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隱是誰?”
王默憋了一會,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盧隱是誰?
這個問題對於許多人來說很可笑。
因為隻要是生活在沿海的人,但凡有點年紀,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位素有“四海神龍”之名的超級大海賊王!
一千多年前,中原大地正處於東晉十六國時期。
因為東晉統治的部分地區在江東,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而江東又稱江左,所以江左又可以用來代指東晉。
其時,有一個名叫孫恩的道士,乃江左世家子弟。
他有個叔叔,名叫孫泰。
孫泰有個師父,名叫杜明師,錢塘(浙江杭州)人,乃五鬥米道教主。
杜明師死後,孫泰繼任教主之位,廣收教徒,遍及南方。
有一年,孫泰見有個大臣舉兵對抗朝廷,覺得朝廷要完,就想作亂,結果尚未舉兵,就被人揭發,被誅殺。
雖然有人說孫泰“蟬蛻登仙”了,但孫泰一死,教主之位就落到了孫恩身上。
孫恩起先打不過朝廷,被迫遁入海上,成為了“海賊王”。
此後,孫恩勢力發展壯大,眾至數萬,由海上攻入內陸,占據了不少地方。
隔年,孫恩兵力猛增,鼎盛時多達數十萬,自號征東將軍,又被尊為“長生人”。
然而好景不長,三年後,孫恩屢敗屢戰,最終慘敗,隻剩下數千人,居然投海自盡。
他的弟子不相信他死了,說他是“水仙”,已經成了仙人。
反正此人海上反亂之事,被人稱為“中原海寇之始”,算得上海盜祖師。
一百多年前,正是元末明初時期,海上出了一個海賊王,名叫孫明。
此人自稱是孫恩後代,早年曾與元廷打過幾次,雖然都敗了,但很讓元廷頭疼。
大明建國後,孫明成為了最強大的海賊王,其麾下有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的許多部下,而這三個人都是曾與朱元璋爭過天下的一方霸主。
孫明有一個兒子,叫做孫波。
此人天賦極高,在孫明死後成為了海上最有權力的海賊王,被尊為“海皇”。
據說孫波威名最強之時,四海都要聽令,海皇令所到之處,敢有不聽者,第二天就會身首異處。
蔡佛的祖父當年想做海皇,結果被孫波打敗,直到孫波第一次退隱,蔡佛的老子蔡絕才敢在海上露麵,自號“海鷗王”。
那一年,南海出了一個海賊,名叫陳祖義。
據說陳祖義是孫波門下弟子,短短不過數年,他就成為了南海最強的海賊王,南海的其他海賊都要聽他號令。
朱元璋聽說陳祖義與朝廷為敵,懸賞幾十萬兩白銀捉拿此人,但此人武功高強,誰也奈何不了。
後來“海皇”孫波複出,號令四海,陳祖義才收斂了一段時間,隱匿在一個名叫滿剌加的地方(即馬六甲),養精蓄銳。
幾年後,“海皇”孫波第二次退隱。
等朱元璋死後,朱棣與皇侄朱允炆大戰,史稱靖難之役。
陳祖義見有機可乘,就想入主中原。
可是他低估了大明國力,派出的先鋒被打得一個不剩,便隻好安心做南海的大海賊。
等朱棣成為皇帝以後,想要收服陳祖義,但陳祖義卻想讓朱棣封自己為“南海王”。
朱棣一怒之下,派大內高手跑去南海刺殺陳祖義,結果所有大內高手都是有去無迴。
為此,朱棣還曾懸賞數百萬兩白銀活捉陳祖義。
在此期間,不知為何,“海皇”孫波再度複出,與中原武林各門各派為敵,並聲稱要滅掉日月聖地。
此時的“海皇”孫波,已九十出頭,手底下有許多高手,個個都能稱為“海賊王”。
陳祖義原本是孫波門下,隨著孫波一聲令下,他便率眾加入了孫波的隊伍。
兩年後,孫波突然失蹤,有人說他與少林派的一位神僧同歸於盡,也有人說他中了日月聖地的埋伏,被日月聖地的六大高手合力擊殺。
反正從那之後,世上再也沒有“海皇”孫波這個人,也沒有第二個海賊王敢自稱“海皇”。
孫波失蹤之前,其座下有一個名叫盧隱的人,年紀不大,但武功高強,能力出眾,許多海賊都服他。
