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阿哥之中有什麽出息,太子爺才是人中龍鳳,娘娘對太子殿下有恩,你嫁過去怎麽也能是個側福晉,以後你在宮裏有娘娘,日後就是太子妃進門也不敢為難你。等到太子登基,一個妃位也少不了……”他他拉明珠繼續說起來,這就是她的目的,鸞兒成了他他拉家的女兒,然後嫁給太子,那他他拉就是滿門榮耀了。


    可惜,安嬪當初隻探聽到武鸞兒再用銀子想要尋個機會伺候有阿哥的娘娘,並沒察覺武鸞兒的目標是四阿哥,他他拉明珠就將心比心,以為武鸞兒當初將心思放在阿哥門路上是因為沒有太子的門路。


    現在門路有了,她當然得說上一說。


    武鸞兒聽得他他拉明珠這麽一說,浮起的心反而一點點平靜下來。她現在也清楚了,這根本就是他他拉家想要賣女求榮。還太子……難道就不擔心她這要嫁妹夫兒子的事遭了厭棄,到時候她人迴了他他拉家能得什麽好。


    他他拉家分明就是為了賭一絲機會,賭贏了就是他他拉家的榮耀,賭輸了,也就是她武鸞兒倒黴,失去了寧妃和武家這兩個靠山,皇上看在寧妃的麵上,也不會對她和他他拉家問罪。之後,失去靠山的自己又不在他他拉長大,又有什麽情分,說不好就會被拿去又做利益交換了,到時候她是他他拉家的人,娘都不好插手。


    “你胡說八道做什麽,我的婚事自有寧妃和爹娘做主,李老夫人就不要擔心了。”想清楚的武鸞兒也不客氣起來。


    他他拉明珠猛不丁聽了武鸞兒此話,臉色微青,她雖然在李家怕夫君剛阿泰,但是李家主母早就死了,她女兒又是宮裏的娘娘,在府裏和老太太也沒什麽兩樣,也就這兩年,娘娘得了皇上和太子的厭棄而死,她的日子也才不好過了一點點,但家裏人到底還是敬她年紀大了,老爺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家裏人也不想讓老爺鬧心,他他拉明珠的日子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李老側夫人若是沒有其他事,鸞兒就多留側夫人了。”武鸞兒這會兒連側字都提出來來。


    以前他他拉明珠是爵爺的側福晉,現在李家這一房都是平民,這側夫人可就不好看了,主母早死,他他拉明珠很多年沒聽到這個側字了,這次竟然還是被她嫡親的侄女說出來,她原本對這個侄女還有點血緣期待,現在看來,就是一個忘記生父的白眼狼。


    她冷冷看了武鸞兒一眼,也沒再多留了,她怕自己會忍不住給這不孝的白眼狼一巴掌,但是她好歹清楚,現在她打了一巴掌,這武鸞兒不給李家牽線,她迴去可就倒黴了。說到底,剛才那事,是她背著李家為他他拉家所謀的事,若是因此壞了夫家的事,她哪裏能討得了好?


    武鸞兒目送這位姑姑走人,臉色也不好看。


    這是什麽人啊。


    他他拉家果然都沒有好人,否則她額娘怎麽帶著原身離開他他拉家?


    ***


    這院子的名義是武安寧的,但是一切的安排幾乎都是康熙的人安排下來,李家派了他他拉明珠見武鸞兒的事情,很快就被傳到了顧聞行耳中。


    顧聞行看了看正和寧妃下棋的皇上,也不好打擾,他重新站在皇上身後,安安靜靜地隨時準備伺候。


    “您又輸了。”武安寧高興的落下一子。


    康熙不在意,隻有和寧妃下棋才能痛快,因為寧妃是全心投入地下棋,可不會想著放水或者完全不能招架。


    “可還來?”武安寧問道。


    康熙搖了搖頭,然後坐在一旁不說話。


    武安寧便到旁邊親自過去沏了茶過來,說道:“今天皇上到我這兒來,一直都不在心,莫不是想哪位美人了?”她就是看康熙心情還是不錯的,所以掌握住分寸試探一下也無妨。


    康熙聽了寧妃滿是醋意的話,接過她送上來的茶,輕輕地吟了一口,寧妃的茶藝也甚是不凡。


    “若是美人到還好了。”因為美人不會來給他找事,找事的美人他不會喜歡,更不會打擾到他。


    武安寧卻聽了蕩漾開笑意,輕聲說道:“既然不是美人,皇上若願和安寧說,好主意安寧出不來,但還是樂意出點餿主意的。”她已經不是小貴人了,現在可以慢慢滲透一些康熙的事情中,至少要做到,康熙願意在她麵前發牢騷,陪她說些非風花雪月的事。


    這樣,就證明她得了他的信任,而且一旦他習慣了,多多少少也能知曉些許朝堂上的動靜。


    康熙一聽,不由地一笑。


    “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烏梁罕氏噶爾臧求娶公主,草原上的事你當聽說過,噶爾臧和五格格走得近,可五格格性子綿軟了些。”


    武安寧懂了,原來,康熙看中六格格,想將六格格給噶爾臧賜婚,但是六格格年紀輕,雖然有性格手段,但是漠南蒙古形勢複雜,康熙也不能保證在夫家不大喜歡的情況下,能夠達到聯姻的目的。


    武安寧可不會隨便出主意,免得哪位公主壞事了,沒有達到聯姻的目的,她也難免會討嫌。


    “為何是次子?”


