海和尚到底是不是真的精通醫術,他們根本不知道。
他們甚至連苦海和尚都沒有見過。
若非薑城子認識,他們也不會跑到普陀山來找苦海和尚。
“你怎麽知道苦海大師不精通醫術?”黃柏反問。
“嗬嗬。”駱哭一笑,說道,“黃島主,不瞞你說,家師與苦海大師相交數十年,對他頗為了解。早在三十年前,苦海大師的修為就已是‘坐照’中段,這麽多年去,想來已經踏入‘坐照’高段,甚至有可能‘入神’。但他老人家的醫術有多高,家師卻從未提過。如果……”
黃柏忽然說道:“那是我亂說的。”
亂說?
眾人都愣住了。
薑城子苦笑一聲,說道:“黃兄,為什麽?”
黃柏道:“薑兄,我雖然亂說,但我相信苦海大師一定能救你。”
王默看出蹊蹺,心裏暗想:“難道那位苦海大師精通異術,能治好了緣大師的手腳?”
林隱真想了想,陡然明白了什麽,問道:“莫非這位苦海大師乃密宗高手?”
黃柏點點頭,說道:“據我所知,苦海大師精通密宗之學,佛法高深,隻要他老人家肯出手施救,定有辦法令薑兄手腳恢複正常,說不定還能恢複功力。”
話說到這,前方出現了一片竹林,一座寺院若隱若現的藏在竹林深處,難窺其全貌,卻又充滿了寧靜祥和之感。
隻見紫竹林外站著十幾個僧人,除了為首那位年紀較大以外,其他全都是壯年。
“阿彌陀佛。”為首僧人雙手合十,說道,“各位施主蒞臨寒寺,實在是寒寺的榮幸。若不嫌粗茶淡飯,就請入內。”
駱哭笑道:“法因師弟,你還認得我們兄弟嗎?”
法因和尚微微一愣,旋即麵露喜色,說道:“原來是駱大師兄與駱二師兄,小僧與兩位師兄二十多年不見,差點沒認出來。兩位師兄真是健朗,依然那麽精神。”
“原來這個和尚就是苦海大師的大弟子法因。”王默暗想。
原來,苦海和尚一共有十三個徒弟,大徒弟叫法因,二徒弟叫法能,六徒弟叫法德,三人武功最高。
尤其是法德,年紀比法因、法能小十幾歲,卻資質甚高,段位不在兩個師兄之下。
至於其他徒弟,修為最高不過“具相”初段,多數都是“通明”高段。
法因六十多歲,修為乃“具相”高段。
二十多年前,他曾奉師命去“太子島”見駱家兄弟,但從那以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駱家兄弟。
就算十多年前駱家兄弟去普陀山,他因為出外辦事,也沒有碰上。
對於駱家兄弟來說,法因要比法能好相處,至少法因對他們兄弟頗為尊敬,而不像法能,總是一副不把他們放在眼裏的麵孔。
如果不是因為苦海和尚的緣故,別說駱笑,就連駱哭,也要好好教訓法能一頓。
駱哭與法因寒暄了兩句,忽聽有人怪笑道:“喲,這不是駱大師兄和駱二師兄嗎?你們也來了。”
王默雖不認識此人,可也能猜得到他就是法能。
駱笑麵色冷淡,不置一詞。
駱哭笑著說道:“原來是法能大師,十幾年未見,你越發闊氣了。”
法能確實闊氣。
一是他的身體比十幾年前胖了不少,膀大腰圓,也不知是怎麽吃成這樣的,與又瘦又小的法因形成明顯對比。
二是他穿得比法因好,居然還披著一件價值不菲的袈裟。
雖說和尚披著袈裟不是一件稀罕事,可王默一眼就看出了那件袈裟頗為貴重,沒有一百兩銀子,絕對做不出來。
“駱大師兄。”法能豈能聽不出駱哭的挖苦之言,正色說道,“這兩天是大日子,我不闊氣些,別人還以為我紫竹林觀音寺是座小廟,不把家師放在眼裏。”
“這兩天是什麽大日子?”駱哭問道,對象卻是法因。
法能見了,心中有氣。
可他沒有當中發作。
畢竟駱哭是他的“師兄”,而他師父多次叫他戒躁戒驕,真要發火,師父怪罪下來,少不得要麵壁思過。
“駱大師兄。”法因說道,“這裏不是說話之地,各位請跟我來。二師弟,這裏就交給你了。”
法能隻是點了點頭,連句“是”都不說。
法因像是習慣了,領著王默等人進了紫竹林,徑直往觀音寺過去。
王默暗想:“難怪駱家兄弟覺得這裏不好玩,原來那個法能如此嘴臉,對他師兄也是很不禮貌,換做是我,來了一次,以後也不想再來。”
不多一會,眾人進了觀音寺的一座院落,法因叫寺內僧人端上茶水之後,就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下。
原來不知怎麽迴事,就在昨天中午,有個無中生有的消息傳了出去,說是普陀山有寶物,而且就在紫竹林觀音寺中。
於是當天晚上,有人夜闖紫竹林,武功雖高,卻被觀音寺的一個長老擒下,從對方口中知道前來原因。
那位長老深知此事重大,急忙稟告了苦海和尚。
苦海和尚聽後,沉思了一會,料想明後兩天會有許多武林中人跑到普陀山來,索性大開方便之門,歡迎前來“拜訪”的各路好漢。
果不其然,今天午飯過後,陸陸續續有人進入普陀山。
而因為觀音寺早有準備,所以這些覬覦寶物的人全都成了不速之“客”,被請進了寺內。
在王默等人來到之前,已有三十多個自認本事了得的江湖高手來到,共有九批,少則一人,多則五人。
“妙啊。”林隱真笑道,“苦海大師果然是高僧,這一招請君入甕實在是高。”
隻聽黃柏冷冷說道:“這些人真是大膽包天,竟然敢跑來普陀山搗亂,慢說普陀山沒有寶物,就算真有寶物,我黃柏既然來了,也絕不會讓他們在這裏撒野!”
