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漫天,漢成帝緩緩在庭院中踱步。他翹首望著天上飄舞著的鵝毛大雪,心中若有所思。雖說年過不惑,可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多。身後無子嗣,朝政不知托付何人,對麵的佳人卻是根本不理解自己。漢成帝此刻真正的感覺到孤家寡人的意義。
漢成帝走到昭陽宮前,宮門緊閉。門前積雪仿佛從無人打掃一般。寒風蕭瑟,廝打在漢成帝的臉頰之上。王處提著錦袍速步跟上,披在了漢成帝的身上,說道:“皇上!外麵風大,還是迴去吧。”
漢成帝不語,遲疑地望著緊閉的昭陽宮門。許久,高聲叫道:“班婕妤!你真的要做到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嗎?朕有何過?有何過?”
四周一片寂靜,除了迴音,沒一人迴應。
“哈哈哈……”漢成帝發出一聲肆虐的慘笑聲,“沒錯,我們的孩兒是朕害死的,但方士說,這孩兒是犯母之命,留不得……”
宮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素袍女子站在宮門前,冷豔的麵孔上透著一絲絲的哀怨,卻難以掩蓋住一位絕色佳人的姿色。這個女人正是獨守昭陽宮三年的班婕妤。隻見她雙手交與腹前,慢慢走出宮門。冷冷地雙目死死地瞪著漢成帝。
“犯母之命是方士說的,還是趙飛燕說的?”班婕妤冷聲道。
“你……你怎麽會這般說……”漢成帝道。
“迴答我,究竟是不是趙飛燕說的。”班婕妤一字一頓,話語中透滿了層層的哀怨。
漢成帝低下頭,輕聲說道:“是方士說的,不關飛燕的事。”
“你又在騙我,你一直都在騙我……皇上,夫妻情分不顧,臣妾不怨你。這對皇上來說,二十年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不顧親情親手嗜殺繈褓之中的幼子,亙古未有呀!”班昭儀說著,聲音有些哽咽了。轉過身去,揮袖擦淚。
漢成帝走上前,欲從身後抱過班婕妤,班婕妤轉身閃開,冷冷地望著漢成帝,道:“臣妾願老死深宮,也不願讓殺子的兇手碰一下。”
漢成帝怒視著班婕妤,叫道:“好!好啊!你說朕不念及舊情,朕若是不念及舊情早就把你父親殺了!哪會等著你來數落朕的罪過!”
班婕妤一驚,但想得一定是漢成帝以此為口實逼自己就範,隻是淡淡說道:“父親隻是個文人,從不過問朝政。皇上沒有理由殺他。”
“他若是老實本分的文人,朕自然不會動他!可他不知自重,硬要和一些權臣交往,以學術研討之名,妄批朝政!實在大逆不道!”漢成帝高聲大嚷,越說越怒,轉身揮袖離去。
雪地之中隻留下班昭儀一人,她望著那個男人遠去的身影,心中隻有怨,卻早已沒有了恨。
王處輕聲道:“天下事,不如人意的,也是常有。皇上貴為一國之君,卻連麵前的兩碗水都端不平,他的苦,向誰訴呢?”
此言一畢,班婕妤淚水滑落,隻見她仰天哭訴道:“圭兒……我的圭兒,我對不起你啊……”
次日清晨的未央宮,從司馬門而入,過了東闕,便是宣室。曆來朝官入了東闕便是在宣室之內候旨,在宣室將上書傳與宣室書吏宦官,由宦官向上傳達,最後由皇帝下旨宣布詔見。
而早晚朝議,諸官在卯時入司馬門在宣室等候,時至辰時陸續按品級入前殿跪候。辰時一刻,皇帝從清涼殿至前殿,開始早朝。自漢成帝三年前移駕太液庭,朝議就此停滯。大小政務,除卻軍政大事要入太液庭與漢成帝相商,其它事務全由許嘉王鳳等老臣相商協定。
剛過辰時,從宣室到前殿,一條寬廣大道。道路上明顯有方才清掃過的雪跡,青黑色的青石板上尚有絲絲的斑駁。一位身披黑色朝服的男子手持玉圭速步從宣室往前殿的方向走來。隻見他麵色莊重,雙目微凸,麵色極白,腮下留有稀少的胡須,看年紀好似剛過而立之年,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疲憊。
男子走到了前殿之前,曲腿跪下,雙手舉起玉圭高過冠頂,口中高唿道:“臣光祿大夫王莽求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前殿的門“吱呀——”開了,王處從殿中走了出來,臉頰微微有汗水流過,見到這王莽,連忙迎上前來,欲要扶起王莽。王莽卻是紋絲不動,口中依舊叫道:“臣王莽求見陛下!”