傳說這個盧隱是盧循的後代,而盧循是東漢名儒盧植的後人,娶了孫恩的妹妹,也就是孫恩的妹夫。
孫恩當年稱霸海上,盧循曾是得力助手。
孫恩跳海自殺後,盧循得到了孫恩數千部下擁戴,讓他做了首領。
此後十年間,盧循發展壯大,雖比不上孫恩,但手底下也有十多萬人馬,曾自封平南大將軍,占據嶺南八年,強橫一時。
詭異的是,盧循後來慘敗,結局也是投水自盡。
反正這個盧隱被說成是盧循的後人,他跟隨孫波做海賊,就如同盧循當年跟隨孫恩作亂一樣。
孫波失蹤後,有人提議讓盧隱做“海皇”,然而這個提議遭到許多人反對,認為他太年輕,沒資格做“海皇”,況且“海皇”隻有一個,那就是孫波,誰也不能當第二個“海皇”。
鬧了兩個月,群龍無首之下,孫波建立的“海上王國”分崩離析,不複從前。
那陳祖義本來想當“海皇”,可一來他與盧隱有過節,二來得不到孫波最信任的三個老家夥擁護,便率眾返迴南海,跑去一個名叫“三佛齊”的地方,並做了一個名叫“渤林邦國”的國王。
那一年,鄭和下西洋。
陳祖義知道鄭和是朱棣的寵臣,而他又是朱棣的“老對手”,便率眾重操舊業,計劃打劫大明海船。
不過他知道大明船隊厲害,沒有直接對上,而是用了詭計,那就是詐降。
然而鄭和早已識破他的詭計,加上有高人相助,不過幾日,原本稱霸南海一時,自封“南海王”的陳祖義,損失了幾千人,而他自己呢,卻被人重傷,做了俘虜。
朱棣原本懸賞數百萬兩白銀活捉陳祖義,隻因活捉陳祖義的人是鄭和,懸賞之事就不了了之。
不過據說,當年重傷陳祖義的那個人,就是盧隱。
但也有人說了,以盧隱當年的武功,根本打不過陳祖義,陳祖義之所以會被盧隱重傷,完全是因為朱棣這次派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幹掉陳祖義,早已在船隊裏安排了幾十個大內高手假扮官兵,陳祖義武功雖高,架不住人多,後又被盧隱偷襲,才會被俘。
陳祖義後來被押去京城砍了頭。
不過陳祖義有一個門下弟子,當年僥幸逃脫,隱匿了十多年,最後召集老部下,死灰複燃,危害雖遠比不上陳祖義當年,可也為禍一方。
就在陳祖義死後不久,孫波最信任的那三個老家夥,先後在北海、渤海、東海死掉,而背後都有盧隱的影子。
是故,江湖開始流傳一個“謠言”,說孫波是被陳祖義四人出賣害死的,盧隱為了給孫波報仇,就利用各種手段除掉了他們。
二十年後,一度失蹤無影的盧隱突然出現於東海某座海島,收服了一個海賊王。
此後幾年裏,盧隱又收服了三個海賊王。
從此,盧隱就有了“四海神龍”之名,而被他收服的四個海賊王,合稱“四海龍王”。
許多人都以為盧隱要做“海皇”,但不知怎麽迴事,盧隱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一直未與中原武林起什麽大衝突。
二十年前,盧隱失蹤了,有人說他死了,也有人說他成仙,更有人說他出家做了和尚。
總之,這二十年來,盧隱就如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得幹幹淨淨。
就連盧隱座下的四海龍王和兩大神龍使,也形同失蹤,偶爾現身一次,卻也不是以海賊王的身份,而是以普通人身份出現在某地。
但即便是這樣,四海之中的所有大小海賊王,都十分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隻要沒有人親眼見到盧隱的屍體,盧隱就沒有死。
而隻要盧隱不死,四海之內,就不會有第二個海賊王敢自稱“四海神龍”。
二十年來,北海、渤海、東海、南海出了不少海賊王,尤其是東海。
可真要說起來,這些海賊王中的佼佼者,譬如說“海鷗王”蔡佛,與盧隱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
甚至可以說,隨便一個龍王,都能穩壓蔡佛一頭。
所以,有極少數有識之士曾經指出,說盧隱失蹤不為別的,就為有朝一日複出,而他一旦複出,四海龍王勢必會奉他之命收服四海當中的所有大小海賊,成為新一代海皇,且比當年的“海皇”孫波更具有統治力!
