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悟空大師說道:“盧施主,如果你執意要一路走到底,貧僧隻好舍身與你一搏。縱然粉身碎骨,也不想看到你挑起無邊戰火,使得中原大地血流成河,生靈塗炭。”


    “慢著!”盧隱說道,“在與你決戰之前,我有些話要說清楚。”


    “請說。”


    “覺真大師當年把我帶去少林後,本來想收我為徒,可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臨終前給我了取了一個法名,叫做‘了了’,意思是叫我通曉事理,通達明白。在他死後兩年,我便做了一個‘覺’字輩少林高僧的徒弟。


    我這位師父武功雖然不高,但對我很好,可也很煩,經常跟我講做人的道理。然而就在我十六歲那一年,他與一個邪道高手大戰,被對方給打死了。等他死後,我才知道世上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對我那麽好。


    於是我就把全部精力放在習武修煉上,終於在二十多歲時學會了十多門絕技。


    直到那一年,我奉命出外辦事,遇到我父親的一個舊部下,從他口中得知我的身世。至於我父親的這個舊部下為什麽會知道我在少林派,你們不需要知道。


    半年後,我離開了少林,跑去京城,當時還是南京,刺殺朱元璋那個狗皇帝。


    可以我當時的修為,怎麽可能刺殺得了他,要不是我義父‘海皇’救了我,我早已死在大內。至於後來的事,我想也不是什麽秘密,江湖上許多人都聽說過,就用不著我繼續說了。”


    忽聽曹微靈說道:“據我聽聞,海皇有個手下叫陳祖義,此人到底是不是你幫朝廷抓住的?”


    盧隱冷笑道:“當然是!這廝幾次不尊我義父號令,後來還與三個老家夥陰謀害死我義父,我先利用朝廷抓了他,然後使用計謀,加上我的武功,將那三個老家夥全都宰了,從此四海之中,惟我獨尊。”


    “盧施主,你說完了嗎?”本山禪師突然問道。


    “還沒有!”盧隱道,“我說這麽多,隻想告訴你們一件事,我要做的事沒人可以阻止,除非這個人能將我殺了!”


    “阿彌陀佛。”本山禪師說道,“當今武林之中,能打敗盧施主的人或許存在,但要殺了盧施主,恐怕沒有一人。”


    “既然連你都這麽說,那你還不把悟空叫迴少林?”


    “貧僧方才已經試過,然而貧僧能力有限……”說到這裏,本山禪師望了一眼悟空大師,“貧僧以前不知悟空為什麽非要和你比武,但是現在,貧僧知道真正原因了。少林派的名譽固然重要,但為了天下蒼生,貧僧也讚成悟空與你一戰。”


    盧隱仰天一聲大笑,說道:“本山,看來你不打算再管這件事。好,我就當著你的麵,將你少林派的第一高手擊敗。”


    “盧隱。”豐人山突然叫了一聲。


    盧隱皺了皺眉,說道:“你想插手這件事?”


    “我若插手,就不會發生悟空大師與你比武這件事。”


    “那你跑來東海,僅僅隻是為了看我擊敗悟空?”


    “不是。如果你真要稱霸武林,我可以成全你。”


    “你這話什麽意思?”


    豐人山說道:“你要是能打敗悟空大師,我從此不出嵩山!”


    聞言,別說其他人,就連悟空大師,也有點訝然。


    “豐……”悟空大師想說什麽。


    “悟空大師。”豐人山說道,“我相信你。除你之外,天下沒人可以令他改變主意。”


    悟空大師聽後,想了想,卻未再說。


    “豐人山,你明明知道悟空的段位尚未‘入神’,為什麽還要相信他?”盧隱問道。


    “段位不代表一切!”豐人山說道。


    “可是段位可以衡量武者的水準。”盧隱說道。


    “我承認。”豐人山道,“我實話告訴你吧,我真正相信的不是悟空大師的武功,而是悟空大師這個人。如果連他阻止不了你,那我也沒有辦法阻止你,其他人也沒辦法。”


    “我明白了。”盧隱一臉明悟,笑道,“原來你把所有賭注全押在了悟空大師身上。”


    “差不多吧。”


    “好!我就跟你賭這一把。我要是無法打敗悟空,我盧隱將不再是四海神龍,無論朝廷還是江湖,都不會有我盧隱的影子!”


    “阿彌陀佛。”悟空大師往前走出幾步,合十道:“既然盧施主都這麽說了,貧僧沒道理不應戰。請盧施主賜教。”


    盧隱本來想動手的,可是他靜默了十幾息以後,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突然說道:“對了,我忘了說一件事。”


    悟空大師微微一怔,問道:“不知盧施主還有何事沒說?”


