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默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英雄”。


    畢竟想要做“英雄”,得付出巨大代價。


    但迴到刀劍房的他,赫然成了幾十名師兄眼中的“小英雄”。


    這幾天來,大家都在議論他的英雄事跡,包括那三位刀劍房的門麵人物。


    以至於戰平了“一房”四大高手之一的許滸,都被他們給忘了。


    對此,許滸有點妒忌。


    不過許滸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況且他還是王默的“哥們”,絕不會因為妒忌與王默絕交。


    相反,他對王默的妒忌很特別。


    因為王默這次風頭出大了,大家都圍著王默轉,他幾次想靠近王默都被擠開了。


    “你們這些見風使舵的家夥,以前都說我是最帥的,現在居然把我說成了第二帥。哼,不管你們怎麽討好王默,他都是我的,的好哥們,你們誰也別想搶走他。”


    許滸不服氣的想。


    好不容易等刀劍房的師兄弟們全都走了,王默才能與許滸麵對麵交談。


    不過兩人說著說著,就覺得氣氛有些尷尬,不是你恭維我,就是我恭維你,客套而又老套。


    直到許滸伸手拍了拍王默肩頭,以兄長般的語氣告誡他不要驕傲,要向自己學習以後,兩人的關係才又恢複到從前。


    “許師兄,我不在的這幾天,你獨守空房,是不是很寂寞啊?”王默笑道。


    “你這麽說,那就是小看我了,我壓根兒就沒迴來。”許滸滿臉得意。


    “怎麽?許師兄出去了?”


    “我戰平了‘一房四子’中的鐵師兄,李師叔特地給我放了幾天假,我還不得出去好好玩一次?”


    “那你都去了什麽地方?”


    “杭州城有那麽多好去處,光是一個西湖,我就逛了一整天,還特地去憑吊了一位大英雄。”


    王默詫道:“哪位大英雄?”


    “嶽飛啊。”


    “啊,原來是嶽飛。我以前聽……聽我一位叔叔說過,嶽飛是位頂天立地,精忠報國的大英雄,隻可惜我來的時候時間緊迫,尚未去西湖邊憑吊他。以後有機會,我肯定得去。”


    許滸笑了笑,說道:“對每個江湖中人來說,到西湖若不去憑吊嶽飛,那就不算江湖中人。可是有一位大英雄,也值得我們去憑吊他。”


    “西湖邊還有第二位大英雄嗎?”


    “當然有。這位大英雄的名氣雖然比不上嶽飛,但他堪稱當代嶽飛,我敢說,他是嶽飛之後的唯一真英雄,以後也不可能有。”


    王默甚是吃驚,問道:“這位大英雄是誰?”


    “他就是於公,名諱於謙。”許滸收起笑意,神色肅然。


    “於謙?”王默覺得這名字有點耳熟,但一時之間,想不起什麽時候聽說過。


    許滸壓低聲音道:“這位於公曾有功於社稷,結果後來被冤殺,天下無不為之悲痛。要說當今天子還有點功德的話,那就是為這位大英雄平冤昭雪,恢複官職。


    不過這幾年來,天子因為寵信了一幫奸宦讒臣,迷信長生不老之術,居然想煉製什麽不死仙丹,弄得烏煙瘴氣。


    有人多次上書在杭州為於公修座祠堂,以此感召天下,振奮人心,清掃奸邪,隻因言辭激烈了點,就被天子革除官職,差點下了錦衣衛獄,實是聞著傷心,聽者落淚。”


    王默聽到這裏,猛然想起一件事。


    有一年,他曾聽何衝無意中提起一個名叫於謙的大官,說這位於大人為國為民,曾誓死保衛京城,將北邊的瓦剌大軍擊退,才得以保全山河疆土,後來不知什麽原因被“小人”害死。


    何衝提到於謙的時候,臉上全是敬意,他當時年幼,不懂這些東西,但於謙這個名字,卻已記在心中。


    而今,他終於想起了這個於謙就是許滸所說的於公。


    隻聽許滸緩緩低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於公十幾歲時寫下的詩作,也是於公一生寫照。可歎於公死後,孤墳三台山,憑吊之人寥寥無幾,就連他在杭州的故居,也被劃為禁地,連家屬也不讓進。”


    王默聽了,默然不語。


    對於這等偉人,所有言語都是蒼白無力的。


    突然,許滸也不知想到了什麽,麵色轉為歡愉,笑道:“王師弟,我這次外出,遇到了一個大人物,你猜是誰?”


    王默愣了愣,說道:“許師兄,你這不是為難我嗎?天下大人物那麽多,許多我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猜了。”


    許滸嗬嗬笑道:“這個大人物就是少林羅漢堂的首座悟空大師。”


    “悟空大師?”


    “這位大師素有‘禪武子’之名,武功蓋世。我遇到他的時候,並不知道他是誰,等我知道以後,他早已離開。如果我早知道他是誰,說不定能得到他的指點,哪怕隻是幾句話,也能讓我獲益終生。”


    “這位大師真有這麽厲害?”