    武安寧記得杜棱郡王的長子和次子大不了多少,也沒聽說娶親了?


    康熙目光一閃,杜棱郡王這老狐狸,說道:“長子烏爾蒙和科爾沁的格格定親了。”


    武安寧馬上明白了。


    但是康熙是個強勢的帝王,杜棱郡王不願讓長子尚公主,那麽日後襲爵也不會再是這位長子了,也不知到時候杜棱郡王和烏爾蒙會不會後悔。


    “若非世子哪裏能配得皇上的格格,皇上若同意杜陵郡王的求婚,無論哪位格格,噶爾臧隻有敬得份。”畢竟娶了公主,郡王世子的位置就到手了,能不敬著公主嗎?


    目前康熙對待蒙古的態度都是寬厚有加,更是很少幹涉蒙古內部事宜,因為他需要蒙古蕩平葛爾丹,所以杜陵郡王也沒認為康熙會有這樣的心理。


    康熙到不是真的讓寧妃出主意,就如寧妃所說,他心中早有計較,無論嫁哪位公主,噶爾臧隻有敬得份,隻是到底被堵了點心。不過,寧妃竟然第一時間就提了世子,也不知是知道了他的打算,還是真心在歎杜陵郡王的次子配不上他的女兒。


    武安寧又說道:“太堵心了。”直白得可以。


    康熙笑了笑。


    “可不能讓那他逞心如意,公主的額駙怎麽也得是世子才行。”武安寧提出來。


    這句話打消了之前康熙認為寧妃第一句話裏麵有話的懷疑,轉而變成,真是因為堵心而想出來的法子。


    “胡鬧,杜陵郡王的家事可是能隨意過問的?”


    武安寧可沒聽到康熙語氣有一絲生氣的意思。


    “本應如此。”武安寧反而更堅持之前所說。


    康熙招唿武安寧過來,然後讓她坐到他身邊。


    “你倒是比朕的兩位格格都還上心。”


    武安寧有些尷尬,小聲說道:“我這是想到了敏兒,若是敏兒讓那些蒙古人推給次子,安寧想將他們一家子都抽上幾十鞭。”


    康熙了然,就知道她是如此了。


    “你放心。”康熙心裏有數,日後敏兒就是嫁去了蒙古,他也一定要挑一個最好的,容不得他們拒絕,這次的事,康熙目光微寒。


    武安寧笑說道:“我信皇上,皇上可是答應過安寧,要給敏兒尋一個好夫婿照顧她一輩子,讓安寧可以放心。”


    康熙目光溫和下來,經過她可以因為他而舍身救他最心愛的兒子,他就完全信了,真有那麽一天,他不必下旨,寧妃都會陪著他離開。


    看,現在她這話,可不是又說明了這一點?


    他攬過寧妃,說道:“朕委屈未來敏兒的額駙,也委屈不到敏兒身上。”這算是又做了一次承諾。


    武安寧乖乖地點頭,甚是讓人愛疼。


    ***


    康熙走後,當日就下了旨,冊封五格格為和碩端靜公主,指婚給杜陵郡王次子噶爾臧。


    這在武安寧預料之中,康熙這是準備給杜陵郡王一個大棒和一個甜棗。喜歡的公主嫁過去,但是他得乖乖聽皇上的話。


    之前還在考慮的康熙,從永壽宮出來就下了旨。


    這讓人不得不懷疑,這次和碩端靜公主和噶爾臧的親事是不是寧妃推了手,要知道之前康熙更喜愛六格格,可是傳聞在蒙古的時候,五格格陪著寧妃狩獵,寧妃還給五格格狩了麅子……


    郭絡羅貴人被氣得半死,她說道:“姐姐,你叫我忍,你現在看看,武氏這個賤人做了什麽……我的六格格此次不能嫁去漠南,下次去了漠北漠西可如何是好?”說到後來,她竟然還哭了起來,不得不說,郭絡羅貴人是真的憂心女兒的婚事了。


    宜妃也在驚疑不定,難道是武氏封了妃,要撇開她然後捅了這一手?


    武安寧現在懶得去管宮裏因為這事而發生的態度變化,因為她想也想到了,此次,繼得罪惠妃後,這次,她將宜妃也給得罪了,但是她現在封了妃,已經不該再投靠宜妃,這關係得抹了去。


    朝堂有黨派,後宮也有,但皇帝總是會喜歡有一二孤臣,生死榮耀隻係於他一身,武安寧以後就要做後宮的孤臣,讓康熙徹底信任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氏寧妃(康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心清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心清湄並收藏武氏寧妃(康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