王默以前不知道盧隱的厲害,而今知道以後,不由震驚。
這個四海神龍如此厲害,當今武林,怕是沒人能與之比肩。
這倒不是說盧隱的武功已經是天下第一,而是說地位。
須知中原武林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過一個真正的武林盟主。
就拿日月聖地的不老聖人來說,也隻是正道名義上的盟主,邪道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但盧隱就不一樣,幾十年前,他就有四海神龍之名,沒有一個人敢反對,或者反對的人都被他殺了,毫無反抗力。
試問不老聖人能有這種掌控力嗎?
別說邪道了,就連正道,不老聖人也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統治。
當然,其中原因不是日月聖地不夠強大,而是還不足以強大到可以滅掉少林派和武當派的地步!
少林派底蘊深厚,又有誰清楚其內部到底隱藏著多少高僧?在少林派的曆史上,也不知經曆了多少劫難,但能延續至今,豈是僥幸?
武當派雖然立派不過一百七十餘年,底蘊比不上少林派,但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乃武林數百年來的神級大宗師,百年前就已是“入神”高段,幾近真仙之身。
雖然有人說張三豐已經死於十一年前,享壽二百一十八歲,可張三豐早已形同真仙。
既為真仙,兩百多年豈非短命?
所以許多人不信張三豐當真會死。
此老不死,誰敢滅武當派?
怕是日月聖地的始祖,也不敢說這等大話。
“風老前輩。”王默說道,“據我所知,四海神龍盧隱好像要複出了。”
“你聽誰說的?”風昆吾神色微變。
於是,王默就把昨天發生在岑香樓的事說了。
風昆吾聽後,神色十分凝重,半響沒有吭聲。
事實上,他已經知道盧隱要複出,但這件事除了他和悟空大師之外,就隻有盧隱的手下知道。
但這個消息已經傳了出去,說明是盧隱故意讓手下放出來的。
盧隱這麽做,肯定有理由!
“七月初七,東海空明,龍王升座,四海浪平。”風昆吾緩緩說道,“看來盧隱與悟空大師這一戰,不但會關係到少林派的千年聲譽,還會關係到整個中原武林。”
王默大吃一驚:“什麽?悟空大師要與盧隱決戰?”
風昆吾見他反應這麽大,有點詫異,問道:“小兄弟,你認識悟空大師?”
王默點頭道:“認識。”
“難怪你會如此吃驚。”風昆吾道,“前段時間,我有幸見到了這位少林派的第一高手。”
王默憋了一會,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盧隱是誰?
這個問題對於許多人來說很可笑。
因為隻要是生活在沿海的人,但凡有點年紀,或多或少都聽說過這位素有“四海神龍”之名的超級大海賊王!
一千多年前,中原大地正處於東晉十六國時期。
因為東晉統治的部分地區在江東,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而江東又稱江左,所以江左又可以用來代指東晉。
其時,有一個名叫孫恩的道士,乃江左世家子弟。
他有個叔叔,名叫孫泰。
孫泰有個師父,名叫杜明師,錢塘(浙江杭州)人,乃五鬥米道教主。
杜明師死後,孫泰繼任教主之位,廣收教徒,遍及南方。
有一年,孫泰見有個大臣舉兵對抗朝廷,覺得朝廷要完,就想作亂,結果尚未舉兵,就被人揭發,被誅殺。
雖然有人說孫泰“蟬蛻登仙”了,但孫泰一死,教主之位就落到了孫恩身上。
孫恩起先打不過朝廷,被迫遁入海上,成為了“海賊王”。
此後,孫恩勢力發展壯大,眾至數萬,由海上攻入內陸,占據了不少地方。
隔年,孫恩兵力猛增,鼎盛時多達數十萬,自號征東將軍,又被尊為“長生人”。
然而好景不長,三年後,孫恩屢敗屢戰,最終慘敗,隻剩下數千人,居然投海自盡。
他的弟子不相信他死了,說他是“水仙”,已經成了仙人。
反正此人海上反亂之事,被人稱為“中原海寇之始”,算得上海盜祖師。
一百多年前,正是元末明初時期,海上出了一個海賊王,名叫孫明。
此人自稱是孫恩後代,早年曾與元廷打過幾次,雖然都敗了,但很讓元廷頭疼。
大明建國後,孫明成為了最強大的海賊王,其麾下有張士誠、陳友諒、方國珍的許多部下,而這三個人都是曾與朱元璋爭過天下的一方霸主。
