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淵看見了林文溪。
他起初隻看見一個弓著腰的影子,他以為自己是勞累過度,起了幻覺,他努力勸誡自己不要被情緒蒙蔽頭腦,保持清醒,要保持清醒,他想著。當那個影子起身,手中捧起幾個土罐子時,趙淵甚至能清晰看見他眉梢中浸潤的汗滴,晶瑩剔透。那影子的主人許是有所覺察,側過臉來朝趙淵看著,麵色忽然變得蒼白,蒼白得將臉上的喜悅衝淡。土罐子差點掉落下去,他手忙腳亂地收拾著,不忘衝著趙淵欣喜甚至是幸福的微笑。隔著那片牆的窗戶,趙淵看見那斷壁殘垣後,林文溪就站在那裏,似乎從來都站在那,從最開始的開始,到最後的最後,他都站在那。
趙淵眼裏有了淚意,他拔腿衝向林文溪,卻搖搖晃晃地跑不穩當,側身摔在地上。趙淵觸摸著顫抖著的大地,眼前的牆土紛紛跌落,趙淵側身閃避,絕望地驚唿“不!”
大地痛苦地顫抖著,戰栗著,似是無法再承受世界某一個角落的重壓,這樣深沉著的痛楚迅速狠狠擊落在趙淵心中,他看見那片殘斷的牆壁,牆灰不斷震動,大塊大塊的磚頭如雨如淚般落下,塵埃四散,林文溪的背影一瞬時消失在煙塵之後。
趙淵發現自己被塞在一片漆黑之中,看不見任何物事,聽不見任何響動,良久,才聽得遙遙地有人在外麵指揮:“兩個救援同誌,一個戰地記者,傷者,還有剛才衝進去的男子,一起五個人堵在裏麵。”
“所有人,先撤離安全位置!”
震動持續著,趙淵尋到一張桌子,鑽入底下,背對著不知哪扇牆壁,眼淚嘩啦地流了下來。
“文溪——!”趙淵覺得心裏撕裂了一般地疼,這種疼痛他從未承受過,倘使有可能,他寧可死去,也不願再承受這樣的苦楚。
趙淵連聲唿喚林文溪的名字,他覺得他還有很多話沒有對林文溪說,這些話天天都在心中如同入冬蟄伏著的蚊蟲,雖然知道它們在,卻未有過很深刻的感覺,也沒有試圖去消滅它們。自然而然地,久了,就和它們共生了。現在,卻在此刻,那些蚊蟲似乎入春入夏,全部活了過來,成千上萬,露出了猙獰的麵孔,張牙舞爪鋪天蓋地地朝趙淵襲來。趙淵有些憎惡這樣的感覺,就如同他一直嚐試驅散著眼前的塵埃,可怎樣他都無法撥開這些如影隨形的畜生們,他們無處不在,無時無刻,趙淵似乎覺得他們將此前冬天冷藏的兇狠和殘酷加倍於這一刻報複於他,讓他短短幾秒,仿佛已經千瘡百孔。
“文溪呀!”趙淵嚎啕大哭,暗夜中,聲似夜梟,淒厲不已。
一周前,林文溪隨著隊伍抵達東川,他的任務是負責為東川地震的救援前線撰寫稿件,一方麵作為記錄,二方麵要和母校,和大學聯合部有所聯係,提供最新消息。地震帶來的災難,救援時的窒息感,營救到生命的喜悅,親人生離死別的悲傷在這片灰暗的天空中交織交織,此刻就算是胸有千種般筆墨,然而那些文字的顏色太過青澀,或者是多彩絢爛的,無法描繪出眼前的世界。
除了寫新聞,林文溪隻能挽著袖子和其他男生一樣去抬擔架,但是他不能幹很重的活,抬擔架隻能專門抬小孩子,然而任務緊急時,說上就得上。
林文溪有一次勉力維持著抬一個微胖的中年婦女,結果自己差點跌跤,從此這力氣活林文溪算是省下了。林文溪閑不住,乘著醫療隊伍忙碌,他挨個和每一個傷者聊天,聽他們的故事,聽他們家庭,朋友的故事,方知那些悲歡離合,情意真切。林文溪莫名地想起,要是自己地震時剛才來這邊遊玩,趙淵會不會擔心自己,會不會為了自己而來這裏,他甚至希望自己被埋在泥土裏,是趙淵親手將自己挖出來,第一眼自己除了看見生命的陽光,就是看見趙淵擔心而高興的笑臉。 林文溪心中念念不忘,和一個傷者聊著,就聊到了誌願者們。
“你們真是誌願者,來幫忙的嗎?”那人問。
“是的。”
“一分錢都不要嗎?那你們圖什麽啊?”
