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默一怔,說道:“晚輩對刀法認識淺薄,要是隨便亂說,隻怕會讓楚島主笑話。”
楚浪道:“你隨便說,我真要笑話你,那也沒有什麽。”
王默聽了,隻得苦笑一聲,說道:“以晚輩看來,最厲害的刀法就是一刀致命。”
楚浪說道:“一刀致命確實很厲害,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萬一你的刀法沒辦法讓對手一刀致命,你還會出第二刀嗎?”
“這個……”
“倘使你的刀法殺不了人,無論你出多少刀,都不可能對你的敵人形成威脅。”
王默想了想,問道:“所以呢?”
楚浪笑道:“所以一刀致命並不是最厲害的刀法。”
“那什麽樣的刀法才是最厲害的?”
“沒有招數的刀法。”
“沒有招數的刀法?”
“你以前有沒有聽說過無招勝有招。”
“晚輩以前練劍的時候,聽人說過類似的話,不過真正能做到無招勝有招境界的人,隻怕修為已經‘入神’。”
楚浪說道:“其實不用修為‘入神’,也一樣可以做到無招勝有招。”
王默暗暗吃驚。
他記得李大年跟他說過,劍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沒有招數。
同樣的道理,任何武功到了最高境界,都已拋棄了所有形式,一舉手一投足,都能發出無敵之力。
如果修為沒有“入神”,又怎麽能做得到“無招”呢?
強行“無招”隻怕不是真的無招,反而會被有招所製。
“所謂無招,並非真的沒有招式,因為隻要一出手,就有招式,任何高手皆不例外。”楚浪說道。
王默心頭微微一震,暗想:“原來我對‘無招’的理解是錯誤的。”凝神靜聽。
隻聽楚浪繼續說道:“對於一個真正的高手來說,招式固然有高低之分,但絕無強弱之別。有些時候,隻要用得恰當,低招式同樣也可以發出強大的力量,關鍵在於使用的人,以及什麽時候使用。”
王默似有所悟道:“楚島主的意思是說,隻要人足夠強大,任何武功招式都是一樣的?”
“對。”
“但人的強大不是跟修為有關嗎?想要變得強大,就得提升修為,如果修為跟不上,恐怕……”
“你以為修為是什麽?”
聞言,王默卻是迴答不出來。
這倒不是他對修為沒有自己的認識,而是覺得楚浪既然這麽問,肯定有原因。而以他對修為的了解,即便當真說了出來,在楚浪的麵前恐怕也隻是貽笑方家。
“修為不是段位所能限製的。”楚浪終於說出了自己對武學的看法,聽在王默耳中,便如同一道驚雷。
“難道段位是……是虛假的?”王默滿臉吃驚。
“不能說是虛假,而是自從有了段位以後,人就被困在了某種牢籠當中。就好比一個自由的人,若是在身上綁了一條繩索,無論跳得多高,始終也很有限。當然……”
楚浪話鋒一轉,說道,“段位是衡量武學水平的標準,沒有比段位更高明的方式,就算沒有段位,也會有其他。你懂我的意思嗎?”
王默不太懂,微微搖頭。
楚浪笑道:“說白了,段位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絕不能被段位所困死。人要是太過糾結於段位,就會陷入死結,一旦到了某個階段,反而會影響段位提升。
這數百年來,也不知有多少絕頂高手止步於‘坐照’高段,無法‘入神’,為什麽?就是因為他們沒辦法超脫自身,有的是由於能力不夠,而更多的則是連能力都沒有。”
王默張了張嘴,想說什麽。
楚浪見了,卻是問道:“你是不是想說,人的能力有限,就算意識到了這一點,若無能力的話,最後也是無能為力。”
王默點頭道:“晚輩正是此意。”
楚浪說道:“那我告訴你,對此我也沒有辦法。我相信不管是誰,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世上的人都不是一樣的。有了智者,就會有傻瓜,這也是造物主的奇妙所在。”
王默說道:“既然沒有辦法,那是不是意味著從一開始,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便已經注定了?”
“你說的是先天,而我真正要說的是後天。”
“後天能彌補嗎?”
“可以,但不是每個人。不過我看得出來,你小子一定可以。”
王默聽到楚浪這麽誇讚自己,不禁麵露興奮之色。
以楚浪的眼力,一定不會看錯。
隻要他肯學,努力學,相信有朝一日定會取得非凡成就。
“不過你小子有個缺點。”
“請島主指正。”
“你的體質偏陰柔……”
“陰柔?”
“我的刀法講究至剛至陽,真要傳授給你,當你駕馭不住時,就會引發大禍。”
王默神色微變,說道:“那晚輩豈不是不能學楚島主的刀法?”
