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武安寧的膽子很大,膽子大到,她的實力並沒有多少,竟然不事先打探清楚懸崖的情形,就敢以現在弱小的實力直接跳下去。
事實上,武安寧還真的因此吃了大苦頭。
以前的身子就是無法修仙,這兩百多米的懸崖她是完全不當一會事的,可是這次……武安寧艱難地爬到這顫巍巍的小樹上,手指都破了,是跳下去手在石壁上摩擦出來的。
她知道自己要下懸崖,一切東西都偷偷準備了,給自己的手指撒上藥粉,這樹太小了,支撐不了多久。
得盡快將十來米處的清鳴草拿到手,然後到崖底去。
***
太子傷重被抬了迴來,康熙一直守在太子身邊。
而太子血流過多,這時候憑著一股意誌沒有暈過去,他道:“皇……皇阿瑪,寧……嬪拿著兒子的甲胄將刺客引走了……”
他獲救後,第一時間就派遣了一隊人馬衝上絕頂救人,但是他也清楚,這中間的時間過去了很久,甚至刺客都不再尋找就急切的下山了,太子就明白,這寧嬪完全是抱了死誌,幫他引開了人,還做到了引開就死之時都讓刺客認為是他死了。
康熙連忙扶住太子,低沉說道:“朕知道了,你別多話,朕自有主張……”隨後大喊:“太醫!”
太子見狀,心神終於鬆下來,也因此立刻眩暈過去。
太醫把了把脈鬆了口氣,然後開始為太子處理剛被找到時的臨時包紮的傷口,也迴康熙說道:“太子性命無礙,隻是刀傷過重,血流過多,必須靜養兩月才能痊愈。”
康熙聽了心神也放下來。
他這時候才有心思去想太子說的話,他又看了好一會兒太子,又命令了太醫後,這才出了營帳。
跟著保成的人都死了,同時死的還有武氏身邊的人。
“根據印記和傷口來看,娘娘的人死在後頭。”
這就是說,太子遇刺讓寧嬪一行人撞到了。
“山路上還死了一批,大部分都是被一擊必殺,但是這群屍體沒有一個太子殿下和寧嬪的侍衛。”
康熙派過去調查事情來去的人盡職盡責。
山路上死的那一批人很稀奇。
要說都是太子所殺,那不可能,更何況,還是一擊必殺。
武安寧在這些人被她迷暈過去後,為了不露出破綻,刀戳過的時候都是一擊必殺的招數,免得露出破綻。這裏冒然死了一大片人,武安寧也留了後手。
到時候,她隻推說刺客中的一個突然反水,然後順而不及掩耳之勢殺了他們幾個同伴,她用的刀還是這個刺客中一個人的刀,這個刺客還被武安寧遭成多處傷口,讓來查事的人隻能發現,這個刺客被圍攻而死。
女人這個身份就是天然的麵具,誰都不可能相信,武安寧這樣一個深宮柔弱女人可以殺了這麽多人,她留下這麽多的‘證據’,他們隻能完全相信才能解釋清楚這件事。更何況,太子當初和武安寧一起對付過刺客,她完全沒有什麽實力。
康熙皺眉,說道:“那是為何,太子和寧嬪如何暫時擺脫追殺?”
擔憂是一迴事,但是這事情的來去,他也要完全弄清楚。
“屬下們分析,刺客之中出現了內鬼。”
那些一擊必殺的傷口都是一個刺客的兵刃所造成的,而這個刺客死狀淒慘,完全是被圍攻而死,這也能完全說通,為何太子和寧嬪有時間逃脫了,定然是這反水的刺客拖住了人。
但是這刺客為何會反水?這事他們就想不通了。
康熙說道:“將此刺客抬來。”
要好好查查這個刺客的身份。
“是。”
“寧嬪呢?”
“娘娘……冒充太子在刺客追上來的時候跳崖……”
康熙在知道寧嬪也遇上這事,而他的人沒有將寧嬪抬迴來,他就知道寧嬪或許沒了,雖然他知道了,但是真的得了確切的消息,他心裏還是難免出現一點難受的情緒。
“派人去懸崖下了沒有?”
“噶爾臧世子言懸崖之下是狼穀,穀內多狼……”說到這裏,他語氣低得幾乎不可聞,他在康熙馬上要說話時又連忙說道:“太子讓過來救援的四爺和噶爾臧世子帶著人從蒙多特路進去狼穀搜尋。”
狼穀多狼,一個女人墜落下去,可不是連屍骨都可能沒有了?