“我也不知道,也許這樣,我們自己能找到一些生命的意義吧。”
“生命的意義,難道那個孩子也是?”傷者說著苦笑著,說他是來自西川,在縣城中隻是受了些傷,得到看護後因擔心親人,就跟了一個車隊千辛萬苦來東川,誰知來東川的第一天就碰上餘震,又被石塊砸傷。
林文溪想起前天發生的餘震,他在防震棚裏睡著就像在嬰兒搖籃中被一個後娘狠狠地搖晃,震得他的五髒六腑幾乎都要掉落。而其中一名同來的誌願者被倒塌的橫梁所傷,所幸並無大礙。
那傷者聽說林文溪來自紀夫大學,十分開心,說擔架抬他的,也是來自紀夫大學的,叫趙淵。他又說起趙淵似乎從來不休息,無日無之,她聽那些護士女生說得十分心疼,因此印象很深刻。
“很帥的,被他抬著啊,有個女伢子說,就算受傷,都是值得的,說什麽是上天為了撫慰她送來的禮物,你看說的什麽胡話。”
林文溪關心則亂,忙問趙淵的情況,傷者將幾個女生愁容滿麵時說的話又添了兩倍說給林文溪聽,一邊翹起大拇指誇讚趙淵。
彼時,林文溪準備申請往西川去。
眼前的斷壁殘垣,眼前眾人辛苦救援,官兵受傷,誌願者,救援隊的人犧牲,每天比比皆是,除了災區需要報道,他們的故事,難道又能被人遺忘?
林文溪選擇了留下。
幾個小時前,林文溪聽跟隊的一名學長拿著專用對講機說,東川那邊來校友支援了,好像有一個叫趙淵的,應該是往紅星路這邊來。
傻子,林文溪笑了。
最後一名小孩再救出來,東川這裏,也許不再需要自己了。數天過去,餘震雖是不斷,大量正規報社的記者,媒體人已經往這邊湧來。林文溪打算連夜就去尋紀夫大學的誌願總部,申請去西川。
受傷的小孩哭泣得不停,裏麵不方便使用擔架,林文溪便抱著小孩不住地哄著。
餘震時,林文溪縱身將小孩拋給前麵的救援戰士,眼前一片泥土跌落,他昏了過去。
他想起的,是趙淵從樓上跳下來時,將自己抱在懷中時的溫暖如春。
他起初隻看見一個弓著腰的影子,他以為自己是勞累過度,起了幻覺,他努力勸誡自己不要被情緒蒙蔽頭腦,保持清醒,要保持清醒,他想著。當那個影子起身,手中捧起幾個土罐子時,趙淵甚至能清晰看見他眉梢中浸潤的汗滴,晶瑩剔透。那影子的主人許是有所覺察,側過臉來朝趙淵看著,麵色忽然變得蒼白,蒼白得將臉上的喜悅衝淡。土罐子差點掉落下去,他手忙腳亂地收拾著,不忘衝著趙淵欣喜甚至是幸福的微笑。隔著那片牆的窗戶,趙淵看見那斷壁殘垣後,林文溪就站在那裏,似乎從來都站在那,從最開始的開始,到最後的最後,他都站在那。
趙淵眼裏有了淚意,他拔腿衝向林文溪,卻搖搖晃晃地跑不穩當,側身摔在地上。趙淵觸摸著顫抖著的大地,眼前的牆土紛紛跌落,趙淵側身閃避,絕望地驚唿“不!”
大地痛苦地顫抖著,戰栗著,似是無法再承受世界某一個角落的重壓,這樣深沉著的痛楚迅速狠狠擊落在趙淵心中,他看見那片殘斷的牆壁,牆灰不斷震動,大塊大塊的磚頭如雨如淚般落下,塵埃四散,林文溪的背影一瞬時消失在煙塵之後。
趙淵發現自己被塞在一片漆黑之中,看不見任何物事,聽不見任何響動,良久,才聽得遙遙地有人在外麵指揮:“兩個救援同誌,一個戰地記者,傷者,還有剛才衝進去的男子,一起五個人堵在裏麵。”
“所有人,先撤離安全位置!”