王默聽了這話,心頭不由微微一跳。
“糟糕。”他暗想,“如果普陀山的寶物就是大羅丸,那我豈不是沒辦法得到大羅丸?沒有大羅丸,我拿什麽救阿醜姑娘?”
一想到這裏,王默急忙問道:“法因大師,在下想跟你打聽一個人。”
“不知少俠想打聽什麽人?”
“她是一位姑娘,樣子不醜不美,年紀看上去比我稍大。”
法因仔細想了想,搖搖頭,說道:“在貧僧的記憶之中,並沒有見過少俠說的這位女施主。”
“難道阿醜尚未上島?”王默暗想。
畢勝男猜到了王默說的姑娘是誰。
因為除了阿醜之外,她想不出還有別的姑娘會被王默用“不醜不美”形容。
她知道阿醜是王默的朋友。
可她不明白王默為什麽會那麽在意阿醜。
要知道若以容貌而論,但凡不是瞎眼的人,都會覺得她比阿醜漂亮,且不是一星半點,而是一大截。
雖說王默關心阿醜可以證明王默不是“好色之徒”,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難道在王默的眼中,她的美色還不上阿醜的普通之姿?
此時此刻,畢勝男倒希望王默不是正人君子,而是“色中餓鬼”。
因為那樣一來,王默就會隻喜歡她,對別的女人不屑一顧。
然而轉念一想,畢勝男卻又覺得這不可能。
而所謂的不可能,並不是王默不會喜歡她,而是王默一旦變成了另一個人,那還是王默嗎?
她喜歡的是現在的王默,不是別的“王默”。
如果王默變成了另一個人,隻怕她也不會看上王默,隻是將王默當做芸芸眾生的一個普通人。
她心底幽幽歎了一下,想道:“難怪義父以前會警告我不要陷入兒女私情當中,原來暗戀一個人是如此的痛苦。義父,我答應你,我不會深陷情網之中而不能自拔的。至少在為你報仇之前,我不會為了任何男人心亂如麻。有朝一日,我一定會親手殺了那個妖婦,以慰你的在天之靈!”
這麽一想,也就釋然了。
當她把目光望向王默時,已不再是小女兒家的癡迷,而是長大成熟之後的欣賞。
她已不強求什麽。
一切隨緣便是。
當晚,王默等人就在觀音寺裏住了下來。
一夜無事。
次日早上,王默天一亮就起來了,隻約了胡乞靈一個人外出。
名義上是到處走走,其實是出去碰碰運氣,或許能在普陀山某處遇到阿醜。
兩人從觀音寺裏出來,因為潮音洞就在附近,便先去潮音洞遊玩了一會。
之後,兩人一路走一路聊,往北漸行漸遠。
普陀山雖然不太大,可景物甚多,兩人稍微遠離觀音寺,就望見了一座寶塔。
來普陀山之前,王默已從駱家兄弟口中得知普陀山的大體情況,所以這座寶塔叫什麽,他十分清楚。
他暗想:“聽駱二說,這座寶塔名為多寶塔,又叫多佛塔,俗稱太子塔,存在了一百多年。當初他們兄弟到普陀山來的時候,特地跑去轉了半天,讚歎不已。我既然路過,便過去瞧瞧。”
恰好這時,胡乞靈問道:“小王,那座寶塔有點古怪,我們過去觀瞻一下,如何?”
“好。”
於是,兩人加快腳步,朝太子塔過去了。
然而沒等兩人靠近太子塔,忽然之間,自海麵上來了一道人影。
那人速度之快,簡直不讓奔馬,王默和胡乞靈遠遠瞧見,心頭吃驚。
這人不但功力深厚,且輕功之好,已是絕頂,不知是何方神聖!
未幾,那人上了一處地方,叫做千步金沙,乃“普陀十二景觀”之一。
兩個起落之後,此人便已越過金色沙灘,進入一片草地。
王默與胡乞靈本以為那人會放慢速度,誰想此人上岸以後,速度比在海上更加快捷,不過七八息的時間,就已騰躍如龍,直逼太子塔而來。
王默與胡乞靈相顧失色,心想這人難道也是為了普陀山的寶物而來?
驀地,隨著一聲“阿彌陀佛”,自太子塔一側轉出個僧人,寶相莊嚴,雙手合十說道:“三公子,數年未見,別來無恙。”
那人本是氣勢如龍,不可阻擋,但這一瞬間,卻收勢頓住,動靜之間,竟無半分遲滯。
“原來是你,東海一刀。”那人嘴角微微上揚,給人一種嘲笑天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