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郭絡羅貴人聽到寧嬪救了太子長子的事不由地大吃一驚。
她性子衝動,可是不代表她就什麽都不懂,寧嬪做了這事的影響有多大,她也能隱隱預料到。
“雖然如此,也沒必要……找旁係的就好了。”郭絡羅貴人連忙說道。
宜妃搖了搖頭,說道:“要聯姻就得有誠意,你真找個旁係的,反成了仇家。”
郭絡羅貴人一時沉默下來,她完全明白宜妃的用意,這麽多年來,沒有宜妃的步步計算,她們姐妹也不會有如今的地位,康熙十年的選秀,可有不少人比姐妹、姑侄兩一同參選,這中間有些比她們家世更好,也有比她們漂亮,然而,在宜妃做主的情況下,不是死了就是沒能入選。
“一定要這麽做嗎?”
宜妃微微點頭。
不過是聯姻,就是寧嬪出了什麽差錯,也不過是個弟媳婦,如果武鸞兒不討七弟喜歡,到是休了或弄死都一樣。
郭絡羅貴人立即起身,她知道宜妃這隻是通知她一聲而已,基本上她說定就定了。
“我迴去休息。”
宜妃淡淡地應下,她知道這個妹妹心存不滿,又隻能接受,所以在和她賭氣。
“宜額娘放下,我會好好勸勸額娘的。”六格格連忙說道。
宜妃微微一歎,說道:“也好。”
六格格心裏頭無疑是極其讚成宜妃的主意,她再過三四年就要及笄了,那時候皇阿瑪勢必要給她定下額駙的人選,皇阿瑪對她很看重,但她也明白這個所謂的看重其實並不是什麽依仗。蒙古那邊,哪個需要下嫁公主格格下去,皇阿瑪才不會去考究額駙是誰,在蒙古死了的公主,皇上也不會過問,反而得好好安撫額駙,不說再指個公主過去,也會指個宗室郡主、縣主過去繼續安撫。
五六十歲的蒙古額駙在公主死了後得了個十六七歲的郡主,這根本不是什麽稀奇事。
這樣的未來讓六格格很恐懼,所以她努力學習一切的東西,滿蒙漢三語、騎射和琴棋書畫她都花了大工夫去學,甚至還私下學了阿哥們需要學的政術,嫁去蒙古的公主最能依靠的是自己。
六格格雖然早就明白了,但是靠自己也是有限的,如果額駙人真的不好,人在額駙的地盤,她靠自個都沒用,所以,她希望皇阿瑪能喜歡她一點,不要給她指個太糟糕的!
寧嬪現在得寵,又和太子有了這樣一樁恩情,這五六年那是絕對不會失寵。這五六年就是她在宮裏待得最後的日子,寧嬪若想助她,定然也不會沒辦法,最不濟還有太子呢,太子一句話比誰的話都管用。
最重要的,這次聯姻了,額娘就不會和寧嬪起爭執了,也免得成為敵人,她遠遠瞧過寧嬪幾次,本能的覺得她並非是好惹的,兆佳答應可不就是下場?
“今天,你去給太後請安了沒有?”
為了自己的未來,六格格也一直被宜妃帶著給太後請安,這些年,因為五哥被養在太後身邊,她也算是太後最得寵的孫女,不過,這也虛得很,太後根本不會去管公主格格們的婚事,尤其是她們這種公主帶著濃厚的政治考量,她是一切都聽皇阿瑪的旨意,要說疼愛,也最多不過是多賞賜些嫁妝,告訴她草原生活的規矩而已。
“宜額娘放心,我是日日都去的,今天皇祖母見了我,和我說了好些話。”
宜妃微微點頭,說道:“不可懈怠。”
六格格點了點頭。
***
武安寧陪著康熙迴到了永壽宮。
這一次,武安寧已經住到了主殿裏。
毓慶宮的事傳得不快,但是這次大事毓慶宮沒封口,到了這時,後宮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不僅僅後宮,乾西五所和外麵也隱隱得了消息。
一時之間都各有考量。
第二日,太子和李佳側福晉派人送來了重禮。
然後康熙也賞下了極其豐厚的賞賜,武安寧的庫房又豐厚了一把。隨後康熙的旨意讓後宮又豔羨了一番,因為武安寧從今日起享妃位待遇。
佟妃是庶妃,她隻是享妃位待遇,也沒個正經的等級名分,更不曾上皇家玉牒,就都被後宮尊稱一聲佟妃娘娘,和四妃並沒什麽兩樣。武安寧有正經的名分,又加上妃位待遇,可謂是已經越過了佟妃。不過,雖然等級上是這麽一說,但是佟妃是皇上的表妹,也是孝懿皇後的親妹妹,武安寧也沒真把自己放到佟妃上麵去。