孫明有一個兒子,叫做孫波。
此人天賦極高,在孫明死後成為了海上最有權力的海賊王,被尊為“海皇”。
據說孫波威名最強之時,四海都要聽令,海皇令所到之處,敢有不聽者,第二天就會身首異處。
蔡佛的祖父當年想做海皇,結果被孫波打敗,直到孫波第一次退隱,蔡佛的老子蔡絕才敢在海上露麵,自號“海鷗王”。
那一年,南海出了一個海賊,名叫陳祖義。
據說陳祖義是孫波門下弟子,短短不過數年,他就成為了南海最強的海賊王,南海的其他海賊都要聽他號令。
朱元璋聽說陳祖義與朝廷為敵,懸賞幾十萬兩白銀捉拿此人,但此人武功高強,誰也奈何不了。
後來“海皇”孫波複出,號令四海,陳祖義才收斂了一段時間,隱匿在一個名叫滿剌加的地方(即馬六甲),養精蓄銳。
幾年後,“海皇”孫波第二次退隱。
等朱元璋死後,朱棣與皇侄朱允炆大戰,史稱靖難之役。
陳祖義見有機可乘,就想入主中原。
可是他低估了大明國力,派出的先鋒被打得一個不剩,便隻好安心做南海的大海賊。
等朱棣成為皇帝以後,想要收服陳祖義,但陳祖義卻想讓朱棣封自己為“南海王”。
朱棣一怒之下,派大內高手跑去南海刺殺陳祖義,結果所有大內高手都是有去無迴。
為此,朱棣還曾懸賞數百萬兩白銀活捉陳祖義。
在此期間,不知為何,“海皇”孫波再度複出,與中原武林各門各派為敵,並聲稱要滅掉日月聖地。
此時的“海皇”孫波,已九十出頭,手底下有許多高手,個個都能稱為“海賊王”。
陳祖義原本是孫波門下,隨著孫波一聲令下,他便率眾加入了孫波的隊伍。
兩年後,孫波突然失蹤,有人說他與少林派的一位神僧同歸於盡,也有人說他中了日月聖地的埋伏,被日月聖地的六大高手合力擊殺。
反正從那之後,世上再也沒有“海皇”孫波這個人,也沒有第二個海賊王敢自稱“海皇”。
孫波失蹤之前,其座下有一個名叫盧隱的人,年紀不大,但武功高強,能力出眾,許多海賊都服他。
傳說這個盧隱是盧循的後代,而盧循是東漢名儒盧植的後人,娶了孫恩的妹妹,也就是孫恩的妹夫。
孫恩當年稱霸海上,盧循曾是得力助手。
孫恩跳海自殺後,盧循得到了孫恩數千部下擁戴,讓他做了首領。
此後十年間,盧循發展壯大,雖比不上孫恩,但手底下也有十多萬人馬,曾自封平南大將軍,占據嶺南八年,強橫一時。
詭異的是,盧循後來慘敗,結局也是投水自盡。
反正這個盧隱被說成是盧循的後人,他跟隨孫波做海賊,就如同盧循當年跟隨孫恩作亂一樣。
孫波失蹤後,有人提議讓盧隱做“海皇”,然而這個提議遭到許多人反對,認為他太年輕,沒資格做“海皇”,況且“海皇”隻有一個,那就是孫波,誰也不能當第二個“海皇”。
鬧了兩個月,群龍無首之下,孫波建立的“海上王國”分崩離析,不複從前。
那陳祖義本來想當“海皇”,可一來他與盧隱有過節,二來得不到孫波最信任的三個老家夥擁護,便率眾返迴南海,跑去一個名叫“三佛齊”的地方,並做了一個名叫“渤林邦國”的國王。
那一年,鄭和下西洋。
陳祖義知道鄭和是朱棣的寵臣,而他又是朱棣的“老對手”,便率眾重操舊業,計劃打劫大明海船。
不過他知道大明船隊厲害,沒有直接對上,而是用了詭計,那就是詐降。
然而鄭和早已識破他的詭計,加上有高人相助,不過幾日,原本稱霸南海一時,自封“南海王”的陳祖義,損失了幾千人,而他自己呢,卻被人重傷,做了俘虜。
朱棣原本懸賞數百萬兩白銀活捉陳祖義,隻因活捉陳祖義的人是鄭和,懸賞之事就不了了之。
不過據說,當年重傷陳祖義的那個人,就是盧隱。
但也有人說了,以盧隱當年的武功,根本打不過陳祖義,陳祖義之所以會被盧隱重傷,完全是因為朱棣這次派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幹掉陳祖義,早已在船隊裏安排了幾十個大內高手假扮官兵,陳祖義武功雖高,架不住人多,後又被盧隱偷襲,才會被俘。
陳祖義後來被押去京城砍了頭。
不過陳祖義有一個門下弟子,當年僥幸逃脫,隱匿了十多年,最後召集老部下,死灰複燃,危害雖遠比不上陳祖義當年,可也為禍一方。
就在陳祖義死後不久,孫波最信任的那三個老家夥,先後在北海、渤海、東海死掉,而背後都有盧隱的影子。
是故,江湖開始流傳一個“謠言”,說孫波是被陳祖義四人出賣害死的,盧隱為了給孫波報仇,就利用各種手段除掉了他們。
二十年後,一度失蹤無影的盧隱突然出現於東海某座海島,收服了一個海賊王。