偏偏,這個女人還是為了救太子而送命的。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再派人去找。”
“是,皇上。”
***
太子遇刺這事鬧得很大,現在這裏無論是在場的漠南蒙古諸位,還是朝廷小到一個粗使宮女都聽到了風聲,其中寧嬪為救太子跳了懸崖的事,也沒能瞞住,德妃第一時間就準備去看太子,表示她的關心,同時也想打探打探消息,寧嬪是個怎樣的情況!
德妃到的時候,康熙又迴到了太子所在處。
太子暈睡不醒,康熙就在一旁看著奏折,顯然是想等太子醒來好起來。
這次不該讓保成臨時過來……事實上,若沒有武安寧,康熙此次會帶著惠妃、僖嬪、兆佳貴人、王庶妃等一行人,惠妃在這裏,康熙在半路上就是知道太子在京違背了他的意思,他還是不會讓太子跟過來,頂多派身邊人去傳口諭,讓太子在毓慶宮讀書不出。太子不跟過來,太子就不會遇刺,噶爾丹,也不會如此下血本對付幾個阿哥,也就是說,沒有武安寧,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慘事。
聽到德妃過來,別看這會兒康熙在平靜地批奏折,但是他這時候的心情完全糟糕。
“保成還在睡著,她就不需要來打擾。”康熙冷聲說道。
顧聞行心知肚明,立刻就下去讓德妃迴去。
德妃過來,雖然隻是表現一下她的擔憂,但是寧嬪剛出了事,她這來表示擔憂之心,對比下來,皇上還會多想德妃是別有用心呢?但是不來,連過問一下都沒有,事後,康熙又會對德妃不滿。
真是多做也錯,不做更是錯。
德妃聽了顧聞行客氣勸走的話,她點了點頭,不敢多加打擾,但是消息還是得探聽的,比如太子傷勢怎麽樣?會不會影響到……儲君的位置,還有寧嬪……是個什麽樣的結果?
營地的氣氛太過冷凝,也壓抑到了極點,外麵巡邏的侍衛們都放輕了腳步聲。
***
武安寧終於拿到了清鳴草,也因為清鳴草是不需要煉化就能供凡人所吸收,武安寧當即就想服下去了一株,這裏竟然長著九株清鳴草,武安寧覺得這一趟真是太值了。
而且幸運的是,這清鳴草下二十五米處峭壁竟然向外凸起了三尺寬敞的石岩,三尺寬,已經有一張桌子大小了,武安寧插著匕首慢慢爬下去,落在這石岩上,她臉上露出莫大的笑意。
當下也不準備走了,先服下一株,讓她的養身法入門,她無論下去還是上去,都有更好的保障,要知道,她現在的氣力也用得差不多了,強行下去還是上去,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這石岩分明是最好的‘閉關修煉’所在。
武安寧再不耽擱,在石岩上盤膝坐下,然後服下了一株清鳴草。
清鳴草中蘊含靈氣之厚,武安寧這般融入修煉的養身法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武安寧也沒想到,就這麽輕易地過去了七天。這石岩在兩三百米的峭壁中央,懸崖又帶著雲霧,上麵看不到,下麵同樣也瞧不到。
三阿哥和四阿哥帶著諸多的侍衛在山穀搜了七天,穀內的狼都被殺得差不多了,也將穀內完全搜了兩遍,現在還是沒有任何所得。這隻能說明一個原因,寧嬪墜落下來後可能就被狼吃得屍骨無存。
但是屍骨無存是一方麵,但是太子提出沒有見到他的甲胄和寧嬪的衣飾,便不能以寧嬪被吃掉下結論。康熙便到了第七日,還是派人在山穀和絕頂以及獵場搜尋,刺客們因為漠南蒙古被封鎖的厲害,一個個都被追到,到這時,不是被殺就是服毒自盡了去。