除開這事,這份待遇,武安寧妥妥的是諸嬪之首。日後再有什麽宴會,武安寧坐在諸嬪首位可不會是因為有孕的關係,而是實實在在的地位。
外麵的人各種考量,武安寧現在已經開始著手挑選伺候她的宮女太監。
她入主了永壽宮,這永壽宮除了主殿,無論配殿還是後殿的奴才,都是她的奴才,哪怕他們在配殿有伺候的小主,武安寧還是他們唯二的主人,為什麽說唯二,那是因為,另外一個是康熙帝。
康熙帝作為皇帝,這宮裏的一切都是他的。
永壽宮被閑置了三十多年,伺候的人手並不夠,康熙一走,內務府的總管太監就親自帶著冊子過來求見了。
永壽宮的人手都得添置滿,而且,武安寧也是需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心腹了。
何其恭和福祿師徒兩對她早早就表了忠心,武安寧沒動他們的位置,一個還是永壽宮的總管太監,一個在她跟前做掌事。原本在她身後的雲瓶,武安寧也沒動,讓她一直貼身伺候,不過這麽多天過去,武安寧也知道她是個有著絕對分寸的人,放在身邊也無妨,有些事不能讓她知道,武安寧也能將她弄走。
另外兩粗使宮女小雨和秋兒、兩太監三安六全,都沒看出有什麽異心,畢竟她們原本就是在永壽宮,這永壽宮荒置了三十多年,誰會將人提起派進來。
不過小雨和六全辦事不利索,而且心思有些浮,並不得用,武安寧給她們提了一等分例,將她們留在了後殿。
秋兒和三安是老實,武安寧就將其從後殿帶到了主殿伺候,不過卻沒有升等。
這樣算來,貼身伺候武安寧的,也就福祿和雲瓶兩個,按照嬪位的分例,太監宮女一等的例都分別有四個,另外還要加個女官和老嬤嬤……
郭絡羅貴人聽到寧嬪救了太子長子的事不由地大吃一驚。
她性子衝動,可是不代表她就什麽都不懂,寧嬪做了這事的影響有多大,她也能隱隱預料到。
“雖然如此,也沒必要……找旁係的就好了。”郭絡羅貴人連忙說道。
宜妃搖了搖頭,說道:“要聯姻就得有誠意,你真找個旁係的,反成了仇家。”
郭絡羅貴人一時沉默下來,她完全明白宜妃的用意,這麽多年來,沒有宜妃的步步計算,她們姐妹也不會有如今的地位,康熙十年的選秀,可有不少人比姐妹、姑侄兩一同參選,這中間有些比她們家世更好,也有比她們漂亮,然而,在宜妃做主的情況下,不是死了就是沒能入選。
“一定要這麽做嗎?”
宜妃微微點頭。
不過是聯姻,就是寧嬪出了什麽差錯,也不過是個弟媳婦,如果武鸞兒不討七弟喜歡,到是休了或弄死都一樣。
郭絡羅貴人立即起身,她知道宜妃這隻是通知她一聲而已,基本上她說定就定了。
“我迴去休息。”
宜妃淡淡地應下,她知道這個妹妹心存不滿,又隻能接受,所以在和她賭氣。
“宜額娘放下,我會好好勸勸額娘的。”六格格連忙說道。
宜妃微微一歎,說道:“也好。”
六格格心裏頭無疑是極其讚成宜妃的主意,她再過三四年就要及笄了,那時候皇阿瑪勢必要給她定下額駙的人選,皇阿瑪對她很看重,但她也明白這個所謂的看重其實並不是什麽依仗。蒙古那邊,哪個需要下嫁公主格格下去,皇阿瑪才不會去考究額駙是誰,在蒙古死了的公主,皇上也不會過問,反而得好好安撫額駙,不說再指個公主過去,也會指個宗室郡主、縣主過去繼續安撫。
五六十歲的蒙古額駙在公主死了後得了個十六七歲的郡主,這根本不是什麽稀奇事。
這樣的未來讓六格格很恐懼,所以她努力學習一切的東西,滿蒙漢三語、騎射和琴棋書畫她都花了大工夫去學,甚至還私下學了阿哥們需要學的政術,嫁去蒙古的公主最能依靠的是自己。
六格格雖然早就明白了,但是靠自己也是有限的,如果額駙人真的不好,人在額駙的地盤,她靠自個都沒用,所以,她希望皇阿瑪能喜歡她一點,不要給她指個太糟糕的!