此後幾年裏,盧隱又收服了三個海賊王。
從此,盧隱就有了“四海神龍”之名,而被他收服的四個海賊王,合稱“四海龍王”。
許多人都以為盧隱要做“海皇”,但不知怎麽迴事,盧隱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一直未與中原武林起什麽大衝突。
二十年前,盧隱失蹤了,有人說他死了,也有人說他成仙,更有人說他出家做了和尚。
總之,這二十年來,盧隱就如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得幹幹淨淨。
就連盧隱座下的四海龍王和兩大神龍使,也形同失蹤,偶爾現身一次,卻也不是以海賊王的身份,而是以普通人身份出現在某地。
但即便是這樣,四海之中的所有大小海賊王,都十分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隻要沒有人親眼見到盧隱的屍體,盧隱就沒有死。
而隻要盧隱不死,四海之內,就不會有第二個海賊王敢自稱“四海神龍”。
二十年來,北海、渤海、東海、南海出了不少海賊王,尤其是東海。
可真要說起來,這些海賊王中的佼佼者,譬如說“海鷗王”蔡佛,與盧隱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
甚至可以說,隨便一個龍王,都能穩壓蔡佛一頭。
所以,有極少數有識之士曾經指出,說盧隱失蹤不為別的,就為有朝一日複出,而他一旦複出,四海龍王勢必會奉他之命收服四海當中的所有大小海賊,成為新一代海皇,且比當年的“海皇”孫波更具有統治力!
王默以前不知道盧隱的厲害,而今知道以後,不由震驚。
這個四海神龍如此厲害,當今武林,怕是沒人能與之比肩。
這倒不是說盧隱的武功已經是天下第一,而是說地位。
須知中原武林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過一個真正的武林盟主。
就拿日月聖地的不老聖人來說,也隻是正道名義上的盟主,邪道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但盧隱就不一樣,幾十年前,他就有四海神龍之名,沒有一個人敢反對,或者反對的人都被他殺了,毫無反抗力。
試問不老聖人能有這種掌控力嗎?
別說邪道了,就連正道,不老聖人也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統治。
當然,其中原因不是日月聖地不夠強大,而是還不足以強大到可以滅掉少林派和武當派的地步!
少林派底蘊深厚,又有誰清楚其內部到底隱藏著多少高僧?在少林派的曆史上,也不知經曆了多少劫難,但能延續至今,豈是僥幸?
武當派雖然立派不過一百七十餘年,底蘊比不上少林派,但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乃武林數百年來的神級大宗師,百年前就已是“入神”高段,幾近真仙之身。
雖然有人說張三豐已經死於十一年前,享壽二百一十八歲,可張三豐早已形同真仙。
既為真仙,兩百多年豈非短命?
所以許多人不信張三豐當真會死。
此老不死,誰敢滅武當派?
怕是日月聖地的始祖,也不敢說這等大話。
“風老前輩。”王默說道,“據我所知,四海神龍盧隱好像要複出了。”
“你聽誰說的?”風昆吾神色微變。
於是,王默就把昨天發生在岑香樓的事說了。
風昆吾聽後,神色十分凝重,半響沒有吭聲。
事實上,他已經知道盧隱要複出,但這件事除了他和悟空大師之外,就隻有盧隱的手下知道。
但這個消息已經傳了出去,說明是盧隱故意讓手下放出來的。
盧隱這麽做,肯定有理由!
“七月初七,東海空明,龍王升座,四海浪平。”風昆吾緩緩說道,“看來盧隱與悟空大師這一戰,不但會關係到少林派的千年聲譽,還會關係到整個中原武林。”
王默大吃一驚:“什麽?悟空大師要與盧隱決戰?”
風昆吾見他反應這麽大,有點詫異,問道:“小兄弟,你認識悟空大師?”
王默點頭道:“認識。”
“難怪你會如此吃驚。”風昆吾道,“前段時間,我有幸見到了這位少林派的第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