王處麵色有些犯難,說道:“王大夫,你不會不知道,陛下……不在未央宮吧!”
王莽不語,依舊是雙手高舉著玉圭,雙目堅定地直視著前方。
王處歎一聲:“你若找陛下,大可前往太液庭,何必在這裏碰壁呢?”
“朝臣覲見陛下的地方是在未央宮,什麽太液庭,恕本官不知!”王莽開口道。
“你……”王處有些惱怒,自受封為中書謁者令二十年來,在宮中幹兒子幹孫子數不勝數。尚還無人敢這樣的對自己直來直去的說話,而眼前的這個王莽,向來都是對同僚和顏悅色,極為謙恭。卻不知今日是怎麽了。
“王大夫!你還是先起來吧!有什麽事告訴老奴,老奴替大夫跑跑腿,稟報陛下!如何?”王處仍是強忍怒氣,柔聲道。
王莽道:“公公隻需告訴陛下,臣光祿大夫王莽在未央宮跪候聖駕,陛下一日不來,臣便跪一日,陛下十日不來,臣便跪十日。直跪到陛下聖駕駕到!”
王處有些遲疑了,他清楚漢成帝的脾氣,如此的直言威脅一國之君,看來這個王莽活得不耐煩了……
王處無奈,他雖說有些氣惱,但他知道王莽是國之重器,是朝廷之中為數不多的可倚仗的賢臣,就算心裏有些怒氣,此刻也隻能為王莽跑腿了。王處離了未央宮,向著建章宮而去。
昭陽宮東,桂宮西樓。
王處自行上了西樓,眼見得漢成帝仍舊是手持朱筆站在窗台欄杆前的屏風處樂此不疲的書寫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八個字。心下裏不知該如何開口,向漢成帝說未央宮王莽的事。
“王處!出什麽事了?”正在屏風前書寫著地漢成帝猛然停了筆,轉身望著王處道。
王處苦苦一笑,道:“什麽事都瞞不過皇上!到是出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正想著要不要告訴皇上……”
漢成帝微微一笑,提著朱筆,走到案前,伸手提筆在麵前天平上的其中一碗水中沾了沾,口中說道:“什麽可大可小,說來聽聽吧。”
“本是小事,本不應該驚動皇上!老奴這就叫底下人處置了!”王處想到此事完全可以讓侍衛將王莽亂棍打出未央宮。漢成帝難得有此刻的好心情,若是因此事驚擾龍顏,實在不好。說著,轉身正要離去。
“慢著!”漢成帝叫住了王處,放下手中朱筆,起身走到王處麵前,“王處,你在朕的身邊也有二十年了!你想什麽,朕豈有不知?未央宮那邊你每日都會去……別人不知,難道朕不知嗎?”
王處一驚,連忙跪下不停地叩頭。口中驚唿道:“老奴隻是每日清掃前殿,別無他意呀!皇上饒命!”
“前些日子,你因黃門令蘇相擅自做主將未央宮宮女宦官全部調到了桂宮當差,便貶去了蘇相的黃門令的職務,好不威風呀!啊?中書謁者令大人?不對,應該是‘三宮巡檢使’大人!”
“皇上,老奴有罪!”王處顫聲道。
“你在別人的眼中是幹爹幹祖宗的可以當得他們的家,但是你能當得了朕的家嗎!!”漢成帝嚷聲道。
王處隻顧叩頭,不敢言語。
漢成帝叫道:“說吧,未央宮那邊出了什麽事?”
王處道:“光祿大夫王莽跪在前殿,求見皇上!”
隻聽啪的一聲,漢成帝手中的朱筆硬聲的被掰成兩段,隻見漢成帝半晌不語,慢慢走到案前,歎了一聲,道:“他王莽是在脅迫朕呐!”
