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龍王!”那個長老眼見薛宗盛沒有阻止自己的意思,騰地一聲站起,渾身散發出強大的力量,氣勢上一點也不虛北海龍王,“如果這神龍伏魔陣真有那麽厲害,你們早就動手了,何必僅隻把我們困住?我看你們也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廢話少說,你隻管出手!”北海龍王冷冷說道,“我北海龍王要是不能將你一招打死,從今以後,我就退出江湖。”


    那個長老哈哈一笑,陡然問道:“北海龍王,你多大年紀了?”


    北海龍王沒有迴答。


    不過真要論年紀,他確實是四海龍王裏麵最大的,要不然的話,他也不會當上“大哥”。


    那個長老眼見北海龍王不出聲,越發“得理不饒人”,用一種類似於嘲諷的語氣說道:“我看你至少也有一百一十歲了吧?你都一大把年紀了,還能活幾年?退出江湖?可笑!”


    王默聽他如此“囂張”,暗暗納悶。


    這家夥到底想幹什麽?


    真要把北海龍王激怒了,豈不是對群雄不利?


    王默本以為有人會在這個時候出來說話,可詭異的是,居然沒有一人出聲,仿佛大家都默認了那個長老的做法。


    其實,那個長老的做法已經犯了眾怒,隻是被困住的群雄裏麵,沒有人敢與日月聖地為敵。


    至於刀劍山莊、武當派、皇老閣三大勢力,因為與日月聖地處於同一個陣營,屬於同盟,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拆日月聖地的台,否則的話,以後還怎麽相處?豈不是讓旁人笑話他們內訌嗎?


    王默念頭一轉,猛然明白了那個長老為什麽要這麽做。


    “原來這家夥是想讓四海神龍主動攻擊他們。“王默暗想,“那樣一來,群雄為了活命,包括‘桃花仙’這種級別的高手在內,都會全力出手對付四海龍王。到時候神龍伏魔陣威力再強,也不可能將所有人都打死,甚至有可能還會自亂陣腳。”


    “薛宗盛!”東海龍王突然沉聲說道,“你日月聖地號稱武林正道第一,是不是也想成為第一個被滅的正道大勢?”


    薛宗盛聽出東海龍王是什麽意思,淡淡一笑,說道:“東海龍王,你用不著嚇唬我,就算神龍伏魔陣真的可以將我困死在空明島,我也不會向你們低頭認輸。“


    “這麽說,你從未想過要歸順四海神龍?”渤海龍王問道。


    “我承認盧隱的武功是很高。”薛宗盛說道,“就算是我,也未必是他的對手。但你們不要忘了,我日月聖地還有一位武功遠遠在我之上的日月聖主。盧隱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是聖主他老人家的對手。”


    “是嗎?”


    “我也不怕告訴你們,聖主他老人家的段位早已‘入神’,隻是他老人家為人低調,嚴令我等不得張揚,所以江湖上的人才會誤以為他老人家的修為還隻是‘坐照’高段。”


    “如果他的修為真的已經‘入神’,為什麽不出來主持武林大局?而是一直處於閉關修煉之中。”


    “聖主他老人家神機妙算,境界之高,豈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猜得到的?”薛宗盛說到這裏,也不知想起了什麽,麵上露出一絲怪笑,話鋒一轉,“渤海龍王,別人不清楚你的出身,難道我還不清楚嗎?”


    “我什麽出身?”


    “你姓大,名叫大祚複,對吧?”


    “大祚複是我的本名,並非什麽江湖秘密,知道的人又不止你一個。”


    薛宗盛笑道:“對,這確實不是什麽秘密,可你的名字很有趣啊。”


    “哪裏有趣?”


    “我自認見多識廣,可在我聽說過的人裏麵,隻有你一人姓大。”


    “大姓原本就是稀有姓氏。”渤海龍王說道,“別說是你,就算是我,也沒聽過別人跟我一樣也姓大。”


    薛宗盛笑了笑,說道:“但你的姓氏讓我想到了一個人。”


    “你想到了誰?”渤海龍王依然神色不變。


    “大祚榮。”薛宗盛說道。


    大祚榮?


    許多人都是愣了一下。


    隻聽有人說道:“大祚榮是什麽人?很有名嗎?他的武功有多高?難道是個神級高手?”


    王默也不知道大祚榮是什麽人。


    不過他隱隱覺得這個“大祚榮”應該是個名人,不然的話,薛宗盛也不會提到此人。


    “大祚榮會不會武功我不清楚,畢竟這個人都已死了七百多年。”薛宗盛笑道,“他也不是什麽江湖中人,他是渤海王國的第一代國王,原本無姓,後來因為有了身份,就以‘大’為姓,表示地位很高,”


    “原來此人是個國王。”那人笑道,“難道渤海龍王是他的後代?”


    薛宗盛說道:“據我所知,渤海龍王確實就是大祚榮的後代。”


    “那我多嘴問一下。”那人似乎很感興趣,說道,“這渤海王國位於什麽地方?現在還存在嗎?”


    “當然不存在了。”薛宗盛說道,“這渤海王國就位於我國東北,早年是個地方部族,後來強盛,便割據一方,稱王建國。再後來,唐玄宗李隆基派使者進入渤海王國,冊封其國王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加封都督,從此這渤海王國就臣服於大唐,每年都會朝貢。兩百多年後,渤海王國被契丹所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


    “原來渤海王國都滅亡了那麽多年。”那人說道,“渤海龍王既然是大祚榮的後代,那他也算王族出身,怎麽會做了海盜呢?”