寧嬪現在得寵,又和太子有了這樣一樁恩情,這五六年那是絕對不會失寵。這五六年就是她在宮裏待得最後的日子,寧嬪若想助她,定然也不會沒辦法,最不濟還有太子呢,太子一句話比誰的話都管用。
最重要的,這次聯姻了,額娘就不會和寧嬪起爭執了,也免得成為敵人,她遠遠瞧過寧嬪幾次,本能的覺得她並非是好惹的,兆佳答應可不就是下場?
“今天,你去給太後請安了沒有?”
為了自己的未來,六格格也一直被宜妃帶著給太後請安,這些年,因為五哥被養在太後身邊,她也算是太後最得寵的孫女,不過,這也虛得很,太後根本不會去管公主格格們的婚事,尤其是她們這種公主帶著濃厚的政治考量,她是一切都聽皇阿瑪的旨意,要說疼愛,也最多不過是多賞賜些嫁妝,告訴她草原生活的規矩而已。
“宜額娘放心,我是日日都去的,今天皇祖母見了我,和我說了好些話。”
宜妃微微點頭,說道:“不可懈怠。”
六格格點了點頭。
***
武安寧陪著康熙迴到了永壽宮。
這一次,武安寧已經住到了主殿裏。
毓慶宮的事傳得不快,但是這次大事毓慶宮沒封口,到了這時,後宮該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不僅僅後宮,乾西五所和外麵也隱隱得了消息。
一時之間都各有考量。
第二日,太子和李佳側福晉派人送來了重禮。
然後康熙也賞下了極其豐厚的賞賜,武安寧的庫房又豐厚了一把。隨後康熙的旨意讓後宮又豔羨了一番,因為武安寧從今日起享妃位待遇。
佟妃是庶妃,她隻是享妃位待遇,也沒個正經的等級名分,更不曾上皇家玉牒,就都被後宮尊稱一聲佟妃娘娘,和四妃並沒什麽兩樣。武安寧有正經的名分,又加上妃位待遇,可謂是已經越過了佟妃。不過,雖然等級上是這麽一說,但是佟妃是皇上的表妹,也是孝懿皇後的親妹妹,武安寧也沒真把自己放到佟妃上麵去。
除開這事,這份待遇,武安寧妥妥的是諸嬪之首。日後再有什麽宴會,武安寧坐在諸嬪首位可不會是因為有孕的關係,而是實實在在的地位。
外麵的人各種考量,武安寧現在已經開始著手挑選伺候她的宮女太監。
她入主了永壽宮,這永壽宮除了主殿,無論配殿還是後殿的奴才,都是她的奴才,哪怕他們在配殿有伺候的小主,武安寧還是他們唯二的主人,為什麽說唯二,那是因為,另外一個是康熙帝。
康熙帝作為皇帝,這宮裏的一切都是他的。
永壽宮被閑置了三十多年,伺候的人手並不夠,康熙一走,內務府的總管太監就親自帶著冊子過來求見了。
永壽宮的人手都得添置滿,而且,武安寧也是需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心腹了。
何其恭和福祿師徒兩對她早早就表了忠心,武安寧沒動他們的位置,一個還是永壽宮的總管太監,一個在她跟前做掌事。原本在她身後的雲瓶,武安寧也沒動,讓她一直貼身伺候,不過這麽多天過去,武安寧也知道她是個有著絕對分寸的人,放在身邊也無妨,有些事不能讓她知道,武安寧也能將她弄走。
另外兩粗使宮女小雨和秋兒、兩太監三安六全,都沒看出有什麽異心,畢竟她們原本就是在永壽宮,這永壽宮荒置了三十多年,誰會將人提起派進來。
不過小雨和六全辦事不利索,而且心思有些浮,並不得用,武安寧給她們提了一等分例,將她們留在了後殿。
秋兒和三安是老實,武安寧就將其從後殿帶到了主殿伺候,不過卻沒有升等。
這樣算來,貼身伺候武安寧的,也就福祿和雲瓶兩個,按照嬪位的分例,太監宮女一等的例都分別有四個,另外還要加個女官和老嬤嬤……