楚浪笑道:“要是真不能學,我就不會跟你說這麽多了。還是之前說過的話,人是活的,其他都是死的。你要學我的刀法,就得用你自己的方式,不能用我的方式……”
說到這裏,楚浪身形一起,瞬間落在十多丈外,起手就是一刀,看不出有多神妙,但給人一種霸氣十足的感覺。
“我用我的方式傳授你刀法,你用你的方式吸收,至於你的方式是什麽,我不能教你,也不可能教你,其他人也不能,得由你自己去體悟。等你真正領悟了我的刀意,再把刀意轉化為適合自己的刀術,那就是你自己的刀法,這樣才算學了我的刀法……”
楚浪一邊說著,一邊展開刀法,當場給王默演練起來。
起先之時,王默看得不是很懂。
他隻覺得楚浪的刀法強大是強大,但略顯簡單,一刀就是一招,想要看出內中玄機,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然而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王默漸漸看出了一些門道。
楚浪的刀法屬於“簡中有繁”,每一刀看似一招,其實蘊含著無數種可能,也就是藏著無數招。
所謂“一”就是“萬”,“萬”就是“一”,無論多麽複雜的招式,全都包含在一刀之中。
王默看著看著,不覺想起了一件事。
記得當初,王鍾為了幫助他,通過青雲寺的住持慈雲大師,也就是少天爵的弟弟少天明,讓他去青雲寺參悟什麽《刀劍訣》。
可據他所知,刀劍山莊沒有一門武功叫做《刀劍訣》。
《刀劍訣》之名,隻不過是後人根據那位刀劍山莊祖師留下的蝌蚪般的符文所取的,知道的人很少。
要說刀劍山莊最厲害的武功,那應該是《刀劍無量功》。
凡是能修煉《刀劍無量功》的人,除了少家子弟之外,一百多年來,也就那麽幾個外姓而已。
這《刀劍訣》與《刀劍無量功》到底有什麽關係?
留下《刀劍訣》心法的那個蓬發老人又是誰?
此老為什麽不把蝌蚪般的符文直接轉為文字,而是非要用別人看不懂的符號記錄在佛像後的石壁上呢?
若非他修煉的《九陰轉魄功》有著鬼神莫測之力,使得他的魂魄進入了那塊石壁當中,隻怕他坐在石壁前參悟一百年,也不可能見到蓬發老人,更不要說得知《刀劍訣》的心法口訣。
在此之前,他也曾參悟過《刀劍訣》,但不知什麽原因,有可能是他的悟性不夠,始終沒辦法領會其中真意,隻是有種懵懵懂懂的感覺。
而武學之道,最忌諱的就是一知半解,倘若強行修煉,勢必會導致走火入魔。
是故,他在擔心身體會出問題的情況下,就沒有正兒八經去修煉《刀劍訣》。
而今,他由楚浪的刀法聯想到了《刀劍訣》,雖不解其中玄機,但也開始琢磨起來。
突然間,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難道那個蓬發老人就是楊百林?所謂的《刀劍訣》,就是他自創的?”
轉念一想,卻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首先,那個蓬發老人的年紀至少已八十出頭,而楊百林是貝長林的師弟,即便是活到了現在,頂多也就九十歲,絕不可能在幾十年前就是一副八九十歲的樣子。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據他所了解的情況,《刀劍訣》存在了一百多年,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留下來的,又怎麽可能跟年紀還不到一百歲的楊百林有關係?
既然《刀劍訣》不是跟楊百林有關,那蓬發老人究竟是刀劍山莊的哪一位祖師呢?
陡然,王默腦海裏又冒出了一個新的想法:“莫非此老就是少宗聖的大弟子劍巨魁?”
然而很快,王默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劍巨魁的本事是很大,但年紀與那蓬發老人的形象也不相符。
與其說蓬發老人是劍巨魁,倒不如說蓬發老人就是少宗聖本人。
但問題來了,不管是少宗聖還是劍巨魁,均沒有活過七十歲。
那也就意味著留下《刀劍訣》心法口訣的蓬發老人並非這兩人中的任何一個,而是另有其人。
數息之後,王默心頭微微一震,卻是想到了一個人。
“難道蓬發老者就是青雲寺的第一代住持趙青雲?”
王默暗想。
霎時之間,《刀劍訣》的口訣紛至杳來,擋也擋不住:“兵者,詭道也。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刀為心之魂,劍乃心之魄。刀出魂飛,劍出魄散。心意如刀,心識如劍。刀劍一心,意識無礙……”
片刻以後,王默在《刀劍訣》心法的影響下,竟是不由自主的雙手擺動起來,一招一式跟著楚浪習練起來。
楚浪不清楚王默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隻道是王默參悟到了什麽,一邊繼續為王默演練刀法,一邊暗想:“這小子悟性之高,當真是舉世罕見。如果他真能學會我精研了數十年的刀法,那我就算死在君天佑手中,也了無遺憾。”
楚浪道:“你隨便說,我真要笑話你,那也沒有什麽。”
王默聽了,隻得苦笑一聲,說道:“以晚輩看來,最厲害的刀法就是一刀致命。”
楚浪說道:“一刀致命確實很厲害,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萬一你的刀法沒辦法讓對手一刀致命,你還會出第二刀嗎?”