王處叩首道:“老奴以為,光祿大夫定是有要緊事覲見皇上!否則……”
“夠了!”漢成帝吼聲打斷了王處的話,“他王莽什麽意思朕不知道嗎?名不正則言不順……他嫌朕這桂宮名不正言不順!好哇!他王莽做到今天的光祿勳就名正言順了嗎!他是想步劉向的後塵嗎!”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漢成帝氣的在室內來迴穿梭,手指著王處,說道:“你告訴王莽,就告訴他,朕不怕他威脅!他要跪,好哇!朕讓他跪,若能跪死,朕讓宣室備一口棺材,當是朕賞賜給他的!”
王處叩首,起身拜退道:“老奴遵旨!”
漢成帝遲疑了一下,指著王處道:“迴來——”
王處望著漢成帝,不知其意。
漢成帝揮手擊落了案上的天平,兩碗朱紅色的水灑落在案上地上,口中叫道:“走——”
“皇上這是要去哪……”
“去未央宮呀!真的要等到那廝跪死在前殿嗎?朕可舍不得那口棺材!”漢成帝嚷嚷道。
王處撲哧一下,捂嘴笑了:“老奴猜是,皇上舍不得這位國之棟梁吧!”
“多嘴!該掌嘴!”漢成帝迴頭斥罵道。
“是……老奴掌嘴……”王處收起了笑,低聲道。
未時剛過,旭日高照。未央宮簷上的積雪已經漸漸融化。陽光有些刺眼,四處裏有些春意複蘇的氣息正悄悄盎然。
龍輦進了進了東闕,漢成帝下了龍輦,望著麵前這座雄偉的漢宮,已是闊別了近三年的未央宮,依舊是在這旭日陽光之下,展現著擁有的光芒。
“大漢國祚所在……未央宮……”漢成帝長籲一聲,迴頭望著王處說道,“朕三年未至此處,這未央宮倒似往常一樣,其中可有你的功勞呀……”
王處欠身:“職責所在,不敢邀功!”
漢成帝淡然一笑,解下身上的披風交給王處,整整衣裝,徒步向未央宮前殿走去。王處尾隨其後,過了司馬門與宣室,隻見得一個身穿黑色朝服的男子跪未央宮前殿之前——此人正是王莽。漢成帝猛地一顫,未曾想此人竟在此跪了有一個時辰了。
漢成帝走到了王莽的麵前,環伺四周,淡然一句:“春寒料峭,光祿大夫這又是何苦呢?”
王莽不答漢成帝的話,隻是叩首一拜,高聲道:“臣光祿大夫王莽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成帝冷哼一聲,直步進了前殿。
漢成帝走到昭陽宮前,宮門緊閉。門前積雪仿佛從無人打掃一般。寒風蕭瑟,廝打在漢成帝的臉頰之上。王處提著錦袍速步跟上,披在了漢成帝的身上,說道:“皇上!外麵風大,還是迴去吧。”
漢成帝不語,遲疑地望著緊閉的昭陽宮門。許久,高聲叫道:“班婕妤!你真的要做到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嗎?朕有何過?有何過?”
四周一片寂靜,除了迴音,沒一人迴應。
“哈哈哈……”漢成帝發出一聲肆虐的慘笑聲,“沒錯,我們的孩兒是朕害死的,但方士說,這孩兒是犯母之命,留不得……”
宮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素袍女子站在宮門前,冷豔的麵孔上透著一絲絲的哀怨,卻難以掩蓋住一位絕色佳人的姿色。這個女人正是獨守昭陽宮三年的班婕妤。隻見她雙手交與腹前,慢慢走出宮門。冷冷地雙目死死地瞪著漢成帝。
“犯母之命是方士說的,還是趙飛燕說的?”班婕妤冷聲道。
“你……你怎麽會這般說……”漢成帝道。
“迴答我,究竟是不是趙飛燕說的。”班婕妤一字一頓,話語中透滿了層層的哀怨。
漢成帝低下頭,輕聲說道:“是方士說的,不關飛燕的事。”
“你又在騙我,你一直都在騙我……皇上,夫妻情分不顧,臣妾不怨你。這對皇上來說,二十年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可不顧親情親手嗜殺繈褓之中的幼子,亙古未有呀!”班昭儀說著,聲音有些哽咽了。轉過身去,揮袖擦淚。
漢成帝走上前,欲從身後抱過班婕妤,班婕妤轉身閃開,冷冷地望著漢成帝,道:“臣妾願老死深宮,也不願讓殺子的兇手碰一下。”
漢成帝怒視著班婕妤,叫道:“好!好啊!你說朕不念及舊情,朕若是不念及舊情早就把你父親殺了!哪會等著你來數落朕的罪過!”