同時噶爾丹處的密探也動了起來,並沒有收到噶爾丹得了人質的事情。
七天過去,就是人沒被狼吃了,山穀無水,這七日內也沒下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人也早就被餓死了。
這時候,康熙和太子也沒了一絲慶幸的可能。
德妃低下頭去,皇上尋了七日,七日都沒消息,宮妃七日流落在外,也早就不清白了……
康熙對搜尋迴來稟報的三阿哥胤祉揮了揮手,既然已死便罷了。
“等老四迴來,就起駕迴京。”
太子了然,他低聲說道:“寧嬪走之前,說皇阿瑪最疼兒子,皇阿瑪日夜操勞太過辛苦,讓兒子不要再惹您生氣。”
康熙點點頭,他能想象那時候寧嬪的語氣,定然是帶著微笑說的,而且眼睛裏肯定濕了。
“最後求了兒子,讓兒子告訴皇阿瑪,要好好照顧十六妹妹。”太子也聰明,省去了寧嬪也求他照顧十六格格,但是,這事他做就好了,不必說出來。
德妃聽了,心中也是不由的微歎,寧嬪倒是真的愛著皇上。
“顧聞行,去準備擬旨,寧嬪武氏,惟秉柔嘉、性情溫和,夙良賢……”一大串溢美之詞從康熙口中說出來,最後說道:“追封武氏為貴妃,以皇貴妃禮葬於帝陵側!”說完後,康熙也不由地重重一歎。
以前寧嬪窩在他懷裏說著她一定要比他先死的話來,現在倒是實現了……康熙心裏頭生出一股子不忍和傷懷,現在又救了太子,他以前也答應過她,讓她死後離自己近一些,追封為貴妃,以皇貴妃禮葬,除了皇後,就她離自己近了,她會不會高興?(現在康熙沒有皇貴妃哦,康熙也除了立過孝懿皇後為皇貴妃外,別人都沒立過了,敬敏皇貴妃、敦怡皇貴妃、愨惠皇貴妃都是雍正乾隆追封的)
德妃目光微凝,好在寧嬪已經死了,這死後哀榮……同時心裏也微微鬆了一口氣,還好死了,不然就憑武氏那出身,就是追封也到不了貴妃上,更何況,還是葬在帝陵側,不是妃陵園,這可隻有皇後才有的待遇(康熙隻允許他的三個皇後葬在這裏,溫僖貴妃死了都在妃園,但是雍正和乾隆給他加了幾個皇貴妃過去,o(╯□╰)o),若非真的喜愛寧嬪,皇上也不會如此。
“皇上……”劉進忠這時候匆忙走進來,然後帶著笑容說道:“皇上,四阿哥找到寧嬪娘娘了,娘娘還有一口氣……”
康熙和太子完全是驚喜,而德妃,也露出笑容,不過心裏頭不免有些被刺,這老四真是要給她添一輩子的堵嗎?
武安寧的膽子很大,膽子大到,她的實力並沒有多少,竟然不事先打探清楚懸崖的情形,就敢以現在弱小的實力直接跳下去。
事實上,武安寧還真的因此吃了大苦頭。
以前的身子就是無法修仙,這兩百多米的懸崖她是完全不當一會事的,可是這次……武安寧艱難地爬到這顫巍巍的小樹上,手指都破了,是跳下去手在石壁上摩擦出來的。
她知道自己要下懸崖,一切東西都偷偷準備了,給自己的手指撒上藥粉,這樹太小了,支撐不了多久。
得盡快將十來米處的清鳴草拿到手,然後到崖底去。
***
太子傷重被抬了迴來,康熙一直守在太子身邊。
而太子血流過多,這時候憑著一股意誌沒有暈過去,他道:“皇……皇阿瑪,寧……嬪拿著兒子的甲胄將刺客引走了……”
他獲救後,第一時間就派遣了一隊人馬衝上絕頂救人,但是他也清楚,這中間的時間過去了很久,甚至刺客都不再尋找就急切的下山了,太子就明白,這寧嬪完全是抱了死誌,幫他引開了人,還做到了引開就死之時都讓刺客認為是他死了。
康熙連忙扶住太子,低沉說道:“朕知道了,你別多話,朕自有主張……”隨後大喊:“太醫!”