“這個……”
“倘使你的刀法殺不了人,無論你出多少刀,都不可能對你的敵人形成威脅。”
王默想了想,問道:“所以呢?”
楚浪笑道:“所以一刀致命並不是最厲害的刀法。”
“那什麽樣的刀法才是最厲害的?”
“沒有招數的刀法。”
“沒有招數的刀法?”
“你以前有沒有聽說過無招勝有招。”
“晚輩以前練劍的時候,聽人說過類似的話,不過真正能做到無招勝有招境界的人,隻怕修為已經‘入神’。”
楚浪說道:“其實不用修為‘入神’,也一樣可以做到無招勝有招。”
王默暗暗吃驚。
他記得李大年跟他說過,劍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沒有招數。
同樣的道理,任何武功到了最高境界,都已拋棄了所有形式,一舉手一投足,都能發出無敵之力。
如果修為沒有“入神”,又怎麽能做得到“無招”呢?
強行“無招”隻怕不是真的無招,反而會被有招所製。
“所謂無招,並非真的沒有招式,因為隻要一出手,就有招式,任何高手皆不例外。”楚浪說道。
王默心頭微微一震,暗想:“原來我對‘無招’的理解是錯誤的。”凝神靜聽。
隻聽楚浪繼續說道:“對於一個真正的高手來說,招式固然有高低之分,但絕無強弱之別。有些時候,隻要用得恰當,低招式同樣也可以發出強大的力量,關鍵在於使用的人,以及什麽時候使用。”
王默似有所悟道:“楚島主的意思是說,隻要人足夠強大,任何武功招式都是一樣的?”
“對。”
“但人的強大不是跟修為有關嗎?想要變得強大,就得提升修為,如果修為跟不上,恐怕……”
“你以為修為是什麽?”
聞言,王默卻是迴答不出來。
這倒不是他對修為沒有自己的認識,而是覺得楚浪既然這麽問,肯定有原因。而以他對修為的了解,即便當真說了出來,在楚浪的麵前恐怕也隻是貽笑方家。
“修為不是段位所能限製的。”楚浪終於說出了自己對武學的看法,聽在王默耳中,便如同一道驚雷。
“難道段位是……是虛假的?”王默滿臉吃驚。
“不能說是虛假,而是自從有了段位以後,人就被困在了某種牢籠當中。就好比一個自由的人,若是在身上綁了一條繩索,無論跳得多高,始終也很有限。當然……”
楚浪話鋒一轉,說道,“段位是衡量武學水平的標準,沒有比段位更高明的方式,就算沒有段位,也會有其他。你懂我的意思嗎?”
王默不太懂,微微搖頭。
楚浪笑道:“說白了,段位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絕不能被段位所困死。人要是太過糾結於段位,就會陷入死結,一旦到了某個階段,反而會影響段位提升。
這數百年來,也不知有多少絕頂高手止步於‘坐照’高段,無法‘入神’,為什麽?就是因為他們沒辦法超脫自身,有的是由於能力不夠,而更多的則是連能力都沒有。”
王默張了張嘴,想說什麽。
楚浪見了,卻是問道:“你是不是想說,人的能力有限,就算意識到了這一點,若無能力的話,最後也是無能為力。”
王默點頭道:“晚輩正是此意。”
楚浪說道:“那我告訴你,對此我也沒有辦法。我相信不管是誰,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世上的人都不是一樣的。有了智者,就會有傻瓜,這也是造物主的奇妙所在。”
王默說道:“既然沒有辦法,那是不是意味著從一開始,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便已經注定了?”
“你說的是先天,而我真正要說的是後天。”
“後天能彌補嗎?”
“可以,但不是每個人。不過我看得出來,你小子一定可以。”
王默聽到楚浪這麽誇讚自己,不禁麵露興奮之色。
以楚浪的眼力,一定不會看錯。
隻要他肯學,努力學,相信有朝一日定會取得非凡成就。
“不過你小子有個缺點。”
“請島主指正。”
“你的體質偏陰柔……”
“陰柔?”
“我的刀法講究至剛至陽,真要傳授給你,當你駕馭不住時,就會引發大禍。”
王默神色微變,說道:“那晚輩豈不是不能學楚島主的刀法?”