    “傳說渤海王國的末代國王有一子,叫做大光顯,乃渤海世子。”薛宗盛說道,“此人在渤海王國滅亡後,不甘心亡國,便潛伏於渤海王國境內,打算複興渤海王國。


    曾經有一段時間,這位渤海世子收複了部分渤海王國故地,自立為王,叫做後渤海。


    然而某一年,他與他的王叔發生內訌,結果被他的王叔打敗,將他趕出了後渤海。


    他見無處可去,便率領數萬部民去了高麗,也就是現在的李氏朝鮮一帶,得到了高麗開國國王的優待。


    那高麗開國國王名叫王建,在收留了大光顯以後,賜名為王繼,讓大光顯一族居住在高麗境內,頗為庇護。此後,大光顯一族有許多人改了姓,從大變成了太。


    當然,有的人並沒有改名換姓,因為他們不會忘記自己的本姓。但這麽多年過去,自稱姓大的渤海王族後裔越來越少。


    距今一百多年前,有個渤海王族的後裔,叫做大武功。


    此人武功極高,據說修為已是‘坐照’高段,他化名為王武,秘密招收了一批中原武林的亡命之徒,並打算借助高麗勢力複國。


    可是那渤海王國都滅亡數百年,除非是個雄才大略之人,否則又有誰能複國?


    最終,大武功兵敗被殺,高麗朝廷為了撇清與他的關係,不承認他是從高麗出來的,反說他是海寇。”


    “原來如此。”那人說道,“不知這個大武功與大祚複有什麽關係?”


    “大祚複正是大武功的兒子。”薛宗盛說道,“大武功死的時候,大祚複年紀尚幼,不過六七歲的樣子。等到大祚複長大以後,因為打仗勇猛,就成為了高麗軍隊中的一員小將。


    那一年,大明朝廷要在一個原名叫‘雙城總管府’的地方設立‘鐵嶺衛’,可那高麗國王不服,派了兩個大將率軍出兵遼東,認為此舉不但可以霸占‘雙城總管府’,還能占領遼東。


    誰曾想,那兩個高麗大將中的一個,名叫李成桂,當他率軍去到鴨綠江邊時,看到士氣不振,又深知大明強盛,此戰一旦開打,倘若引起大明震怒,隻怕會有亡國之險。


    於是,李成桂就勸服了另一個大將,與他一起班師迴朝。


    但就在當天夜裏,李成桂被人刺殺,隻是沒有成功,而這個刺殺李成桂的人就是大祚複……”


    說到這裏,薛宗盛突然停了下來。


    沒等剛才那人開口問,忽聽渤海龍王冷冷說道:“薛宗盛,想不到你的消息如此靈通,連這件事都知道。”


    “我日月聖地乃正道大勢,又有什麽不知道的?”


    “你接著說,我倒要看看你還能說些什麽。”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薛宗盛笑道,“大祚複之所以要刺殺李成桂,其原因很明顯,就是要阻止高麗退兵。他跟他的父親大武功一樣,一心想要複國,高麗若不與大明開戰,他就沒機會了。


    本來以他的刺殺行為,換做是別的人,早就被處死了,可那李成桂是個梟雄,見大祚複是個人才,不但沒有殺掉大祚複,反而將大祚複留在身邊,收為義子,取名為李複。


    李成桂班師迴朝後,因為手握重兵,便成為了高麗兩大權臣之一,而另一個權臣就是與他一起班師的那個大將。


    沒過多久,李成桂擊敗了另一個權臣,獨攬大權,成為高麗一手遮天的人物。


    幾年後,李成桂不想再做權臣,就想讓高麗國王讓位給他,可是高麗有一幫忠臣在,不可能讓李成桂輕易篡位。


    李成桂為了掃除奪位障礙,就讓五子李芳遠派人刺殺了高麗一個最有聲望的大臣,刺客中的一個就是大祚複。而就在當年,李成桂做上了高麗新王,開創了李氏朝鮮。


    後來,李成桂因為寵愛八子李芳碩,立李芳碩為王世子,這就引起了李芳遠的不滿。


    李成桂深知李芳遠將來必有圖謀,於是就讓大祚複去刺殺兒子,可是李芳遠也不知用了什麽手段,竟把大祚複拉到了自己一邊。


    不久,李芳遠發動兵變,先是殺了八弟李芳碩,然後將李成桂軟禁,逼李成桂讓位於二哥李芳果。


    這李芳果就是個傀儡,在位不到三年,就把王位傳給了李芳遠。


    在此期間,大祚複為李芳遠做了不少事,包括除掉那些不滿李芳遠的朝臣,因此被李芳遠視為心腹,讓他做了‘紫衣衛’的三當家……”


    紫衣衛?


    許多人都沒聽說過,不知這是個什麽組織。


    忽聽有人叫道:“原來渤海龍王做過‘紫衣衛’的頭目!”


    先前那人問道:“紫衣衛是什麽?”


    “紫衣衛是李氏朝鮮大內高手的統稱。據我所知,此衛原本是李成桂仿照錦衣衛設立的,內有不少高麗國高手,甚至還招攬了中原武林的絕頂高手和頂尖高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