班婕妤一驚,但想得一定是漢成帝以此為口實逼自己就範,隻是淡淡說道:“父親隻是個文人,從不過問朝政。皇上沒有理由殺他。”
“他若是老實本分的文人,朕自然不會動他!可他不知自重,硬要和一些權臣交往,以學術研討之名,妄批朝政!實在大逆不道!”漢成帝高聲大嚷,越說越怒,轉身揮袖離去。
雪地之中隻留下班昭儀一人,她望著那個男人遠去的身影,心中隻有怨,卻早已沒有了恨。
王處輕聲道:“天下事,不如人意的,也是常有。皇上貴為一國之君,卻連麵前的兩碗水都端不平,他的苦,向誰訴呢?”
此言一畢,班婕妤淚水滑落,隻見她仰天哭訴道:“圭兒……我的圭兒,我對不起你啊……”
次日清晨的未央宮,從司馬門而入,過了東闕,便是宣室。曆來朝官入了東闕便是在宣室之內候旨,在宣室將上書傳與宣室書吏宦官,由宦官向上傳達,最後由皇帝下旨宣布詔見。
而早晚朝議,諸官在卯時入司馬門在宣室等候,時至辰時陸續按品級入前殿跪候。辰時一刻,皇帝從清涼殿至前殿,開始早朝。自漢成帝三年前移駕太液庭,朝議就此停滯。大小政務,除卻軍政大事要入太液庭與漢成帝相商,其它事務全由許嘉王鳳等老臣相商協定。
剛過辰時,從宣室到前殿,一條寬廣大道。道路上明顯有方才清掃過的雪跡,青黑色的青石板上尚有絲絲的斑駁。一位身披黑色朝服的男子手持玉圭速步從宣室往前殿的方向走來。隻見他麵色莊重,雙目微凸,麵色極白,腮下留有稀少的胡須,看年紀好似剛過而立之年,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疲憊。
男子走到了前殿之前,曲腿跪下,雙手舉起玉圭高過冠頂,口中高唿道:“臣光祿大夫王莽求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前殿的門“吱呀——”開了,王處從殿中走了出來,臉頰微微有汗水流過,見到這王莽,連忙迎上前來,欲要扶起王莽。王莽卻是紋絲不動,口中依舊叫道:“臣王莽求見陛下!”
王處麵色有些犯難,說道:“王大夫,你不會不知道,陛下……不在未央宮吧!”
王莽不語,依舊是雙手高舉著玉圭,雙目堅定地直視著前方。
王處歎一聲:“你若找陛下,大可前往太液庭,何必在這裏碰壁呢?”
“朝臣覲見陛下的地方是在未央宮,什麽太液庭,恕本官不知!”王莽開口道。
“你……”王處有些惱怒,自受封為中書謁者令二十年來,在宮中幹兒子幹孫子數不勝數。尚還無人敢這樣的對自己直來直去的說話,而眼前的這個王莽,向來都是對同僚和顏悅色,極為謙恭。卻不知今日是怎麽了。
“王大夫!你還是先起來吧!有什麽事告訴老奴,老奴替大夫跑跑腿,稟報陛下!如何?”王處仍是強忍怒氣,柔聲道。
王莽道:“公公隻需告訴陛下,臣光祿大夫王莽在未央宮跪候聖駕,陛下一日不來,臣便跪一日,陛下十日不來,臣便跪十日。直跪到陛下聖駕駕到!”
王處有些遲疑了,他清楚漢成帝的脾氣,如此的直言威脅一國之君,看來這個王莽活得不耐煩了……
王處無奈,他雖說有些氣惱,但他知道王莽是國之重器,是朝廷之中為數不多的可倚仗的賢臣,就算心裏有些怒氣,此刻也隻能為王莽跑腿了。王處離了未央宮,向著建章宮而去。
昭陽宮東,桂宮西樓。
王處自行上了西樓,眼見得漢成帝仍舊是手持朱筆站在窗台欄杆前的屏風處樂此不疲的書寫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八個字。心下裏不知該如何開口,向漢成帝說未央宮王莽的事。
“王處!出什麽事了?”正在屏風前書寫著地漢成帝猛然停了筆,轉身望著王處道。
王處苦苦一笑,道:“什麽事都瞞不過皇上!到是出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正想著要不要告訴皇上……”
漢成帝微微一笑,提著朱筆,走到案前,伸手提筆在麵前天平上的其中一碗水中沾了沾,口中說道:“什麽可大可小,說來聽聽吧。”
“本是小事,本不應該驚動皇上!老奴這就叫底下人處置了!”王處想到此事完全可以讓侍衛將王莽亂棍打出未央宮。漢成帝難得有此刻的好心情,若是因此事驚擾龍顏,實在不好。說著,轉身正要離去。
“慢著!”漢成帝叫住了王處,放下手中朱筆,起身走到王處麵前,“王處,你在朕的身邊也有二十年了!你想什麽,朕豈有不知?未央宮那邊你每日都會去……別人不知,難道朕不知嗎?”
