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禪師乃少林派“本”字輩高僧。


    他輩分之高,就連少林派現任掌門可樂禪師,也要尊他一聲“本山太師叔”。


    換言之,他與可樂禪師的師祖本因禪師乃同一輩分。


    本因禪師要是還活著,現在也有一百二十五六歲年紀,不過眾所周知,這位少林派的掌門四十年前就去世了。


    本山禪師的年紀要比本因禪師小得多,現年一百一十歲,比盧隱大兩歲。


    早在五十年前,也就是七十歲時,本山禪師就已是少林派般若堂首座。


    八十歲那一年,他離開般若堂,去了菩提院。


    九十歲時,他終於進入了少林派地位最高的達摩院。


    十年後,他以一百歲高齡退入了少林派最神秘的藏經閣,至今已有十年。


    對於許多人來說,本山禪師已經是個“死人”,可他這次率領少林派眾僧到此,說明他不但沒有死,還活得好好的。


    由此可見,少林派果然是藏龍臥虎之地,底蘊之深,當得上天下第一。


    本來以本山禪師的輩分和修為,原不該懷疑悟空大師,可一來他年紀再大,終究也是凡人,二來他這次出山之時,身負重命,不敢有半點馬虎,所以饒他佛法精深,也不由對悟空大師產生了疑念。


    “悟空。”本山禪師望向悟空大師,問道,“你可還認得我?”


    “弟子當然認得。”悟空大師說道,“弟子十八歲那一年,曾有幸見過你老一麵。”


    “既然你還認得我,我有一言,你可願聽?”


    “弟子願聽。”


    “那好,我要你放棄這次比武。”


    此話一出,全場都是大吃一驚,就連少林派的那些僧人,也個個麵露不解之色。


    王默暗想:“我還以為少林派的這些和尚是來給悟空大師助陣的,原來並非如此。奇怪,這位本山大師為什麽要讓悟空大師放棄比武呢?難道他擔心悟空大師會輸給盧隱?”


    沒等悟空大師有所表示,隻聽盧隱說道:“本山大師,你千裏迢迢從嵩山到此,為的就是想把悟空大師叫迴少林嗎?”


    “阿彌陀佛。”本山禪師說道,“此乃我少林派內部事務,還請盧施主不要插手。”


    “我是不想插手,可我與悟空大師早就有約,難道你想讓他……”


    “悟空乃我少林派弟子,除非他想退出少林,否則他就應該聽少林安排。”


    這話說得極為嚴重,且出自本山禪師之口,強如盧隱,也不覺沉默下來,沒有答話。


    忽地,有人冷冷說道:“悟空大師乃羅漢堂首座,身份非同小可,除了少林掌門,沒人可以命令他。老和尚,你是少林掌門嗎?”


    王默聽到是阿醜,不由暗暗苦笑,心想這個丫頭膽子真大,竟敢對少林派本字輩高僧如此說話。


    “大膽!”一個老僧喝道。


    然而,本山禪師將手微微舉起,示意少林眾僧誰都不許“放肆”,然後說道:“老衲並非少林掌門。”


    “既然不是,你憑什麽要悟空大師放棄比武?”平時話很少的阿醜,此刻就如變了一個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少林派再怎麽勢大,也有門規戒律。少林六大殿,一閣二堂三院,每殿領袖不論輩分,隻講地位,就算你是那達摩院的院首,悟空大師也隻能尊敬你,絕不會聽你號令。”


    本山禪師聽了,微微點頭,說道:“女施主說得對,老衲確實沒資格命令悟空。不過,老衲是藏經閣長老,這次奉掌門之命前來,等同於掌門親至,悟空就算是羅漢堂首座,也得聽令。”


    “老和尚,你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嗎?”


    “什麽話?”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本山禪師聽阿醜語氣咄咄逼人,修養再深,也不覺有點火氣。


    不過他畢竟是少林高僧,絕不至於對一個後生小輩發脾氣。


    隻見他轉向悟空大師,問道:“悟空,你意下如何?”


    悟空大師沉默數息,說道:“請恕弟子不能遵命。”


    “悟空!”先前那個老僧喝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不聽本山師叔的話,是不是以為做了羅漢堂首座就可以目無尊長?”


    聞言,本山禪師皺了皺眉,但卻沒有製止。


    悟空大師說道:“圓靈太師叔,我絕無目中尊長之意,是你小題大做罷了。”


    原來這個老僧名叫圓靈,乃本因禪師親傳弟子,他的師兄就是少林派上一任掌門圓通禪師。


    圓通禪師十年前辭退掌門之位,隱居於嵩山某處,據說還活著,論年紀,比高他一輩的本山禪師小六七歲。


    圓靈和尚雖然是圓通禪師的師弟,但要比圓通禪師小二十多歲,今年剛好八十。


    本因禪師當年之所以會收圓靈和尚為親傳弟子,一是因為他確實有點資質,二是他出身富貴。


    六十多年前,圓靈和尚十五六歲的時候,他的父母捐了一筆巨款給少林,同時還為少林建造了幾座佛堂,本因禪師十分感激,後在一位師叔的勸說下,收圓靈和尚為關門弟子。


    那一年,圓靈和尚的父母死了。


    他有個兄長,將一半財產交給他,他卻把全部身家寄存於少林派,倒也為少林派帶了一些好處。


    圓靈和尚曾經想做羅漢堂首座,可是最後“輸”給了悟空大師。


    從那以後,他就看不慣悟空大師,隻要找到一絲機會,他就會針對悟空大師。


    悟空大師這幾年浪跡江湖,沒迴過少林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想避開他,免得與他發生衝突。