    盧隱淡淡一笑:“剛才不是有人問扶桑大內氏嗎?我隻說了一半,另一半還沒說。”


    隻聽曹微靈冷笑道:“我不關心什麽大內大外的事,我來這裏隻想看你和悟空大師比武……”


    “你不關心有人關心。”盧隱嘲諷道。


    曹微靈忍了忍,不敢多言。


    隻見盧隱目光一掃,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掠過王默身上的時候,比別人多停留了一瞬,說道:“大內弘幸有個兒子叫大內弘世,在扶桑內亂時期投靠了北朝的足利幕府的第二代將軍足利義詮。而借著這層關係,大內弘世迎娶了扶桑公卿三條氏的女兒。


    從此以後,大內氏不甘心做地方豪族,而是要涉足朝廷,成為扶桑京都的掌權人之一。


    大內弘世有個兒子,叫做大內義弘。


    此人絕對是扶桑梟雄之一,十六歲因為協助北朝攻打南朝在扶桑九州地區的勢力,就被授予了豐前國守護之職。


    二十五歲時,他當上了大內氏家督,成為周防國守護,並兼任長門、豐前兩國守護,再加上一個名叫石見國的守護,便是四國守護,使得大內氏步入了興盛時期。


    那一年,扶桑最強大的豪族,號稱掌握了全扶桑六分之一分國的山名氏,人稱‘六分之一殿’,發動兵變,反對足利幕府。


    大內義弘看準時機,介入這場大戰,與其他地方勢力協助足利幕府平定了山名氏的動亂,受到足利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重視。


    隔年,大內義弘在足利義滿統一全扶桑,結束南北朝對立局麵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授予和泉、紀伊兩國守護。


    如此一來,大內義弘就成了六國守護,將大內氏的勢力推向鼎盛。


    大內義弘不但武力強盛,且還精通文化,善於買賣。


    他不需要得到扶桑朝廷的允許,就能與明朝進行買賣,積累了巨大財富,堪稱富可敵國,而他又用這些財富修建國都,吸引扶桑各地人才,或文或武,齊聚國都,號稱‘西之京都’。


    與此同時,他還與李氏朝鮮互通往來,說自己的祖先是聖琳太子,所以和李氏朝鮮就是兄弟,要買下李氏朝鮮的靠海大片土地,方便彼此貿易。


    李氏朝鮮當然沒有答應。


    不過因為大內義弘曾經鎮壓過跑去李氏朝鮮沿海燒殺劫掠的大批倭寇,所以李氏朝鮮就與他暗中貿易,使得大內氏的勢力更加雄厚。


    那一年,足利義滿要在京都修建山莊,便要各國守護要麽出錢要麽出力。


    輪到大內義弘時,足利義滿本以為能大撈一筆,可大內義弘既不出錢也不出力,還說武士對主君的忠誠不在於錢財,而在於上陣殺敵,足利義滿聽後,很是惱火,但又沒辦法發作。


    幾年後,李氏朝鮮派使者去扶桑,路過周防國時,送了大量禮物給大內義弘。於是有人就說他收受賄賂,意圖不軌。足利義滿借題發揮,要他上京把事情說清楚。


    大內義弘當然不會去,暗中布置一切,發動反對足利幕府的叛亂,然而那足利義滿乃梟雄中的梟雄,百年也未必出一個,大內義弘與他一比,就差了點,最終兵敗被殺。”


    聽到這裏,有人說道:“這麽說來,大內氏要滅族了。”正是夏連環。


    盧隱微微一笑,說道:“大內氏沒有滅族,隻是暫時衰退。”


    “為什麽?”夏連環無法理解,“難道身為扶桑最有權勢的幕府將軍,也沒辦法滅掉大內氏?”


    “因為大內氏出了一個叛徒。”


    “叛徒?”


    盧隱說道:“與其說是叛徒,倒不如說是扶桑特色。自古以來,扶桑就有一個傳統,許多有勢力的豪族內部會分成兩派,以免家族遇到大難時,被對手滅族。


    大內義弘有個弟弟,名叫大內弘茂,投靠了足利幕府,所以大內氏衰退後,仍然保有周防、長門兩國守護職位。


    不過這大內弘茂能力不行,足利義滿本來想扶持他成為大內氏的家督,可他與一個名叫大內盛見的兄弟爭了兩年,卻被大內盛見給殺了。


    足利義滿雖然是幕府大將軍,權傾朝野,但也不可能個個都要滅掉。隻要那大內盛見不反對他,他就承認大內盛見的大內氏家督身份,以及享有周防、長門兩國守護職位。”


    王默聽到這,不由暗想:“足利義滿不滅了大內氏,隻怕等他死後,大內氏又會發展壯大起來。如果是我,就算不滅了大內氏,也會奪去大內氏的兩國守護職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