楚浪笑道:“要是真不能學,我就不會跟你說這麽多了。還是之前說過的話,人是活的,其他都是死的。你要學我的刀法,就得用你自己的方式,不能用我的方式……”
說到這裏,楚浪身形一起,瞬間落在十多丈外,起手就是一刀,看不出有多神妙,但給人一種霸氣十足的感覺。
“我用我的方式傳授你刀法,你用你的方式吸收,至於你的方式是什麽,我不能教你,也不可能教你,其他人也不能,得由你自己去體悟。等你真正領悟了我的刀意,再把刀意轉化為適合自己的刀術,那就是你自己的刀法,這樣才算學了我的刀法……”
楚浪一邊說著,一邊展開刀法,當場給王默演練起來。
起先之時,王默看得不是很懂。
他隻覺得楚浪的刀法強大是強大,但略顯簡單,一刀就是一招,想要看出內中玄機,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然而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王默漸漸看出了一些門道。
楚浪的刀法屬於“簡中有繁”,每一刀看似一招,其實蘊含著無數種可能,也就是藏著無數招。
所謂“一”就是“萬”,“萬”就是“一”,無論多麽複雜的招式,全都包含在一刀之中。
王默看著看著,不覺想起了一件事。
記得當初,王鍾為了幫助他,通過青雲寺的住持慈雲大師,也就是少天爵的弟弟少天明,讓他去青雲寺參悟什麽《刀劍訣》。
可據他所知,刀劍山莊沒有一門武功叫做《刀劍訣》。
《刀劍訣》之名,隻不過是後人根據那位刀劍山莊祖師留下的蝌蚪般的符文所取的,知道的人很少。
要說刀劍山莊最厲害的武功,那應該是《刀劍無量功》。
凡是能修煉《刀劍無量功》的人,除了少家子弟之外,一百多年來,也就那麽幾個外姓而已。
這《刀劍訣》與《刀劍無量功》到底有什麽關係?
留下《刀劍訣》心法的那個蓬發老人又是誰?
此老為什麽不把蝌蚪般的符文直接轉為文字,而是非要用別人看不懂的符號記錄在佛像後的石壁上呢?
若非他修煉的《九陰轉魄功》有著鬼神莫測之力,使得他的魂魄進入了那塊石壁當中,隻怕他坐在石壁前參悟一百年,也不可能見到蓬發老人,更不要說得知《刀劍訣》的心法口訣。
在此之前,他也曾參悟過《刀劍訣》,但不知什麽原因,有可能是他的悟性不夠,始終沒辦法領會其中真意,隻是有種懵懵懂懂的感覺。
而武學之道,最忌諱的就是一知半解,倘若強行修煉,勢必會導致走火入魔。
是故,他在擔心身體會出問題的情況下,就沒有正兒八經去修煉《刀劍訣》。
而今,他由楚浪的刀法聯想到了《刀劍訣》,雖不解其中玄機,但也開始琢磨起來。
突然間,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難道那個蓬發老人就是楊百林?所謂的《刀劍訣》,就是他自創的?”
轉念一想,卻發現自己的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首先,那個蓬發老人的年紀至少已八十出頭,而楊百林是貝長林的師弟,即便是活到了現在,頂多也就九十歲,絕不可能在幾十年前就是一副八九十歲的樣子。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據他所了解的情況,《刀劍訣》存在了一百多年,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留下來的,又怎麽可能跟年紀還不到一百歲的楊百林有關係?
既然《刀劍訣》不是跟楊百林有關,那蓬發老人究竟是刀劍山莊的哪一位祖師呢?
陡然,王默腦海裏又冒出了一個新的想法:“莫非此老就是少宗聖的大弟子劍巨魁?”
然而很快,王默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劍巨魁的本事是很大,但年紀與那蓬發老人的形象也不相符。
與其說蓬發老人是劍巨魁,倒不如說蓬發老人就是少宗聖本人。
但問題來了,不管是少宗聖還是劍巨魁,均沒有活過七十歲。
那也就意味著留下《刀劍訣》心法口訣的蓬發老人並非這兩人中的任何一個,而是另有其人。
數息之後,王默心頭微微一震,卻是想到了一個人。
“難道蓬發老者就是青雲寺的第一代住持趙青雲?”
王默暗想。
霎時之間,《刀劍訣》的口訣紛至杳來,擋也擋不住:“兵者,詭道也。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刀為心之魂,劍乃心之魄。刀出魂飛,劍出魄散。心意如刀,心識如劍。刀劍一心,意識無礙……”
片刻以後,王默在《刀劍訣》心法的影響下,竟是不由自主的雙手擺動起來,一招一式跟著楚浪習練起來。
楚浪不清楚王默到底是個什麽情況,隻道是王默參悟到了什麽,一邊繼續為王默演練刀法,一邊暗想:“這小子悟性之高,當真是舉世罕見。如果他真能學會我精研了數十年的刀法,那我就算死在君天佑手中,也了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