    而這位圓靈和尚在沒能爭得上羅漢堂首座職位以後,先是做了般若堂護法,後來又做了菩提院長老,三年前進入達摩院,做了達摩院院首的副手,即達摩院監院,俗稱“當家”。


    那達摩院院首是一位“本”字輩高僧,年過百歲,因時常閉關修煉,所以達摩院的事務基本上由圓靈和尚住持。


    依少林派的規矩,掌門地位最高,六大殿的首領地位差不多,都是掌門的“助手”,可以統稱為“班首”。


    真要排起來,從高到低,依次為掌門、達摩院院首、藏經閣閣主、菩提院院首、戒律院院首、般若堂首座、羅漢堂首座。


    當然,這隻是正常情況下的排位。


    如果那藏經閣的閣主輩分在達摩院院首之上,一旦少林派召開全寺大會,藏經閣閣主的座位就會在達摩院院首之上。


    近些年來的少林派,由於悟空大師常年在外,達摩院院首與菩提院院首動不動就閉關修行,戒律院院首向來隻管戒律,很少過問其他事。而般若堂首座乃“可”字輩高僧,無論輩分還是武功,都比不得圓靈。


    所以說,圓靈和尚乃少林派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第二人也不過份。


    離寺之前,圓靈和尚本以為這次出外的負責人是自己,可臨行前,突然多了一個本山禪師,而本山禪師乃藏經閣長老,輩分在他之上,他再怎麽不滿,也不敢質疑。


    他與其他僧人一樣,都不清楚這次目的何在,還以為是為了對付四海神龍盧隱。


    可沒想到的是,本山禪師居然會讓悟空大師放棄比武。


    而讓他更沒想到的是,悟空大師居然敢不聽令。


    這不是他的大好機會嗎?


    如果能借這次機會將悟空大師踢出羅漢堂,那他不就可以名正言順坐上羅漢堂首座之位?


    其實,以他的資曆和輩分,真要做“班首”的話,般若堂首座與戒律院院院首他都可以擔任。


    隻因羅漢堂乃少林派的“門麵”,弟子最多,也最威風。


    他不稀罕其他“班首”,可羅漢堂首座之位,隻要一有機會,他說什麽都要當一迴。


    所謂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炷香,他不信自己這輩子就當不上羅漢堂首座!


    “悟空!”圓靈和尚怒聲叫道,“論地位,你是比我高一點,但論輩分,我是你太師叔。你不要目中無人,小心我迴去在掌門麵前告你一狀,治你一個不敬之罪。”


    悟空大師說道:“圓靈監院,如果你認為我曾對你不敬,你大可在掌門麵前告我一狀。但我與四海神龍有約,不能放棄比武,所以還請你不要動怒,一切等比武之後再論。”


    他這話其實也是說給本山禪師聽的。


    本山禪師聽後,眉頭皺的更深,說道:“悟空,你這麽做,等於是公然違抗掌門之命,可知後果。”


    “弟子知道。”


    “既然知道,你還要這麽做?”


    “弟子情非得已,還請你老見諒。”


    本山禪師麵皮微動,顯然已被悟空大師的態度激起了情緒,聲音也變了:“悟空,老衲沒資格見諒你。老衲再問你一句,你放不放棄比武?”


    “請恕弟子礙難從命。”


    “少林弟子悟空聽令!”本山禪師伸手往長袖裏一摸,拿出一枚令牌,高高舉起,洪聲說道。


    見了那枚令牌,包括圓靈和尚在內眾僧,都是嚇了一跳。


    那是少林派至高無上的信物,乃掌門持有之物,名叫“達摩令”,隻要是少林派的弟子,都得聽令,否則就會被處以“大不敬”之罪。


    噗通一聲,悟空大師跪了下去。


    見狀,本山禪師以為悟空大師想通了,心中一軟,語氣放緩:“悟空,見令如見掌門,你跟我迴山去吧。隻要你肯向掌門陳說你的理由,掌門一定會原諒你。”


    圓靈和尚聽了,心裏卻很不滿。


    可是本山禪師手裏拿著“達摩令”,他不敢說半句話。


    咚咚咚。


    悟空大師對著“達摩令”磕了三個響頭,然後站了起來。


    本山禪師看出不妙,說道:“悟空,你……”


    “你老請迴吧,弟子已經犯了大不敬之罪,自知罪孽深重,再無資格做羅漢堂首座。”悟空大師說道,“等弟子比武過後,倘若活著,一定會返迴少林請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