    “那是當然。傳說他的段位早已踏入‘坐照’之境,乃正道六大高手之一,就連少林派掌門,單論武功,也遜他幾分。”


    王默十分好奇,問道:“正道六大高手是哪六位?”


    許滸反問:“你沒聽說過?”


    “小弟孤陋寡聞。”


    “那你聽好了,正道六大高手分別是悟空大師、武當掌門、莊主、皇老閣閣主,以及天山雪裏紅和南海天隱刀。”


    “沒有日月聖地的人嗎?”


    許滸聽了這個提問,便用怪異地眼神望著他,說道:“日月聖地的日月聖主功力參化,據說天下無人能敵,無論是江湖聲望還是武林地位,均要高出六大高手一籌,所以不入選。”


    “原來如此。”王默恍然大悟。


    “王師弟,跟你說了這麽多,我早已餓了,咱們先去填飽肚子再說。”


    “好。”


    當下,兩人離開居所,往食堂方向走去。


    第二天,王默開始了新一輪練功,而這次練功主要是提升他的段位。


    說來實在嚇人。


    自從他在擂台上悟出那招刺破史驚濤胸口衣衫的劍法以後,他就好像開悟了似的,僅僅一個多月時間,他的段位竟然從“若愚”初段連升四級,到了鬥力中段。


    對此,宋康隻有一個評價,那就是這小子“以劍悟道”,不敢說前無古人,但近百年裏,尚未有一人能做到。


    在此期間,王默對於武道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原來武道段位並非自古就有。


    五代十國以前,天下並未有段位之分。


    直到宋初,有位自稱“武公子”的高人,專研武學數十年,首次為習武之人劃分層次段位。


    剛開始的時候,許多武林高手都覺得此舉很可笑,但是後來,所有武林高手都默認了。


    而更驚奇的是,這位“武公子”雖是學究天人,但他居然不懂武功,最後死在了一個九流劍客劍下。


    自從有了段位之分,每個習武之人都想成為入神級高手。


    但數百年來,拋開那些隱世不知名的人外,能得“入神”者,不過三十餘人。


    而最後能問鼎“入神“高段的絕代人物,僅隻有三人,其中一位便是武當派的開山祖師張三豐。


    相傳,兩百多年前,也就是南宋初期,乃武學宗師風起雲湧之時,近三十年裏,竟相繼出現了二十多位“入神”段位高手。


    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武林正邪不分,黑白混雜,所謂強者為尊,敗者為奴,每天都會有人為了爭奪地盤,互相攻殺,死傷無數。


    據不完全統計,三十年裏,死於武林紛爭的江湖中人,多達三十餘萬。


    大概也就是一年十萬,一月九千,一天三百。


    說是血流成河,想來也不過份。


    近百年來,天下知名人物當中,除了日月聖主不老聖人之外,據說有數十位“坐照”高段的絕頂高手,都倒在了“入神”之外。


    換言之,日月聖主是唯一踏入入神的高手,但也隻是傳說。


    事實到底怎樣,無人可以證明。


    除非不老聖人可以擊殺“邪尊”梅逴龍!


    但邪尊一直活得好好的,所以許多人,尤其是邪道中人,都不相信不老聖人已經入神。


    但有一點,要說現今武林誰還能稱得上第一人,除了不老聖人之外,沒人可以挑戰。


    有人問了,既然不老聖人這麽厲害,為什麽不親手滅了邪尊?


    有人迴答,不老聖人要是殺了邪尊,他自己也絕對活不過三年。


    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是這個道理。


    何況以邪尊詭異莫測的實力,真要力拚到底,不止能損不老聖人八百,至少也得九百,甚至是九百五十。


    不老聖人雖然有聖人之名,但他並非真正的聖人,所以還做不到拋開生死,不計一切。


    ……


    農曆十月天,天氣已是漸冷,江南雖是好風光,但免不了會受到寒意的侵襲。


    位於杭州城北幾十裏外的“梅山”一帶,遠遠望去,景象略顯蕭瑟。


    這是一個頗為尷尬的季節。


    但尷尬的不止物,還有人。


    有位酒鬼喝多了,居然偷偷溜進了刀劍房,滿身酒氣的站在一棵梅樹下撒尿。


    結果這一幕被正好路過的王默看到了。


    “你!”王默趕上前去,滿臉浩然正氣,“為什麽要到此小解?這裏可不是茅廁!”


    “我。”酒鬼解決人生大事以後,渾身輕鬆,轉身噴出一大股酒味,“人有三急,急起來到處都可以是茅廁。”


    “是你?”王默看清酒鬼的樣子以後,不禁呆了呆。


    “呃,你認識我?”酒鬼打個酒嗝,努力睜大眼睛望著王默,想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認識對方。


    可是,他沒有認出來,或者說,他早已把自己見過王默的事給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魔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魔聖並收藏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