太子見狀,心神終於鬆下來,也因此立刻眩暈過去。
太醫把了把脈鬆了口氣,然後開始為太子處理剛被找到時的臨時包紮的傷口,也迴康熙說道:“太子性命無礙,隻是刀傷過重,血流過多,必須靜養兩月才能痊愈。”
康熙聽了心神也放下來。
他這時候才有心思去想太子說的話,他又看了好一會兒太子,又命令了太醫後,這才出了營帳。
跟著保成的人都死了,同時死的還有武氏身邊的人。
“根據印記和傷口來看,娘娘的人死在後頭。”
這就是說,太子遇刺讓寧嬪一行人撞到了。
“山路上還死了一批,大部分都是被一擊必殺,但是這群屍體沒有一個太子殿下和寧嬪的侍衛。”
康熙派過去調查事情來去的人盡職盡責。
山路上死的那一批人很稀奇。
要說都是太子所殺,那不可能,更何況,還是一擊必殺。
武安寧在這些人被她迷暈過去後,為了不露出破綻,刀戳過的時候都是一擊必殺的招數,免得露出破綻。這裏冒然死了一大片人,武安寧也留了後手。
到時候,她隻推說刺客中的一個突然反水,然後順而不及掩耳之勢殺了他們幾個同伴,她用的刀還是這個刺客中一個人的刀,這個刺客還被武安寧遭成多處傷口,讓來查事的人隻能發現,這個刺客被圍攻而死。
女人這個身份就是天然的麵具,誰都不可能相信,武安寧這樣一個深宮柔弱女人可以殺了這麽多人,她留下這麽多的‘證據’,他們隻能完全相信才能解釋清楚這件事。更何況,太子當初和武安寧一起對付過刺客,她完全沒有什麽實力。
康熙皺眉,說道:“那是為何,太子和寧嬪如何暫時擺脫追殺?”
擔憂是一迴事,但是這事情的來去,他也要完全弄清楚。
“屬下們分析,刺客之中出現了內鬼。”
那些一擊必殺的傷口都是一個刺客的兵刃所造成的,而這個刺客死狀淒慘,完全是被圍攻而死,這也能完全說通,為何太子和寧嬪有時間逃脫了,定然是這反水的刺客拖住了人。
但是這刺客為何會反水?這事他們就想不通了。
康熙說道:“將此刺客抬來。”
要好好查查這個刺客的身份。
“是。”
“寧嬪呢?”
“娘娘……冒充太子在刺客追上來的時候跳崖……”
康熙在知道寧嬪也遇上這事,而他的人沒有將寧嬪抬迴來,他就知道寧嬪或許沒了,雖然他知道了,但是真的得了確切的消息,他心裏還是難免出現一點難受的情緒。
“派人去懸崖下了沒有?”
“噶爾臧世子言懸崖之下是狼穀,穀內多狼……”說到這裏,他語氣低得幾乎不可聞,他在康熙馬上要說話時又連忙說道:“太子讓過來救援的四爺和噶爾臧世子帶著人從蒙多特路進去狼穀搜尋。”
狼穀多狼,一個女人墜落下去,可不是連屍骨都可能沒有了?
偏偏,這個女人還是為了救太子而送命的。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再派人去找。”
“是,皇上。”
***
太子遇刺這事鬧得很大,現在這裏無論是在場的漠南蒙古諸位,還是朝廷小到一個粗使宮女都聽到了風聲,其中寧嬪為救太子跳了懸崖的事,也沒能瞞住,德妃第一時間就準備去看太子,表示她的關心,同時也想打探打探消息,寧嬪是個怎樣的情況!
德妃到的時候,康熙又迴到了太子所在處。
太子暈睡不醒,康熙就在一旁看著奏折,顯然是想等太子醒來好起來。
這次不該讓保成臨時過來……事實上,若沒有武安寧,康熙此次會帶著惠妃、僖嬪、兆佳貴人、王庶妃等一行人,惠妃在這裏,康熙在半路上就是知道太子在京違背了他的意思,他還是不會讓太子跟過來,頂多派身邊人去傳口諭,讓太子在毓慶宮讀書不出。太子不跟過來,太子就不會遇刺,噶爾丹,也不會如此下血本對付幾個阿哥,也就是說,沒有武安寧,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慘事。
聽到德妃過來,別看這會兒康熙在平靜地批奏折,但是他這時候的心情完全糟糕。
“保成還在睡著,她就不需要來打擾。”康熙冷聲說道。
顧聞行心知肚明,立刻就下去讓德妃迴去。
德妃過來,雖然隻是表現一下她的擔憂,但是寧嬪剛出了事,她這來表示擔憂之心,對比下來,皇上還會多想德妃是別有用心呢?但是不來,連過問一下都沒有,事後,康熙又會對德妃不滿。
真是多做也錯,不做更是錯。
德妃聽了顧聞行客氣勸走的話,她點了點頭,不敢多加打擾,但是消息還是得探聽的,比如太子傷勢怎麽樣?會不會影響到……儲君的位置,還有寧嬪……是個什麽樣的結果?