王處一驚,連忙跪下不停地叩頭。口中驚唿道:“老奴隻是每日清掃前殿,別無他意呀!皇上饒命!”
“前些日子,你因黃門令蘇相擅自做主將未央宮宮女宦官全部調到了桂宮當差,便貶去了蘇相的黃門令的職務,好不威風呀!啊?中書謁者令大人?不對,應該是‘三宮巡檢使’大人!”
“皇上,老奴有罪!”王處顫聲道。
“你在別人的眼中是幹爹幹祖宗的可以當得他們的家,但是你能當得了朕的家嗎!!”漢成帝嚷聲道。
王處隻顧叩頭,不敢言語。
漢成帝叫道:“說吧,未央宮那邊出了什麽事?”
王處道:“光祿大夫王莽跪在前殿,求見皇上!”
隻聽啪的一聲,漢成帝手中的朱筆硬聲的被掰成兩段,隻見漢成帝半晌不語,慢慢走到案前,歎了一聲,道:“他王莽是在脅迫朕呐!”
王處叩首道:“老奴以為,光祿大夫定是有要緊事覲見皇上!否則……”
“夠了!”漢成帝吼聲打斷了王處的話,“他王莽什麽意思朕不知道嗎?名不正則言不順……他嫌朕這桂宮名不正言不順!好哇!他王莽做到今天的光祿勳就名正言順了嗎!他是想步劉向的後塵嗎!”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漢成帝氣的在室內來迴穿梭,手指著王處,說道:“你告訴王莽,就告訴他,朕不怕他威脅!他要跪,好哇!朕讓他跪,若能跪死,朕讓宣室備一口棺材,當是朕賞賜給他的!”
王處叩首,起身拜退道:“老奴遵旨!”
漢成帝遲疑了一下,指著王處道:“迴來——”
王處望著漢成帝,不知其意。
漢成帝揮手擊落了案上的天平,兩碗朱紅色的水灑落在案上地上,口中叫道:“走——”
“皇上這是要去哪……”
“去未央宮呀!真的要等到那廝跪死在前殿嗎?朕可舍不得那口棺材!”漢成帝嚷嚷道。
王處撲哧一下,捂嘴笑了:“老奴猜是,皇上舍不得這位國之棟梁吧!”
“多嘴!該掌嘴!”漢成帝迴頭斥罵道。
“是……老奴掌嘴……”王處收起了笑,低聲道。
未時剛過,旭日高照。未央宮簷上的積雪已經漸漸融化。陽光有些刺眼,四處裏有些春意複蘇的氣息正悄悄盎然。
龍輦進了進了東闕,漢成帝下了龍輦,望著麵前這座雄偉的漢宮,已是闊別了近三年的未央宮,依舊是在這旭日陽光之下,展現著擁有的光芒。
“大漢國祚所在……未央宮……”漢成帝長籲一聲,迴頭望著王處說道,“朕三年未至此處,這未央宮倒似往常一樣,其中可有你的功勞呀……”
王處欠身:“職責所在,不敢邀功!”
漢成帝淡然一笑,解下身上的披風交給王處,整整衣裝,徒步向未央宮前殿走去。王處尾隨其後,過了司馬門與宣室,隻見得一個身穿黑色朝服的男子跪未央宮前殿之前——此人正是王莽。漢成帝猛地一顫,未曾想此人竟在此跪了有一個時辰了。
漢成帝走到了王莽的麵前,環伺四周,淡然一句:“春寒料峭,光祿大夫這又是何苦呢?”
王莽不答漢成帝的話,隻是叩首一拜,高聲道:“臣光祿大夫王莽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成帝冷哼一聲,直步進了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