震動持續著,趙淵尋到一張桌子,鑽入底下,背對著不知哪扇牆壁,眼淚嘩啦地流了下來。
“文溪——!”趙淵覺得心裏撕裂了一般地疼,這種疼痛他從未承受過,倘使有可能,他寧可死去,也不願再承受這樣的苦楚。
趙淵連聲唿喚林文溪的名字,他覺得他還有很多話沒有對林文溪說,這些話天天都在心中如同入冬蟄伏著的蚊蟲,雖然知道它們在,卻未有過很深刻的感覺,也沒有試圖去消滅它們。自然而然地,久了,就和它們共生了。現在,卻在此刻,那些蚊蟲似乎入春入夏,全部活了過來,成千上萬,露出了猙獰的麵孔,張牙舞爪鋪天蓋地地朝趙淵襲來。趙淵有些憎惡這樣的感覺,就如同他一直嚐試驅散著眼前的塵埃,可怎樣他都無法撥開這些如影隨形的畜生們,他們無處不在,無時無刻,趙淵似乎覺得他們將此前冬天冷藏的兇狠和殘酷加倍於這一刻報複於他,讓他短短幾秒,仿佛已經千瘡百孔。
“文溪呀!”趙淵嚎啕大哭,暗夜中,聲似夜梟,淒厲不已。
一周前,林文溪隨著隊伍抵達東川,他的任務是負責為東川地震的救援前線撰寫稿件,一方麵作為記錄,二方麵要和母校,和大學聯合部有所聯係,提供最新消息。地震帶來的災難,救援時的窒息感,營救到生命的喜悅,親人生離死別的悲傷在這片灰暗的天空中交織交織,此刻就算是胸有千種般筆墨,然而那些文字的顏色太過青澀,或者是多彩絢爛的,無法描繪出眼前的世界。
除了寫新聞,林文溪隻能挽著袖子和其他男生一樣去抬擔架,但是他不能幹很重的活,抬擔架隻能專門抬小孩子,然而任務緊急時,說上就得上。
林文溪有一次勉力維持著抬一個微胖的中年婦女,結果自己差點跌跤,從此這力氣活林文溪算是省下了。林文溪閑不住,乘著醫療隊伍忙碌,他挨個和每一個傷者聊天,聽他們的故事,聽他們家庭,朋友的故事,方知那些悲歡離合,情意真切。林文溪莫名地想起,要是自己地震時剛才來這邊遊玩,趙淵會不會擔心自己,會不會為了自己而來這裏,他甚至希望自己被埋在泥土裏,是趙淵親手將自己挖出來,第一眼自己除了看見生命的陽光,就是看見趙淵擔心而高興的笑臉。 林文溪心中念念不忘,和一個傷者聊著,就聊到了誌願者們。
“你們真是誌願者,來幫忙的嗎?”那人問。
“是的。”
“一分錢都不要嗎?那你們圖什麽啊?”
“我也不知道,也許這樣,我們自己能找到一些生命的意義吧。”
“生命的意義,難道那個孩子也是?”傷者說著苦笑著,說他是來自西川,在縣城中隻是受了些傷,得到看護後因擔心親人,就跟了一個車隊千辛萬苦來東川,誰知來東川的第一天就碰上餘震,又被石塊砸傷。
林文溪想起前天發生的餘震,他在防震棚裏睡著就像在嬰兒搖籃中被一個後娘狠狠地搖晃,震得他的五髒六腑幾乎都要掉落。而其中一名同來的誌願者被倒塌的橫梁所傷,所幸並無大礙。
那傷者聽說林文溪來自紀夫大學,十分開心,說擔架抬他的,也是來自紀夫大學的,叫趙淵。他又說起趙淵似乎從來不休息,無日無之,她聽那些護士女生說得十分心疼,因此印象很深刻。
“很帥的,被他抬著啊,有個女伢子說,就算受傷,都是值得的,說什麽是上天為了撫慰她送來的禮物,你看說的什麽胡話。”
林文溪關心則亂,忙問趙淵的情況,傷者將幾個女生愁容滿麵時說的話又添了兩倍說給林文溪聽,一邊翹起大拇指誇讚趙淵。
彼時,林文溪準備申請往西川去。
眼前的斷壁殘垣,眼前眾人辛苦救援,官兵受傷,誌願者,救援隊的人犧牲,每天比比皆是,除了災區需要報道,他們的故事,難道又能被人遺忘?
林文溪選擇了留下。
幾個小時前,林文溪聽跟隊的一名學長拿著專用對講機說,東川那邊來校友支援了,好像有一個叫趙淵的,應該是往紅星路這邊來。
傻子,林文溪笑了。
最後一名小孩再救出來,東川這裏,也許不再需要自己了。數天過去,餘震雖是不斷,大量正規報社的記者,媒體人已經往這邊湧來。林文溪打算連夜就去尋紀夫大學的誌願總部,申請去西川。
受傷的小孩哭泣得不停,裏麵不方便使用擔架,林文溪便抱著小孩不住地哄著。
餘震時,林文溪縱身將小孩拋給前麵的救援戰士,眼前一片泥土跌落,他昏了過去。
他想起的,是趙淵從樓上跳下來時,將自己抱在懷中時的溫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