營地的氣氛太過冷凝,也壓抑到了極點,外麵巡邏的侍衛們都放輕了腳步聲。
***
武安寧終於拿到了清鳴草,也因為清鳴草是不需要煉化就能供凡人所吸收,武安寧當即就想服下去了一株,這裏竟然長著九株清鳴草,武安寧覺得這一趟真是太值了。
而且幸運的是,這清鳴草下二十五米處峭壁竟然向外凸起了三尺寬敞的石岩,三尺寬,已經有一張桌子大小了,武安寧插著匕首慢慢爬下去,落在這石岩上,她臉上露出莫大的笑意。
當下也不準備走了,先服下一株,讓她的養身法入門,她無論下去還是上去,都有更好的保障,要知道,她現在的氣力也用得差不多了,強行下去還是上去,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情。
這石岩分明是最好的‘閉關修煉’所在。
武安寧再不耽擱,在石岩上盤膝坐下,然後服下了一株清鳴草。
清鳴草中蘊含靈氣之厚,武安寧這般融入修煉的養身法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武安寧也沒想到,就這麽輕易地過去了七天。這石岩在兩三百米的峭壁中央,懸崖又帶著雲霧,上麵看不到,下麵同樣也瞧不到。
三阿哥和四阿哥帶著諸多的侍衛在山穀搜了七天,穀內的狼都被殺得差不多了,也將穀內完全搜了兩遍,現在還是沒有任何所得。這隻能說明一個原因,寧嬪墜落下來後可能就被狼吃得屍骨無存。
但是屍骨無存是一方麵,但是太子提出沒有見到他的甲胄和寧嬪的衣飾,便不能以寧嬪被吃掉下結論。康熙便到了第七日,還是派人在山穀和絕頂以及獵場搜尋,刺客們因為漠南蒙古被封鎖的厲害,一個個都被追到,到這時,不是被殺就是服毒自盡了去。
同時噶爾丹處的密探也動了起來,並沒有收到噶爾丹得了人質的事情。
七天過去,就是人沒被狼吃了,山穀無水,這七日內也沒下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人也早就被餓死了。
這時候,康熙和太子也沒了一絲慶幸的可能。
德妃低下頭去,皇上尋了七日,七日都沒消息,宮妃七日流落在外,也早就不清白了……
康熙對搜尋迴來稟報的三阿哥胤祉揮了揮手,既然已死便罷了。
“等老四迴來,就起駕迴京。”
太子了然,他低聲說道:“寧嬪走之前,說皇阿瑪最疼兒子,皇阿瑪日夜操勞太過辛苦,讓兒子不要再惹您生氣。”
康熙點點頭,他能想象那時候寧嬪的語氣,定然是帶著微笑說的,而且眼睛裏肯定濕了。
“最後求了兒子,讓兒子告訴皇阿瑪,要好好照顧十六妹妹。”太子也聰明,省去了寧嬪也求他照顧十六格格,但是,這事他做就好了,不必說出來。
德妃聽了,心中也是不由的微歎,寧嬪倒是真的愛著皇上。
“顧聞行,去準備擬旨,寧嬪武氏,惟秉柔嘉、性情溫和,夙良賢……”一大串溢美之詞從康熙口中說出來,最後說道:“追封武氏為貴妃,以皇貴妃禮葬於帝陵側!”說完後,康熙也不由地重重一歎。
以前寧嬪窩在他懷裏說著她一定要比他先死的話來,現在倒是實現了……康熙心裏頭生出一股子不忍和傷懷,現在又救了太子,他以前也答應過她,讓她死後離自己近一些,追封為貴妃,以皇貴妃禮葬,除了皇後,就她離自己近了,她會不會高興?(現在康熙沒有皇貴妃哦,康熙也除了立過孝懿皇後為皇貴妃外,別人都沒立過了,敬敏皇貴妃、敦怡皇貴妃、愨惠皇貴妃都是雍正乾隆追封的)
德妃目光微凝,好在寧嬪已經死了,這死後哀榮……同時心裏也微微鬆了一口氣,還好死了,不然就憑武氏那出身,就是追封也到不了貴妃上,更何況,還是葬在帝陵側,不是妃陵園,這可隻有皇後才有的待遇(康熙隻允許他的三個皇後葬在這裏,溫僖貴妃死了都在妃園,但是雍正和乾隆給他加了幾個皇貴妃過去,o(╯□╰)o),若非真的喜愛寧嬪,皇上也不會如此。
“皇上……”劉進忠這時候匆忙走進來,然後帶著笑容說道:“皇上,四阿哥找到寧嬪娘娘了,娘娘還有一口氣……”
康熙和太子完全是驚喜,而德妃,也露出笑容,不過心裏頭不免有些被刺,這老四真是要給她添一輩子的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